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同步练习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同步练习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同步练习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同步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一、选择题以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答复12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以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以下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相对应的是 A甲图与丙图 B乙图与丙图C丙图与丁图 D甲图与丁图4甲图到乙图的变化过程,时间跨度约为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一年以下图是“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读图答复56题。5图中

2、气压带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枯燥 B上升、潮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枯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潮湿6受、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答复78题。7假设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那么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8假设该图表示我国某大城市在大范围大气稳定的情况下,与周围农村之间的部分环流,那么 A甲处吹西北风B营造城市绿地可使该环流更加增强C该环流有利于抑制城市大气污染D甲地表示农村地域

3、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910题。9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气压带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M赤道低气压带 BM副热带高气压带CP副极地低气压带 DN极地高气压带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 BM、N之间为东南风CM、N之间为西北风 DN、P之间为东北风以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答复1112题。11a位于 A太平洋 B亚洲大陆C非洲大陆 D印度洋12b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图示所在国家,每年春天都会吹起令人烦恼的“五旬风,来自南方的风向北方吹,长达两个月。读图完成1315

4、题。13“五旬风最可能的风向是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C西南风 D西北风14该区的“五旬风可能来自 A撒哈拉沙漠 B苏丹草原C纳赛尔水库 D东非高原15“五旬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大量降水 B沙尘暴C台风 D寒潮二、综合题16读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1写出气压带名称:C_;E_。2A、B、C三地中,降水多的有_。按照降水量的纬度分布,C是_带。3当图中气压带、风带移至最北位置的季节里,影响我国华北地区农业消费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4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变成_季风风向,给南亚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5暑期,当北京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闷热天气时,控制北京的气压中心可能是_

5、,此时气压带A位置大致在_半球。6赤道地区全年雨量充分,其主要原因是_,而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其主要原因是_。17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如今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

6、为老师之说法。渐渐“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老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老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一般的说,A地比B地降水_,原因是_。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C气流与D气流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_,该气压带是_原因形成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解析:图例所示的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P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答案:1.B2.B34解析:第3题,我国台风多发季节为夏秋季

7、,从四幅图中可以看出,甲图为气压带、风带北移且达最北的时候,是夏至日;乙、丙两图为气压带、风带南移且达最南的时候,是冬至日;丁图是春秋分时。第4题,气压带、风带由甲图到乙图的变化反映了气压带、风带从最北移至最南,大约需用半年时间。答案:3.D4.B56解析:本组题目以课本中“三圈环流图中的部分图有季节挪动为切入点,考察了识读原理图的才能及相关的知识。从图中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位置可推理出是赤道低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极地高气压带;从图中各气压带的位置可读出,此图显示了气压带南移,北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是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清楚,形成热带草

8、原气候。答案:5.A6.C78解析:在三圈环流中,气流下沉的有30°和90°附近,气流上升的有0°和60°附近,由于甲地纬度比乙地低,所以甲、乙两地应分别为30°S、60°S。在城市环流中农村较城市气温低,气流下沉。答案:7.C8.D910解析:第9题,图中所标注的数字为纬度,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N为副极地低气压带、P为极地高气压带。第10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为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示气压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冬季。M、N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为西北风。N、P之间为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南风。答案:9.B10.C1112

9、解析:从箭头表示的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出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a位于180°经线附近,应该在太平洋,b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应该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答案:11.A12.A1315解析:图示国家为埃及,根据纬度判断,受副高影响,该地受来自撒哈拉沙漠的西风带控制,容易形成沙尘暴。答案:13.C14.A15.B“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

10、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二、综合题16解析: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气流性质,从赤道开场,气压带往高纬依次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低压控制的地区,一般多阴雨天气,而在高压控制

11、的地区,一般多晴朗天气。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南北挪动,北半球冬半年向南移,夏半年向北移。答案:1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2A干旱少雨3雨热同期4西南5低压北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老师或“教习。可见,“老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老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老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老师为“教员。6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难以形成降水17解析:由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移向南半球,北半球应是冬季。A地是盛行西风带,风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B地是东北信风带,风从高纬吹向低纬,温度不断升高,难以成云致雨。C是来自30°附近副热带高压的暖轻气流,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