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雾霾雾霾大气的组成成分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 氩气(Ar)臭氧(O3)等干洁空气水汽 (H2O)微小尘埃大气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大气的组成作用干洁空气主要成分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氧化剂次要成分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保温(吸收长波辐射)O3吸收 线,保护地球生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保温(吸收长波辐射) 凝结核、成云致雨的条件;反射、散射太阳辐射;影响空气质量N2O2CO2紫外水汽微小尘埃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 温度温度 密度密度 运动状况运动状况气温(气温()高度(千米)高度(千米)5012宇宙火箭宇宙火箭
2、 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极光极光流星流星气温垂直分布气温垂直分布积雨云积雨云-1006020-20-60对流层对流层平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高层大气(1) 对流层对流层020406080100120高度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温度/20003000对流层对流层2227(1) 对流层对流层A.天气状况复杂多变天气状况复杂多变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直接热源(1) 对流层对流层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波长与温度呈反比,大气成分有利于吸收长波辐射波长与温度呈反比,大气成分有
3、利于吸收长波辐射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直接热源海拔每升高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米,气温降低6(1) 对流层对流层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直接热源海拔每升高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米,气温降低6(1) 对流层对流层ABC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直接热源海拔每升高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米,气温降低6TATB:B海拔高,距离地表远海拔高,距离
4、地表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吸收的地面辐射少(1) 对流层对流层ABC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直接热源海拔每升高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米,气温降低6TATB:TATC:B海拔高,距离地表远海拔高,距离地表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吸收的地面辐射少C海拔高,大气稀薄,海拔高,大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弱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弱(1) 对流层对流层ABC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热源直接热源海拔每升高海拔每升高1000
5、米,气温降低米,气温降低6TATB:TATC:TCTB:B海拔高,距离地表远海拔高,距离地表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吸收的地面辐射少C海拔高,大气稀薄,海拔高,大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弱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弱B、C海拔相同,大气疏海拔相同,大气疏密相同,密相同,C距离地表近距离地表近(1) 对流层对流层ABC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C. 对流运动显著对流运动显著 (1) 对流层对流层020406080100120高度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温度/505520003000
6、对流层对流层平流层平流层高层高层大气大气2227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C. 对流运动显著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低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千米 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千米 高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89千米千米同一地点,对流层夏季高,冬季低。同一地点,对流层夏季高,冬季低。(1) 对流层对流层下列有两幅对流层高度的示意图,下列有两幅对流层高度的示意图,哪哪个个正确?正确?A.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C. 对流运
7、动显著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低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千米 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千米 高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89千米千米同一地点,对流层夏季高,冬季低。同一地点,对流层夏季高,冬季低。(1) 对流层对流层(2) 平流层平流层020406080100120高度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温度/505520003000对流层对流层平流层平流层2227(2) 平流层平流层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020406080100120高度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温度/505520003000
8、对流层对流层平流层平流层高层高层大气大气2227臭氧层臭氧层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2) 平流层平流层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B.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2) 平流层平流层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020406080100120高度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温度/505520003000对流层对流层平流层平流层高层高层大气大气22
9、27臭氧层臭氧层地地 面面对流层顶对流层顶89KM1718KM89KM赤道赤道北极北极南极南极 一架飞机沿一架飞机沿10km高空从南极飞到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依次穿过了哪几层?北极,依次穿过了哪几层?高纬:高纬:8-9千米千米中纬:中纬:10-12千米千米低纬:低纬:17-18千米千米020406080100120高度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温度/505520003000高层高层大气大气A、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原因: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大量吸原因: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B、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
