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代谢紊乱生物化学检验掌握糖尿病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分型;血糖及掌握糖尿病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分型;血糖及OGTTOGTT概念、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概念、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GHbGHbP P测定方法学特点、测定原理和临床应用测定方法学特点、测定原理和临床应用熟悉血糖的来源、去路及调节机制;熟悉胰岛素测定及熟悉血糖的来源、去路及调节机制;熟悉胰岛素测定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的临床应用;胰岛素释放试验的临床应用;C-C-肽测定及肽测定及C-C-肽释放试验肽释放试验的临床应用;其他体液葡萄糖测定的方法学特点和临床的临床应用;其他体液葡萄糖测定的方法学特点和临床应用应用 具有糖类物质检测的
2、能力:能正确采集血液、尿液及具有糖类物质检测的能力:能正确采集血液、尿液及其他体液标本,熟悉各种标本处理要求;具有独立的其他体液标本,熟悉各种标本处理要求;具有独立的糖尿病检测操作能力糖尿病检测操作能力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学习要求重点讨论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症及其相关的实重点讨论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症及其相关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常用的检测指标有:验室检验指标常用的检测指标有:血糖浓度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浓度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测定;胰岛素测定及释放试验;胰岛素测定及释放试验;C-C-肽测定及肽测定及C-C-肽释放试验;酮体、
3、乳酸测定肽释放试验;酮体、乳酸测定这些检验指标在糖尿病的病因分类、临床诊断、这些检验指标在糖尿病的病因分类、临床诊断、疗效评估、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鉴别诊断方面疗效评估、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糖是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的一大类有机化糖是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合物,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植物含量最多约为生物或多聚物。植物含量最多约为85%-95%85%-95%。人体内的糖主要指葡萄糖、糖原。人体内的糖主要指葡萄糖、糖原。 葡萄糖葡萄糖(glucose) 果糖果糖(fr
4、uctose) 半乳糖半乳糖(galactose) 核糖核糖(ribose) 麦芽糖麦芽糖 (maltose)乳乳 糖糖 (lactose)蔗蔗 糖糖 (sucrose)淀淀 粉粉 (starch)糖糖 原原 (glycogen)纤维素纤维素 (cellulose)糖脂糖脂 (glycolipid)糖蛋白糖蛋白 (glycoprotein)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血糖及血糖浓度的调节一、血糖及血糖浓度的调节p血糖及血糖水平的概念血糖及血糖水平的概念:血糖(血糖(BG):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水平:即血糖浓度。血糖水平:即血糖浓度。正常成人空腹血糖(正常成人空腹血糖(F
5、PG)浓度)浓度 为为3.896.11mmol/L 。血糖血糖3.89-6.11mmol/L(70-110mg/L)消化吸收消化吸收分解分解糖异生糖异生食物糖类食物糖类肝糖原肝糖原非糖物质非糖物质尿糖尿糖其他糖类衍生物其他糖类衍生物血糖来源血糖来源非糖物质非糖物质氧化分解氧化分解合成合成转换转换转换转换能量、能量、CO2、H2O糖原(肌肉、肝脏等)糖原(肌肉、肝脏等)胰髙糖血素胰髙糖血素促进糖原分解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和糖异生作用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糖原合萄糖的摄取和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成、抑制糖异生血糖去路血糖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浓度的调节二、高糖血症与糖尿
