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文言文课内课外比较阅读南京市江宁区横溪中学 钟荣 编辑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
2、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 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 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罗纨(wn):丝织品。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夕舂:夕阳。2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作: 梅花为寒所勒 勒: 山岚设色之妙 设: 2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猿则百叫无绝A B.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月景尤为清绝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梅花为寒所勒C. D.皆在朝日始 歌吹为风2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 此乐留与山僧游 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 23、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整理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整理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20、奔:飞奔的马。作:发出。勒:约束,阻止。设:着,涂。21、C22、(那些)治理政务的人
4、,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23、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
5、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每有会意 (2)性嗜酒 (3)期在必醉 (4)既醉而退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3分) A亦不详其姓字 B其如土石何 C亲旧知其如此 D食之不能尽其材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0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答案】17(4分)(1)体会、领会(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18(3分)B19(3分)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0(4分)五柳先
6、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13(2011广东省肇庆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生
7、不知何许人也 许:哪里B或置酒而招之 或:或许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辄:就 D曾不吝情去留 曾:曾经10请简要回答整理“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3分)11请概括选文第段所体现的整理的性格特点。 (3分)【答案】9C10整理“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是整理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11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每点1分)。2006年曲靖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一)(12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8、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不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洑洄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人而死。注: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捉:驾驶。住:停止
9、。唱言:高声说。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虽有千里之能(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 ) (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1)策之不以其道。译文:(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译文:(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 11、“大长者子”的悲惨结局给你什么启发?(2分)答:12、甲文强调了“按规律办事”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生搬硬套规律”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谈谈你的理解。(2分)13、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大长者子”一样爱说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3分)答:(一)9、(1)即使 (2)等同 (3)擅长 (4
10、)都 10、(1)驱赶它不按照赶它的正确方法 (2)大声说应当像这样驾船,像这样校正方向 (3)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 11、凡事只重视理论学习(或只空洞教条地套用规则),而不重视亲自去实践,其结局必定是害人又害已。任何理论的学习都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任意一方面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12、不矛盾。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应用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答出一点给1分)13、:你敢说敢做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规律,应该让规律和实践有机地结
11、合在一起。(表述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直至满分)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
12、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刖:音“yu”,古代一种酷刑,断足。奚:何,为什么。 理:加工雕琢玉石。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马:( )(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答:12马说以“天下
13、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答: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译文: 10(1)名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若解释为有名的马,不给分)(2)相:鉴别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12答: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
14、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13参考(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参考(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对即可)2009年黑龙江大庆市【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15、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
16、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介:备上鞍甲。褫(ch):脱去,卸下。秣:喂食。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C.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D.帝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 策之不以其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
17、论战)C. 驽纯之材也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D. 此其寡取易盈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译文:比行百里始奋迅。译文:1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1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3分)答: 7.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8.这时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启用自己呢?(也可以答整理希望自己能够收到朝廷的重用)运用典故,使表达含蓄典雅。9
18、.D 第一个“善”是“好”的意思,第二个“善”是“擅长”的意思。10.B “以”都是“按照”的意思。A项,在/项。C项,的/助词。D项,它/表反问语气。11.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12.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13.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绍兴七年,岳飞面君,赵构从
19、容地问道:“爱卿有没有获得过好马?”岳飞道:“臣原有二匹马,每天各吃数斗刍豆,各饮一斛水,但如果草料不精,水质不净,它们就不会食用。二马披着战甲奔跑,起先跑的不快,但跑出百里后就变的迅速,自午时到酋时,可以跑上二百多里。而马背、腹的鞍甲毫无松动,且没有汗水,跟无事一样。这二匹马可谓负重但无怨言,体力充沛但不逞能,是擅长远驰的良马啊。不幸二马后来相继死去。如今臣所骑的马,每天食用不过数升,所喂草料从不挑选,所饮之水从不在意,辔头尚未装好,就想跃跃狂奔,刚跑出百来里地,马儿就力尽汗出,大口喘息,累的如死了一般。这马可谓食少就能饱肚,喜欢逞能炫耀力气,但容易穷尽力气,实在是笨马一匹啊。”赵构道声“好
