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茶优良品质形成的自然因素浅谈_第1页
蒙山茶优良品质形成的自然因素浅谈_第2页
蒙山茶优良品质形成的自然因素浅谈_第3页
蒙山茶优良品质形成的自然因素浅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蒙山茶品质形成的自然因素世传: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蒙山隶属雅安市名山区,是成都平原西南边缘第一座高山。东距成都120公里,蒙山方圆5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546米。雅安市名山区和雨城区分界管辖。蒙山是有着许多传奇故事的茶乡,它是名茶之乡、贡茶之乡,是茶祖吴理真的家乡,是中国茶树原种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四川著名的茶文化旅游区。自唐至清,蒙山茶作为皇室祀祖祭天的贡品与皇家消费品,达1169年之久,是它的绝佳品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蒙山这片土地,为什么能养育出唐宋元明清五代贡茶呢?一、特殊气候环境蒙山有出好茶的特殊气候环境。蒙山位于名山区的西北面,和蒙山相连的是莲花山、天台山、西岭雪

2、山至四川北部的龙门山脉,这些山岭呈线形排列;名山区的东南是绵延数百里的总岗山,从西向东,串连着雅安、名山、洪雅、丹棱、蒲江、至新津牧马山,这些山岭也呈线形排列。因此名山境内、西北有的蒙山、莲花山及其峰岭相连线形群山,东南有总岗峰峦叠嶂构成的线形群山,北边的山体和南边山体,在名山境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U 字形地貌。这U 字形的开口处对着成都平原,它的顶端是蒙山和周公山一带叠嶂群峰。成都平原的暖湿气流,一年四季沿着这个约600平方公里的U 形槽,向西北方向推进,强大气流会顺着蒙山、周公山东西宽阔的斜坡缓缓斜面升向高空。暖湿气流在高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冷高压气流,在蒙山上空相碰闯交换,暖湿气流中的水分

3、子在与冷高压碰闯中凝聚成雾、雨水、云层。特别春秋两季,暖湿气流和冷高压活动频繁,形成蒙山地区多云多雾多雨的气候。据可靠记载,蒙山地区年降雨量可达2200毫米。西蜀漏天,中心蒙顶。蒙山有“天盖寺”,因漏天之盖而得名。古人有叹词:“漏天难望蔚兰明,十日曾无一日晴,才得曦阳来相照,阴云又已漫空生。”云、雾、雨、滋润着蒙山茶。我们试改杜甫一首诗:春雨潜入夜,润茶细无声,晓看蒙葺树,新绿发几层。二、优越自然条件蒙山空气清新。名山清代县志上有这样一段话:蒙山“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前面说的天风高畅就是气体对流所引起自然现象。冷暖空气不停顿和无止境的

4、交换,使蒙山空气永久新清。那是真正的“惠风和畅!”蒙山茶生长在这样的环境,当然造就了它新清的品质。蒙山的植被丰茂。整个蒙山,林木覆盖率68%。无论是坡上的梯级茶园,还是坪岗上的台地茶园,都被针叶阔叶混交林所包围或掩映着。而阔叶树种全是落叶乔木,蒙山茶在春夏和初秋,需要荫凉的时候,阔叶林像一张张巨伞,护映着茶地。树冠摇着轻风,又过滤阳光,制造出陆羽茶经上写的“阳岩荫林”环境, 这样条件下养育的茶青,含氮物质丰富,芳香度和嫩度高,并且持嫩性好。蒙山土质优良。陆羽茶经说种茶环境:“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整个蒙山的山体,是由烂石构成的。烂石经千百年风化形成的蒙山原始土壤,就是夹石