6、病二、高糖血症与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diabetes mellitus,DM) 定义:是一种慢性、复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定义:是一种慢性、复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利用缺陷引起。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利用缺陷引起。临床特征:血糖持续升高,甚至出现糖尿。长期患临床特征:血糖持续升高,甚至出现糖尿。长期患有糖尿病常伴有脂类、蛋白质代谢紊乱、水、电解质有糖尿病常伴有脂类、蛋白质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眼、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眼、肾的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重者可致死亡。肾
7、的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重者可致死亡。发病机制发病机制1 1、胰腺、胰腺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2 2、机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机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三多一少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多吃多吃多喝多喝多尿多尿体体重重减减轻轻(一)糖尿病分型及特点(一)糖尿病分型及特点(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P119)P119)标准四: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四:糖化血红蛋白6.5%6.5%三、其他糖代谢紊乱三、其他糖代谢紊乱(一)低血糖症(一)低血糖症 是指血糖浓度低于参考值下限时临床出现一系是指血糖浓度低于参考值
8、下限时临床出现一系列因血糖浓度过低引起的症候群。列因血糖浓度过低引起的症候群。n发病原因:来源发病原因:来源 去路去路激素效应:升血糖激素缺乏,降血糖激素过剩。激素效应:升血糖激素缺乏,降血糖激素过剩。肝病变:肝功严重损伤致肝糖原减少和糖异生严重障碍。肝病变:肝功严重损伤致肝糖原减少和糖异生严重障碍。长期饥饿或剧烈运动时代谢率增加,血糖消耗过多。长期饥饿或剧烈运动时代谢率增加,血糖消耗过多。n分类:分类:低血糖症低血糖症空腹性低空腹性低血糖血糖刺激性低刺激性低血糖血糖反应性低血糖症反应性低血糖症外源性低血糖症外源性低血糖症酒精性低血糖症酒精性低血糖症半乳糖性低血糖症半乳糖性低血糖症餐后性低血糖
9、症餐后性低血糖症WHOWHO规定的低血糖症诊断标准是:规定的低血糖症诊断标准是:1 1、具有低血糖的症状;、具有低血糖的症状;2 2、发作时血糖、发作时血糖2.8mmol2.8mmolL(50mgL(50mgd1)d1);3 3、服糖、服糖( (即碳水化合物即碳水化合物) )后可使症状迅速缓解。后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三)低血糖症(三)低血糖症n空腹血糖空腹血糖2.78mmol/L(50mg/dl)n临床表现:战栗、多汗、恶心、心跳加速临床表现:战栗、多汗、恶心、心跳加速、轻度头昏头痛、饥饿、上腹不适。、轻度头昏头痛、饥饿、上腹不适。n当血糖当血糖1.11mmol/L或或1.67mmol/L(
10、20mg/dl或或30mg/dl)时,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二)先天性糖代谢障碍(二)先天性糖代谢障碍 糖代谢的先天性障碍是由于糖代谢相关酶类先天性异常糖代谢的先天性障碍是由于糖代谢相关酶类先天性异常或缺陷,导致某些单糖或糖原在体内贮存。多数为常染色或缺陷,导致某些单糖或糖原在体内贮存。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症状轻重不等,可伴有血糖水平降低。体隐性遗传,患者症状轻重不等,可伴有血糖水平降低。半乳糖代谢紊乱半乳糖代谢紊乱 果糖代谢紊乱果糖代谢紊乱戊糖代谢紊乱戊糖代谢紊乱 糖原贮积症糖原贮积症第二节第二节 糖代谢紊乱的检验糖代谢紊乱的检验n空腹血糖空腹
11、血糖n餐后餐后2小时血糖小时血糖n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n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n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白蛋白白蛋白n胰岛素及胰岛素及C肽肽n胰岛素原胰岛素原n酮体酮体n丙酮酸及乳酸丙酮酸及乳酸n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一、体液葡萄糖一、体液葡萄糖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FPGFPG):是在隔夜空腹(至少):是在隔夜空腹(至少8-10h8-10h未未进任何食物)后,早餐前采血所测定的葡萄糖浓进任何食物)后,早餐前采血所测定的葡萄糖浓度,为糖尿病最常检测的指标,反映胰岛度,为糖尿病最常检测的指标,反映胰岛B B细胞细胞功能,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功能,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
