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范文课件_第1页
电气安全范文课件_第2页
电气安全范文课件_第3页
电气安全范文课件_第4页
电气安全范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气安全1电气安全 第一章 交流电与企业供电概述 第二章 电气事故第三章 保护接地与供电系统方式第四章 直接触电防护和漏电保护第五章 电力线路安全第六章 电气设备安全第七章 电气防火防爆、静电和杂散电流防治电气安全1第二章 电气事故与人身触电n1. 电气事故特点n2. 电气事故分类n3.人身触电事故*安全,以安全,以人为本!人为本!电气安全11. 电气事故特点n危害大n识别难n涉及领域广n事故防护研究综合性强电气安全12. 电气事故分类n人身事故n设备事故n供电系统事故(可导致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火灾爆炸、大面积停电、异常带电等)n静电、雷电、电磁场事故n从技术层面上还可分为短路事故、漏电事故

2、、误操作事故等电气安全13.人身触电事故*n3-1. 触电类型和触电方式n3-2. 触电伤害的影响因素n3-3. 触电急救知识电气安全13-1.触电类型和触电方式n1.电击: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伤害叫电击。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又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分别为:(1)单相触电(2)两相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n2.电伤:局部伤害。包括电烧伤、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伤害。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局部伤害和表面伤害,其特点是电流很大,但电流并不流经人体。电气安全1(1)单相触电n当人体成为带电体和大地之间的一段导体时称为单相触电。当带电体为正常带电体时称为直接触电;当

3、带电体为意外带电体时,称为间接触电。电气安全1(2)两相触电n人体同时触及两个带电导体(相线)而引起的电击叫两相触电。由于两相触电时人体承受的是线电压,因此比单相触电危险更大(220/380V)。且多为直接触电。电气安全1(3)跨步电压触电n跨步电压触电是由于较大的事故接地电流引起的在接地体附近的地面上产生一个较高的电压梯度而导致的人身触电事故。电气安全13-2. 触电伤害的影响因素n1.触电电流大小n2.触电持续时间n3.电流途径n4.电流种类n5.人体阻抗n6.健康状况等电气安全11.电流大小对触电伤害的影响n感觉电流:人体能感觉到的最小电流。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对于工频交流电,感觉电流仅为

4、1 mA(男1.1,女0.7)左右。接触大于此值的电流时,虽无直接危险但可能导致间接事故。n摆脱电流:触电后人能够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平均男性16mA左右,女性10mA左右(50%)。少数人可达20mA以上(5%)。故20mA以上被认为是危险电流。n致命电流:可导致人触电死亡的电流。一般认为50mA左右即可引起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电气安全12.持续时间对人体触电的影响n触电电流超过摆脱电流,时间越长,伤害程度就越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n(1)能量积累效应 50mAs可以作为临界值。n(2)与心脏周期有关 每个心脏周期之间有一段很短的间隙(0.10.2s),称为心脏易损期,在心

5、脏易损期,很小的电流即可引起心室颤动。n(3)人体电阻下降 电流作用持续时间越长,因紧张出汗等原因会造成接触电阻下降,导致电流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电气安全13.电流途径的影响n因导致触电死亡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心脏的电流引起的心室颤动。而试验表明,当电流通过人体的不同部位形成通路时,流经心脏的电流比例差异很大,对电流途径的研究具有实用意义。电流途径左手至双脚右手至双脚左手至右手左脚至右脚通过心脏电流()6.73.73.30.4电气安全14.电流种类的影响n直流与交流:直流电流的触电危险性远小于交流电,容易摆脱,室颤电流也较大(300mA),故直流触电事故比较少。n频率不同的交流电:触电事故主

6、要是工频交流电触电,同样电流大小但频率不同伤害程度也相差很大,实验已表明最危险频率恰恰就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工频。电气安全1不同频率电流的影响n不同频率的触电死亡率(动物实验)频率Hz1025506080死亡率()2170959143频率Hz1001202005001000死亡率()3431221411电气安全15.人体阻抗对触电的影响n在同样的电压和环境因素下,人体阻抗直接影响触电电流的大小。I = U/Zn人体总阻抗包括体内阻抗和皮肤阻抗,其中变化较大的是皮肤阻抗(受接触面积、接触压力、接触部位、皮肤潮湿程度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皮肤被击穿后,阻抗会急剧减小。n为安全起见,一般将人体总阻抗按1000考虑,安全电压按50V考虑。事故统计表明,每年610月5个月内发生的人身触电事故占全年的70,皮肤电阻低是主要原因。电气安全1 6.健康状况对触电的影响n事故统计表明,身心健康状况也对触电和触电后果有很大影响。一个人身心健康、精神饱满,思想就集中,工作中就不太容易发生触电,万一发生触电时,其摆脱电流也相对较大;反之,精神涣散,体弱多病者就容易触电,后果也比健康的人会更严重。电气安全13-3.触电急救知识n1.解脱电源 是触电急救的关键,因为触电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n2.伤情判断 触电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