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动脉彩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_第1页
颈部动脉彩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_第2页
颈部动脉彩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_第3页
颈部动脉彩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颈部动脉彩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及椎动脉的改变,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1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有无硬化斑块、狭窄率、血管走行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所探查到的大部分观测项目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两组间椎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存在明显差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椎动脉出现盗血现象7例。结论 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2、。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动脉; 椎动脉 中图分类号 R743.31;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1-68-03 Application on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Carotid Arter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CHANG Hong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Lvshun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Dalian 116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3、 the changes of carotid artery and vertebral artery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by using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nd analyze the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TIA. MethodsWe assigned 126 cases of TIA as TIA group and 100 healthy subjects as control group. Inti

4、ma-media thickness(IMT),stenosis rate,plaque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and 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and hemodynamics of cervical part of vertebral artery(VA)were detected by using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ost of the examined items of CCA and

5、 IC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ertebral artery 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7 cases showed steal phenomenon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group. Conclusion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TIA. Key

6、words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Carotid artery;Vertebral artery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有过TIA的患者将有1/32/3会在未来15年内发生脑梗死。因此,积极预防TIA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1。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2,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6例TIA患者进行颈部血管检查,旨在探讨颈部动脉病变的检出在T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8年112月间临床诊断

7、为TIA但脑CT检查正常的患者共126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52例,年龄3892岁,平均年龄(66.8±2.8)岁。临床症状包括一过性头晕、眼黑蒙、肢体功能异常、言语障碍等,其临床症状在数分钟至24h内完全消失,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障碍,病史3个月5年。健康对照组为2008年112月间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者10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62.5±3.8)岁,均排除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2 检查技术 应用phillips HD11和GE多维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宽频线阵探头,频率7.512MHz。受检者仰卧位,颈后垫薄枕,充分暴露颈部。

8、探头直接置于颈部两侧探查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段椎动脉(VA),分别于颈动脉分叉上、下1.5cm处测量CCA 和ICA的血管的中内膜厚度(IMT),以>1.0mm为增厚。另外观察各血管有无硬化斑块,以IMT>1.2mm并向管腔内突出为斑块形成,观察颈动脉血管走行情况及有无管腔狭窄并计算狭窄率(狭窄率%=1-残余管腔/实际管腔×100%),观察椎动脉管腔血流充填情况,测定双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l

9、t;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6例TIA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成员均获得满意图像,两组间性别构成比及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在CCA及ICA所探查到的单侧的CCA及ICA斑块形成情况、双侧CCA及ICA狭窄率大于50%情况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1.66,P>0.05)。见表1。其余各观测项目在两组的比率均有明显差异(2=4.50,P<0.05)。见表2。CCA走行扭曲情况有显著差异(2=4.52,P<0.05)。见表3。两组间VA血流速度Vs存在明显差异。见表4。TIA组VA与ICA内血流方向相反或椎动脉内血流双向,出现盗血现象7例(5.

10、6%),均为单侧,而在对照组未见此现象。另外TIA组7例(5.56%)未见异常,对照组为40例(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1、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TIA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TIA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微栓子、脑外盗血综合征、动脉炎、血管走行异常等,其中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是颈动脉系统TIA 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文献报道,68%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在发生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中,60%起因为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3。有研究表明,脂类代谢异常、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刺激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引起动脉硬化各种病因改变的重要

11、机制4。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增高、吸烟等多种因素也对内皮细胞产生不良影响5。颈动脉病变部位多发生在湍流和血流冲击较大的部位,如颈动脉分叉部上学约2cm米范围内,如图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破,易导致循环血小板沉积,沉积的血小板及斑块内的胆固醇结晶可脱落随血流进入颅内,引起颅内小血管闭塞而发病,引起短暂发作的单肢无力、单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或失语等症状。因栓子微小,容易溶解消失或进入血管末梢,所以患者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一般在24h内缓解或消失,不留任何神经障碍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全身的大中型动脉,而颈动脉是好发部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直观而准确地观察血管管径及管壁情况,

12、并用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液动力学参数,为颈动脉硬化提供可靠的信息,是目前临床中评价颈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对126 例TIA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部血管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颈动脉扭曲,是指颈动脉的过度弯曲,先天性常见,也可能为动脉硬化晚期血管产生延长和弯曲所致,常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或颈总动脉6。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特别是反复发作、而较快缓解后无遗留症状的患者,常在彩超检查中发现颈动脉有迂曲、扭曲现象。以前,人们常认为扭曲常发生的部位是颈总动脉,但我们工作中发现,颈总动脉扭曲现象程度一般较轻,而且达到发生TIA程度的也相对较少,而对一些症状

13、较典型的患者,颈内动脉有的可有明显的异常走行现象,形态各异,可呈“C”、 “S”、“Z”等形态,有的甚至可呈小于30°的锐角,成角处两侧呈不同颜色血流信号,如图2有的成角处可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可探及增快的血流频谱。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因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在其发出椎动脉之前管腔狭窄,当病人手部活动时,颅内血液经椎动脉倒流入同侧锁骨下动脉,引起脑缺血症状。本研究中,10.32%的受检者出现椎动脉血流量减少或消失,5.56%的受检者出现椎动脉盗血,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可以检测到椎动脉内与同侧颈动脉方向相反的血流频谱,如图3,还可以探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开口前的局部阻塞性改变。 彩色多普

14、勒超声检查费用低、无创伤、操作方便有助于预测TIA的发病风险,动态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与消退,准确地诊断颈动脉病变。总之,彩超检查具有简便、无创、直观、真实可靠的特点,可以清晰地显示颈动脉管腔回声、内-中层厚度、粥样斑块的回声特征、数目和部位,并能了解管腔狭窄程度及狭窄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可长期动态观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针对性干预治疗,达到预防卒中再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62-866. 2 韩久海,杜金英.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脑供血不足相关性的研究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7):96-98. 3 Roubin GS,Yadav JS,Lyer SS,et al. Carotid stent2suppoted anginplasty:a aneurovascular interventirn to pervent strokeJ. Am J Cardiol,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