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桩设计计算精编版_第1页
钢板桩设计计算精编版_第2页
钢板桩设计计算精编版_第3页
钢板桩设计计算精编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40 钢板桩设计计算及施工方案本标段施工范围内共有75 个承台,分 8 种类型:A 类承台 : 下部采用 8 根 1.0 m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 8.4 ×7m(横×顺),厚 2m。主要适用于 32+32m跨径组合;B 类承台 :下部采用 10 根 1.25m 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 8.4 × 8.2m(横×顺) ,厚 2.6m。主要适用于 24+32m跨径组合;C类承台 :下部采用 15 根 1.5 m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8.4 ×7m(横×顺) ,厚 2.4m。主要适用于80m跨径组合;D 类承台 :下部采用 8 根 1.

2、2 m 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8.4 ×8.2m(横×顺) ,厚 2.6m。主要适用于 30+40m跨径组合;E 类承台 : 下部采用 6 根1.2 m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 8.4 × 5.34m(横×顺) , 厚 2.5m。主要适用于 25+30m跨径组合(斜交 20°);F 类承台 : 下部采用 9 根1.2 m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 8.4 × 8.34m(横×顺) , 厚 2.6m。主要适用于 33.5+33.5m 跨径组合(斜交 20°);G类承台 :下部采用 9 根1.2 m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 8

3、.4 ×8.872m(横×顺) ,厚 3.0m。主要适用于 40+40m跨径组合(斜交40°);H类承台 :下部采用 10 根1.0m 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 27.0 ×4.5m(横×顺),厚 1.5m。主要适用于桥台基础; 拟采用 I 型钢板桩实施围护,以确保基坑安全开挖、承台结构和墩身结构的顺利施工。二、地质情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勘察深度范围内(河床底至钻孔桩底)可分为 7 个地质单元层,钢板桩深度主要在: 层为近代人工堆填土,黄灰黄色粘土和灰黄灰色砂质粉土,(3) 灰色粉质粘土三、钢板桩施工方案11、钢板桩的选用根据工程所在地场地特

4、点, 结合钢板桩的特性、 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选用 I 型钢板桩。 I 型 WUR13型冷弯钢板桩桩宽度适中,抗弯性能好,依地质资料及作业条件决定选用钢板桩长度。2 、打桩设备拟采用 Z550 型液压振动沉桩机,作为沉设钢板桩的主要动力。投入钢板桩打拔桩机1 台用于施工。打拔桩机为挖掘机加液压高频振动锤改装而成,激振力220kN。四、钢板桩设计方案现对承台钢板桩围堰设计进行计算如下:1 、上海 A8 三标桩基 658 根,承台 75 个。承台宽 8.4m,长 5.34 8.872m(0#台除外, 0# 台长×宽为 4.5 ×27m。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勘察深度范围内(

5、河床底至钻孔桩底)可分为7 个地质单元层。为保证设计安全,取土的重度选为:18.8KN/m3 ,内摩擦角选为 =20.1 °。2、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现场已经打设12 米长 I 型钢板桩,并提供以下数据:打设钢板桩尺寸为沿道路方向承台尺寸两侧各加0.5m;钢板桩露出地面高度为 0.5 米( 现场实际情况可能要糟糕一些,非人为因素影响) 。3 单支撑钢板桩计算支撑层数和间距的布置是钢板桩施工中的重要问题,根据现场的支撑材料和开挖深度, 我们采取在钢板桩内侧加一层围囹并设置2支撑,按单支撑进行钢板桩计算。围堰采用3I 型钢板桩, W=1346cm,f=350Mpa 。4、土的重度为: 18.

6、8KN/ m 3,内摩擦角 =20.1 °5、距板桩外 1.5m 均布荷载按 20KN/ m2 计。基坑开挖深度不大于4m.钢板桩平面布置、板桩类型选择,支撑布置形式,板桩入土深度、基底稳定性设计计算如下:(1) 作用于板桩上的土压力强度及压力分布图ka=tg (45°- /2 )= tg ( 45°-20.1/2 )=0.49Kp= tg (45° +/2 ) = tg ( 45°+20.1/2 )=2.05板桩外侧均布荷载换算填土高度h1,q=20KN/m2q=46.6KN/m2钢板桩土压力分布图23h1=q/r=20KN/ m ÷

7、;18.8KN/ m基坑底以上土压力强度Pa1:3Pa1=r*(h1+4)Ka=18.8 × (1.06+4)×0.49=46.6KN/m2合力 Ea 距承台底的距离 y 为 2.53m.(2) 确定内支撑层数及间距按等弯距布置确定各层支撑的间距, 根据 I型钢板桩能承受的最大弯距确定板桩顶悬臂端的最大允许跨度h:36fw36 350 1346 105h=18.8 100.49rka3=313cm=3.13m钢板桩内支撑封底砼h1=1.11h=1.11 ×3.13=3.47mh2=0.88 h =0.88×3.13=2.75m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用【桥涵

