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战略研究2Research on resource-based urban land use3一、引言4二、选题依据52.1 可持续利用土地问题52.2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62.2.1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规划的不和谐性72.2.2资源开发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的不和谐性72.3研究意义82.4 国内外研究现状82.4.1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现状8三、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103.1土地利用以资源开采为主103.2资源生产用地面积大而分散103.3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土地复垦难度较大103.4土地利用外部性特征明显11四、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14.1土地利用粗放,
2、利用效率低114.2城市用地空间布局不合理114.3乱占滥用耕地现象突出114.4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12五、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25.1研究对象125.2研究方法135.2.1指标体系构建135.2.2指标权重确定135.2.3评价模型建立与评价标准145.3实证分析14六、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对策156.1提高全社会对土地集约利用重要性的认识156.2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156.3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56.4加强资源矿产区土地的复垦与整治工作166.5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激励机制16参考文献16致 谢18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摘要: 资源型城市就是以当地资源物产丰富
3、而驰名中外的城市,当地的资源就可以看作是它的名片,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有很多,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如大同、邯郸等。虽然这些城市发展的很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很多土地无法得到合理的利用,而当地人讲注意力都放在了城市的资源上面。但是若干年后资源性产业在城市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了,城市经济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度不大或者说很低了,这类城市迟早要走上另外一条发展道路,而土地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举例说明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关键词:资源型 城市 土地 利用Research on resource-based urban lan
4、d use Abstract:Resource-based city is abundant with local resources and famous city, Local resources can be seen as it card, China's resource-based cities are very much, Development resource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For example Datong, Handan, etc. Although these urban develop
5、ment soon, Bu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many land use can not be reasonably, The locals pay attention on the resources above the city.But after a few years in the resource industry is very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urban economy, even trivial. Urban eco
6、nomic dependence on resource-based industries is not very low , Sooner or later these cities to embark on another path of development, The land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will illustrate resource-based city land use,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 effective recommendations.Keyw
7、ords: Resource-based; City; Earth; Use一、 引言资源型城市因为其独有的自然资源而得以发展壮大,并且在当地的经济结构中资源性的产业占有主导的地位。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并且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主要主要还是建设在其所拥有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但是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缺点,例如对城市功能发展和布局规划重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源型城市缺乏功能,没有足够的活力,土地利用效率比较低,以及城市面积的无规划扩张和城市用地结构比较混乱。而资源型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是解决人地矛盾的唯一途径也是必然选择,是转
8、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是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是保证城市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要求。因此采用科学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客观评价显得越来越急迫,也越来越重要。国内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从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定量模型评价某个具体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而指标体系选择和权重的确定是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从产出和利用的合理性,城市土地的投入,以及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选择指标,而层次分析法,主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方法是权重的确定通常采用的方法。通过以前众多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粗放普遍存在的情况,作为我国
9、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源型城市也不例外,而且还更严重。在针对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文献中,杜国明等对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一些有效途径和对策,但也存在不足,其不足就是缺乏实证分析; 赵奎涛和宋戈等对辽宁西部地区的3个资源型城市和安徽省铜陵市有色金属资源型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研究,其缺陷是仅选择个别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偏少,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状况。本文章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关于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可行的措施。二、 选题依据2.1
