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2 无线电波与现代通信_第1页
第4章 4.2 无线电波与现代通信_第2页
第4章 4.2 无线电波与现代通信_第3页
第4章 4.2 无线电波与现代通信_第4页
第4章 4.2 无线电波与现代通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2无线电波与现代通信13分关于电磁波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法拉第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B电磁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C麦克斯韦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解析】赫兹第一次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A,C项错误电磁波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在介质中传播,故B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23分多项选择在电磁波谱中A各种电磁波有明显的频率和波长区域界限B射线的频率一定高于X射线的频率CX射线的波长有可能等于紫外线的波长D可见光波长一定比无线电波波长短【解析】各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虽然产生的机理不同,但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紫外线和X射线,X射线和射线,它们的波

2、长或频率有穿插重叠部分,故C、D正确【答案】CD34分某雷达工作时,发射电磁波的波长为20 cm,每秒钟脉冲数n5 000,每个脉冲持续时间t0.02 s.问:电磁波的频率是多少?最大的侦察间隔 是多少?【解析】由于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满足关系vf,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一般在空气中传播,电磁波的速度认为等于光速,即v3.0×108 m/s,因此f1.5×109 Hz,即电磁波的频率为1.5×109 Hz.雷达工作时发射电磁波脉冲,每个脉冲持续t0.02 s,在两个脉冲时间间隔内,雷达必须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脉冲,否那么会与后面的电磁波脉冲重叠

3、而影响测量,设最大侦察间隔 为s,那么:2sv·t,而t s200 s0.02 s脉冲时间可以略去不计,所以sv·3.0×104 m.【答案】1.5×109 Hz3.0×104 m课标导思1.理解无线电通信的历程2知道四种常见的通信方式的根本特征,理解它们各自的用处3理解互联网的开展历程,体会它对人们消费生活方式产生的宏大影响同时关注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一、无线通信百年回眸11895年波波夫改进了赫兹的实验装置,制作了一台装有天线的接收机,成功地实现了短间隔 无线通信21901年马可尼用自己建造的大功率发射台,成功进展了跨越大西洋的通信实验,标志

4、着穿越时空传递信息时代的到来31904年,弗莱明制成真空二极管,进步了检波效应41906年,德福雷斯特研制出真空三极管,成为无线电技术中重要的元件5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使电子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6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1电磁波谱中的无线电波段主要用于无线通信,无线电波的波长从几毫米到几十千米,通常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几个波段2用无线电波传播声音及其他信号,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二是要进步电信号的传播间隔 3进步电磁波的频率,增大电磁波的能量,电磁波传播的间隔 就越远4由天线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向四面八方传播,在传播途中,遇到接收

5、天线导体,就会在接收回路中产生频率一样的感应电流接收机通过调谐电路,选择所需要频率的电波,经过检波电路将载波与音频信号分开,把音频信号放大并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二、有线无线交相辉映1微波通信:优点是通信容量大、传输稳定、抗灾才能强;缺点是只能采用空间波传播,必须用中继站的方法增加通信间隔 2卫星通信:优点是覆盖面大、通信间隔 长,速度快、容量大,几乎不受地理环境限制3光纤通信:优点是方向性好、容量大、中继间隔 长、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等.一、对通信技术的理解1微波通信:靠中继站接力来实现微波信号远间隔 传输1中继站的功能:接收前站传来的信号,加上能量经放大后向下一站发射2微波通信的特点:通信容量

6、大、传输稳定、抗灾才能强等3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噪声小、频带宽、上下话路方便、更加经济可靠2卫星通信:通信卫星系统由卫星和卫星通信地球站组成,同步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36 000 km,相对地面静止1卫星作为中继站,将地面传来的微波信号放大后再发射回地球理论上只需三颗等间隔 同步卫星就可实现全球覆盖2卫星通信的特点:覆盖面大、通信间隔 长、不受地理环境限制、投资少、见效快等3卫星导航系统GPS是利用6个轨道上24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定位、导航及授时系统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将于2019年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援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效劳才能3光纤通信:把信号加在激光上在光导纤维中传输1光纤通信的

