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课件_第1页
病例对照研究课件_第2页
病例对照研究课件_第3页
病例对照研究课件_第4页
病例对照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case control study实例实例v HerbstHerbst对对阴道腺癌阴道腺癌危险因素进行探索危险因素进行探索 v 7 7例病人加上另一个医院的例阴道腺例病人加上另一个医院的例阴道腺癌患者作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病例组 v 每个病人配每个病人配4 4个对照,共个对照,共3232个个对照对照 v 调查员用标准调查表对病例、对照与她调查员用标准调查表对病例、对照与她们的母亲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学处理后们的母亲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学处理后的主要结果见的主要结果见表表1 1研究步骤研究步骤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调查方向:收集回顾性资料调查方向:收集回顾性资料 比较比较 人数人

2、数 暴露暴露 疾病疾病病例病例对照对照+acbd)(caa)(dbb起点起点三、类型三、类型匹配(匹配(matching):即要求对照组在某些:即要求对照组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组保持相同。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组保持相同。匹配的目的匹配的目的:排除匹配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排除匹配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一般与疾病及所怀疑的病因因素都有联系的因素,一般与疾病及所怀疑的病因因素都有联系的因素,可能是可能是混杂因素混杂因素,可选为,可选为匹配因素匹配因素。所选的所选的匹配变量的作用不能评价匹配变量的作用不能评价,因此,因此欲分析其欲分析其作用的变量不能匹配作用的变量不能匹配,否则会导致匹配过头。,否

3、则会导致匹配过头。匹配过度匹配过度(over matching):就是把非混就是把非混杂因素而可能是危险因素的因素进行了匹杂因素而可能是危险因素的因素进行了匹配,导致该因素不能分析。配,导致该因素不能分析。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二)病例与对照匹配二)病例与对照匹配三)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三)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四)病例队列研究四)病例队列研究五)病例交叉设计五)病例交叉设计六)病例时间对照设计六)病例时间对照设计2.个体匹配个体匹配 给每一个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配成对给每一个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配成对(pair)或配成伍,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如年)或配成伍,使对照在某些因

4、素或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龄、性别等)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比例一般为比例一般为1:1,也可以,也可以 1:2,甚至,甚至1:3或或 1:4,最,最多不超过多不超过1:4。多用于罕见病的研究。多用于罕见病的研究。资料来源:资料来源:叶冬青叶冬青.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及分析J疾病控疾病控制杂志,制杂志,2001 2001 ,5 5(1 1):):6868实实例例病例队列研究与巢式病例对病例队列研究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照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四、用途四、用途一、提出假设一、提出假设二、选择适宜的研究类型二、选择适宜的研究类型三、研究对

5、象的来源与选择三、研究对象的来源与选择四、样本含量的估计四、样本含量的估计五、获取研究因素的信息五、获取研究因素的信息六、资料的收集六、资料的收集第二节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一、一、 提出假设提出假设二二 、选择适宜的研究类型、选择适宜的研究类型三三 、研究对象的来源与选择、研究对象的来源与选择 病例的选择病例的选择四、四、 样本含量的估计样本含量的估计1.有关参数有关参数)(需要的总对子数)(为不一致的对子数,匹配法:计算可利用,(对照组暴露率病例组的暴露率,成组法011022001101012012qq/mMOR1/ORP)2/1/()1(2/m11)1OR(1/ORORp-1q2/

6、)p)/()(2:ppmpppzzppppppppppzzqpN人。即病例组和对照组各需,(根据条件求得:152152)15. 03061. 0/()282. 196. 1 (7720. 02281. 02)/()(27720. 0q2281. 02/ )3061. 015. 0p3061. 0)15 . 2(15. 01/5 . 215. 02220121ppzzqpNp例例15.2 某学者用某学者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某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某地地4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等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设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等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设=0.05,=0.10,据资料报道,该地,据

7、资料报道,该地45岁以上人群高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血压患病率为20%,OR为为2.5,计算样本含量,计算样本含量M。12480. 0125. 0875. 020. 0/34qq/mM80. 020. 01q875. 0125. 01q1250. 0)1OR(1/OR34)2/17143. 0/( )7143. 01 (7143. 0282. 12/96. 1 m7143. 05 . 21/5 . 2P)1OR(1/OR01100100122001)()(需要的总对子数,)(根据题意可知:pppppppp五、获取研究因素的信息五、获取研究因素的信息六、六、 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收集1.资料来源资

8、料来源2.暴露因素的收集暴露因素的收集一、资料的整理一、资料的整理第三节第三节 数据资料的整理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与分析1.调查收集的资料要进行核查、检调查收集的资料要进行核查、检错、验收、归档;错、验收、归档;2.将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归纳、编将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归纳、编码,输入计算机,利用适当的软件统码,输入计算机,利用适当的软件统计分析。计分析。)()()()2/|(|22dbcadcbannbcad)()()()(22dbcadcbanbcad当当n40且且1T5时时。)(2/96.11%95OR ORCI1)将资料整理成四格表(已整理)将资料整理成四格表(已整理)2)比较两组的暴露率:

9、)比较两组的暴露率:72.2059052636355331168)31141594222()()()()(222dbcadcbanbcad3)计算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计算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OR=a/c:b/d=ad/bc=(222*594)/(41*311)=10.3423.1451. 734.10CI%95OR72.250/96. 11/96. 112)()(OR4)得出结论:得出结论:由以上结果可知,父母拒绝型养育方式子女发生人格偏离的由以上结果可知,父母拒绝型养育方式子女发生人格偏离的危险性为非拒绝型养育方式的危险性为非拒绝型养育方式的10.34倍;父母拒绝型养育方倍;父母拒绝型养育

10、方式是高中生人格偏离的可疑危险因素。式是高中生人格偏离的可疑危险因素。ORMH95CI:6.0011.705) 估计总估计总OR的可信区间的可信区间3.分级资料的分析分级资料的分析1)资料整理2)卡方检验 3)计算各级的OR值:4)得出结论00/abbaORnnn3. 1:1配对资料的分析配对资料的分析表表 1:1配对研究中疾病与暴露的关系配对研究中疾病与暴露的关系 cbcbcb2222)1(40cb)cb(40cb时,当时,当bcOR )(2/96. 11%95 ORCIOR4)结果解释结果解释7.275713)5713(22)6 . 7 , 5 . 2(4 . 47 .2796. 1196. 112OR4 . 41357OR计算3)计算比值比及其可信区间:)计算比值比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