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年级 姓名 成绩 第一卷 选择题(共50分)一、 基础知识。1.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仰慕 凛冽 鞠躬尽瘁 一代天娇B.隐诲 嬉闹 眼花潦乱 夜色苍茫 C.取缔 笼罩 重峦叠嶂 抑扬顿挫D.迁徙 羁拌 脍灸人口 锋芒毕露2.下面画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勉强(qing) 魁梧(wú) 忧虑(l) 瘦削(xu)B.佳肴(yáo) 嗫(niè)嚅 锃(zèng)亮 沏(q)茶C.尴尬(gà) 蜷(quán)缩 肖(xiào)像 哽咽(yè)D.强(qing)制 枯

2、蔫(yn) 瞥(pi)见 妊娠(shn)3.下列句子用词语代替,有误的一项是( )A.(声音)高低起伏或停顿转折。(抑扬顿挫) B.形容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千方百计)C.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不经心) D.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眉飞色舞)4.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你一定不会觉得跑进家来的小松鼠不可爱。B.你不会不觉得跑进家来的小松鼠是可爱的吧?C.你觉得跑进家来的小松鼠可爱吗?D.难道你觉得跑进家来的小松鼠不是可爱的吗?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又觉得那星星像是妈妈充满责备的眼睛。(比喻)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3、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拟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拟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比喻)能不忆江南?(设问)秋,乘着凉爽的风来了,踏着金黄的落叶来了,唱着动人的歌来了。(拟人、排比)A. B. C. D.6.对下列句子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我似乎听见火山爆发的远古的声浪。那座古桥,是我要首先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脆。听了苏珊的话,使我感到愉快。这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长大以后,离开了家乡,也知道了电话是怎么回事。A.有语病,没有语病。B.都有语病。C.有语病,没有语病。D.都没有语病。7.体会句子中的省略号的作用,下面的判断不恰当的

4、一项是( )A.“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B.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C.“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话未讲完)D.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8.对下面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夫皱起眉,

5、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B.“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语言描写、动作描写)C.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语言描写)D.“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心理活动描写)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拾荒老娘”于华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一人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B.他的晚年,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来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

6、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10.下面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作品反映了沙俄专治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崇高的优秀品质。B.托尔斯泰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战争与和平复活悲惨世界是他的三部长篇小说。C.别饿坏了那匹马通过善意谎言被揭穿的过程的讲述,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D.用心灵去倾听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11.下面句中画线词语

7、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不反对他看书。”父亲说话变得嗫嚅(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B.偷看书的时候,羞愧不已的我根本不敢回头去看他那张瘦削(形容身体或脸很廋)的脸。C.我立即奔向书摊,泰然地坐下来,从容(指充裕或宽裕)地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D.然后,父亲的两巴掌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地抽在我的脸上。二、课内阅读。(一)阅读唯一的听众有关段落,完成下列问题。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 )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 )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

8、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 )。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我于是继续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里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 )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 )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 )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

9、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 )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我拉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十二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聋子!”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

10、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每当拿起小提琴,我眼前就浮现出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12.在文中第三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在正确的一项是( )A.平静 兴奋 羞愧 B.羞愧 平静 兴奋C.兴奋 羞愧 平静 D.羞愧 兴奋 平静13.第四段从人物描写的方法看,该文段主要是对老人的 方面的描写。先选出正确的一项( )A.神态 B.动作 C.外貌 D.心理14.第四段中,老人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原因是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A.我发觉自己变了。 B.演奏者的琴声很动听。C.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D.老人的鼓励和支持使作者的琴技突飞猛进,老人

11、有一种成就感。15.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指的是被人夸赞的感觉。B.当有人遭受挫折时,我觉得他最需要的是支持、鼓励、关心。C.文章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教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D.老教授的谎言是不道德的。16.选文第一段与第四段的空缺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A.真正 经受 关紧 湿透 平静B.简直 承受 紧闭 浸湿 安静C.简直 经受 紧闭 湿透 平静D.真正 承受 关紧 浸湿 安静17.选文第四段中对“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练琴时注意力太集中,以至于忘记了她是

