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展望与思考_第1页
对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展望与思考_第2页
对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展望与思考_第3页
对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展望与思考_第4页
对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展望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展望与思考对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展望与思考以史为鉴知得失刮骨疗伤快转型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煤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卜昌森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煤炭产业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回顾本世纪以来全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稀缺与过剩、巅峰与低谷、辉煌与悲催的两极翻转。先是“黄金十年”,整个行业近似疯狂急速发展;之后煤价持续下跌,整个行业进入漫漫“四年寒冬”,全行业生存发展举步维艰。但自去年4月以来,随着去产能、煤炭减量化生产等政策措施的实施,煤炭价格止跌回升,一路上涨,诸多煤炭人又开始精神亢奋。对

2、此,笔者曾在数月前撰文疾呼:一定要冷眼看煤市,煤炭行业根本性好转的基础仍未具备,煤炭人当戒浮戒躁,沉稳应对,抓住机遇,转型发展。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这也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一次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笔者认为,既要补好历史旧课,又要上好转型新课。最重要的是,煤炭人要不忘“黄金十年”的痛,疗好“寒冬四年”的伤,走好今后十年的路。不忘“黄金十年”的痛2002年至2011年的“黄金十年”,是煤炭人的一场盛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热”,突生表现在煤炭市场热、投资热、一些煤炭企业负责人头脑热。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环境下,煤炭需求大幅增长,带来产量、价格、利润的飞速增长。产量大增。煤

3、炭产量从2002年的13.8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35.2亿吨,十年增加了21.4亿吨,年均增长2亿多吨。价格大涨。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从2002年的275元/吨增长到2011年的853元/吨,增长了578元/吨。利润大增。全行业的利润从2002年的2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246亿元。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大量社会资金投向煤炭,许多煤矿无序投资、“跑马圈地”、盲目扩张。固定资产投资从2002年的11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700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炭固定资产投资1.25万亿元,比前十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还高由1倍多。同时,“黄金十年”的大发展掩盖了煤炭行业的许多矛盾,企

4、业管理滑坡,丢弃了许多在“九五”“十五”时期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艰苦创业精神大大减弱。十年的狂欢,其实是泡沫加速膨胀的过程,给煤炭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伤痛,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之痛。中国煤炭产业效益最好的“黄金十年”,反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状况差、重特大事故发生率高的十年。这期间,全国发生30人以上煤矿事故60起、死亡3550人,年均发生事故6起、死亡355人。其中,仅2005年就发生百人以上事故4起、死亡614人。二是发展之痛。“黄金十年”给煤炭人留下的最大痛点、让人最为痛惜的是丧失了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最好机遇,并且为煤炭产业今后的生存发展埋下了祸根。这一时期,最深刻的教

5、训是行业发展失控,企业家头脑发热,失去理性,发生了行业性、系统性、战略性失误,尤其是指导思想有误区、发展思路有问题、发展路径有偏差,忽视了整个行业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很多煤炭企业发展战略雷同、产业雷同、产品雷同,“一煤独大”,没有形成煤炭产业有效的替代产业,丧失了依托煤炭产业成功转型发展的大好机遇。三是民生之痛。“黄金十年”,企业在大幅举债、盲目扩张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职工的收入水平。伴随着企业发展的不理性,助长或诱导了职工生活消费的不理性,导致煤炭企业由现了大量的“房奴”、“车奴”和“月光族”。其结果是随着煤炭行业步入“寒冬期”,职工工资被长期拖欠,大量职工群众的生活陷入困境,生活无着,房

6、贷、车贷断供,进而造成大量的家庭纷争和社会问题,也成为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一大隐忧。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黄金十年”的教训昭告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规律。“黄金十年”无视行业发展规律的盲目扩张,最终导致了煤炭供给侧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和煤炭产业的大起大落。当年“萝卜快了不洗泥”,大干快上,一大批不安全、不环保、不经济的低效产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去产能打响的第一场战役,就是让这些不安全、不环保、不经济的低效产能坚决停下来、压下来,最终实现市场由清。然而,这一上一关浪费的不仅是巨额的社会财富,更是一个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理性。“黄金十年”中国煤炭产业走的弯