12、功能。 随机血糖(随机血糖(RBSRBS):指任意时间抽取血液作为标):指任意时间抽取血液作为标本所测定的葡萄糖浓度。本所测定的葡萄糖浓度。一、体液葡萄糖一、体液葡萄糖无机化学法无机化学法 特异性差,淘汰。特异性差,淘汰。 有机化学法有机化学法 干扰因素多,试剂有毒副作用,少用。干扰因素多,试剂有毒副作用,少用。酶法酶法 常用方法常用方法(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空腹静脉采血。血清和血浆。抗凝剂最好选择草酸空腹静脉采血。血清和血浆。抗凝剂最好选择草酸钾钾- -氟化钠抗凝剂。氟化钠抗凝剂。(二)测定方法(二)测定方法(一)无机化学法:(一)无机化学法:Folin-Wu法,基于葡
13、萄糖醛基的还原性法,基于葡萄糖醛基的还原性(二)有机化学法:邻甲苯胺法、联苯胺法、氨基联苯法等(二)有机化学法:邻甲苯胺法、联苯胺法、氨基联苯法等Cu2+OH-Cu+ Glu磷钼酸磷钼酸显色显色邻甲苯胺邻甲苯胺 + Glu 葡萄糖基胺葡萄糖基胺 希夫氏碱希夫氏碱 蓝绿色化合物蓝绿色化合物缩合缩合脱水脱水分子重排分子重排特异性差特异性差干扰因素多干扰因素多(三)酶法(三)酶法(1 1)己糖激酶法()己糖激酶法(HKHK法)法)(2 2)葡萄糖氧化酶法()葡萄糖氧化酶法(GODGOD法)法)(3 3)葡萄糖脱氢酶法)葡萄糖脱氢酶法 (GDHGDH法)法) 葡萄糖葡萄糖ATP葡萄糖葡萄糖-磷酸磷酸A
14、DP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磷酸NADP G-6-PD -磷酸葡萄糖内酯磷酸葡萄糖内酯+NADPH NADPH在在340nm有吸收峰,其吸光度增加与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成正比。有吸收峰,其吸光度增加与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成正比。本法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适用于自动化本法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适用于自动化分析,特别适用急诊应用,为葡萄糖测定的参考方法,但是分析,特别适用急诊应用,为葡萄糖测定的参考方法,但是试剂较贵。试剂较贵。、己糖激酶法(法)、己糖激酶法(法)n原理原理n评价评价2、葡萄糖氧化酶法、葡萄糖氧化酶法(GOD)n原理原理葡萄糖葡萄糖O O2 2+H+H2 2O O
15、GODGOD 葡萄糖酸内酯葡萄糖酸内酯2 2O O2 22 22 2O O2 2 + 4-+ 4-氨基安替比林氨基安替比林+ +酚酚 PODPOD 红色醌类化合物红色醌类化合物 + + 2 2O +OO +O2 2红色醌类化合物在红色醌类化合物在505nm505nm有吸收峰,其吸光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与标有吸收峰,其吸光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与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成正比本中的葡萄糖浓度成正比n评价评价1.1.操作简单,特异性较高,是血糖测定的首选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较高,是血糖测定的首选方法2.2.GOD-PODGOD-POD法线性范围可达成法线性范围可达成19mmol/L 19mmol/L ,回收率
16、,回收率94%94%105%,105%,变异总数为变异总数为0.7%0.7%2.0%2.0%,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能达到临床要求,操作简便,可用于自,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能达到临床要求,操作简便,可用于自动生化仪。是我国临检中心目前新推荐的常规方法动生化仪。是我国临检中心目前新推荐的常规方法 葡萄糖葡萄糖NAD D-葡萄糖酸内酯葡萄糖酸内酯+NADHNADH生成量在一范围内与标本中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关系。生成量在一范围内与标本中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关系。 在在340 nm处增高的光密度可以对该酶(处增高的光密度可以对该酶(GDH)活性或其底物)活性或其底物(葡萄糖)进行定量分析。用(葡萄糖)进行定量分析。用
17、GDH法测定葡萄糖,不仅特异性法测定葡萄糖,不仅特异性高,且只需高,且只需GDH一种酶参与,一步完成,因而被人们广泛接受一种酶参与,一步完成,因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应用。和应用。但是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含量高时可影响测定结果。脂血标本需但是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含量高时可影响测定结果。脂血标本需做对照管。做对照管。3.3.葡萄糖脱氢酶法(葡萄糖脱氢酶法(GDHGDH)GDHn原理原理n评价评价空腹血糖:空腹血糖:3.93.96.1mmol/L6.1mmol/L随机血糖:随机血糖:7.8mmol/L7.8mmol/L)肾糖阈:肾糖阈:8.88mmol/L8.88mmol/L,血糖高于此值出现糖尿。,血糖高于
