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目标1 .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2 .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3 .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 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教学重难点1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 .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 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教学策略1 .字词教学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嫦娥奔月”的“奔” 读“b团”。2 .阅读教学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 确理解课文。3 .语言运用本课按照“提出问题一默读思考一讨论交流”的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提 出问题: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出示阅读 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感受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坚持不懈、 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激情导入,初读课文1 .导入新课。(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先来谈论一个话题一一提到祖国的航天
3、事业,你会想到什 么?(2)示例:“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等成功升空,并成功着陆。(3)播放视频。(“神舟五号”升空视频)师配音解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 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实验的成功, 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 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刻, 你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4)生交流。2 .板题读题。(1)师:现在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 梦的实现历程。(
4、2)师板书课题。(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3)师指导读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读 ?(4)师指名读,指导读出自豪、骄傲、激动等语气。3 .检查预习。(1)课件出示四字词语。(2)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奔”读“ b出”。(3)生再读归类。师引导: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生交流)师指名回答。示例:第一行的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 有关。(4)词语运用。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5)积累四字词语。全班齐读词语。师引导:文中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课后找一找,并摘抄下来。4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2)课件出示自
5、读要求。课件出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3)交流第一个问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答案)(4)交流第二个问题,理清条理。(出示答案)【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课前视频、图片及 老师饱含激情的配音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 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归类,能训练学生抓住重 点词概述文本的能力。板块二梦圆成功,追根溯源1 .自读感悟,找寻梦圆原因。(1)师引导:中华民族载人航天梦想为什么能在今朝实现呢?(2)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阅读方法
6、: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批注。(3)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批画。(4)生汇报交流。2 .交流感悟,了解中国追寻飞天梦的历程。(相机出示课件)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 鲸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被国际航 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勇于探索)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 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坚持不懈)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一一 1958年,庄重地表 示
7、:“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 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默默奉献)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 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设计意图】本板块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 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板块三 回顾“神五”,点燃激情1 .回顾“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点燃爱国激情。(1)师导入:同学们,千年梦圆在今朝。正因
8、为中华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 索、坚持不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更有着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神 舟五号”终于顺利飞上了大。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2)播放“神舟五号”升空视频,激发民族自豪感。师播放视频并配音朗读。课件出示:2003年10月1 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 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师引导: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示例:激动、自豪、喜悦(师指名读,相机指导生读出自己的感受)(3)读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读出敬意。师引导
9、: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太空的声音!音频出示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师指名读,并引导:你认为英雄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预设:洪亮的、铿锵有力的、激动的、自豪的(要求生交流后读出自豪的感受)师指导朗读: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敬意齐读这三句话。2 .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辉煌。(1)师引导: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有哪些喜讯呢?请自由读第 7自然段,找到答案。(2)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3)生汇报交流。(4)根据生交流相机出示答案。3 .展示查找的航天新成就图片。(1)师述: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新成就远远不止这些。(2)师依
10、次展示“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 “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 “神舟十一号”的相关图片(3)师引导:你还知道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4)随机展示学生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4 .再读课题,升华情感。师:“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美丽而又辉煌的成果,怎能不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 中华民族高兴、自豪、欢欣鼓舞呢?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 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一一(生)千年梦圆在今朝。(师)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 一一(生)千年梦圆在今朝。(师)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 一一(生)千年梦圆在今朝。5 .课堂总结。师: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同学们,
11、就让我们 满怀激情,满怀感恩,踏上圆梦之路吧!老师会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而喝彩!【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课 题,会将自读后的感受以及课堂学习的感受融入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教学,不 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 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板书设计人造卫 星发射 成功回梦“神舟五 号”载人 飞行尝试(明代)千年梦圆在今朝试火天 户来上 方验箭顺岁激嫦程实“工利?教学反思1 .借助多样化多媒体手段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授课时,我借用视频播放、图片
12、 展示、音频播放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朗读形式多样化。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 “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 景,资料袋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飞船的片段,那种抑制不 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学生的心头,让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 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 理解的教学目的。8*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目标1 .会认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着”。2 .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 过,激发民族自豪感。3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
13、就。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出课题1 .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 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2 .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 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它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 了什么呢?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1.学习生字词,掌握多音字。(1)指导识字正音。强调“载人航天”中的“载”读“z 6 1 ”, “着陆”中的“着” 读 “ zhu o ” o
14、(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试着自己提几个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提了哪些问 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3 .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刚刚的阅读,大家提了哪些问题呢?预设1:文章写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展,为什么第 1自然段要列举很多的神话传说?(这是根据文章的写法提问)预设2:通过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的了解,你有什么启示?(对阅读启示进行提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一)整体把握,读懂文章主要内容1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描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写了千百年来流传的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是人们对月球,对太空的美好想象, 也正是这些美
15、好的想象激发人类不断去尝试、探索。)2 .学习第2、3自然段。万户的试验成功了吗?(没有)既然万户的试验没有成功, 为什么在文中要把他称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呢?(因为万户敢于探索的奉献精神,鼓 舞了后代不断去尝试。)(二)精读第4 7自然段1 .虽然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尝试,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2 .我们的“千年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呢?(请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三)分析重点语句,升华情感1 .文章有条不紊地讲述了圆梦的不易历程,让我们倍感自豪,文章中哪些句子能够 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呢?语句1: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
16、黄子孙飞离地球的努力。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 想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并没 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是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语句2: 1992年9月21日建设和发射任务。“一百一十多个单位”共同参与,说明载人航天工程的任务重,挑战大,也说明了 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巨大勇气和决心。语句3:火箭宛若一条巨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升空的“神舟五号”飞船比作巨龙,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 “神舟五号”升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强烈的自豪感。2 .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了文章
17、,对中华千年梦的实现更加了解,越是了解,相信大 家感受越深刻,从这些语句中,你读到了什么感情呢?(学生自由说)3 .“千年圆梦在今朝”为什么能圆在“今朝”呢?(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懈努力, 团结一心,终于在今朝实现了几千年来的美好愿望。)4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总结。四、小结拓展本文描述了我国“千年梦”从产生到实现的过程,作者以详尽的文字,丰富的情感, 为我们讲述了几千年来为实现航天梦,我国先辈们所做出的艰苦的探索和努力,他们这 种充满好奇,不断探索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教学板书8*千年梦圆在今朝古人的奇妙想象一一美好的梦想万户的火箭飞行一一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一一突破性进展古人航天工程的实施一一艰苦的努力“神州五号”载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中的操作风险数字化防控策略报告
- 2025年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偏好识别与评估报告
- 2025年金融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趋势与应用研究报告
- 直播带货公司仓库安全管理办法
- 直播带货公司商品限购审批制度
- 2025年航空货运市场结构演变与发展策略深度报告
- 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六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PDF版含答案)
- iuu教学课件图片
- 2026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范文6篇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REACH物质管理协议书
- DBJ-T 15-30-2022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
- 供应商审核自查表+自评回复模版BYD
- 交通事故赔偿法律知识讲座
- 浙教版 人教版 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 部分教案
- ISO 8573-6 2003(en)压缩空气 第6部分:气态污染物含量测量方法
- 2023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机器人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