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使用条件恶劣(发动机气阀)的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1) 应用范围在图纸上有要求时,应使用本标准。如有特别说明或附加说明,应标注在图纸和/或有关标准上。2) 在图纸上的标注2.1 必须遵守的规定l 标准74132.2 可以采用的规定l 喷丸处理(Pallinatura)l 保护性涂料3. 产品鉴定说明 按下面各段的规定,进行元件的验证和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图纸规定进行比较。3.1 试验环境(除特别规定者外)温度: 23°± 5° 大气压力:8601060毫巴相对湿度:4570%4. 一般特性4.1 外观检查无保护性涂料的弹簧,其表面应无锈蚀和氧化皮,螺旋的内部不得有卷绕
2、工具所造成的痕迹。表面检查应用2X放大镜进行;如有怀疑,应用电磁式测量仪检查。在经喷丸处理或带涂料的弹簧上,即使弹簧内部的表面层亦应完整。除图纸上另外有规定者外,弹簧有效段的节距应均匀,从有效段至弹簧的端部应均匀过渡。4.2 标志如会影响弹簧的疲劳寿命,弹簧上的标志通常可以省去。通常可只用油漆点作为标志以方便安装,此时安装工作必须按图纸说明进行。4.3 尺寸与公差尺寸和公差应按图纸和标准加以检查;弹簧的标准数值见附件5及主要参数图。所规定的自由长度(Lo)仅为参考值,供应商可以作必要的变化,以满足负荷和挠性方面的规定公差。弹簧的压紧长度(Lb)只在图纸上有规定时才须作为最高要求加以检验。4.3
3、.1 平行度和垂直度支承面的平行度误差和弹簧轴线相对于支承面的垂直度误差之最大允许值按图纸规定。4.3.2 尺寸测量 试验应用3个弹簧进行:l 按“试验结果”表(附件1)进行特性尺寸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表内。l 按表上规定的检验负荷(Pc)进行这些弹簧的试验,共8次。l 在气阀关闭和打开的高度上进行负荷检查。l 将测得的数值记入附件1的表格内。l 对任一弹簧进行挠性计算,将结果记入附件1的表格内。l 用计量学方法测定支承面的平行度误差和弹簧轴线相对于支承面的垂直度误差,并将结果记入附件1的表格内。如实测值或计算值不在规定范围内,样品便属不及格。4.4 材料图纸上规定使用之钢丝,其成分和状态应符合
4、标准2368LT的规定。如图纸上规定要采用喷丸处理,应按标准2457L.T.的规定在成品上进行规定的试验。4.5 脱碳试验应按标准2457L.T.进行。脱碳深度检查应按标准2368L.T.进行。4.6 质量(重量)元件理论质量(重量)的测定应按供应商与定货人的商定,用以下办法之一进行:l 根据图纸规定的尺寸和公差、材料表规定的体积重量以及造型上的技术必要性,进行数学计算。l 计算10个合格元件的重量之算术平均值。5) 弹性特性5.1 热态粘滞性屈服(cedimento viscoso a caldo) 非破坏性:关于整个试验循环,参照附件2的表。5.1.1 试验说明1 给6个弹簧作上16的编号
5、。2 将1号弹簧放在天平的下盘上。3 通过合适的手轮,使弹簧与天平的上盘接触并加上0.2kg的预负荷。4 在此情况下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弹簧的自由高度,将结果记录在表格的“收货状态”(pervenuto)栏内。5 将弹簧压缩至表格的第一部分规定的“阀门关闭”高度。6 测量相应的负荷并记入表格内。7 将弹簧压缩至表格的第一部分规定的“阀门打开”高度。8 测量相应的负荷并记入表格内。9 将弹簧压缩至表格的最后一行规定的负荷Pc为止,共进行8次。10、重复进行步骤48,将实测数值记入表格内的“8次检验负荷循环后”那栏内。11、对所有其它弹簧重复步骤210。12、用合适的工具将6个弹簧压缩至“阀门打开”
6、的高度。13、将工具锁定并将之连同弹簧一起放入130±2°C的恒温炉内48±1小时。14、将弹簧从工具内取出并在常温下冷却约30分钟。如由于任何原因弹簧要在工具内 冷却,试验便被认为是不真实,应用新的工具进行试验。15、重复步骤48,将实测值记录在表格的“130°C,48小时后”那栏内。16、计算每个弹簧在“阀门关闭高度时”和“阀门打开高度时”、在“8个循环后”与“130°C,48小时后”的负荷之间的差别,将结果记录在表格的“测得的负荷损失”栏内17、相对于8个循环后的实测值,计算“阀门关闭高度”和“阀门打开高度”时的负荷损失百分数。计算时采用
7、以下公式: P P1负荷损失% = - X100% P此处,P = 8个检验负荷循环后的实测值P1 = 炉内处理后的实测值18、将计算得的值记录在表格内。19、按“阀门关闭高度”和“阀门打开高度”,将最小、最大和算术平均百分损失记录在表格的有关栏内。注:试验所得的最大值不应超过标准2368L.T.规定的允许百分值极限,否则便不合。5.1.2 依弹簧的材料和检验类别而异,在图纸规定的试验长度下之名义应力值(在负荷 Pmax下的计算应力)下,所得数值不应超过以下图表规定的极限值。 CA 55SiCr6类(钢) CA 88Cr V2类(钢) CA 58Cr V2类(钢) CA C72 Extra类(
