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12008.9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21 1、审病因、审病因根据病邪的性质根据病邪的性质“审因论治审因论治”2、辨病机、辨病机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 卫气营血治则:叶天士:卫气营血治则:叶天士:“在卫汗之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血”。 三焦治则:吴鞠通:三焦治则:吴鞠通:“治上焦如羽,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治下焦如权,非重
2、不沉”。3 3、注意体质及兼夹证候、注意体质及兼夹证候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31 1、邪正关系、邪正关系立足祛邪,注意扶正立足祛邪,注意扶正2 2、整体局部关系、整体局部关系注重整体,着眼局注重整体,着眼局部部3 3、病与证的关系、病与证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4 4、知常达变、知常达变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温病用温药温病用温药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4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5定义定义: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法。: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法。作用作用:疏泄腠理,透邪外出。:疏泄腠理,透邪外出。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而发之”。 发汗发汗 开腠透邪开腠透邪 疏表疏表 透疹透疹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6风热袭于肺卫风热袭于肺卫暑湿兼寒郁于肌表暑湿兼寒郁于肌表湿邪困遏肌表湿邪困遏肌表燥热犯于卫表燥热犯于卫表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7作用:作用:疏散卫表风热(辛凉解表)疏散卫表风热(辛凉解表)适应证:适应证:风热在表(卫分证)。发热微风热在表(卫分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咳嗽,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咳嗽,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代表方: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银翘散、桑菊饮运用要点:运用要
4、点:(1 1)用药多轻清;()用药多轻清;(2 2)表热重可加)表热重可加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3 3)表郁重可加辛温之品;()表郁重可加辛温之品;(4 4)咳)咳重加化痰止咳药。重加化痰止咳药。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8作用:作用:外散表寒,内清暑湿外散表寒,内清暑湿适应证:适应证:夏月感受暑湿,复感寒邪,邪夏月感受暑湿,复感寒邪,邪郁肌表。恶寒,头痛,身形拘急,发郁肌表。恶寒,头痛,身形拘急,发热无汗,口渴心烦等。热无汗,口渴心烦等。代表方代表方: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饮运用要点运用要点: (1 1)用药不避辛温;()用药不避辛温;(2 2)掌)掌握解表寒、祛暑、化湿三
5、个环节。握解表寒、祛暑、化湿三个环节。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9作用:作用:芳香宣透以疏化表湿。芳香宣透以疏化表湿。适应证:适应证:湿邪困遏肌表。恶寒头重,湿邪困遏肌表。恶寒头重,身体困重,四肢酸重,微热少汗,身体困重,四肢酸重,微热少汗,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代表方:代表方:藿朴夏苓汤藿朴夏苓汤运用要点:运用要点:(1 1)主以芳化;()主以芳化;(2 2)表里湿同治;)表里湿同治;(3 3)注意轻开肺气。)注意轻开肺气。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10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11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
