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知觉_第1页
心理学的知觉_第2页
心理学的知觉_第3页
心理学的知觉_第4页
心理学的知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 主讲:蔡任娜主讲:蔡任娜第一节第一节 感觉感觉第二节第二节 知觉知觉第三节第三节 感知规律的应用感知规律的应用 第二节第二节 知觉知觉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知觉的概念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重点)(重点)三、知觉的种类 (一) 物体知觉 (二) 社会知觉 (重点)(重点) (三) 错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理解知觉的概念;2. 掌握知觉的基本特性;3. 熟悉不同物体知觉;4. 掌握不同社会知觉现象;5. 了解不同错觉现象。一、一、知觉的概念知觉的概念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整体属性属性的反映。感觉: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客观事物 属性属

2、性形状颜色大小滋味气味质地重量温度 感官感官眼眼舌舌鼻鼻 皮肤皮肤 脑脑视觉味觉嗅觉肤觉知觉知觉感觉和知觉的关系联系:联系:知觉来源于感觉,两者都反映的是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区别:区别: 反映的对象特性不同; 借助的器官不同; 对经验和知识的依赖不同。二、二、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整体性(三)知觉的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一)(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对一部分刺激物进行清晰反映,而对其余刺激物进行模糊反映的特性。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象:被清晰反映的刺激物;知觉的背景知觉的背景:被模糊反映的刺激物。知觉中的对象与背

3、景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换。如:上课 影响知觉选择性因素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对象背景差异对象背景差异差异大、明亮的、轮廓清晰的物体容易成为选择对象。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强度强度越大,越容易被区分对象的运动对象的运动运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区分出来。电闪雷鸣 影响知觉选择性因素影响知觉选择性因素主观因素主观因素 如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以及是否明确目的任务有关。如:逛街(兴趣、需要)(二)(二)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刺激不完备时,根据一些个别对象而知觉到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特性。1. 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1)知识经验)知识经验(2)刺激物的组合特点

4、)刺激物的组合特点 相似、接近和连续等。相似、接近和连续等。接近性情侣相似性两对双胞胎(三)(三)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依据已有的是指人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对感知的新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对感知的新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言语把它的特性揭示出来的特性。把它的特性揭示出来的特性。这是什么?罗夏墨迹投射测量歌曲的理解性主题曲主题曲 :剧情:剧情 星星 甄嬛传 我可能不会爱你MV:故事背景:故事背景(四)(四)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和不变的

5、特性。1. 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尽管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变化,但我们仍倾向于把它感知为一个标准形状。形状恒常性尽管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变化,但我们仍倾向于把它知觉为一个标准形状。2. 2. 明度明度( (或视亮度或视亮度) )恒常性恒常性明度明度( (或视亮度或视亮度) )恒常性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A B3. 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变。二、二、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一)知觉的

6、选择性(二)知觉的整体性(三)知觉的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比较比较特性特性关注点关注点出题出题选择性选择性对象与背景强调选择什么整体性整体性整体与部分强调补充完整,成为整体。理解性理解性理解的作用强调知识经验恒常性恒常性知觉的稳定性强调知觉的不变性。13 B判断属于哪种知觉特性?判断属于哪种知觉特性?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关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在热闹的聚会上,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 )在起作用。某教师绘制了一张教学图表,但他发

7、现学生学习后的效果不理想。该教师违背了知觉规律的( )。三、三、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一一)社会知觉社会知觉 (重点重点)(二)错觉(二)错觉(三)(三)物体知觉物体知觉(一)(一)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1、他人知觉、他人知觉2、自我知觉、自我知觉3、人际知觉、人际知觉1. 他人知觉他人知觉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与别人的接触,感知别人的外部特征,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对别人的知觉别人的知觉。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一、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二、知觉者的观点和态度方法.美美? 丑丑?他人知觉偏差他人知觉偏差(1)第一印象)第一印象(2

8、)晕轮效应)晕轮效应(3)刻板印象)刻板印象(4)近因效应)近因效应(1)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在与陌生人初次接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所以,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专业性空姐 翻拍中国版翻拍中国版星星星星?(2)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某种印象后,据此推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的品质和特征。(正负效应) “一白遮三丑、一胖毁所有”“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明星代言负效应负效应15岁那年,史泰龙已经上了12所

9、不同的学校。大部分学校将他开除的原因是:他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因而被人认为是一个带坏其他同学的典范。(3)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定的看法。如:东北人身材高大、江浙人聪明伶俐。小龙女(4)近因效应近因效应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的有关熟人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影响。一个一直表现不错的人, 最近做了件错事, 人们就会认为他的思想在变坏, 正在走下坡路, 推翻了原来对他的看法和评价。“他人知觉他人知觉”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的应用正确对待第一印象正确对待第一印象2. 公正地对待学生,防止发生晕轮效应公正地对待学生,防止发生晕轮效应3. 消除刻板印象

10、消除刻板印象4. 重视运用近因效应重视运用近因效应在知觉熟悉的人或事时, 近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 在知觉陌生人或事时, 第一印象起到较大的作用。班主任在对待学生, 尤其是教育“差生”时, 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好的思想萌芽、言谈举止和学习进步等, 哪怕是一点点, 都应及时分析, 并在适当的场合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表扬、鼓励, 积极实施对差生的转变, 这样班主任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言行, 也要认真分析、妥善处理, 要避开近因效应的影响, 使其消除在萌芽之中, 使学生能在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 时时处于发展进步之中。练习题练习题1.“情人眼里出西施”、“厌恶和尚恨及袈裟