8、钢) CM 50 CV4类钢 CM 68CrV4类(钢) CM C72类(钢)(图)(纵坐标:)最大允许初始负荷损失P%(横坐标:)负荷Pmax 时的应力(daN/mm2) 5.2 弹性特性检查(负荷和挠性)5.2.1 弹性特性的测量应在图纸规定的8次“检验负荷(Pc)”试验后,用§4.3.2规定的试验 方法进行。5.2.2 图纸规定有两种负荷公差的弹簧 验明在规定长度(L1和L2)下,两负荷处在各自的公差范围内。 如弹簧图纸上只规定了一个负荷,应在相应的弹黄长度(L1)下进行负荷的验证。5.2.3 图纸规定有一个负荷公差和挠性公差的弹簧 验明在图纸规定的、与带公差的负荷相应的长度下
9、,负荷处于该公差范围内。 验明图纸规定的两种负荷(或两种长度)下的挠性(或刚性)处于规定公差范围内。6表面涂层 表面涂层的检验应在成品上按图纸规定进行(例如标准2801L.T.)。7疲劳试验 进行试验的方法是,按照§7.1节规定的方法,让弹簧在图纸规定的极限值之间、以规 定的最少循环数承受重复的强迫变形(压缩)循环。不允许有断裂。7.1 在试验台架上验证疲劳强度7.1.1 注明负荷循环是脉冲式的,从0至规定值之间变化。要使用的参数为扭转应力(kg/mm2)。试验方法是staircase(楼梯间)法,见标准UNI3964。要进行试验的最小弹簧数目为15个。整个试验循环见附件3的表。7.
10、1.2 试验1) 试验弹簧的数目等于机器的试验位置数目。一半(或约一半)弹簧以等于规定的初始值进行试验;另一半以比上述小2kg/mm2的值进行试验。注意:机器应能保证脉冲负荷由零至最大允许值之间连续变化。试验速度应不致引起弹簧内部温度的升高。2) 用下式计算能产生所选应力值的负荷P(kg)。 × d3 P = -× (1) 8 × Kts × D 此处, = 扭转应力 (kg/mm2) D = 弹簧中径(mm) d = 钢丝直径(mm) Kts = 应力集中系数(Wahl);从附件4的图表中可查得,是比值D/d的函数。 P = 负荷(kg)。3) 将一个
11、弹簧放在天平上,并让弹簧承受8次检验负荷(Pc)。4) 测量弹簧的自由高度(预加负荷0.2kg),将数值填入附件3。5) 将弹簧压缩以获得用前面的公式(1)计算得的负荷P。6) 测量在此压缩情况下的弹簧高度并将之填入附件3的相应高度栏内。7) 从弹簧自由长度中减去弹簧被压缩时的高度,将所得的变形值(矢量)填入附件3。8) 调整疲劳试验台架以获得计算的行程矢量。9) 将弹簧放在疲劳试验台的合适卡口内。10) 配备一个能在弹簧和套筒断裂时使试验机构停止的装置。11)启动试验机。在无断裂的情况下每个试验的时间为107个循环,在附件3的“断裂”栏内填入“NO”。如弹簧在107个循环之前断裂,将循环数和
12、弹簧断裂点填入。应注意观察弹簧的断裂部分,看是否有不正常情况(裂纹,夹杂,拉丝缺陷等)存在。如有疑问,应进行实验室分析。12) 按照下述考虑,以新的值在每个试验机构上进行下一次试验:- 如弹簧断裂,将应力值减少2kg/mm2。- 如弹簧不断裂,将应力值增加2kg/mm2。13) 以规定标准继续进行试验,至样品用完为止。14) 按楼梯间(stair case)法计算B50%和B1%值,将结果填入附件3的表格内。15)按照下表的规定,验明疲劳极限B1%是否超出或等于材料的预期疲劳极限。材料107个循环的疲劳极限(Mpa)68CrV2(Oteva 60)451± 45155SiCr6(Ot
13、eva 70)441± 44155SiCr6 SUPER CLEAN (Oteva 70)441± 44155SiCr6 SUPER CLEAN PELATO490± 4908) 生产循环的规定8.1处理供应商可按他认为更合适的标准随意进行处理,但弹簧应满足§5.1节的试验要求。8.2 弹性特性的检查如图纸规定要进行100%的检验而不说明要检查的特性,此百分值便仅是指弹性特性(负荷和挠性);在此情况下,供应商可将上述百分比限制为仅检查一种特性(负荷中的一个,按情形选取,或挠性),并仍用此统计学标准进行其它检查,或检查其它负荷,或检查挠性。9) 对供应商的
14、规定 零件应在足够干燥的,温度变化不大的环境中储存。 包装方式应能避免弹簧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以保证表面涂料的完整性。9.3 按产品鉴定标准供应供应商应提交购买定单要求的数量,并附上规定的质量和合格证书。所有规定特性都应加以验证。不允许有“不合格”。9.4 按生产要求进行供应 所供应的产品应符合图纸和本标准的规定。规定要采用的生产过程的类型和检验的严格 性时,供应商应注意Piaggio给各种特性规定的重要性等级,见各种规定(§10节)。 注:不论在产品鉴定时还是在供货检验时,均可对已进行过非破坏性试验(在§10节中用NM表示)的元件进行各种检查。如元件已进行过破坏性试验(M