18、此值出现糖尿。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1.血糖升高:主要见于糖尿病(血糖升高:主要见于糖尿病(DMDM)2.2.血糖降低:生理性血糖降低:生理性 病理性病理性3.3.药物影响药物影响(三)血糖测定参考区间与临床意义(三)血糖测定参考区间与临床意义二、餐后二、餐后2小时血糖(小时血糖(2h PG )口服口服75g75g无水葡萄糖或吃无水葡萄糖或吃100g100g面粉制成的馒头或方面粉制成的馒头或方便面(含糖量相当于便面(含糖量相当于75g75g无水葡萄糖)从吃第一口饭无水葡萄糖)从吃第一口饭的时间计算,抽取的时间计算,抽取2 2小时后的血液作为样本进行检测小时后的血液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了解胰岛的
19、储备功能。,了解胰岛的储备功能。 11.1mmol/L11.1mmol/L,则易发生糖尿病,则易发生糖尿病眼、肾、神经等慢性并发症。眼、肾、神经等慢性并发症。n餐后餐后2 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量及使用的降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量及使用的降糖药是否合适。糖药是否合适。n诊断糖尿病的另一种的重要方法诊断糖尿病的另一种的重要方法n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n糖化血红蛋白的主要决定者,二者高度相关糖化血红蛋白的主要决定者,二者高度相关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是诊断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是诊断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简化的葡萄糖耐量实验简化的葡萄糖耐量实验缺点:部分患者
20、口服糖后血糖高峰不在缺点:部分患者口服糖后血糖高峰不在2 2小时。小时。而是在而是在1 1小时后。小时后。n评价评价 耐糖现象:正常人口服或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暂时升耐糖现象:正常人口服或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暂时升高高, ,并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并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 ,促使大量葡萄糖合成糖原加以促使大量葡萄糖合成糖原加以贮存贮存, ,在短时间内血糖可降至空腹水平在短时间内血糖可降至空腹水平, ,这种现象称为耐糖这种现象称为耐糖现象。现象。 糖耐量增加:空腹血糖值正常或偏低,口服糖后血糖浓度糖耐量增加:空腹血糖值正常或偏低,口服糖后血糖浓度上升不明显,耐量曲线平坦。多见于内分泌功能低下,如上
21、升不明显,耐量曲线平坦。多见于内分泌功能低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和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和垂体功能低下 糖耐量降低:血糖增高幅度高于正常人,回复到空腹水平糖耐量降低:血糖增高幅度高于正常人,回复到空腹水平的时间延长。如:糖尿病;甲亢、垂体机能亢进、肾上腺的时间延长。如:糖尿病;甲亢、垂体机能亢进、肾上腺机能亢进;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肝病和糖原累积病。机能亢进;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肝病和糖原累积病。三、葡萄糖耐量试验(三、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IG
22、TT)三、葡萄糖耐量试验三、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GTTGTT):口服或静脉给予受试者):口服或静脉给予受试者一定负荷量的葡萄糖后,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的血糖浓一定负荷量的葡萄糖后,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的血糖浓度,了解受试者的血度,了解受试者的血糖调节能力糖调节能力。 1 1、空腹血糖水平在临界值(、空腹血糖水平在临界值(6 67 7mmol/L)mmol/L)而又疑为糖尿而又疑为糖尿病患者;病患者;2 2、空腹或餐后血糖浓度正常,但有发展为糖尿病可能、空腹或餐后血糖浓度正常,但有发展为糖尿病可能的人群;的人群;3 3、以前糖耐量异常的危险人群;、以前糖耐量异常的危险人群