10、态、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电离层:电离层:80500千米千米(3) 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探究与思考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层?为什么?、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层?为什么?答:对流层答:对流层 因为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可以因为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可以说是说是“人类之家人类之家”。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天气现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天气现象象( (云、雨、雾、雪等云、雨、雾、雪等) )都发生在对流层。因都发生在对流层。因此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此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探究与思考2、飞机飞行在哪一层?为什么该层最适合
11、飞机飞、飞机飞行在哪一层?为什么该层最适合飞机飞行?行?答:平流层答:平流层 因为该层水汽含量极少,天气晴朗,能因为该层水汽含量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现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现在人们乘坐的大型飞机多是在平流层中飞在人们乘坐的大型飞机多是在平流层中飞行。行。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逆温。-2020高度温度高度温度高度温度-2
12、020有关逆温的危害有关逆温的危害例:请分析在上图所示的条件下,城市上空大例:请分析在上图所示的条件下,城市上空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气污染较重的原因。 城市上空气温高于近地面(逆城市上空气温高于近地面(逆温)温),大气垂直运动,大气垂直运动受阻受阻, 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容易形成雾,容易形成雾,加剧大气污染程度。加剧大气污染程度。 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范范 围围气气 温温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天天 气气与人类关系与人类关系高层高层大气大气平流层平流层对流层对流层升升臭氧臭氧吸收紫外线吸收紫外线12-50千米千米臭氧保护生物臭氧保
13、护生物利于高空飞行利于高空飞行平流运动为主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天气晴朗降降地面地面是热源是热源对流运动为主对流运动为主1-12千米千米天气复杂天气复杂多变多变最为密切最为密切5050千米千米以上以上电离层反射无线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通讯有重要作用先降后升先降后升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逆温产生原因:逆温产生原因: 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 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从
14、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锋面逆温 探究与思考1 1、各层的气温变化有何特点?、各层的气温变化有何特点? (1)(1)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减; (2) (2)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加; (3) (3)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先是降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后又上升很快。低,一定高度后又上升很快。020406080100120高度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温度/505520003000对流层对流层平流层平流层高层高层大气大气2227臭氧层臭氧层嫦娥奔月之后的生活如何呢?本仙在月球的悲惨生活本仙在
15、月球的悲惨生活 要求:文明用语要求:文明用语 具有科学依据具有科学依据大气对人类的影响1、防弹衣、防弹衣2、遮阳伞、遮阳伞3、保温被、保温被二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P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P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3P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思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思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太阳1.1.表现形式表现形式(1 1)吸收作用)吸收作用地地 面面高层大气高层大气平流层
16、平流层对流层对流层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二氧化碳、水汽吸收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光红外光(选择特性)(选择特性)思考:思考:1 1、从臭氧、从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知大吸收作用,可知大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性?性?2 2、为什么人类排、为什么人类排放大量放大量CO2CO2,会使,会使温度升高?温度升高?co2 等温室气体等温室气体会吸收大量红外会吸收大量红外光,使气温上升光,使气温上升高层大气氧原子吸高层大气氧原子吸收紫外光收紫外光1吸收作用吸收作用作用特点:作用特点: 无选择性无选择性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分: 云层、较大尘埃
17、云层、较大尘埃被削弱的辐射:被削弱的辐射: 各种波长的太阳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辐射2 2反射作用反射作用作用特点:作用特点: 选择性选择性参与作用的大气分子参与作用的大气分子: 空气分子、微小空气分子、微小尘埃尘埃被削弱的辐射:被削弱的辐射: 波长较短的蓝光波长较短的蓝光、紫色光、紫色光3散射作用散射作用3.3.地球上的生物不被紫外线伤害地球上的生物不被紫外线伤害2.2.日落后的天空还是明亮的日落后的天空还是明亮的1.1.白天云层下方光线比较暗白天云层下方光线比较暗4.4.窗户大的教室光线强窗户大的教室光线强5.5.白天有云,气温较低白天有云,气温较低散射散射反射反射吸收吸收 1、为什么夏天多云
18、的白天,气温不高。、为什么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波长较短的蓝色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最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紫色光最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明亮的? 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但天空仍很明亮。 1、为什么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为什么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
19、高。 云层厚则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对太阳云层厚则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明显辐射的削弱作用明显2P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太阳辐射100%大气上界太阳常数8.24Jcm2min大气和地面的反射散射34%大气吸收19%大 气地面吸收47%地面辐射:地面吸收透过大地面辐射: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大气)释放能又持续向外(大气)释放能量。量。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能射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能量。量。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射到地面的辐射就是中向下射到地面的