10、 可持续利用土地的问题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同样人类的生存也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但是全球的人口却不断增加,这也不断增加对土地的用量。因此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保证人们在生活中的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还能够合理的分配人们的生产资源,在土地资源不浪费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能够使得社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 全世界人口在迅速增长,同时资源的不合理运用和环境的污染等问题也比之前严重,尤其是我国,于是人们开始着眼于如何合理、理性的利用资源,从而达到可持续的发展。在1992年联合国发表了“二十一世纪议
11、程”,并且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划分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举措在的出台,保证了在最大有效利用土地的基础上,使土地得到可持续使用,同时还具体规划了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等要求。在我国的21世纪议程中规定: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和管理是以土地使用过程中的总规划为行动依据的。土地规划作为土地有效利用的主要工具,不仅能够促进其健康利用,而且在实践和理论这两个方面,都使得人们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综合考虑,使得土地可持续利用成为法律规定和重要的政事。 同时可持续发展问题还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数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等诸多问题都有关系,也与国际发展平衡和公平等问题相关。到目前为止,
12、世界上还没有出现所有人公认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中的方法和理论。在土地资源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土地资源实行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土地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很多好的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中的理论要求。在土地的合理利用中,这些方法和理论都非常需要。20世纪60年代起,全世界就开始了土地规划的浪潮,各个国家都纷纷响应,而我国是80年代开始重视起来的,它改变了很多传统理念并且出现了不少新的理念。其主要原因是,20世纪中后期,人类过于重视发展的速度,忽略了其他的因素,人类的发展不断破坏了自然的法则,从而使得植被被破坏,原生态的草原
13、枯竭,荒漠化,各种天灾不断出现。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严重的改变了人类的发展,阻碍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的发展,从而使得人类越来越重视这些问题。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开始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民生不断好转,从而土地资源利用大量增加,但是人口也剧增,因此人类和大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我国为了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对城乡所有土地资源进行了宏观的管理和规划,1986年颁布了土地法,而且第二年开始施行其相关的政策,它十分准确的规定了土地资源利用中所使用到的法律法规。在同一年里,相关管理和政府机关还对全国城乡土地进行了统一的规划管理。并且从整体考虑,颁布和开展了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总体
14、规则。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也如期成立,同时也编制了新的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和管理章程。由于不同级别的土地使用规划的实施,不同行业在土地资源的使用中逐渐化解了矛盾,最可贵的是保证了农民基本的耕地需求,保证了我国的耕地的总量,从而保证了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而且对我国土地合理开发的利用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为我土地资源的健康开发和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关制度以及其依法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都打下了深厚的基础。2.2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以当地天然的矿产和天然树木等资源作为发展资源的城市和以自然资源作为主要开发产业的城市,或者都是资源型地区都应更加重视
15、土地的利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经济建设的原材料基本都来源于资源型城市,同时资源型城市还是基本能源的产地,所以为我国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就业和失业出现矛盾,同时生态系统开始出现问题,人口和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并且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威胁,社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慢,这些问题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过于重视发展的速度,而忽略了自然的保护,随意浪费资源,从而出现了资源短缺的现象。为了我国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一系列举措都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16、观,也是目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证我国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2.1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规划的不和谐性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往往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这就使得资源型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初期,由于过于重视发展的速度,忽略了自然的保护,缺少整体的规划,这些问题都使得城市人口激增,同时相应的交通问题和住房问题相继出现,从而使得人类的经济发展跟不上人类的需求,使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不和谐问题。通常来说,资源性城市都是为开发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仅仅是为了开发,给予国家发展的积极支持,因而大都忽视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很难形成自己的城市的特色和一些独特的景观。中国资
