防触电应急处置预案_第1页
防触电应急处置预案_第2页
防触电应急处置预案_第3页
防触电应急处置预案_第4页
防触电应急处置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楼接建、艺术综合楼项目防触电应急预案批准:审核:编制:博海建设集团二0一六年九月贞脚防触电应急响应预案1目的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电气施工和用电时的触电事故,最大限度地 减少人员伤亡,根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2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实施)3人体触电方式人体触电一般可分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种主要触电方式。3. 1直接接触触电人体直接触及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带电导体而发生的 触电现象称为直接接触触电。单相触电、两相触电、电弧伤害都属于 直接接触触电。4. 1. 1单相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或线路的一相导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而 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之为

2、单相触电。5. 1.2两相触电人体同时触及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而发生的触电方式 称为两相触电。6. 1.3电弧伤害电弧是气体间隙被强电场击穿时电流通过气体的一种现象。人体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弧放电以及带负荷拉、合闸 刀造成的弧光短路,对人体的危害往往是致命的。7. 2间接接触触电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其金属外壳或结构是不带电的,当电气 设备绝缘损坏而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其金属外壳便带有电压,人体 触及意外带电体便会发生触电,此谓间接接触触电。8. 2. 1接触电压及接触电压触电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发生接地故障时入人体的两个部分同 时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和地面,人体该两部位便处于不

3、同的地电位, 其间的电位差即成为接触电压。9. 2. 2跨步电压及跨步电压触电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行 走的人,其两脚处于不同的电位,两脚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跨步电压触电还可发生在其他一些场合,如架空导线接地故障点 附近或导线断落点附近、防雷接地装置附近地面等。3应急准备组织机构:教学楼接建、艺术综合楼项目火灾事故应急响应预案领导 小组。组长:强副组长:峰组员:明山元杰王仕雨庆刚严爱东路华东单保航3. 1.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宣布应急救援预窠的启动与关闭。(2)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3)负责审定各应急救援小组主要成员的构成及资源配置。

4、(4)负责组织警戒区无关人员的疏散与撤离。(5)根据事故发展态势,随时向上级和当地政府报告。3. 1.2事故抢险组由设备科、机修工段的电工、维修工组成。负责触电事故现场的 控险、排险等抢险作业。3. 1.3医疗救护组由办公室和有关单位协同事故发生地的村医院组成。负责在事故 现场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危重伤员 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3. 1.4安全疏散组由保卫人员及有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设置现场安全线,禁止无 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负责组织事故区域无关人员的疏散及物资 的转移工作。3. 1.5物资保障组由物资供应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抢险物资的供给。3. 1.6综合协

5、调组组织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车辆,合理安排应急救援的物资 运输。负责24小时值班,发布、接收和传达工程处指挥部的指令、 指示及通知。负责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备用通讯设备、材料、 工具及组织抢险队伍,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抢险指挥畅通无阻。3. 1.7通信联络组由调度处、安环部组成。负责事故现场通信畅通;负责事故现场 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4应急响应程序4 . 1接警教学楼接建、艺术综合楼项目及有关单位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事 故报告并经核实后,要立即向教学楼接建、艺术综合楼项目突发重大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组长指派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 挥长及其成员。现场指挥部全体成员必须在规定

6、时间赶赴事故现场, 宣布应急救援预案启动。4. 2询情现场指挥部要立即了解以下情况:(1)触电人员情况;(2)触电人员当天的施工容及施工经过;(3)事故现场周边电源,地形,单位,居民等情况;(4)触电人员的初步抢救情况及现场人员处置意见。4.3处置4 . 3.1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到现场进救;5 .3.2现场指挥部立即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准备急救。4. 3. 3现场负责人随时与指挥部保持联系,将现场急救情况报告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4.4警戒、警示4. 4. 1警戒由安全疏散组设定事故区域维持现场治安秩序、疏散无关,保护 现场。疏导交通,确保医疗救护车进出事故现场快速通畅。

7、4.4.2警示(1)进入现场必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和停车位置。(2)严格控制实施抢救作业人员的数量,保证现场秩序。4. 5现场急救4. 5. 1切断电源4. 5. 1. 1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可用“拉”、“切”、“挑”、“拽”和“垫”五 字来概括:“拉”指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销或瓷插保险。“切”指用带有绝缘的利器切断电源线。“挑”,如果导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这时可用干燥 的木棒、竹竿等挑开导线或干燥的绝缘绳套拉导线或者触电者,使 之脱离电源。“拽*救护人可戴上绝缘手套或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 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垫”,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

8、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 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离电源, 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切开。4. 5. 1. 2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1)立即通知有关供电部门拉闸停电。(2)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现场不远,则可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拉开高压断路器,或用绝缘棒拉开高压跌落保险以切断电源。 (3)往架空线路抛挂裸金属软导线,人为造成线路短路,迫使继电 保护装置动作,从而使电源开关跳闸。(4)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 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不可进入断线裸地点8-10米的围,以防止跨 步电压触电。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外立即 开始触

9、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 线后就地急救;4. 5. 2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是应注意的事项:(1)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和其它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2)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 潮湿的衣服;(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 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4)当触电者处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 后坠落摔伤或摔死;(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 以利救护。4.5.3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 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4. 5. 4呼吸停止

10、,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 如发现伤员口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 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 到咽喉深部。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颌法,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 在伤员头下。然后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 氧气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4. 5. 5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要正确 掌握按压位置和按压姿势、按压频率。胸外按压要以均匀的速度进行, 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4. 5. 6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 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

11、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现场抢救最好能 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 5的比例进行, 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 2的 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 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4. 5. 7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 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 等。如有外伤、灼伤,现场也必须作预处理,以防止细菌感染,损伤 扩大,这样,可以减轻触电者的痛苦和便于转送医院;如伤口大出血, 应立即设法止住,可用手指、手掌或止血橡皮带在出血处供血端将血 管压瘪在骨骼上而止血,同时火速送医院处置;对于因触电摔跌而骨 折的触电者,应先止血、包扎,然后用木板、竹竿、木棍等物品将骨 折肢体临时固定并速送医院处理。4.5.8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 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 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 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务室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 止;4. 5. 9现场救护要保证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4.5. 10实施急救措施后,立即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治疗。5应急预案的关闭5. 1确认触电事故得以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