20、辐射就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地面是是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直接直接的热源。的热源。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短波辐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长波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是地球大气根本根本能量来源。能量来源。大气上界大气上界地地 面面太太阳阳辐辐射射地地面面吸吸收收大气大气吸收吸收 、 反射、反射、散射散射等削弱等削弱作用作用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射向宇宙空 间间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大气气辐辐射射射向地面射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太阳暖
21、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大气气增增温温地地面面辐辐射射大气大气吸收吸收大气对地面的保温原理(2 2)对)对 能力很强,从而能力很强,从而使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使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1 1、大气的、大气的 特性特性(1 1)对)对 能力很差,从而使能力很差,从而使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 2 2、 :把热量还给地: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面,这在一定程度上 的热量。的热量。选择吸收选择吸收太阳辐射吸收太阳辐射吸收透过大气到达地面。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地面辐射吸收地面辐射吸收保留在保留在近地面大气中。近地面大气中。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补偿
22、了地面辐射损失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玻璃温室效应思考: 为什么玻璃温室会有保温效应? 太太阳阳辐辐射射地地面面辐辐射射玻璃温室玻璃温室大气作用大气作用-保温作用保温作用思考: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比地球大思考: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比地球大?活动活动 P45P45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2、在每年秋冬季节,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在每年秋冬季节,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的作用?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
23、,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出现霜冻 人造烟幕能增加大气中尘埃的含量,人造烟幕能增加大气中尘埃的含量,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大大 气气 上上 界界地 球3P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太 阳 辐 射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2935地面性质 沙土 黏土 浅色土 深色土 草地 耕地 新雪 冰 海洋 海洋202232101526148495507(平均)2(赤道)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作用形式作用形
24、式探究与思考 1、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气温又比晴天高? 2、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因为白天云层具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夜因为白天云层具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夜间云层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间云层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 赤道地区地面热赤道地区地面热,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
25、气的保温效应大气的保温效应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大气大气吸收作用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散射作用削弱作用削弱作用地面地面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宇宙空间宇宙空间保温效应保温效应直接直接热源热源小结:小结:三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1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22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3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4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一、热力环流一、热力环流1. 等压面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假设地表性质均一,温度一致假设地表性质均一,温度一致高高低低高高低低若若B点的气压比点的
26、气压比A、C两点高两点高B一、热力环流一、热力环流1. 等压面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ABC高高低低若若B点的气压比点的气压比A、C两点高两点高B一、热力环流一、热力环流1. 等压面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ABC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一、热力环流一、热力环流2. 等压面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面的数值自下而上降低等压面的数值自下而上降低 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将一支点着的蜡烛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将一支点着的蜡烛靠近两支点着的松香。靠近
27、两支点着的松香。 设问:图中哪一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为什么设问:图中哪一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为什么?ABC应用探究应用探究低压低压高压高压高压高压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高高高高高高受热受热冷却冷却 冷却冷却 地面受热:地面受热: 空气膨胀上升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冷却: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地面高空高空低低低低低低空气密度逐渐减小空气密度逐渐减小, ,气压降气压降低低空气垂直运动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差空气水平运动空气水平运动风风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太阳辐射差异太阳辐射差异造成造成引起引起 导致导致促使促使归纳归纳 (2 2)同一