23、;4 4、妊娠性糖尿病(、妊娠性糖尿病(GDM)GDM)的诊断;的诊断;5 5、临床上出现肾病、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而又无法做、临床上出现肾病、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而又无法做出合理解释者;出合理解释者;6 6、作为流行病学研究的手段。、作为流行病学研究的手段。pOGTTOGTT试验适应证试验适应证: 试验前三天,受试者每日食物中糖含量不应低于试验前三天,受试者每日食物中糖含量不应低于150g150g,且,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三天前停用,受试前应空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三天前停用,受试前应空腹腹101016h.16h. 坐位取血后坐位取血后5 5分钟内饮入分钟内饮入250250m
24、lml含含7575g 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无水葡萄糖的糖水( (妊妊娠妇女用量为娠妇女用量为100g100g,儿童按,儿童按1.75g/kg1.75g/kg体重给予,不超体重给予,不超75g75g。) )后后每隔每隔3030分钟取血分钟取血1 1次,共次,共4 4次。必要时可延长时间,可长达服糖次。必要时可延长时间,可长达服糖后小时后小时, ,分别进行血糖测定。采血同时,每隔分别进行血糖测定。采血同时,每隔1 1小时留取尿液小时留取尿液作尿糖试验。整个过程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根据作尿糖试验。整个过程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根据5 5次血糖水平绘制糖耐量曲线。次血糖水平绘制糖耐量曲
25、线。pOGGT方法:方法:H标准化标准化空腹血糖空腹血糖6.1mmol6.1mmol;服糖后;服糖后30306060分钟血糖升分钟血糖升高达峰值,一般高达峰值,一般10mmol10mmol;2hPG7.8 2hPG7.8 mmol。同时测定上述各时间的尿糖均为阴性。同时测定上述各时间的尿糖均为阴性。n参考区间参考区间OGTTOGTT结合结合FPGFPG结果可协助糖尿病的诊断及相关状态的判定。结果可协助糖尿病的诊断及相关状态的判定。1 1. .FPGFPG6.1mmol/L6.1mmol/L,2h PG2h PG7.8mmol/L7.8mmol/L为糖耐量正常(为糖耐量正常(NGTNGT)2 2
26、. .FPG 6.1FPG 6.17.0mmol/L7.0mmol/L,2h PG2h PG7.8mmol/L7.8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为空腹血糖受损(IFGIFG)3 3. .FPGFPG7.0mmol/L7.0mmol/L,2h PG2h PG在在7.87.811.1mmol/L11.1mmol/L为葡萄糖耐量为葡萄糖耐量减退(减退(IGTIGT),临床上称为亚临床或无症状性糖尿病),临床上称为亚临床或无症状性糖尿病4 4. .FPG7.0mmol/LFPG7.0mmol/L,2h PG11.1mmol/L2h PG11.1mmol/L为糖尿病性糖耐量为糖尿病性糖耐量(DMDM)实验
27、结果判定实验结果判定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诊断诊断GDMGDM诊断诊断IGTIGT有无法解释的肾病、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有无法解释的肾病、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其随机血糖其随机血糖7.8mmol/L9% 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一些研究表明,一些研究表明,HbAHbA1C1C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危险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因素。五、糖化
28、白蛋白五、糖化白蛋白 除了血红蛋白,血液中的葡萄糖也可与血清蛋白的除了血红蛋白,血液中的葡萄糖也可与血清蛋白的N N末末端发生非酶促的糖基化反应,形成高分子的酮胺化合物,端发生非酶促的糖基化反应,形成高分子的酮胺化合物,其结构类似果糖胺(其结构类似果糖胺(GSPGSP),总称为糖化血清蛋白。由于),总称为糖化血清蛋白。由于90%90%的糖化血清蛋白是糖化白蛋白(的糖化血清蛋白是糖化白蛋白(GAGA),因此糖化白蛋),因此糖化白蛋白可反应糖化血清蛋白的总体水平。反映白可反应糖化血清蛋白的总体水平。反映2-32-3周前血糖周前血糖水平,是一个短期血糖控制的评价指标。水平,是一个短期血糖控制的评价指
29、标。n参考区间参考区间GA:GA: 10.8%-17.1%10.8%-17.1%六、胰岛素及六、胰岛素及C肽肽(一)胰岛素测定及其释放试验(一)胰岛素测定及其释放试验 胰岛素测定用于了解胰岛胰岛素测定用于了解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功能,半寿期功能,半寿期4.54.5分钟分钟 胰岛素释放试验是反映胰岛胰岛素释放试验是反映胰岛细胞储备能力细胞储备能力的试验,与的试验,与OGTTOGTT方法相同,服糖后方法相同,服糖后3030分钟、分钟、1 1小时、小时、2 2小时及小时及3 3小时取血分别测定胰岛素小时取血分别测定胰岛素和和C C肽,了解胰岛功能肽,了解胰岛功能 测定方法:化学发光法(测