17、源性城市的布局一般都存在点多和面广的特点,实际的建城区比重低,很多资源性城市中间夹杂着菜地和良田等非城市的景观,集聚度非常低。尤其是煤矿城市,由于受开发模式的影响,形成了百里煤城,城乡交错的格局。城镇分散,布局失调,基本功能弱化,缺少活力的弊端日益显现。2.2.2资源开发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的不和谐性影响资源型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原因是采矿生态破坏、地质灾害等,随着开采资源的深度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环境也会造成很大的不好的影响。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是环境问题,首先“三废”未经处理而肆无忌惮的排放;其次是土地资源的无限扩张利用和破坏。城市建设中工
18、业生产所需的土地面积非常之大,甚至部分城市达到了50%以上,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土地污染、土地地面凹陷等现象;近年来我国煤矿城市地面凹陷的现象频发。再次是频繁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水土流失、泥石流和山地崩塌等自然灾害,并且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和城市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的支撑下,过去的 20 年里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2004 年,全国矿业开采占用和破坏土地 456717km2,其中尾矿堆放53637 km2,露天采坑 133572 km2,采矿塌陷 21094 km2。2.3研究意义土地是人类进行活动的最根本的场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人类经
19、济发展和人类社会建设的基础,阻碍了人类的进步。所以处理好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处理好环境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具有特别深厚的意义。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也不断的在增加,在经济建设中,城市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建立和增加,城市整体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无论任何地区,土地都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具有生产的功能,而且还承担着景观的功能,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活力。土地的可持续开放使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地利用的地区选择性、土地利用中利益的关系,还有土地利用中的集约性是城市利用土地过程中主要特点。它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根据土地利
20、用的地域分布和整个结构的完整程度已经城市土地市场的规范。在我们前期的发展中,工业化进程不断前进,城市化也得到了普及,众多资源型城市凭借自己的资源得到较快的发展,例如攀枝花,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年,土地利用中存在着很多只顾着眼前利益的行为,还有就是利用低成本来快速发展经济等思想都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够完善,导致城市生态景观的破坏,从而使城市的发展得到限制,同时使得土地的健康利用成为一种不可能的现象。所以从自然,经济还有社会等因素来全面分析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方法,研究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情况,同时还研究了阻碍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因变得迫不及待。在分析完这些
21、之后,最后提出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希望能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有帮助。2.4 国内外研究现状2.4.1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现状 18 世纪,世界已近进入工业化,人类已进入大众化的矿产资源发展阶段,大批量的资源型城市也应运而生。由于它依赖其拥有的资源,产生了比一般城市更多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同时国外学者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也做了很多的研究。总的来说,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成果比较多,特别是加拿大学者在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最引人注目。由于欧洲国家的资源型城市较少,只有英国出台了一些成果,并且数量较少。随着资源型城镇的发展过程,对于它的研究
22、也经历了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20 世纪 30 年代初开始做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就使早期资源研究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内,是以一个孤立的城市或特定区域的一些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规划学、行为地理学与区域发展理论、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对这些地区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歧视性别的问题和社会问题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它的真正目的就是找到本质的原因。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经典文章有,1962年罗宾逊,首次全面评定加拿大为资源型地区。西尔门斯认为可以利用资源规划改变这种类型的地区的生活状况。而鲁卡斯认为地区或者单位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建设阶段、雇佣阶段、过渡
23、阶段和成熟阶段。但是这个时期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没有意识到这些地区的发展将会有所下滑,甚至衰退和彻底关闭的现象出现。这个时期的研究由于是最初期的研究,理论依据较少,所以简单的认为资源的开发会一直持续,并且社会的发展也会持续高速。这个时期的理论未能够想到发展的衰退,而且没有全面考虑全球和各个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型地区问题。 第二个阶段, 20 世纪 70 至 80 年代的中期。这一阶段注重对资源型地区规范与实证的研究,并且由鲁卡斯提出的只有一种资源的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的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发展的第5、第6阶段,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下降阶段和关闭阶段。布莱泼里研究了加拿大的资源
24、型城市之后,提出资源开发部门和相关的城镇是在一体的,只不过两者之间是垂直整合的关系,他们的目标就是积累资本,一些城市在短期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因为开发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一旦情况发生了变化,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衰退。同时出现了国际化理论和资本积累是相依赖的理论。第三个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后期。这一阶段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转向劳动力市场结构,全球经济和经济结构以及一体化等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的影响。较全面的对资源型城市的土地情况进行了研究。第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上的一些研究土壤的科学家和土地评价专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广到土地利用领域,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这