28、等高线上高压区的值大于低压区的值。同一等高线上高压区的值大于低压区的值。 (3 3)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凸起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的地方是高压区高压区,等压面等压面下凹下凹的地方是的地方是低压区低压区;高空的气压高低分布情况与近地面相反。;高空的气压高低分布情况与近地面相反。 (4 4)同一水平面同一水平面,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垂直方,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垂直方向上,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向上,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1 1)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高高高高高高受热受热冷却冷却 冷却冷却地面地面高空高空低低低低低低空气密度逐渐减小空气
29、密度逐渐减小, ,气压降气压降低低ABC热热冷冷冷冷低低低低低低高高高高高高AB比较比较A、 A、B、 B四点气压的高低。四点气压的高低。A B B A .AB12345 1、2、3、4、5五点中气压值相等的是:五点中气压值相等的是:;海拔高度相等的是: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3、5两点,两点,点气压高,点气压高,点气压低点气压低 A、B两点,两点,点气流上升,点气流上升,点气流下沉点气流下沉 用用“ ”画出图中画出图中A、B、3、5四点热力环流。四点热力环流。 1、2、3、4、5 、 6 、 7七点气压值大小的排序。七点气压值大小的排序。地面地面等高面等高面等压面等压面1、2、42、3、4、5
30、53AB练一练练一练676754=2=13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海海 陆陆海海 陆陆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思考:思考:从热力环流的角度考虑,渔船什么时从热力环流的角度考虑,渔船什么时候出海最合适?候出海最合适?1 1海陆风海陆风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2 2山谷风山谷风夜晚山风夜晚山风白天谷风白天谷风热热冷冷冷冷冷冷热热热热分析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市区市区郊区郊区郊区郊区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返回返回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及卫星城布局在城市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及卫星城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风下沉距离之外;
31、在郊区营建防护林在郊区营建防护林吸烟滞尘。吸烟滞尘。复习: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地区间冷热不均热冷低压高压高压低压498hpa496hpa494hpa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 1、等压面与等压线、等压面与等压线 等压面:等压面: 在在垂直方向上垂直方向上气压值相等的点连成的气压值相等的点连成的面面,反映,反映气压的垂直变化。气压的垂直变化。 等压线:等压线: 在在同一水平面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反映上气压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反映气压的水平变化气压的水平变化。(百帕)(百帕)100010051010 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
32、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22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梯度力u方向: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由高压指向低压。作用:作用:大气水平运动的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影响风向和风接原因。影响风向和风速。速。 同一地图中等压线越密同一地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集,风速越大。2.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梯度力(北半球北半球)a.a.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左偏;d.d.只改变风向,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不改变风速;(百帕百帕) 10061
33、0081010二、空气的水平运动二、空气的水平运动风风F1 F2 b.b.垂直于空气的运垂直于空气的运动方向动方向( (即风向即风向)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风向风向c.c.由低纬向由低纬向 高纬增大;高纬增大; 高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高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为左低压,右高压。为左低压,右高压。(二)大气的水平运动(百帕)(百帕)100010051010风向风向地面摩擦力地面摩擦力: :方向:方向:影响:影响:与空气运动方向(风向)相反,与空气运动方向(风向)相反,大小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大小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减小风速减小风速摩擦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梯度力地
34、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三种力共同作三种力共同作用下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并且摩成一夹角,并且摩擦力越大,夹角越擦力越大,夹角越大。大。近地面风的形成近地面风的形成(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摩擦力作用下的风压定律:在北摩擦力作用下的风压定律:在北半球为左前低压,右后高压。半球为左前低压,右后高压。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梯度力风向与等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压线斜交风向平行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于等压线近地面近地面高空高空风速风速风向风向(二)风向(二)风向近地面的风受到近地面的风受到三个力三个力的作用的作用;高空风受到高空风受到两个力两个力(水平(水平气压梯度力
35、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平行于等压线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的风近地面的风高空的风高空的风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三种力三种力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对风向影响对风向影响对风速影响对风速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指向低压决定风向决定风向决定风速决定风速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与风向垂直影响影响风向风向南左北右南左北右不影响风速不影响风速摩擦力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与风向相反影响影响风向风向减小风速减