11、”,这是什么现象( )。2.“无商不奸”,生意人都是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这是什么现象( )。3.美国总统林肯接见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但林肯因为相貌偏见拒绝了。这是说明了( )的重要性。2. 自我知觉自我知觉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知觉。自我知觉的主体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咨询案例咨询案例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优点。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优点。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清楚自己要不要考研。不清楚自己要不要考研。你是谁?3. 人际知觉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指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彼此作用的知觉。她 / 他喜欢

12、我奥巴马和泰国总统英拉(二)(二)错觉错觉错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歪曲的知觉。 幻觉 vs 错觉 (刺激、可检验)错觉分类错觉分类1. 视错觉(大小、形状)2. 形重错觉3. 运动错觉4. 时间错觉5. 方位错觉大小错觉人们对几何图形大小或线段长短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出现错误,叫大小错觉大小错觉。大小错觉大小错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2. 形重错觉形重错觉(同样重量棉花和铁)3.运动错觉运动错觉(当你坐在飞驰的火车上看窗外的景色,你会感觉到路旁的树在一排排向后倒去)4.时间错觉时间错觉(情绪愉快时,时间估计偏短;情绪

13、不佳时,时间估计偏长)5.方位错觉方位错觉(两列火车,你乘坐的那一列速度比另外一列同向行驶的火车速度慢,那么你就会认为你乘坐的火车在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三)(三)物体知觉物体知觉1. 空间知觉2. 时间知觉3. 运动知觉1. 空间知觉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1)形状 (2)大小 (3)方位知觉 (4)深度(距离)(1)形状知觉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由视觉、触摸觉、动觉来完成。(2)大小知觉对物体大小的反映。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小、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动觉和触觉也起着作用。(3)方位知觉)方位知觉对空间方向、位置等属性的反映。1 1、

14、视觉定位、视觉定位人靠视觉确定客体及自身的位置关系,判断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等。 2 2、听觉定位、听觉定位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听觉定位能力源于两耳听觉的差别。(4)深度(距离)知觉)深度(距离)知觉深度知觉指深度知觉指判断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距离判断的条件:单眼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视觉双眼视觉。1. 单眼视觉线索1)单眼视觉线索:单眼视觉线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度线索。物体掩蔽或重叠 阴影线条或空气透视 运动视差眼睛的调节作用对象重叠/遮挡 被遮挡的物体距离远,遮挡的物体距离近,被遮挡的物体距离远,遮挡的物体距离近,是判断远近的重要线索。是判断远近的重要线

15、索。AB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趋于接近,就是行线趋于接近,就是线条透视。线条透视。近物视角大,远物视近物视角大,远物视角小。角小。空气透视透过空气看不同远近的物体,清晰度大的物透过空气看不同远近的物体,清晰度大的物体被知觉为较近,反之亦然。体被知觉为较近,反之亦然。明暗、阴影明暗、阴影黑暗、阴影显得深或远;明亮或高光显得突出或近。运动视差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我们根据物体运动速度来判断距离。物体越近,运动得越快;物体越远,运动的速度越慢。物体越近,运动得越快;物体越远,运动的速度越慢。眼睛的调节作用眼睛的调节作用看近物眼肌收缩,晶体变凸;看远物

16、眼肌舒张,晶体变平。因此,根据眼肌紧张度眼肌紧张度来判断远近。虹膜虹膜晶状体晶状体睫状肌睫状肌看近处物体时,眼肌收缩,晶状体变突。看近处物体时,眼肌收缩,晶状体变突。看远处物体时,眼肌舒张,晶状体变扁。看远处物体时,眼肌舒张,晶状体变扁。双眼视轴辐合双眼视轴辐合 物体越近两眼视线的辐合角越大,双眼越吃力。 因此,双眼视轴辐合所提供的眼肌动觉信息是深度知觉的信息。 双眼视差双眼视差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当看一个立体物体时,两眼的视网膜成像像不对应,不能重合。左眼看物体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右边多些。这种视觉差异信息传入大脑皮层,产生立体深度知觉。因此,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

17、觉的最主要线索最主要线索。2. 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的形式时间知觉的形式(1)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分辨例如,先吃饭,再午休,接着去上课,能够按时间顺序把这些活动区别开来,就是对时间的分辨。(2)对时间的确认)对时间的确认例如,知道今年是2006年,去年是2005年等。(3)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持续时间的估量例如,知道这节课已上了一刻钟了,这门课程已开了两个月了等。(4)对时间的预测)对时间的预测例如,知道再有十天就要参加英语等级考试了,两个月后就是寒假等。时间知觉的线索时间知觉的线索(1 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及其他客观标志)自然界

18、的周期性现象及其他客观标志太阳升落、月亮盈亏、四季变化等。(2 2)有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有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3 3)各种计时工具:钟表、日历等)各种计时工具:钟表、日历等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1)事件的数量性质)事件的数量性质在一定的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时间估计得越短。反之,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长。(2)主体的兴趣情绪)主体的兴趣情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不觉得时间的延续,从而产生对时间的低估;相反,人对自己没兴趣的事情,会觉得时间流逝缓慢,从而产生对时间的高估。3. 运动知觉运动知

19、觉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置移动和位置移动速度的反映。参与运动知觉的有视觉、动觉、平衡觉。运动知觉:(1)真动知觉:实际运动的(2)似动知觉:实际不动的(1)真动知觉真动知觉真动知觉是指物体发生实际的空间位移所产生的运动知觉。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太慢,人是感觉不到它的移动的,例如手表上时针、自然中花朵的绽放等。太快,人同样感觉不到它的移动,例如电风扇的叶片、高速转动的车轮等。 (2 2)似动知觉)似动知觉似动知觉似动知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是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现象的主要形式似动现象的主要形式a. a. 动景运动动景运动b. b. 诱导效应诱导效应c. c. 自主运动自主运动动景运动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