6、)12定义:定义:用寒凉药物清泄气分邪热用寒凉药物清泄气分邪热作用:作用: 清热泻火清热泻火清泄气分邪热清泄气分邪热 宣畅气机宣畅气机 存津、止渴、除烦存津、止渴、除烦主治:主治: 表邪入里,表邪入里,气分无气分无 里热外发于气分(伏邪温病)里热外发于气分(伏邪温病)形邪热形邪热 营热转出气分营热转出气分 湿热化燥湿热化燥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13作用:作用:轻清之品以透泄邪热,宣畅气机轻清之品以透泄邪热,宣畅气机适应证:适应证:热郁胸膈。身热微渴,心中懊热郁胸膈。身热微渴,心中懊憹憹不舒,舌苔薄黄。不舒,舌苔薄黄。代表方:代表方:栀豉汤加味栀豉汤加味运用要点:运用要点:(1
7、 1)药用轻清;()药用轻清;(2 2)表未解,)表未解,佐透表药。佐透表药。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14作用:作用:以辛寒之品清泄气分邪热(透热以辛寒之品清泄气分邪热(透热外达)外达)适应证:适应证:热炽阳明气分。壮热,汗出,热炽阳明气分。壮热,汗出,心烦,口渴,苔黄燥,脉洪数。心烦,口渴,苔黄燥,脉洪数。代表方:代表方:白虎汤白虎汤运用要点:运用要点:(1 1)白虎汤加减运用:加人参、)白虎汤加减运用:加人参、加苍术、加桂枝、加薄荷、荷叶(新加白虎加苍术、加桂枝、加薄荷、荷叶(新加白虎汤)、暑盛加清暑药。汤)、暑盛加清暑药。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15作用:
8、作用:以苦寒之品清里热,以苦寒之品清里热,.泄邪火泄邪火适应证:适应证:热在气分,郁而化火。身热不热在气分,郁而化火。身热不退,口苦而渴,烦燥不安,小便黄赤,退,口苦而渴,烦燥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舌红苔黄。代表方:代表方:黄芩汤加减、黄连解毒汤黄芩汤加减、黄连解毒汤运用要点运用要点:(1 1)药用苦寒;()药用苦寒;(2 2)热盛津伤)热盛津伤宜甘苦合化。宜甘苦合化。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16(1)邪未入气分者不宜早用;)邪未入气分者不宜早用;(2)湿邪未化者不宜单纯用清气法;)湿邪未化者不宜单纯用清气法;(3)素体阳虚者,用本法勿过剂。)素体阳虚者,用本法勿过剂。温病
9、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17定义:定义:以和解、分消、疏透治疗半表半以和解、分消、疏透治疗半表半里证。里证。作用:作用:清泄少阳、和解表里、分消痰湿、清泄少阳、和解表里、分消痰湿、透达秽浊、宣通气机。透达秽浊、宣通气机。主治:主治: 邪郁少阳,痰湿中阻邪郁少阳,痰湿中阻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 邪留三焦,痰湿内阻;邪留三焦,痰湿内阻; 邪伏膜原,湿热秽浊郁滞邪伏膜原,湿热秽浊郁滞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18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19 .作用:作用:宣展气机、泄化痰热以分消宣展气机、泄化痰热以分消三焦邪热及痰湿。三焦邪热及痰湿。 适应证:适应证:热邪夹痰
10、湿阻遏三焦,气热邪夹痰湿阻遏三焦,气化失司。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化失司。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短,苔腻等。 代表方:代表方:温胆汤,或以叶天士所说温胆汤,或以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本法的基本药的杏、朴、苓之类为本法的基本药物物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 (1 1)分消:杏仁开上、厚)分消:杏仁开上、厚朴宣中、茯苓导下;(朴宣中、茯苓导下;(2 2)热势盛者加清)热势盛者加清热之品。热之品。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20 作用:作用:疏利透达募原的湿热秽浊之邪。疏利透达募原的湿热秽浊之邪。 适应证:适应证:邪伏膜原。寒甚,热象较微,邪伏膜原。寒甚,热象较微,脘痞腹胀
11、,身痛肢重,苔腻白如积粉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苔腻白如积粉而舌质红绛甚或紫绛。而舌质红绛甚或紫绛。 代表方剂:代表方剂:雷氏宣透膜原法。雷氏宣透膜原法。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1 1)用药偏温燥;()用药偏温燥;(2 2)辨证)辨证要点在湿浊偏甚。要点在湿浊偏甚。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21(1)本法清热之力较弱,热盛者不宜。)本法清热之力较弱,热盛者不宜。(2)分消走泄及开达膜原主在化湿,湿)分消走泄及开达膜原主在化湿,湿邪不著者不宜用。邪不著者不宜用。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22 定义:定义:以芳化、苦燥、淡渗等法祛除以芳化、苦燥、淡渗等法祛除湿邪。湿邪。 作