12、个聋子。B.由于老人的鼓励,“我”的琴技不断提高,所以在“我”的眼里,老人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用音乐在交流。C.老人神态安详,举止优雅,让人想不起她是聋子。D.“我”练琴时,精力集中在对老人的观察上,由观察所得的结论。18.破折号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请为“不过她是一个聋子”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正确的解释。( )A.表示解释说明或补充。 B.表示话题的转换。C.表示话语的中断。 D.表示声音的延长或语意的转折。19.选文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自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B.“我“找到了自

13、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二)阅读课文穷人相关选段,回答问题。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

14、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

15、,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正香甜。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0.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内容有环境描写,通过对比突出了桑娜勤劳能干。B.第四段中有环境描写,烘托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说明西蒙的家境更凄惨。C.在恶劣的环境中桑娜的丈夫出海,说明她家景贫穷。D.桑

16、娜把孩子抱回了自己的家中,可见她比西蒙更爱孩子。21.对于选文第段中有关人物的描写,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肖像描写 B.神态描写C.心理活动描写 D.环境描写衬托22.下面有关对桑娜及家景的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 )A.善良,乐于助人。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B.勤劳能干,关爱自己的丈夫。C.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中,是经过思想斗争的,因为她喜爱孩子。D.桑娜家要比西蒙家的生活好过。23.选文第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话未说完。 B.次数的省略C.人物在思索,表现了矛盾不安的心情。 D.表现了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24.下面对选文第六段中桑娜“忐忑不安”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

17、项是( )A.桑娜担心她的丈夫会生气,“忐忑不安”的原因主要是担心自己会被丈夫痛打一顿。B.桑娜开始后悔自己做出收养孩子的决定,“忐忑不安”的原因主要是犹豫着是否将孩子送回西蒙的家里。C.桑娜深知自己家境的窘困、丈夫奔波的劳苦,抱回两个孩子无疑会使生活雪上加霜,“忐忑不安”的原因主要是担心丈夫能否答应收养这两个孩子。D.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是出于桑娜的自作主张,“忐忑不安”的原因主要是桑娜担心丈夫的归来会使事情败露。25.下面对选文第六段中“揍我一顿也好”一句中的“也”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也”字在这里可有可无,可以去掉它,语意同样明确,心理活动同样合乎情境。B.“也”字在这里表示强调,

18、肯定了桑娜的自作主张必然会带来挨顿揍的结果。C.“也”字在这里可有可无,它只是作者的一种语言表述习惯。D.“也”字在这里不是可有可无,它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桑娜即使挨打也心甘情愿收养孩子的决心,表现了她善良的心地。第二卷(70分)注意:把以上所有选择题答案都填在下面的表格内。题号123456789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30313233答案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共8分)1.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缩句) 2.他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改为转述句) 3.放学了,老师对我说:“我来关窗,你去关灯!”(

19、改为转述句) 4.鸟儿在枝头上跳来跳去。(改为拟人句) 四、填空(每小题1分,共5分):1.轻诺 。(老子) 2. 不立。(论语)3. ,不能动人。(庄子)4.诚者, ;诚之者, 。(礼记)5.有所期诺, ; ,时刻不易。(袁氏世范)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8分)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1

20、.第一段中“这个秘密”指的是什么?(2分) 2.第二段中,“多么荒唐!”荒唐的事是指什么?(2分) 3.文中老太太的外貌特点是怎样的?用原话回答。(2分) 4.请用简洁的话概括选段内容。(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9分)一枚硬币的出息有两个年轻人一同去寻找工作,其中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是犹太人。他们怀着成功的愿望,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有一天,当他们走在街上时,同时看到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了起来。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中不免有些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

21、息!后来,两个人同时进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两年后,两人又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英国青年对此不可理解,说:“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地发了财呢?”犹太青年说:“因为我不会像你那样绅土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边走过去,我会珍惜每一分钱。而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财呢?”1.结合生活,谈一谈本文中“一枚硬币”的象征意义。(2分) 2.文中两位年轻人在寻找工作时,有何不同?(3分) 3.为什么两年后英国青年仍然在寻找工作?请写出原因。(4分) 五、作文(40分):有一位老人乘坐火车,在车子行进的过程中,他不小心将一只放在窗边的新鞋子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