15、),若无特别规定,便不能用来进行其它试验或检查。10 特性分类表特性特性类别试验类型尺寸和公差按图纸规定NM标志I.C.Q=0NM重量次要NM外观检查重要NM材料重要M喷丸处理(如图纸要求)重要M脱碳重要M热态粘滞屈服(cedimento viscoso a caldo)重要M冷态修整重要NM弹性特性重要NM表面涂层见图纸引用的标准疲劳试验(如图纸要求)重要M氧化后的疲劳试验重要M在系统上的功能验证重要M附件1试验结果 弹簧的图号: 材料: 设计值 实测值特性测量单位数值公差1#弹簧2#弹簧3#弹簧钢丝直径mm 外径mmmm 内径mm 有效圈数n 总圈数n 自由高度mm阀门关闭高度(A)mm阀
16、门打开高度(B)mm压紧高度mm阀门关闭时的负荷(C)Kg阀门打开时的负荷(D)Kg挠性(见注解)mm/kg支承面之间的平行度°弹簧轴线对支承面的垂直度°检验负荷 ( Pc )Kg注:-挠性计算: f = (B-A)/(D-C)附件2 热态粘滞屈服(cedimento viscoso a caldo)试验结果弹簧图号: 材料:图纸规定特性丝直钢径mm自由高度mm阀门关闭时的高度mm阀门打开时的高度mm阀门关闭时的负荷kg阀门打开时的负荷kg弹簧自由时的负荷kg试验条件弹簧号123456收货状态自由高度mm各种高度下的负荷(kg)阀关闭阀打开经过8个检验负荷(Pc)循环后自由
17、高度mm各种高度下的负荷(kg)阀关闭阀打开经48小时130°C后H=v.a(阀打开)=(kg/mm2)自由高度mm各种高度下的负荷(kg)阀关闭阀打开实测负荷损失阀关闭时的高度Kg%阀打开时的高度Kg%实测%负荷损失,高度: 阀关闭 阀打开最小最大平均按标准,在阀门打开高度时的最大允许%负荷损失 = 附件3气阀弹簧疲劳试验结果图纸规定特性钢丝直径mm外径mm挠性mm/kg自由高度mm压紧高度mm阀关闭时的负荷,kg阀打开时的负荷,kg恒定节距C变量V弹簧号试验位置号应力kg/mm2 负荷P(kg)相应高度mm自由高度mm矢量(mm)循环数no断裂断裂位置STAIR CASE (楼梯
18、间)法A) 表格的构成负荷试验号 Noinii*nii*i*ni1. 由下向上地按增大顺序将负荷填入第一栏内。2. 在以后各栏中,根据所进行的试验,如弹簧断裂则填上X,若弹簧不断裂则填上O。3. 按照所进行的总试验数目,确定出现得较少的事件(断裂或不断裂)。4. 在量i 的栏内,将负荷水平从0到n-1地加以编号(n=负荷水平号)。5. 在ni栏内填入每个负荷水平下出现率较低的事件(断裂或不断裂)数。6. 在以后各栏中填入数值i*ni 和i2*ni.B) B50%和B1%的计算 验证条件 A = on-1 (i*ni)= B x C A2/B2 > 0.3 B = on-1 (ni)= C = on-1 (i2*ni)= B 50% =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学汉字听写大会竞赛备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综合管理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 中考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三毕业模拟试题及答案
- 中级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生物理综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海洋能发电与海水淡化技术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报告
- 常州社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医学影像科CT影像学诊断能力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食材采购协议书
- 项目驻地(营区)风险评估报告
- DL T 5745-2016 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百白破疫苗效力评估的队列研究
- 田径比赛竞赛规则
- +Unit4+I+used+to+be+afraid+of+the+dark+SectionB+1a-1e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 2022新高考I卷II卷英语读后续写解读讲评及写作技巧指导课件
- 安徽省物业管理行业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 2023国家电网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典型生产作业风险定级库
-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课件
- 项目组织供应能力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