30、定方法:化学发光法(CLIACLIA)、电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法(法(E ECLIACLIA)六、胰岛素及六、胰岛素及C肽肽(一)胰岛素测定及其释放试验(一)胰岛素测定及其释放试验参考区间:参考区间: 4.0 4.015.615.6U/mlU/ml(CLIACLIA)17.8-17.8-173pmol/L173pmol/L(ECLIAECLIA)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对有空腹低血糖的患者进行评估对有空腹低血糖的患者进行评估. .确认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确认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预测型糖尿病的发展并评估患者情况,预测型糖尿病的发展并评估患者情况,预测糖尿病易感性预测糖尿病易感性
31、. .评估胰岛素抵抗评估胰岛素抵抗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动态试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动态试验六、胰岛素及六、胰岛素及C肽肽(二)(二)C C肽测定及其激发试验肽测定及其激发试验 C C肽:肽:是胰岛是胰岛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体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C-肽,因此在理论上肽,因此在理论上C-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血中游离的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血中游离的C-C-肽生理功能尚不很肽生理功能尚不很清楚,但清楚,但C-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只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只在肾脏代谢,故测定在肾脏代谢,故测定C-C-肽水平更能反肽水平更能反映胰岛映胰岛细胞合成与释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功能放胰岛素功能 C-C-肽及肽及C-C-肽释放试验的做法与注意事项与葡萄糖耐量试验,肽释放试验的做法与注意事项与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六、胰岛素及六、胰岛素及C肽肽(二)(二)C C肽测定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嘴山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心肺康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汇编语言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门职业学院《实验心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市重点中学2025届初三3月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吉水县外国语学校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四川工商学院《习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生物质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沈阳沈河区七校联考2025年全国卷Ⅰ数学试题中考模拟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花园城小学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DL∕T 1502-2016 厂用电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 四年级数学脱式计算练习题100道
- 创新与发明-按图索骥、循章创新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州大学
- 3.1.4 禁止编入列车的机车车辆课件讲解
- 租赁托管合同模板
- 居间人居间费用分配协议范本
- 锂电池起火应急演练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数学试卷
- 分布式光伏经济评价规范
- 2024年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乾坤未定吾皆黑马+高考冲刺百日誓师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