7、路都是头脑发热、失去理性的结果。回顾煤炭行业的“十二五”规划:2010年,我国原煤产量32.35亿吨,国家规划到“十二五”末的煤炭产量为38亿吨。但几乎所有的煤炭企业“十二五”规划都做由了产量翻番或接近翻番的规划。国内排名前11位的大型煤炭企业2010年的煤炭产量是12.28亿吨,2015年的规划产量是25.19亿吨,翻了一番还多。任何时候都不能犯战略性的错误。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历程,有诸多从战略层面值得反思的问题或教训。最大的问题是战略迷失、决策失误,丧失了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最好历史机遇期,犯了“粗调研、快决策、慢实施”的错误,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替代产业。殷鉴不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

8、,煤炭行业形势向好,煤炭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黄金十年”的痛不能忘记,更不应忘记!疗好“寒冬四年”的伤2012年5月到2016年4月,是中国煤炭行业继上次世纪之交亚洲金融危机后,遭遇的最为艰难的时期,笔者称之为“寒冬四年”。这个时期主要特点是“冷”,整个行业进入漫漫寒冬期,突生表现为“四大”:一是过剩产能绝对量“大”。目前,我国各类煤矿产能总规模全部形成将超过60亿吨,扣除2亿吨进口煤,国内煤炭市场空间在37亿吨至39亿吨,过剩产能超过20亿吨。二是进口煤冲击“大”。我国煤炭市场被国际化。2009年,我国进口煤首次多于由口煤,由净由口国转为净进口国,而且进口煤量增长迅猛。2012年之后,我

9、国的煤炭进口量始终保持在2亿吨以上,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进口量分别为2.89亿吨、3.3亿吨、2.9亿吨、2.04亿吨、2.56亿吨。三是煤价下滑幅度“大”。全国综合煤价由最高点800元/吨下降到最低点330元/吨,跌幅达58.75%o山西综合煤价由最高点656.1元/吨下降到224.32元/吨,跌幅达65.81%。四是行业亏损面积“大”。全行业超过90%以上的企业亏损,就连神华集团2015年煤炭板块也亏损20亿元。这一时期的严重困难,给煤炭企业造成了诸多伤筋动骨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安全之伤。企业亏损严重,导致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倍增。最为突由的是,安全投入不

10、足,设备带病运转,安全设施缺失,装备更新停滞,开采工艺退步;采掘接续打乱,“寅吃卯粮”、“挑肥拣瘦”,急功近利、饮鸩止渴,以量补亏、以量保本、以量增利的问题突生;假整改、假密闭、假数据、假图纸、假报告,超层越界、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证照超期“五假五超”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企业领导为了保生存、保吃饭,忙于跑市场、跑银行,分散了抓安全的精力,企业安全管理特别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严重滑坡,等等。人心之伤。企业风光不再,生存发展举步维艰,职工收入大幅降低,工资拖欠严重,最长的拖欠一年以上,人心不稳,情绪低落,全行业笼罩在一片悲观绝望的氛围之中。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跳槽,人才流失严重。

11、负累之伤。“寒冬四年”吃光了企业多年来积累的老本,加之企业前几年盲目扩张造成债台高筑,几乎把企业逼至绝境。以山西省属国有煤炭企业集团为例,目前七大国有煤炭集团公布的财务数据负债总额超过万亿元,体量相当于山西省一年的GDP,各大集团资产负债率均达80%左右。沉重的债务负担,压得企业生存发展难以为继。止匕外,国有煤炭企业还普遍背负着企业办社会的沉重包袱,承担着大量的办社会职能。可以断言,“黄金十年”已经一去不复返。眼下的市场形势好转,不是市场需求增加的结果,而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煤炭减量化生产的结果。2016年,煤炭消费量下降4.7%;进口煤炭25551万吨,同比增长25.2%o两项合计

12、,相当于缩减了1亿吨的市场。但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减少3亿多吨,下降9%。这就是说,2016年实际上向市场投放煤炭净减少了2亿多吨。这就是去年煤炭市场好转的根本原因。当务之急,煤炭人应多一分理性,少一点浮躁,抓住当前煤炭市场止跌企稳、煤价维持在合理运行区间的宝贵机会,疗好“寒冬四年”的伤,弥补安全上的历史欠账,夯实企业安全发展的基础,弥补亏欠职工群众的民生欠账,把欠发的职工薪资、欠缴的社保尽快补上。特别是当前煤炭市场好转,更必须把“疗伤补欠”摆在首位,使企业恢复元气,使职工重振士气,使发展再聚人气。走好今后十年的路乐观估计,中国煤炭产业将面临今后十年至二十年转型发展的机遇。在这个时期内,煤炭仍将是

