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知识--第一章中药与方剂_第1页
中药专业知识--第一章中药与方剂_第2页
中药专业知识--第一章中药与方剂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神农本草经?托名“神农神仙等级上中下365?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自然属性2021730?新修本草?长孙无忌、李勣、苏敬第部官修药典性本草850?证类本草?寓慎微慎微证据图文对照集宋以 前本草之大成1746?本草纲目?李时珍记载药物最多1892?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特殊奇特的药 增收新药数目之 冠921新增716?中华本草?8980中药的性能五味1.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271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缓急、和中、调和药性等作用。甘味药大多能M頑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3T-酸能收、

2、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此外还可生津、安蛔。 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4. 苦能泄、能燥、能坚。苴中,能泄的含义有三: 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二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作用等。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5.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卞通便作用 ,如治瘵病、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癥痰的蛰甲,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均具咸味。?素问五脏生成?云:“多食咸,那么脉凝泣而变色。故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圧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有的咸味药如芒硝6. 涩能收、能敛,

3、同酸味样有收敛固涩作用 ,如治滑脱诸证的龙骨,治久痢脱肛的赤仃脂,治朋漏带下的海螺蜡等,均具涩味。习惯将涩附于酸。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7.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治水肿、小便不利的猪苓、茯苓,均具淡味。常将淡附于甘。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此外,芳香味与辛味一样,亦能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慎用。升降浮沉一含义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槪念之一。二确定依据1. 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2. 药物的气味厚薄苏

4、叶味辛性温属气厚味薄,故升浮;黄连、黄柏味苦性寒属味厚气薄,故沉降;浮萍味辛性寒属气味俱薄,故可升发汗可降利水等等。3. 药物的性味从四气讲,温升、凉降、热浮、寒沉。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多主升浮,如紫苏、荆芥等: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4. 药物的效用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左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拯。胖大海,既能清宜肺气、利咽而具升浮之性,又能清热解毒、通便而具沉降之性; 前胡,既能降气祛痰而显沉降性,又能宣散风热而显升浮性。三所示效用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淸热、

5、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中药的成效分类按中医治疗学分类1对因成效:是指某些中药能针 对病因起治疗作用。英中,属于祛邪的成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淸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属于获石勺成效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属于凋理脏腑或气血的成效有疏肝、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等: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成效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瘀、排石、排脓等。2对症成效:是指某些中药能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岀现的某些或某种病症,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防止病情恶化,如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3对病证成效:是指某

6、些中药对疟疾、赘疣、痹证、鼻渊、黄疸、肺痈、绦虫证等病证,具有明显 优于他药的疗效,如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绦虫等。4对现代病症成效:是指某些中药对西医学所描述的髙血压、髙脂血症、糖尿病、肿瘤等病症有明显的疗效,而使用传统成效术语又难于表达淸楚,权借现代药理学术语来表达,如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等。中药的配伍一、中药配伍的目的中药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用,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响。二、单味药配伍一七情配伍1. 含义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即指单味中药配伍同用的七种情形。除“

7、单行夕卜,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髙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七种根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根底。2?内容1 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貝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 脱等。2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淸热泻火效果等。<3担逸:即性能成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以补气利水礦巨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罠的补气利水效果等。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5担壘

8、: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 云生姜杀半夏。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成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腋子,因莱腹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7担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响。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七情配黑増效的配伍关系伍J用药原那么减毒的配伍关系JK黑?禁忌的配伍关系方剂与治法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0方剂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局部, 二、常用的治法-汗法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二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叶,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腔等部位的 痰涎

9、、宿食或毒物从口 中吐出的一种治法。凡 是痰 涎壅塞在咽喉,或顽痰蓄积在胸膈,或宿食停滞在胃腔,或误食毒物尚留任胃中未下等,都可及时用吐法使之涌吐而岀。由于吐法能引邪上越,宣壅塞而导正气,所以在吐岀有形实邪的同时,往往汗出,使在肌表的外感病邪随之而解。假设病情虽急,却有体虚气弱,尤英是孕妇,都必须慎用。三下法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 积滞,或积水、虾血,使停留于肠円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四和法和肝 法,以祛除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到达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凡邪犯少阳、肝脾不和、

10、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皆可投用和 寒热,调其偏胜,扶其缺乏,使病去人安。五温法温法是通过逼中、祛寒、回阳、通络等 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六淸法淸法是通过淸热泻火,以淸除炽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甚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因而淸法之中,又有淸气分热、淸营凉血、气血两淸、淸热解毒以及淸脏腑热等不同。淸法的运用范囤较广,尤其治疗温热病中更为常用。炽热最易伤津耗液,大热又能伤气,故而淸法中又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七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

11、缓散的一种治法。由于消法治疗的病证较多,病因也各不相同,所以消法又 分消导食积、消痞化癥、消痰 祛水、消疳杀 虫、消疮散痈等。消法与下法虽同是治疗蓄积有形之邪的方法,但在具体运用中却有不同。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证倶实,邪在脏腑之间,必须速除,并且可以从下窍而出。消法所治,主要是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且多虚实夹杂,尤苴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假痞块,不可能迅即消除,必须渐消缓散。消法也常与补法或下法配合运用,但仍然是以消为目的。八补法补法是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血、阴、阳之一,或全部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补法虽也可以间接收到祛邪的效

12、果,但一般是在无外邪时使用,以防止“闭门留寇之弊。三、方剂的组成方剂,是由使用单味药治病进而用多味药治病的根底上开始形成,又经历了从辨病施治到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过程,不断开展成熟。-组方原那么1?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表达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2. 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 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 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 起治疗作用的药物。3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宜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丽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 又能在

13、治疗中起 相成作用的药物。4.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A. 能软,能下B. 能燥、能泄C. 能补、能缓D. 能收、能涩E. 能散、能行2021B.辛味的作用特点是2021B.甘味的作用特点是2021B.苦味的作用特点是正确答案 E C B答案解析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缓急、和中、调和药性等作用。2 0 1 6A .依据中药药性理论,寒凉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A. 伤阳B. 耗气C. 伤阴D. 敛邪E. 肺火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那

14、么有伤阴助火之害。2021A 在中医的常用治法中,不属于和法的是A. 表里双解B. 透达膜原C. 消痞化癥D. 疏肝和胃E. 调和肝脾正确答案 C透达答案解析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到达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英中主要有和解少阳、 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2021A.升浮性所示的成效是A. 淸热B. 息风C. 开窍D. 消积E. 潜阳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2021A 具有收敛邪气的药味A. 辛味B. 甘味C. 酸味D. 咸味E. 苦味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A. 相恶B. 相反C. 相杀D. 相使E. 相须2021B.表示增毒的配伍关系是2021B.表示减毒的配伍关系是正确答案 B、C答案解析在药物七情中,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临床可据情酌选;相须、相使 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提、相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