12、用:作用: 宣通气机宣通气机化湿泄浊化湿泄浊 运脾和胃运脾和胃 通利水道通利水道 主治:主治:湿遏卫气、湿热蕴阻气分、湿遏卫气、湿热蕴阻气分、湿热蕴中、湿热阻下等湿热病证。湿热蕴中、湿热阻下等湿热病证。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23 .作用:作用:宣通气机,透化湿邪。宣通气机,透化湿邪。 .适应证:适应证:湿遏卫气,气机不畅,湿重湿遏卫气,气机不畅,湿重热轻者。身热不扬,午后为甚,汗出热轻者。身热不扬,午后为甚,汗出不解,或微恶寒,胸闷脘痞,小便短不解,或微恶寒,胸闷脘痞,小便短少,苔白腻,脉濡缓。少,苔白腻,脉濡缓。 .代表方:代表方:三仁汤。三仁汤。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
13、(1 1)注重宣开肺气(流气化)注重宣开肺气(流气化湿);(湿);(2 2)不可误用汗法。)不可误用汗法。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24 作用:作用:辛开苦降以辛开苦降以祛中焦祛中焦湿热。湿热。 适应证:适应证:湿热遏伏中焦。发热,汗湿热遏伏中焦。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腹胀,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腹胀,泛恶欲吐,小便短赤,苔黄滑腻。泛恶欲吐,小便短赤,苔黄滑腻。 代表方:代表方:王氏连朴饮。王氏连朴饮。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1 1)辛温与苦寒并用;)辛温与苦寒并用;(2 2)权衡湿与热之偏重用药。)权衡湿与热之偏重用药。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2
14、5 作用作用:用淡渗药使湿邪从小便而去。:用淡渗药使湿邪从小便而去。 适应证:适应证:湿热郁阻下焦。热蒸头胀,湿热郁阻下焦。热蒸头胀,小便短少甚至不通,渴不多饮,苔白小便短少甚至不通,渴不多饮,苔白腻。腻。 代表方:代表方:茯苓皮汤。茯苓皮汤。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1 1)本法还可用于湿邪在上中)本法还可用于湿邪在上中焦者;(焦者;(2 2)小便短少不能一概用淡渗。)小便短少不能一概用淡渗。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26(1)对湿热之邪的治疗,应权衡湿与热)对湿热之邪的治疗,应权衡湿与热之侧重及邪在部位而选用相应的药物;之侧重及邪在部位而选用相应的药物;(2)如已化燥者忌用;)
15、如已化燥者忌用;(3)平素阴虚者慎用。)平素阴虚者慎用。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27 定义:定义:通过泻下攻逐里实邪热。通过泻下攻逐里实邪热。 作用:作用: 通导大便通导大便祛除里实结热泻下邪热祛除里实结热泻下邪热 荡除积滞荡除积滞 通瘀破结通瘀破结 .主治:主治: 热结肠腑有形实邪内结热结肠腑有形实邪内结 湿热结滞胶结于胃肠湿热结滞胶结于胃肠 瘀血邪热互结于下焦瘀血邪热互结于下焦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28 作用:作用:用苦寒剂泻下肠腑热结。用苦寒剂泻下肠腑热结。 适应证:适应证:热结阳明。潮热,谵语,腹热结阳明。潮热,谵语,腹胀满,甚则腹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
16、胀满,甚则腹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老黄或焦黑起刺,脉沉热结旁流,苔老黄或焦黑起刺,脉沉实。实。 代表方:代表方: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主用大黄,吴又可:主用大黄,吴又可:“三承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29 作用:作用:导泄肠腑湿热积滞,泻下郁热。导泄肠腑湿热积滞,泻下郁热。 适应证:适应证:湿热积滞交结肠胃。身热,湿热积滞交结肠胃。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等。黄赤如酱,舌苔黄浊等。 代表方:代
17、表方:枳实导滞汤。枳实导滞汤。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 (1 1)“轻法频下轻法频下”;(;(2 2)配)配合清化药(连翘、黄连、栀子、黄芩)合清化药(连翘、黄连、栀子、黄芩) 、理气药(厚朴、陈皮、枳实)。理气药(厚朴、陈皮、枳实)。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30 作用:作用:泻下热结,滋养阴液。泻下热结,滋养阴液。 适应证:适应证:肠腑热结而阴液亏虚。身肠腑热结而阴液亏虚。身热不热不.退,大便秘结,口干唇裂,舌退,大便秘结,口干唇裂,舌苔干燥等。苔干燥等。 代表方剂:代表方剂:增液承气汤。增液承气汤。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本法为通下与养阴之合法。本法为通下与养阴之合法。温病的治疗