8、(施工手册)】图 5-44 的形式布置。支撑间距 :S1=0.475 × 4+0.16 ×( 0.34 ×4+0.12 ) =2.13mS2=0.525× 4-0.16 ×( 0.34 ×4+0.12 ) =1.87m(3)WUR13型冷弯钢板桩厚度以0.36m 计,围囹以 10m长计,4围囹受力计算如下 :围囹采用 2 I40a 工字钢,翼板间每隔1m采用钢板满焊连接,形成半封闭箱型结构。钢材屈服强度值2f y=235N/mm,钢材抗压强度2工字钢惯性矩 / 静力矩( Ix /Sx )=68.2cm,设计值 f=215N/mm。2I

9、40a3截面模数 =2180cm。a. 支承力:18.8 × 0.49 ×2.13 ×( 2.13+1.87 )/2=78.49kN/mP 2=78.49 ×10/7=112.13kNb. 弯距Mmax=112.13 ×2.25 2/8=49.67kN ·m max=49.67 ×106/ (2180×103)22=17.68N/mmf y=235N/mm,满足要求。c. 剪力=RSx/(Ix ×t)=R/( t×Ix/Sx)=94.18 ×103/(5 ×10-3 

10、5;68.2 ×10-2 )=32.88MPa =120MPa,满足要求。( 4)横桥向支撑杆,采用 300×10 的钢管,支撑在顺桥向支撑上,型钢与钢管之间满焊连接。钢管外径D=300mm,管壁厚度d=10.0mm,钢材屈服强度值22f y=235N/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215N/mm。钢管截面积5A=1/4(D2-d 2 )= /4 ×(302-282)=91.06cm 2钢管的回转半径截面惯性矩 I= × (D4-d 4)/64= × ( 304-284)/64=9584.1cm4截面回转半径 i=(I/A) 1/2 =(9584

11、.1/91.06) 1/2 =105.25cm 钢管的长细比 =l/i=2150/105.25=20.4< =150, 满足要求。钢管的稳定性22满足要求。=P/A=262600/9106=28.8N/mmfy=215N/mm,(6)钢板桩入土深度X:采用盾恩近似法 计算钢板桩入土深度。3如右图所示, Kn=r(Kp-Ka)=18.8 ×(2.05-0.49)=29.328 KN/m e1=MQ=rKaH=18.×80.49 × 5.06=46.613 KN/m 2DB板桩上的荷载GDBN一半传至 D点,另一半传至土压力MRB,DG故有 rKaH(L+x)/

12、2=r(Kp-Ka)x2/2L即 r(Kp-Ka)x 2 - rKaHx- rKaHL=0Q由上面计算知,支撑距基坑底的1.87m,KnxO即 L=1.87m,代入上式,得, x=2.69mRBNR钢板桩入土深度9-4.5m=4.4m>2.69m,满r Kp-Ka x B足要求。(7)基坑底部的隆起验算考虑地基土质均匀 , 依据地质勘察资料 , 其土体力学指标如下 :r=18.8 KN/m 3,c=21.1Kpa,q=20 KN/m2由抗隆起安全系数K=2C/ (q+rh ) 1.26则:h (2 C -1.2q)/1.2r 4.8m即钢板桩周围土体不超过4.8m 时,地基土稳定,不会发

13、生隆起。实际施工中,尽量减小坑沿活载, 同时适当降低板桩侧土体高度( 坑外堆土最大允许高度3m),以避免基坑底部的隆起。( 8)基坑底管涌验算 ( 按水中墩验算 )根据不发生管涌条件:K=(h+2t )r / h rw1.5r =rs-rw=18.8-10.0=8.8 KN/m3, t=4.5mh=4.0mrw=10.0 KN/m3则 K=(4+2×4.5) × 8.8/4 ×10=2.86 1.5即当钢板桩入土深度4.5m 时, 满足条件,不会发生管涌。( 9)坑底渗水量计算:Q=K× A×= K×A× h /( h +2

14、t)根据设计地质资料,土的综合渗透系数取0.08m/d则 Q=(0.08 ×9.4 ×10× 4)/(4+2 × 4.5) =2.31m3根据其渗水量的大小, 为到达较好的降水效果利于承台施工, 在承台外侧与钢板桩之间可设置 2 个降水井。(10)围囹和支撑杆布置方式钢板桩打入土体后,进行围堰内基坑开挖。当开挖至距钢板桩顶端2.63m 处,进行围囹和支撑施工。围囹采用2I40a 工字钢,支撑杆采用三道等间距横桥向直撑,支撑杆采用300mm×10mm的钢管。工字钢之间采用 500 mm×500mm×10mm钢板每隔 1 米进行

15、两面满焊连接,工字钢间隙按照0.08 米设置。各道支撑与围囹之间进行满焊连接,7并保证焊接质量。若支撑杆未贴靠在与围囹上,需作加垫钢板处理,使围囹上的力传到支撑上,以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与围囹的材料、制作、焊接必须严格按要求施工。 立模板时需要将模板割开以便穿过支撑杆,随后将支撑杆一起浇筑在混凝土中。五、钢板桩施工工艺1、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支模、拆模的余地。基坑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板桩模数。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扎钢筋、浇筑混凝