36、小风速高高北半球北半球东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南风绘风向绘风向AB4. 等压线图等压线图 1.1.地球不自转地球不自转1、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最多,气温最高最多,气温最高? 赤道两极3、赤道和两极之间存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存在热力环流吗?热力环流吗?存在存在2、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最少,气温最低最少,气温最低?假设假设: :思考:思考:2.2.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赤道( (不移动不移动) )3.3.地表性质均一地表性质均一如果把热力如果把热力环流范围扩环流范围扩大到大到全球全球如果将热力环流扩大到全球,则如果将热力环流扩大到全球,则a a点在点在 附近,附
37、近,b b点在点在 附近附近极地赤道热热冷冷(高)(高)(低)(低)这种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这种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1.1.地球不自转地球不自转假设假设: :2.2.太阳直射赤太阳直射赤道道( (不移动不移动) )3.3.地表性质地表性质均一均一单圈环流的影响因素:单圈环流的影响因素: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探究一探究二假设:1.1.地球不自转地球不自转 2.2.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赤道( (不移动不移动) )3.3.地表性质均一地表性质均一动画动画演示演示60 N0 30 N90 N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低
38、纬低纬环流环流中纬中纬环流环流高纬高纬环流环流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高压三圈环流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高高低低低低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带极地极地高
39、压带高压带信风带信风带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信风带信风带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信风带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东风带东风带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信风带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东风带东风带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副极地副极地低压带低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信风带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东风带东风带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副极地副极地低压带低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信风带信风带西风带西
40、风带东风带东风带9003060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副极地副极地低压带低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信风带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东风带东风带低纬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高纬环流环流9003060说一说:1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极极地高气压带地高气压带的成因的成因2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副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的成因热力原因热力原因动力原因动力原因活动二活动二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
41、带极地东风带风风 带:带:南左北右,南左北右,有信西东。有信西东。气压带:气压带:四高三低,四高三低,相间分布;相间分布;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总结分布规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总结分布规律。律。分布规律: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活动三活动三ABC 若该环流分别代表低纬环流、中若该环流分别代表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则图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则图中A、B、C分别代表什么?分别代表什么?2326 N2326 S6634 S6634 N04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假设:1
42、.1.地球不自转地球不自转 2.2.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赤道( (不移动不移动) )3.3.地表性质均一地表性质均一探究与思考探究与思考1、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原因?答: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答: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答: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相一致答: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相一致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答:五到十个纬度答:五到十个纬度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
43、风带极地东风带风风 带:带:南左北右,南左北右,有信西东。有信西东。气压带:气压带:四高三低,四高三低,相间分布;相间分布;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总结分布规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总结分布规律。律。分布规律: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活动三活动三2326 N2326 S6634 S6634 N04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假设:1.1.地球不自转地球不自转 2.2.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赤道( (不移动不移动) )3.3.地表性质均一地表性质均一读读P50P50,图,图2-32
44、2-32,读,读P51P51,图,图2-332-33,填表,填表( (P52活动活动2)南北纬南北纬1010 之间之间南北纬南北纬3030 附近附近南北纬南北纬6060 附近附近两极两极附近附近受热多,空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气膨胀上升高空空气高空空气积聚下沉积聚下沉近地冷暖气近地冷暖气流辐合上升流辐合上升终年寒冷终年寒冷气流下沉气流下沉上升上升下沉下沉上升上升下沉下沉高温多雨高温多雨(多对流雨多对流雨) )炎热干燥炎热干燥温和多雨温和多雨寒冷干燥寒冷干燥1、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压与赤道低压与副高之间副高之间东北风东北风东南风东南风副极地低压与副极地低压与极地高压之间极地高压之