20、”,说道:“你今日所说很有意义。”(二)(9分)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注林琴南孝廉纾(sh):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亟:急忙。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呼备:叫人准备。赍(j):携带。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从师读()以袜实米()负以致师()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若心固善,然
21、此岂束修之礼?译文: 2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二)(9分)23.跟从(跟)装满(装)背(背着)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2006年江苏省泰州市(一)(10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节选自韩愈马说)臣有二马,故常
22、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介:披上战甲。 褫(ch):解除。 (节选自岳飞论马)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比行百余里(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1)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译文: 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整理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2分)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
23、(一)(10分)13(1)等同,一样(2)及,等到(本题2分。每小题1分)14(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15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1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1分)16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2分,只答第一句给1分,答第二句给2分)工之侨献琴刘基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
24、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1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弦而鼓之 ( ) 作断纹焉( ) 易之以百金( ) 莫不然矣( ) 13、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弦而鼓之 ( ) 还之 ( )易之以百金( ) 工之侨闻之 ( )14、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译文: 1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寓意: 12、弹 花纹 交换、 买 这样 13、琴 工之侨 琴 这件事 14、可悲啊,这个世道!难道只是一张琴的遭遇如此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 15、揭露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崇古非今的不良风气,寄喻了盲目守旧,势必摧
25、残人才、阻碍改革的道【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释】上:唐太宗。致治:治
26、理国家到达大治。正:只。1. 解释加点的词。(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上诘之(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安可诬一世之人2.翻译句子。(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3.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 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 。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 。4.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附答案】2(2)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3.托物寓意;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做法;不仅重视人才,而且主张用人要各取所长。4.一个人总会有优点缺点
27、,人才也如此,世上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人才,因此,要善于看到其优点,并发挥其作用,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吉林)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慕,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鸣机夜课读记(节选)蒋士铨铨九
28、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注释】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差():同,病愈。9、第一段选文的文体是,第二段选文的文体是。(2分)10、下面每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请解释其含义。(2分)手自笔录暇更录唐宋人诗尝趋百里外未
29、尝寝11、第一段选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2分)12、第二段选文中“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2分)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大意。(3分)14、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4分)答案:9、序或赠序;记。(共2分,每空1分)10、抄写曾经(共2分,每小题1分)11、围绕“勤学苦读,不畏艰难”回答即可。(共2分)12、围绕“望子成材,期望殷切”回答即可。(共2分
30、)13、围绕“第一段选文宋濂回忆自己年少时刻苦求学的经历”和“第二段选文蒋士铨回忆自己年少时得到母亲悉心培育的经历”回答即可。(共3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14、围绕“尊师勤学”和“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回答即可。(共4分,启示2分,结合经历和体验谈1分,语言表达1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31、。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勉勤勉,努力。8、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A或遇其叱咄 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又患无硕师名
32、人与游 D若既不出户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2分)答案:8、B 9、A有时 B地方区域等 C交往 D门10、(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11、共同之处: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不同之处:甲文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也谈了尊师之道;乙
33、文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不同点各讲出一点即可得满分)(二)蜀鸡与乌鸦宋濂豚泽之人养蜀鸡,有文而赤翁,有群余鸟周周鸣。忽晨风过其上,鸡遽翼诸余鸟,晨风不得捕,去。已而有鸟来,与余鸟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训。乌息衔其余鸟飞去。鸡仰视帐然,似悔为其所卖也。11试比较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义()古义()文今义()今义()古义()古义()去今义()今义()12找出并翻译文中蜀鸡对待“晨风”和“乌鸦”不同态度的句子。13读了本则寓言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二)11文:古义:花纹,文字今义:文化,文科,文章翁:古义:鸟类头颈上的羽毛今
34、义:老者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翼:古义:翅膀,用翼遮护,辅佐今义:翅膀12对待晨风:蜀鸡急忙用自己的翅膀把小鸡都遮护起来。对待乌鸦:蜀鸡把把乌鸦当作兄弟一样对待,同它一起飞上跳下。1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王勃传(节选)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注释宿:事先。 沆然:轻松、愉快之意。 矍然:惊惶的样子。 寤:睡醒。10、用“”画出下面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引 被 覆 面 卧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宴 ( ) 遣 ( )辄 ( ) 易 ( )12、文中加方框的“寤”意思与学过的狼一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北京市昌平区新道临川学校九上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学和中学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中学物理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Web在线考试系统设计方案
- 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结汇编
- 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方案
- 解除劳动合同法律通知书标准格式
- 某零售企业绩效考核方案
- 初中七年级古诗文教学与测评
- 2025年国企计算机岗位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编外用工招聘4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矿山机器人协同控制-洞察与解读
- 2025年饮料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英语专业专升本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含答案)
-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范(2024版)
- 2026届高三上学期华师联盟联考10月月考英语试卷
- 2025年产前筛查咨询试题及答案
- 《九章》原文及译文
- 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
- 儿科口腔护理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