25、个概念。直到现在学者和专家还在九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三、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3.1土地利用以资源开采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布局分散是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有的特点。由于资源型城市主要依赖它所拥有的资源,它的土地利用的主要原则就是围绕矿产区布置地面建设及附属设施,如铺设铁路,修建矿区公路以及兴建居民点等。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用地还是以资源开发为主,其他的用地都是次要的,不管土地质量的优劣。资源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布局与利用结构。或者可以说资源的开发决定了土地的利用情况。3.2资源生产用地面积大而分散而对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来说,资源的分布都是不平衡的,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初期用地大都呈现点多和面广
26、的分散态势,用地比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大的城区,实际建成区用地比重低,布局失调, 功能弱化,城镇分散的弊端日益明显。很多资源型城市都缺乏好的风貌景观。尤其是煤矿城市,由于受到随矿建城模式的影响,煤矿是进行各项建设的中心,而工矿用地不但占地大,而且比较分散,比较单一 ,功能不齐全是他的特点,所以就导致了城乡交错,大部分土地都是工况用地,城市的活力明显不足。3.3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土地复垦难度较大经过多年开采,矿竭城衰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资源型城市都经过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土地基本都被占用,没有被利用的土地少 ,后备土地的资源严重不足。而所剩无几的后备土地资源也基本都是条件差
27、或者是开发难度大的土地。在煤矿塌陷区及工矿废弃地尚有部分土地,但经复垦后加以利用的成本太高。例如黑龙江省重要的老煤炭工业基地双鸭山市,根据2010年土地利用调查可知,共有可开垦土地5232.3公顷,其中荒草地为1699.6公顷,占可开垦土地的46.8%。但目前所剩的多数都是质量不好的土地例如荒原,低洼地和沟谷地,开发需要修建大量的水利工程设施。另外,全市可复垦的土地为1685.3公顷,在煤矿塌陷区尚有部分土地经复垦后可以利用。但由于土地破坏严重,土地复垦的费用较高,所以恢复利用的难度很大。3.4土地利用外部性特征明显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开采都是比较粗放的,比较重视开发利用和发展,而忽视
28、了保护治理,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给粮食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生态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3废的排放,还包括占用和破坏土地、地面塌陷等问题。2008年山西省孝义市土地塌陷面积20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6%,因采煤导致12.4万人饮水困难;陕西省铜川市现有塌陷面积196平方公里,占煤田面积的48%,煤矸石堆积61.6万吨,而吉林辽源矿区塌陷区的面积也达到了34.5平方公里。四、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4.1土地利用粗放,利用效率低建设速度快、时间短是资源型城市的共同特点,用地面积大而分散,城市土地的利用比较粗放。这些城市建设范围大,但实际建成区比例较低,城市的聚合度不
29、高,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人口与土之间的地矛盾较为突出。4.2城市用地空间布局不合理资源型城市的建设主要用于资源开采,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一般比较混乱,用于开采资源的用地过大,而商业,生活和公共设施用地少,道路、绿化用地等严重不足是资源型城市的一大通病。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与一般城市相比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没有充分发挥土地的区位优势和土地级差效益。4.3乱占滥用耕地现象突出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受矿产用地的制约比较大,对土地利用进行有效的调控是比较难的,因为开发用地多而乱。各大企业也都以各种矿产为中心进行建设,只顾着眼前的效益,乱占耕地的现象经常发生;工矿用地多为组团式,分布也比较分散,占地面积比较大
30、,其中塌陷和煤矸石,煤粉灰等固体废弃物占用土地问题十分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煤矸石36万吨,占地面积达到了6000多公顷,仅国有重点煤矿的矸石山就高达1500多座,其中300多座发生过自燃。全国历年积存的尾矿和废石累计占地6.8万公顷。由于不合理堆放和综合利用率过低, 矿产开发遗弃的大量固体废料和尾矿,侵占了大量的林地,耕地和草地,造成了土地资源荒漠化越来越严重。4.4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资源开采与土地利用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由于大量的开采,矿区塌陷的面积日益增加,造成农业绝产,房屋倒塌等一系列现象频繁发生; 草原盲目开垦及森林过度采伐、超坡开荒,使
31、水土流失面积日益增加,最终使的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的坏;同时工业三废也加剧了土地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例如,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等黑龙江省4大煤城有工矿点2734个,各类矿区占地面积达26672.46公顷,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3698.59公顷。其中采矿场6276.88公顷,弃土石渣场14857.84公顷,尾矿库坝261.05公顷,厂区1075.28公顷,道路118.54公顷,年均排弃总量高达1871.9万吨,年均水土流失量也达到了382.38万吨,并且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指标仍呈上升的趋势。五、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5.1研究对象我国现有的资源型城市一共有118个。在本研究中,选取其中的25
32、个典型的地市级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在 25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中,阳泉、晋城、大同、朔州等12个城市为煤炭城市,占57%松原、盘锦、大庆等4 个城市为石油城市,占19%,马鞍山、铜陵、金昌等 6个城市为冶金城市,占20%,其中伊春为森工城市,占4%。从分布省份资源种类来看,所选样本城市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广泛性。5.2研究方法5.2.1指标体系构建因为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所以他的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很难用少数的几个指标进行评价,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和综合的评价。必须在充分把握资源型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的基础上选取指标,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使各指标之间具有相关