7、原理:使用激光技术和全反射技术采用可高速调制的激光光源,利用被调制的激光在用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制成的细如发丝的光纤材料内不断发生全反射,将信号传向终端2光纤通信的特点:频带宽、容量大、中继间隔 长、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本钱低、传输质量高等二、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承受1无线电波的发射1发射电磁波的条件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理论研究说明,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即单位时间内辐射出去的能量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开放电路只有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才能有效地把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去用开放电路可以把电磁波发射出去2发射电磁波的电路特点在如图4­2&

8、#173;1所示的实际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中,由闭合电路变成开放电路变化的过程图4­2­1在实际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中,在开放电路旁还需加一个振荡器电路与之耦合如图4­2­1e,振荡电路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流通过L1和L2的互感作用,使L1也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流,振荡电流在开放电路中激发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特别提醒】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如下:2无线电波的接收1选台与电谐振选台:接收电磁波时从诸多的电磁波中把我们需要的选出来,通常叫选台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一样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电谐振2调谐与调谐电路调谐:使接

9、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调谐电路:可以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3解调从接收到的高频电磁波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叫做检波,也叫解调,它是调制的逆过程4无线电波的接收天线收到的所有的电磁波,经调谐选择出所需要的电磁波,再经过检波取出携带的信号,放大后复原成声音或图像的过程【特别提醒】1无线电波的接收过程如下:.2在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过程中要明确调制、调谐的含义,不能混淆一、关于通信方式的理解与应用关于同步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一样B同步卫星和月球一样每天绕地球一周C同步卫星固定在空中一直不动D同步通信卫星作为传播微波的中继站,地球上只要有两颗就能覆

10、盖全世界【解析】所谓地球同步卫星,即指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一样,与地球同步转动,且在赤道上空的某地,站在地球上观看以地球本身为参照物它在空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它可以代替微波中继站来进展电磁波的中转作用全世界只要有三颗这样的卫星当然位置要选定好就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正确答案只有选项A.【答案】A1以下各种通信方式不属于现代通信的是A卫星通信B互联网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C战场上的八百里加急D光纤通信【解析】选项C是一种古代通信方式【答案】C二、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将信号发送出去,先要进展解调B为了从各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中将需

11、要的电磁波选出来,就要进展解调C为了从高频电流中取出声音信号,就要进展调频D由开放电路可以有效地把电磁波发射出去【解析】为了将信号发送出去,首先要进展调制;从各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中将需要的电磁波选出来,要进展调谐;从高频电流中取出声音信号,需要解调;利用开放电路可以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故只有D正确【答案】D调制和调谐的区别1调制是无线电波发射时将要传递的信号参加高频电磁波上的过程,有调幅和调频两种方式2调谐是无线电波接收时将需要的信号选出来的过程2如图4­2­2所示,为电视接收过程示意图,其工作过程顺序正确的选项是图4­2­2A解调放大调谐显示B调谐放大解调

12、显示C调谐解调放大显示D放大调谐解调显示【解析】电视接收机首先利用电谐振通过调谐把空间高频电流选出来,然后解调,取下信号,最后经放大后再传给显像管显像,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答案】C1创造 的是A莫尔斯B爱迪生C赫兹 D贝尔【答案】D2比较以下各类传递信息的方法,在一样时间内能传递信息最多的是A B电报C书信 D可视 【解析】 只传递声音,电报、书信只传递文字,可视 声音、文字、图象均可传送,所以可视 传递信息最多【答案】D3多项选择光纤通信具有的优点是A频带宽,容量大B中继间隔 长C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D本钱低,传输质量高【解析】光纤通信由于具有频带宽、容量大、中继间隔 长、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本钱低、传输质量高等许多优点,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开展前途的通信技术,故A、B、C、D均正确【答案】ABCD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