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家——约翰森_第1页
遗传学家——约翰森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遗传学家约翰森约翰森(Wilhelm Ludvig Johannsen,1857-1927),遗传学家和植物学家,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最初迫于生活的压力成为一名药剂师,后来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98年,开始了著名的菜豆自交试验,经过连续多年的实验研究,于1905年发表遗传学原理(Elements of Heredity)一书,1909年经大大扩充了的该书的德文版更为流行。他不仅提出著名的“纯系学说”,而且首次提出“基因(gene)”一词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还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之间的区别,区分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指出选择可遗传变异的重要性。1900年,约翰森将8

2、千克(近16000粒)天然混杂的同一菜豆品种的种子,按单粒称重,平均495毫克。1901年选出轻重显著不同的100粒种子分别播种,成熟后分株收获,测定每株种子的单粒重,从中挑选由19个单株后代构成的19个纯系,它们的平均粒重有着明显的差异,轻者351毫克,重者642毫克。19021907年,连续6代在每个纯系内选重的和轻的种子分别播种,发现每代由重种子长出的植株所结种子的平均粒重,都与由轻种子长出的植株所结种子的平均粒重相似;而且各个纯系虽经6代的选择,其平均粒重仍分别和各系开始选择时大致相同,这说明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于是他提出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可分离出许多基因型纯合的纯系,因此,在一个混杂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但在纯系内个体所表现的差异只是环境的影响,是不能遗传的。纯系学说是自花授粉作物单株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影响很大,其主要贡献在于: 1、区分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指出选择遗传的变异的重要性。并且说明了在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单株选择是有效的,但是在一个经过选择分离而基因型纯合的纯系里,继续选择是无效的。2、明确了基因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