18、-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31 作用:作用:以活血通下剂破散下焦蓄结之以活血通下剂破散下焦蓄结之瘀热。瘀热。 适应证:适应证:热瘀互结,蓄于下焦。身热,热瘀互结,蓄于下焦。身热,少腹硬满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结,少腹硬满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结,或神志如狂,舌暗紫,脉沉实。或神志如狂,舌暗紫,脉沉实。 代表方:代表方: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汤。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避免温燥之品,选用丹皮、赤避免温燥之品,选用丹皮、赤芍、丹参、桃仁、水蛭等。芍、丹参、桃仁、水蛭等。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32(1)里未成实者不可用;)里未成实者不可用;(2)再次用下者应慎重;)再次用下者应慎重
19、;(3)体虚用攻下,当攻补兼施;)体虚用攻下,当攻补兼施;(4)津枯肠燥之便秘不能用苦寒攻下。)津枯肠燥之便秘不能用苦寒攻下。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33 定义:定义:清解营血分邪热的治法。清解营血分邪热的治法。 作用:作用:清营清营清泄营热、滋养营阴、清泄营热、滋养营阴、 凉血凉血凉血解毒、散血养阴凉血解毒、散血养阴 主治:主治: 营热炽盛营热炽盛热入营血证热入营血证 热损营阴热损营阴 热盛动血热盛动血 气营(血)两燔气营(血)两燔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34 作用:作用:清解营分邪热。清解营分邪热。 适应证:适应证: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心中烦扰,热入营分。身
20、热夜甚,心中烦扰,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等。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等。 代表方:代表方:清营汤。清营汤。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清解营分邪热中:清解营分邪热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使入营之邪从气分外出伍以轻清透泄之品,使入营之邪从气分外出而解。即对营分证的治疗应注意使营分的邪而解。即对营分证的治疗应注意使营分的邪热能外透,在用药时,于清解营分邪热的药热能外透,在用药时,于清解营分邪热的药物中,配合轻宣透泄的气分药,如银花、连物中,配合轻宣透泄的气分药,如银花、连翘、竹叶等。翘、竹叶等。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35 作用: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散血,滋养
21、阴血。清热解毒,凉血散血,滋养阴血。 适应证:适应证:热入血分。身灼热,躁扰不安,热入血分。身灼热,躁扰不安,甚或狂乱谵妄,斑疹密布,尿血便血或吐甚或狂乱谵妄,斑疹密布,尿血便血或吐血衄血,舌质深绛或紫绛等。血衄血,舌质深绛或紫绛等。 代表方:代表方: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汤。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 (1 1)凉血不忘散血;(凉血不忘散血;(2 2)斑)斑疹不可用提透,只宜疹不可用提透,只宜“清化清化”。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36 作用:作用:清解气营或气血之邪热。清解气营或气血之邪热。 适应证:适应证: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证或气营血三燔。壮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证或气营血三燔。壮热
22、,口渴,烦躁,甚至神昏谵妄,两目昏瞀,口秽热,口渴,烦躁,甚至神昏谵妄,两目昏瞀,口秽喷人,周身骨节痛如被杖,身发斑疹,或有尿血便喷人,周身骨节痛如被杖,身发斑疹,或有尿血便血、吐血衄血,苔黄燥或焦黑,舌质深绛或紫绛等。血、吐血衄血,苔黄燥或焦黑,舌质深绛或紫绛等。 代表方:代表方:加减玉女煎、化斑汤、清瘟败毒饮加减加减玉女煎、化斑汤、清瘟败毒饮加减玉女煎清气凉营气营同病化斑汤清玉女煎清气凉营气营同病化斑汤清气凉血气血两燔气凉血气血两燔 清瘟败毒饮大解热毒而清气营气营两燔、气清瘟败毒饮大解热毒而清气营气营两燔、气血两燔、气营血三燔之重证血两燔、气营血三燔之重证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明确病机重点
23、之在气、营、血。明确病机重点之在气、营、血。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37(1 1)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治法;)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治法;(2 2)未入营血分者一般不宜早用本法;)未入营血分者一般不宜早用本法;(3 3)有湿邪者应慎用,必要时与祛湿药合用;)有湿邪者应慎用,必要时与祛湿药合用;(4 4)每与开窍、息风法合用。)每与开窍、息风法合用。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38 定义:定义:开通心窍以苏醒神志。开通心窍以苏醒神志。 作用:作用: 清心泄热清心泄热开通心窍开通心窍 化痰透络化痰透络 开闭通窍开闭通窍 苏醒神志苏醒神志 主治:主治: 热闭热入心包热闭热入