16、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 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2、钢板桩施工的顺序施工流程: 根据施工图及高程,放设沉桩定位线实施表层回填矿渣土剥离根据定位线控设沉桩导向槽整修加固施工机械行走道路及施工平台沉设钢板桩将钢板桩送至指定标高焊接围囹支撑挖土施工承台、墩身及顶帽填土拔除钢板桩。3 、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钢板桩的检验钢板桩运到工地后,需进行整理。清除锁口内杂物 ( 如电焊瘤渣、废8填充物等) ,对缺陷部位加以整修。锁口检查的方法:用一块长约 2m的同类型、同规格的钢板桩作标准,将所有同型号的钢板桩做锁口通过检查。检查采用卷扬机拉动标准钢板桩平

17、车,从桩头至桩尾作锁口通过检查。对于检查出的锁口扭曲及“死弯”进行校正。为确保每片钢板桩的两侧锁口平行。同时,尽可能使钢板桩的宽度都在同一宽度规格内。需要进行宽度检查,方法是:对于每片钢板桩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用钢尺测量其宽度,使每片桩的宽度在同一尺寸内,每片相邻数差值以小于 1 为宜。对于肉眼看到的局部变形可进行加密测量。对于超出偏差的钢板桩应尽量不用。钢板桩的其它检查,对于桩身残缺、残迹、不整洁、锈皮、卷曲等都要做全面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正常使用。锁口润滑及防渗措施,对于检查合格的钢板桩,为保证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能顺利插拔,并增加钢板桩在使用时防渗性能。每片钢板桩锁口都须均匀涂以混合油

18、,其体积配合比为黄油:干膨润土:干锯沫5:5:3。钢板桩吊运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并应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钢板桩堆放钢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9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时应注意:a. 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b. 钢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c. 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 5 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 3-4m,且上、下层垫木应

19、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 2m。4、定位在钢板桩施工中,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一般都需要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向架,亦称“施工围檩”。导向架采用单层双面形式,通常由导梁和围檩桩等组成,围檩桩的间距一般为 2535m,双面围檩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略比板桩墙厚度大 815mm。安装导向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 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控制和调整导梁的位置。b. 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钢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施工工效。c. 导梁不能随着钢板桩的打设而产生下沉和变形。 d. 导梁的位置应尽量垂直,并不能与钢板桩碰撞

20、。5 、钢板桩施工10(1)制作角桩和支撑组件,首先在岸上按设计要求加工、焊接角桩和支撑组件。(2)钢板桩的插打采用内导向框架法,即内支撑作内导向柜架逐片插打钢板桩直到合拢。施打钢板桩时,以内支撑作导向框,顺着导向框用45KW振动锤施打钢板桩(钢板桩在岸上予以整形符合要求)。(3)开挖及支护a. 首先用水泵排净围堰内的水,然后用挖掘机对基坑进行开挖,挖掘机施工够不到部位可以考虑用挖掘机进行基坑的开挖。 施工到钢板桩顶以下 2.63m 位置处,进行围囹和支撑施工,然后继续开挖。围堰开挖时应分层分区连续施工,并对称开挖。b. 围囹及支撑制做安装: 根据设计位置在钢板桩内壁上焊围囹托架,然后吊装工字

21、钢围囹并焊接加固。 钢管支撑与围囹之间的连接要进行满焊,并保证焊接质量。c. 开挖基坑内设置排水措施, 基坑开挖时要做好排水, 以便于开挖。机械支撑部位要铺垫钢板以扩散压力,保证施工平台受力均匀。d. 基坑周边(约一倍桩长)范围内严禁堆载。e. 开挖过程中注意支护体系的变形观察。f. 基坑内作业时,要有专职安全员负责。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是钢板桩未贴靠在围囹上的部分, 需作加垫处理, 使钢板桩的压力传到围囹及支撑上,支撑的材料、制作、焊接必须严格按要求11施工。其次是开挖和支撑的架设施工过程必须紧密配合, 开挖过程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迅速为支撑施工创造工作面, 支撑结构必须能

22、较快地产生整体刚度或预紧力, 两者配合就能较好地利用软土施工中的时空效应,有效地控制围护体系在受力后的变形。施工中切不可超挖,及时做到施加支撑。 开挖施工要求分层均匀高效, 以使支护结构处于正常的受力状态。开挖至设计标高,进行封底混凝土施工,封底混凝土采用 C20混凝土。封底混凝土要在围堰范围内满铺以兼作围堰的支撑, 为钢板桩的支撑提供安全保障; 为便于拨除钢板桩和钢管支撑, 可以在封底混凝土与钢板桩、 钢管支撑之间铺设一层油毛毡, 以减少混凝土与钢板桩间、钢管支撑的摩阻力。(5)凿除桩头至设计位置,进行根据要求进行桩基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6)拔桩。承台及墩身施工完毕后进行钢板桩的拔除。钢板桩拔桩前,先将围堰内的支撑拆除。先略锤击振动各拔高 12m,然后挨次将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