45、间东北风东北风东南风东南风副高与副极副高与副极地低压之间地低压之间西南风西南风西北风西北风降水较少降水较少(大(大陆东部除外)陆东部除外)温和多雨温和多雨寒冷干燥寒冷干燥高温多雨高温多雨炎热干燥炎热干燥温和湿润温和湿润寒冷干燥寒冷干燥南北纬南北纬1010间间1010-23-23、5 5的大陆西岸的大陆西岸4040-60-60的的大陆西岸大陆西岸两极地区两极地区 探讨探讨 下列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与大气环流有什么关系。下列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与大气环流有什么关系。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信风带信风带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终年受西风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带控制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规律总
46、结:1、高压 气流下沉 降水少; 低压 气流上升 降水多2、信风、极地东风 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西风 低纬吹向高纬 降水多注:信风带影响下并不都少雨思考:非洲草原上的动物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迁徙思考:非洲草原上的动物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迁徙,这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呢?,这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呢? 活动活动 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给北纬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给北纬10 10 -20 -20 之之间和间和30 30 -40 -40 之间的大陆西部气候带来什么影响。之间的大陆西部气候带来什么影响。1 1、在南北纬、在南北纬1010 20 20之间的大陆西部,夏季受之间的大陆西部,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47、,控制,高温多雨高温多雨;冬季受;冬季受信风带信风带控制,控制,干旱少雨干旱少雨。形成。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为什么普罗旺斯,法国南部一片没有寒冬的天空,为什么普罗旺斯,法国南部一片没有寒冬的天空,冬季如春,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不过冬季如春,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不过2020度左右。度左右。 活动活动 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给北纬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给北纬10 10 -20 -20 之之间和间和30 30 -40 -40 之间的大陆西部气候带来什么影响。之间的大陆西部气候带来什么影响。2、在南北纬、在南北纬30 40之间的大陆西部,夏季受之间的大陆西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
48、带控制,控制,炎热干燥炎热干燥;冬季受;冬季受西风带西风带影影响,响,温和多雨温和多雨。为。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有何差异?这对大气环流有何影响?活动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的影响大西洋大西洋太平洋太平洋60 N30 N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低压亚洲低压高压高压高压高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根据夏季陆地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判断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根据夏季陆地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判断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空气柱处于哪个气压带上?空气柱处于哪个气压带上?世界七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带图夏夏季时,大陆季时,大陆_
49、比海洋快,比海洋快,_被被大陆上的大陆上的_所切断,高压只保留在了洋面所切断,高压只保留在了洋面增温增温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热低压热低压亚洲低压亚洲低压亚速尔高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夏威夷高压大西洋大西洋太平洋太平洋60 N30 N亚欧大陆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高压亚洲高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低压低压低压低压根据冬季陆地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判断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根据冬季陆地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判断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空气柱处于哪个气压带上?空气柱处于哪个气压带上?世界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冬冬季时,大陆季时,大陆_比海洋快,比海洋快, _被被大陆上的大陆上
50、的_所切断,低压只保留在了洋面所切断,低压只保留在了洋面降温降温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冷高压冷高压亚洲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冰岛低压 为什么北半球的气压带被分割成几个范围很大的高、低气压中心,而南半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却基本呈带状分布?(P53)气压带由带状断裂呈块状分布气压带由带状断裂呈块状分布 1. 北半球北半球2. 南半球南半球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洋面积广,气压带基本呈带海洋面积广,气压带基本呈带 状分布状分布七七月月亚亚 欧欧 大大 陆陆大大西西太太平平一一月月60 N30N副副 极极 地地 低低 气气 压压
51、 带带副副 热热 带带 高高 气气 压压 带带亚洲低压亚洲低压亚速尔亚速尔高压高压夏威夷夏威夷高压高压0洋洋洋洋亚洲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阿留申低压低压冰岛冰岛低压低压亚欧大陆亚欧大陆七七月月亚亚 欧欧 大大 陆陆大大西西太太平平一一月月60 N30N副副 极极 地地 低低 气气 压压 带带副副 热热 带带 高高 气气 压压 带带亚洲低压亚洲低压亚速尔亚速尔高压高压夏威夷夏威夷高压高压0洋洋洋洋亚洲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阿留申低压低压冰岛冰岛低压低压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夏夏冬冬冬冬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夏夏三、季风环流三、季风环流1. 什么叫季风什么叫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
52、节而有 显著改变的现象显著改变的现象 2. 典型地区典型地区亚洲东部亚洲东部亚洲南部亚洲南部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 1 甲、乙两幅图判别一月或七月的理由是什么?甲、乙两幅图判别一月或七月的理由是什么?2 2 甲图中,东亚地区与南亚地区的风向有何不同?为什么?甲图中,东亚地区与南亚地区的风向有何不同?为什么?3 3 乙图中,东亚地区与南亚地区的风向有何不同?为什么?乙图中,东亚地区与南亚地区的风向有何不同?为什么?季风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季风对气候有什么影响?0一一月月3. 冬季风冬季风三、季风环流三、季风环流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东北东北季风季风