24、心包神志异常神志异常 痰蒙痰蒙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39 作用:作用:清解心热,清解心热,.透络开窍。透络开窍。 适应证:适应证:热入心包。身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热入心包。身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舌质红绛,或纯绛鲜泽,脉细数等。舌蹇肢厥,舌质红绛,或纯绛鲜泽,脉细数等。 代表方:代表方: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或至宝丹、紫雪丹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区别区别“三宝三宝”:安宫牛黄丸清心热作:安宫牛黄丸清心热作用最强邪热甚而窍闭者。用最强邪热甚而窍闭者。 紫雪丹清热解毒的同时还有息风和通下作用紫雪丹清热解毒的同
25、时还有息风和通下作用神昏而又痉厥,大便不通者神昏而又痉厥,大便不通者 至宝丹安神镇痉力较强热势较轻而窍闭较至宝丹安神镇痉力较强热势较轻而窍闭较甚,或兼动风者。甚,或兼动风者。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40 作用:作用:清化湿热痰浊,宣通窍闭,促清化湿热痰浊,宣通窍闭,促进神志清醒。进神志清醒。 适应证:适应证: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机窍。发热,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机窍。发热,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时有谵语,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等。脉濡数等。 代表方剂:代表方剂:菖蒲郁金汤。菖蒲郁金汤。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区别湿痰与热
26、之侧重(热盛可区别湿痰与热之侧重(热盛可用至宝丹、湿重可用苏合香丸)用至宝丹、湿重可用苏合香丸)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41(1)开窍两法之适应证各有不同,应分别而用;)开窍两法之适应证各有不同,应分别而用;(2)热入营分而未窍闭者一般不宜早用本法;)热入营分而未窍闭者一般不宜早用本法;(3)开窍法一般只能暂用而不宜久用,同时,)开窍法一般只能暂用而不宜久用,同时, 对神昏之治重在祛除病源,不可单凭本法。对神昏之治重在祛除病源,不可单凭本法。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42l 清心开窍清心开窍 豁痰开窍豁痰开窍病机病机 热闭心包热闭心包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湿热酿痰蒙蔽
27、心包发热发热 身热灼手身热灼手 身热不扬身热不扬证候证候 神昏谵语或神昏谵语或 昏蒙间有谵语昏蒙间有谵语 昏愦昏愦 苔脉苔脉 舌绛,脉细数舌绛,脉细数 苔黄腻,脉濡数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治法 清心开窍清心开窍 豁痰开窍豁痰开窍方药方药 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 至宝丹,紫雪丹至宝丹,紫雪丹 菖蒲郁金汤菖蒲郁金汤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43定义:定义:以清热或养阴而平息肝风。以清热或养阴而平息肝风。作用:作用: 凉肝息风(清)凉肝息风(清)平肝息风平肝息风 滋阴息风(滋)滋阴息风(滋)主治:主治: 热盛动风(实证)热盛动风(实证) 热盛动风热盛动风 虚风内动(虚证)虚风内动(虚证)
28、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44 作用:作用:清热凉肝,清热凉肝,.息风止痉。息风止痉。 适应证:适应证:热盛动风。身灼热肢厥,手热盛动风。身灼热肢厥,手足搐搦,甚或角弓反张,口噤神迷,足搐搦,甚或角弓反张,口噤神迷,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代表方:代表方: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汤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1 1)主用凉肝之品;()主用凉肝之品;(2 2)注)注意配合通络之药;(意配合通络之药;(3 3)重视祛除动风之因;)重视祛除动风之因;(4 4)每与开窍法配合。)每与开窍法配合。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45 作用:作用:填补真阴,平息肝风。填补真阴