5、砾壤。还因为蕨类植物和枯落树叶腐植质的掺杂,演变成一种松软的棕色土壤。它微量元素丰富,肥沃疏松,使蒙山茶主根、侧根都比较发达,养份吸收范围呈立体型状。这是蒙山茶的芳香物质,对人体有益成份多达200多种,远远高于其它茶叶产区的关键所在。蒙山茶生长在特殊气候环境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之中,风云雨露,清新空气,铸就了它的迥异寻常的品质。贡茶之所五个朝代接连入选,就是因为它的绝佳品性。加上蒙山茶园的精细管理,蒙山手工茶艺的妙法精工,使得蒙山茶的品质,称得上绝无仅有,精彩绝伦。蒙山的气候、自然环境是天生的,蒙山茶的品质是天地人的一统造化。蒙山的地理气候自然环境,是不可复制和再造的,蒙山茶的优良品也是不可仿制和

6、代替的。三、应是人间第一茶从西汉末年到东汉,又从东汉到隋朝,再从唐朝到清朝末期,蒙山人依次制出五花茶、圣扬花、吉祥蕊、石花、雷鸣、雾钟、雀舌、白毫、黄芽、玉叶长春、万春银叶、龙团、凤饼、甘露等贡品茶和名优茶。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创新制作出了蒙山春露、迎春白毫、蒙山银峰和蒙山毛峰等名茶。90年代末期到2010年阶段,蒙山地区制茶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六大茶类的绿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及再加工花茶,都达到了高标准;造形外观美感度如针形茶、卷曲茶、珠粒茶、五花茶、扁形茶等无不精工精致。蒙山地区制茶工艺的飞跃进步,为中国茶业的发展是有较大贡献的。对蒙山茶品质的认可,从唐代开始到宋元

7、明清五个朝代,都抓住蒙山茶不放的人物,第一位当然皇帝,其次是皇宫贵族、朝廷重臣,最后才是文人墨客。帝王点赞蒙山茶,要数乾隆皇帝的烹雪叠旧作韵诗:通红兽炭室酿春,积素龙樨云遗屑。石铛聊复煮蒙山,清新末与当年别。乾隆早上起来,想起昨夜烧木炭煮雪水茶,满室如春的景况,便勾起茶瘾。桂花木炭,还亮着火屑,顺便叠加些新炭在火屑上,然后煮了一铛蒙山贡茶,那清新醇和,甘甜隽永的味道,与当年相比没有丝毫差别。看来这个乾隆皇帝,也是年年要喝蒙山茶的,并且对蒙山茶的口感韵味,产生了深刻的记忆。历代大臣颂蒙茶,当以唐代黎阳王为代表,他写到: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入饱烟霞。冰消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蟹眼不需煎活水

8、,酪奴何敢问新芽。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这位黎阳王,在品饮蒙山茶之前,是作了功课的。从古籍上早就知道蒙山白云岩出好茶,并且是冰雪消融之后,立即采摘早春第一波,最好是生于乱石嫩芽。他还传授煎水不能腾波鼓浪,有螃蟹眼气泡就可。这样泡出来的蒙山茶,是高级奶酪无从比拟的。笔锋一转,批评起茶圣陆鸿渐来你在茶经上把蒙山茶排到邛崃、眉州之下,显然不公平,依我看,如果你持有公平之心,蒙山茶应是人间第一茶。到了近代,人民领袖毛泽东58年3月喝了蒙山茶,发出指示说:蒙山茶要发展,要与广大群众见面,要与国际友人见面。毛泽东主席的几句话,促进了蒙山茶自1958年以来的大发展。在喝蒙山茶有什么好处方面,药王李时珍自有专论,他在本草纲目里写到:真茶性冷,惟雅州蒙顶山出者,温而主祛疾。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学家,他对蒙山茶“温而主祛疾”论断是有依据的:蒙山向东南一面称阳坡,太阳升起到落山,都享有阳光照射,因而茶质性温,因温而主祛疾;也有人认为李时珍指的黄茶,因蒙山黄茶,色黄而碧、味甘而清,酌杯中,香云蒙复其上,经久不散。各执一见莫衷一是。依我看,李时珍指的就是蒙山阳坡的茶树与茶芽,由于生长在这片阳光的土地上,生长在这样的地理气候环境中,生长在蒙山肥沃的土壤里,是它的本质不烦不燥,不寒不冷,而居中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