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部编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部编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部编版)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部编版)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部编版)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2结合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造句。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感悟诗歌语言的魅力,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

2、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自古苍凉孤寂的边疆便是男儿为国献身之处,塞外的慷慨悲歌千古流传,让人热血沸腾,引得多少诗人留下一段段千古绝唱。他们歌颂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也会对将去边关的友人依依惜别;当面对山河破碎、悲愿难以实现时,他们更不吝笔墨抒写自己的失望愤慨。今天,让我们从王昌龄的从军行开始,去感受古代诗人的家国情怀。.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仞”。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岳、遗”等字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摩、涕”等字时,可以用形

3、近字对比的方法。.同音字歌示例:岳:五岳最高峰,越过真轻松。阅遍群山后,明月正当空。形近字歌示例:摩:摩擦会生热,并不是魔术。磨刀须用力,临摹放轻松。(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仞”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岳”中间一横要写长,上面一撇短且凌厉。“摩”上短下长,上部的“广”撇画流畅。“遗”中间的“贵”重心一线,“口”部扁平。“涕”左部呈弧形,右部“弟”要宽。“巫”上横短,下横长。 易错提示:“仞”的右边是“刃”,不是“刀”,注意不要少写一点。(3)归类识字。归类识字:辶:遗(遗憾)速(速度)遣(派遣)逸(安逸)遇(遇见)逼(逼迫)(4)多音字。摩.遗.(5)重点词语释义。从军行:

4、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政权。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五千仞岳:指华山。仞,长度单位。“五千仞”形容很高。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金政权。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剑外:四川剑阁以南地区,代指作者所在的蜀地。蓟北: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青春:指春天。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从军行,结合生字词释义,思考问题。(1)大家对这首诗的作者有什么了解

5、呢?明确: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2)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明确: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楼兰的敌人誓不返回家乡。.(3)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这首诗呢?明确:第一句应用豪壮的语调为全诗定下基调,第二句则需要用悲壮的语调去读;第三句转为坚定的语调,最后一句又回到豪壮的语调为全诗结尾。.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一、二句诗。(1)这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这种写法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明确: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通过景物描写,表现

6、了边塞的孤寂辽阔、环境恶劣的特点,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的精神。.(2)一、二句是环境描写,点了三个地名,分别是哪里?明确:青海、雪山、玉门关。2学习第三、四句诗。(1)第三句写“黄沙”“百战”“穿金甲”分别有什么作用?明确:“黄沙”渲染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道出边塞的荒凉萧瑟。“百战”形象说明将士戍边时间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穿金甲”渲染战斗艰苦、激烈,将士在边疆的战斗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士身经百战,铠甲都磨穿了,体现战争之苦。.(2)结合前三句,说说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作用。明确: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次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

7、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第三句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语言概括且形象鲜明。末句写战士们立誓,正面地讴歌他们的忠勇。“不破楼兰终不还”是战士的誓言,有了前三句的铺垫,战士们的誓词分量才显得更重,体现了战士的豪情壮志。.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从军行的作者是_,_(朝代)著名_。明确:王昌龄唐代诗人2总结。这首边塞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含蕴丰富。诗人给我们展示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戍边的艰苦,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献身报国的英雄气概。学习了这首诗,大家感受到了什么?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大家课下可以多读几遍古诗,用心体会。.六、练习设计,

8、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从军行.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千仞五岳摩天遗民2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军行,领略了边关将士的豪情壮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结合生字释义,思考问题。(1)大家对这首诗的作者有什么了解呢?明确: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2)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明确: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碰青天。中原人民在暴政压迫下眼泪已流尽,

9、他们盼望朝廷军队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3)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呢?明确:用愤慨、沉痛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2自由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结合生字词释义,思考问题。(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明确:七言律诗。(2)大家对这首诗的作者有什么了解呢?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3)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明确: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就从巴峡再穿过

10、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思考问题。(1)第一、二句中的“入”字和“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入”字表现出了河的活力与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俊。(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明确: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表达了诗人对祖

11、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暴政压迫下的百姓极大的同情,对南宋统治者不图收复失地而偏安一隅的无比失望与愤慨。.2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思考问题。(1)“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怎样的心情?明确: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妻子和孩子极度喜悦的心情。(2)尾联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几个连接词的作用。.明确:这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点贯串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和家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不及待渴望和家人回到故乡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明确: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听到官军打了胜仗收复了蓟北的喜悦心情。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可以看出:高兴得纵情饮酒放声歌唱,想象着在春天和家人一起回故乡。.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作者是_,_(朝代)著名_、_、_。.明确: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_,_(朝代)著名_,他被称为“_”,他的诗被称为“_”。.明确:杜甫唐代诗人诗圣诗史2总结。学习了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