29、,平息肝风。 适应证:适应证:虚风内动。手指蠕动,甚或虚风内动。手指蠕动,甚或瘛瘛疭疭,肢厥神倦,舌干绛而萎,脉虚,肢厥神倦,舌干绛而萎,脉虚细等。细等。 代表方:代表方:大定风珠。大定风珠。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1 1)主用滋潜之品;()主用滋潜之品;(2 2)每)每与益气固脱药相配合。与益气固脱药相配合。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46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47定义:定义:用养阴生津药以滋补阴液。用养阴生津药以滋补阴液。作用:作用:实其阴以补其不足,实其阴以补其不足, 补水以制火(沃焦救焚),补水以制火(沃焦救焚), 养阴以助透邪,养阴以助透邪, 养阴以润下
30、,养阴以润下, 补阴以敛阳补阴以敛阳主治:主治:肺胃阴伤,肠液不足,肝肾阴伤等阴肺胃阴伤,肠液不足,肝肾阴伤等阴 伤证。伤证。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48作用:作用:甘凉濡润,滋养肺胃阴液(甘寒生津)。甘凉濡润,滋养肺胃阴液(甘寒生津)。适应证:适应证:肺胃阴伤。口咽干燥,干咳少痰,或肺胃阴伤。口咽干燥,干咳少痰,或干呕而不思食,舌苔干燥,或舌光红少苔等。干呕而不思食,舌苔干燥,或舌光红少苔等。代表方剂:代表方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益胃汤。运用要点运用要点:(1 1)主用)主用甘寒法肺胃阴伤程度较轻甘寒法肺胃阴伤程度较轻多选甘寒清润之品(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
31、多选甘寒清润之品(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芦根等);(芦根等);(2 2)宜用甘寒者多忌用苦寒;()宜用甘寒者多忌用苦寒;(3 3)注)注意气机之通畅,避免滋腻之弊。意气机之通畅,避免滋腻之弊。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49作用:作用:生津养液,通导大便(增水行生津养液,通导大便(增水行舟)。舟)。适应证:适应证:津枯肠燥便秘证。大便秘结,津枯肠燥便秘证。大便秘结,咽干口燥,舌红而干等。咽干口燥,舌红而干等。代表方:代表方:增液汤。增液汤。运用要点:运用要点: 注意是否兼有腑实。注意是否兼有腑实。温病的治疗-温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50 作用:作用:咸寒滋润,咸寒滋润,.填补肝肾阴液。填补肝肾阴液。 适应证:适应证:肝肾真阴耗伤。低热面赤,肝肾真阴耗伤。低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倦欲眠,或心中倦欲眠,或心中憺憺憺憺大动,舌绛少苔,大动,舌绛少苔,或干绛枯痿,脉虚细或结代等。或干绛枯痿,脉虚细或结代等。 代表方:代表方:加减复脉汤。加减复脉汤。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咸寒法肝肾阴伤程度较重咸寒法肝肾阴伤程度较重多选咸寒滋腻重浊之品(地黄、阿胶、鸡多选咸寒滋腻重浊之品(地黄、阿胶、鸡子黄、玄参、鳖甲、龟板)。子黄、玄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关于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与挑战
- 2025混凝土拌合站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桥梁工程试题
- 2025年肠梗阻理论试题
- 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 课件 第6、7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实施的价值取向与反思;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与幼儿
- 高三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 保险-72名亿万富翁死亡的背后
- 纵隔疝的临床护理
- 火灾应急流程制作指南
- 某咨询-北京世博伟业房地产0806一阶段人力资源诊断报告
- 2025年4月自考00242民法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5年氢化丁晴橡胶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趋势分析
- 退休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 2024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期中复习:Unit1-Unit4词组讲义
- 护士助教面试题及答案
- 中国兽药典三部 2020年版
- 《分布式存储技术》课件
- 智能化施工流程改进技术措施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2项餐饮类
- talentq逻辑测试题及答案
- 员工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