33、性,并在外部延伸上存在着某种依托关系。5.2.2指标权重确定在信息论中,信息熵表示系统的有序程度,通常一个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它的信息熵越小,基于此,可以根据各指标值的差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各指标权重,为我们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采用该方法确定权重,可以有效避免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的主观随意性,使最终评价结果更具真实性和客观性。评价指标标准化"评价指标按下式标准化:式中: Pij为标准化后所得值; Xij为指标实际值; i=1.2.3.4.n, j=1.2.3.4.m,m为参评指标的个数,n为参评对象的个数。计算参评指标熵值,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差距越大,那么该指
34、标在综合评价中作用也越大; 如果某指标的指标值全部相等,那么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计算指标差异系数,第 j 项参评指标差异系数,计算公式为:确定参评指标权重系数,第i 项参评指标权重系数,计算公式为5.2.3评价模型建立与评价标准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一项指标都会影响到城市土地集约的利用水平,但是每一项指标都不能全面地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水平,所以我们要综合分析。mAij=djvij J=1目前国内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参考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标准,总的来说,A值越大,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就越高,反之,
35、则越低。5.3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样本城市中,石油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其综合得分平均为0.5341,在所有资源型城市当中居于首位。其中煤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平均值为0.4227,位列第二位,伊春为森工城市,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比较低仅为0.13281其余城市为冶金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平均值为0.3872,介于煤炭城市和森工城市之间,石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得分的变异系数为0.1886,煤 炭 城 市的变异系数为0.2842, 冶 金 城 市 的 变 异 系 数 为0.3919。由此可知,冶金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组内差距最大,而石油城市差距最小,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
36、用程度与城市规模正相关。六、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对策6.1提高全社会对土地集约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全社会充分认识到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困难,意识到土地生态破坏和土地粗放利用等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环境的严重危害,同时认识到保护耕地、珍惜土地、集约用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深入开展土地国策教育和基本国情,加强土地合理、集约、可持续利用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视程度,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才能得到改善。6.2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城市的规划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后,制定出切实可
37、行的方案。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对城市性质的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的数量、交通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做出有效的安排。城市规划既应注重规划的超前性,为城市发展留下合理的空间;又要注重对城市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6.3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现在很多资源型城市经济已经开始衰退,最根本原因就是产业结构单一,以致于资源一旦枯竭,多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困难。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培育替代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切实解决发展动力不足和活力不足的问题;最终目的是实现多元产业,由单一国有经济所有制向多元所有制经济结构转变。通过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能够增加土地收益,而且和还可以使得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以达到实现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最终目的。6.4加强资源矿产区土地的复垦与整治工作加强资源矿产区土地的复垦与整治工作,既能够缓解人地矛盾,层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又可以美化环境,促进生态修复。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复垦与整治,解决当地政府投入不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井下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烟气脱硫系统模块化建设模式与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 2025-2030民营车床企业融资困境与资本市场对接策略报告
- 2024年兰州外语职业学院招聘真题(行政管理岗)
- 2025-2030机床防护装置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研究
- 2025-2030机床操作界面人机工程学改进与用户体验研究
- 2025-2030智能零售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发展机会研究报告
- 新手家具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自由基乳液聚合生产工艺详解
- 颞骨及耳部高分辨CT成像及应用
- 房车拖运协议书模板
- 抹灰整改施工方案
-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英语全一册电子课本教材
- 飞机电气接地技术标准线路施工课件
- 新版《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学习解读
- 酒店店长述职报告
- 新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整本书教材解读课件
-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
- DB 31MFZ 002-2021《上海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民防空需要技术要求》
- 2025年中国冻果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新版电子物料编码原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