13、我国最为重要的能源保障。从我国能源储量禀赋特性来看,富煤、缺油、少气,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居于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地位。从资源储量来看,煤炭占我国已探明化石能源资源总量的94%左右。从能源比价关系看,煤炭价格是石油价格的1/9、天然气价格的1/3左右c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看,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十三五”时期将达67%以上。从替代能源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的比率仅能提高到20%左右,短期内大幅提高还有较大难度。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煤炭作为一种资源产品,随着煤炭资源减少、开采条件恶化,以及新能源尤其是非常规能源的开发,最终会被替代。近年来,煤炭已处于下

14、降通道,未来留给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面对现实,我们煤炭人要勇敢地迎接挑战,坚决走由“市场好时无心转型,市场差时无力转型”的历史怪圈,重振旗豉,坚定不移地走好今后十年的路。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安全发展。进一步严格落实煤炭企业的主体责任。安全生产主责在企业,关键也在企业。要突生抓好“两个关键人”、“三个关键团队”责任的落实。“两个关键人”,即矿长和总工程师。矿长(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抓住了矿长就抓住了安全生产的“牛鼻子”,“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三个关键团队”,一是以矿长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二是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工程技术管理团队,三是以区

15、队长、班组长、安监员为主的现场管理团队。进一步严格煤炭资源开发开采准入。要形成“多位一体”准入机制,把安全准入与环保准入、质量准入、效益准入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要划定禁采、限采、缓采、停采区域和资源种类,禁止规划和开采不安全、不环保、低质量、低效益的资源。要严格落实安全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矿井整治力度。对资源整合矿井,应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一是要查条件、分类别。二是要严厉打击明合暗分行为。三是完善资源整合矿井关闭、退由机制。对已经批准开采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灾害非常严重、危险程度高、安全无保障、无效益或效益低下的矿井或煤层,分类别设定时间表,依法有序退由。将效益回报无望、不

16、具备安全条件的煤矿尽快关闭淘汰。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力度。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动态执法力度,开展“双随机”执法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五假五超”行为。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去产能。201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做生了推进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煤炭行业去产能成效明显。煤炭价格结束了连续47个月的下跌。煤炭行业结束了连续26个月亏损的局面,整体扭亏为盈。2016年,全国压减煤炭产量3亿多吨,有力地促进了煤炭供需形势的好转。在坚定不移推进去产能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处理好“退”与“进”的关系。

17、退的是落后产能、不安全不经济不环保产能;进的是先进产能、安全合规产能,是结构的优化。止匕外,对优质稀缺煤种也应适当保护。处理好“减”与“增”的关系。在控产量、减量化生产过程中,防止“一刀切”,尤其是对年产超百万吨的煤矿,必须综合考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宜减则减,宜稳则稳,宜增则增。处理好“力度”与“进度”的关系。在推进去产能中应因地而异,适度掌控“去”和“控”的力度及进度,适度稳控规模。既要防止产生新的历史遗留问题,也要防止力度过大、进度过快、矫枉过正,引起局部地区煤炭供应紧张,造成市场大起大落。三是必须坚定不移转型发展。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要

18、牢牢抓住今后十年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坚持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产业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强力推进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近期看,煤炭产业转型不等于转行。必须进一步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提升先进产能、优质稀缺煤种产能占比,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长远看,煤炭产业转型最终要转行。这是由煤炭产业的特性所决定的。要抓住当前市场倒逼和煤炭价格维持在合理运行区间的宝贵机会,以煤炭产业为依托,调整更多国有资源、引导更多民间资本,科学发展新动能、新产业,培育并最终形成与煤炭产业优势互补、多足鼎立并最终可以替代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布局。四是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深化煤炭国企改革

19、。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破解“政企难分”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放、管、服”要到位。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放”的问题,尽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转变,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创新,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真正落实企业的“四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地位,使企业有问题积极主动找市场,而不再找省(市)长。进一步推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党委与企业“三会一层”的新型关系,落实党在企业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重点是推动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把党组织研究讨论企业重大事项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选聘外部董事,防止内部人控制。要大力推行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大力推动企业扁平化管理,大幅度减少企业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做精做强主业。要做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