53、低低高高低低3. 夏季风夏季风三、季风环流三、季风环流0高高东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西南季风季风东南信风东南信风低低成成因因风风向向夏夏季季成成因因风向风向冬冬季季南亚南亚东亚东亚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的季节移动夏:夏:夏:夏:冬:冬:冬:冬:性质性质(气候)(气候)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我国东部、日本、我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南亚季风南亚季风东亚季风东亚季风 寒冷干燥寒冷干燥温暖少雨温暖少雨高温多雨高温多雨
54、高温多雨高温多雨分分布布 活动1:甲图是1月,乙图是7月。理由:甲图亚欧大陆上为高压,乙图亚欧大陆上为低压。 活动2:甲图中东亚为西北季风,南亚为东北季风。因为东亚地处亚洲高压东侧,南亚处于亚洲高压西侧。 活动3:乙图中东亚为东南风,受亚洲低压和夏威夷高压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南亚地区为西南风,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 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单圈环流单圈环流三圈环流三圈环流(7个气个气压带,压带,6个风带)个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气压带
55、和风带的南北移动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的气压中心及季风环流的气压中心及季风环流四、常见天气系统四、常见天气系统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亦称锋区。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分类:气团和锋面.swf气团:是指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团空气。暖气团暖气团:其温度比经过地气温高,从:其温度比经过地气温高,从低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向 较高纬度移动的气团较高纬度移动的气团常常是暖气团。常常是暖气团。冷气团冷气团:其温度比经过地气温低,从:其温度比经过地气温低,从高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向 较低纬度移动的气团较低纬度移动的气团常常是冷气团。常常是冷气团。一、锋面系
56、统与天气一、锋面系统与天气1、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一、锋面系统一、锋面系统锋线锋线(一一) 锋面的结构与特点锋面的结构与特点锋面和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统称为锋。2、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冷锋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锋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锋面前进方向锋面前进方向)锋前锋前锋后锋后暖锋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锋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锋面前进方向锋面前进方向)
57、锋前锋前锋后锋后 请同学们预习教材请同学们预习教材55页,完成教材第页,完成教材第56页页活动题活动题1表格表格冷锋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ABC暖暖 冷冷 过境前过境前过境时过境时过境后过境后锋前锋前锋后锋后暖晴暖晴阴天、下雨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刮风、降温气温下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天气转晴暖锋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冷冷 锋前锋前锋后锋后冷晴冷晴气温上升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天气转晴ABC过境前过境前过境时过境时 过境后过境后连续性连续性降水降水 思考教材P56活动题2:冷、暖锋的降水分布区域有何不同
58、?雨带的位置:雨带的位置:(都在冷气团一侧都在冷气团一侧)冷锋冷锋在锋线后,降水区域较窄在锋线后,降水区域较窄暖锋暖锋在锋线前,降水区域较宽在锋线前,降水区域较宽北方夏季的暴雨、冰雹北方夏季的暴雨、冰雹例:寒潮例:寒潮北方冬春季的大风、沙尘暴北方冬春季的大风、沙尘暴阅读教材阅读教材55页最后一段,思考哪些灾页最后一段,思考哪些灾害性天气与冷锋有关呢?害性天气与冷锋有关呢?锋面系统与我国天气实例锋面系统与我国天气实例 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 冬春季节北方的沙尘暴冬春季节北方的沙尘暴 秋末、冬初、初春的寒潮秋末、冬初、初春的寒潮 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若锋面两侧的冷暖气
59、团势力相当,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天气状况如何?你能举个实例说明吗?活动是准静止锋噢是准静止锋噢1. 冷锋及天气冷锋及天气2. 暖锋及天气暖锋及天气3. 准静止锋及天气准静止锋及天气一、锋面系统一、锋面系统北半球北半球移动幅度很小的锋移动幅度很小的锋(1) 概念概念: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遇到高大地形或稳定高压的阻挡锋面遇到高大地形或稳定高压的阻挡(2)天气天气: 阴雨连绵阴雨连绵冷冷暖暖江淮准静止锋.swf(6-7月月) 江淮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梅雨”季节季节昆明准静止锋.swf(春末夏初春末夏初) (冬半年冬半年) 昆明昆明 贵阳贵阳 冷冷暖暖
60、贵阳贵阳“天无三日晴天无三日晴”昆明暖晴昆明暖晴-“春城春城”江淮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梅雨”季节季节 【总结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锋面系统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了解了这些系统所带来的不同天气的变化。 【作业作业】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民间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低低高高二、气压系统二、气压系统100610081010100610081010低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高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气压:凡等压线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数学近年考情分析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系统开发考试试题及答案
- 社会责任与安保工作的结合总结计划
- 网络管理员职业规划实施试题及答案解读
- 仓库设备维护管理的个人计划
- 打造高效会议与沟通机制计划
- 生物知识评估与反馈计划
- 网络管理员职业素质提升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学芙蓉分校2025届数学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城市交通枢纽标识系统重点基础知识点
- 南京求真中学新初一分班英语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各地市地图课件
- 预见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课件
- 新疆维吾尔阿克苏地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 抚养费一次性付清协议书
- 每日工作流程物业保安主管经理
- 供应商应付账款管理表
- STEM教学设计与实施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卖油翁》中学语文课本剧剧本(通用6篇)
- 材料物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开大学
- 思密达能快速治疗压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