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气炉炉温仪表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过程控制系统通常是指工业生产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粘 度、湿 度 等 这 样一些 过 程 变 量 的系统,具有 连 续 生产过程 自动控制、由过程检测和控制仪表组成、被控过程多样,控制方案丰富的特点。而串级控制系统是改善控制过程品质极为有效的方法,因而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与简单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只是在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内回路,却能收到显的控制效果。这是因为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副回路具有快速作用,因此串级控制系统对进入内回路的扰动有很强的克服能力;同时由于有副回路的存在,改善了象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且使系
2、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本课题是针对煤气炉炉温控制的设计,利用KMM调节器实现对炉温的串级控制。炉温为主控量,燃气流量为副控量。煤气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其温度控制系统常用的控制技术有PID控制、模糊控制技术等,但由于煤气炉是一个时变的、大滞后的被控对象,且升温具有单向性,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而PID控制因其成熟、容易实现、并具有可消除稳态误差的优点,基本可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煤气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多种形式炉窑成为其重要生产设备。炉窑运行过程中,需要检测与控制的参量较多,但基本上都是围绕“
3、温度”这个中心。对于不同炉窑而言,加热方法与所用燃料均有差异,但它们对能源的消耗颇为可观。事实证明,对炉窑中的各有关参量实行微型计算机控制,无论是在提高产品质量与数量、节约能源,还是在改善劳动环境等方面都显示出优越性。其温度控制系统常用的控制技术有PID控制、模糊控制技术等,但由于煤气炉是一个时变的、大滞后的被控对象,且升温具有单向性,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而PID控制因其成熟、容易实现、并具有可消除稳态误差的优点,基本可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结合系统控制原理,系统的控制过程如下:由WDH-II型光电高温计测得煤气炉炉内的温度,经过其自身携带的温度变送器转换成4-20mA的标准电流信号P1作为
4、主控变量,并与系统的设定值P1比较得到偏差信号,送入主调节器(即KMM可编程控制器的PID单元),其输出信号又作为副调节器的设定值P2;由孔板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流量信号,经CECC电容式差压变送器转换成4-20mA的标准模拟信号P2,并与主调节器的设定值P2形成偏差信号,该偏差信号送入负调节器(KMM的K单元),其输出信号经D/A转换器转换成4-20mA的标准模拟信号,送入DKZ直行程电动执行器,其输出信号再作为ZAZNC-III型电动双座调节阀控制送入煤气炉的煤气流量,从而实现对煤气炉炉内温度的稳定控制。目 录1. 概述1.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2 课程设计背景及意义1.3课程设计的
5、主要内容与要求1.2.1主要设计内容1.2.2设计基本要求2. 被控对象设计2.1实验装置简介2.2被控对象特性说明2.3被控对象的结构设计2.4被控对象工艺流程图3.控制系统设计3.1控制系统原理分析及控制方案设计 3.1.1 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3.1.2 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3.1.3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与设计 3.1.4控制系统原理及原理方框图 3.2控制仪表选型 3.2.1 KMM的基本组成 3.2.2 KMM的主要功能 3.2.3 KMM可编程调节器的简介 3.2.4仪表系统主要接线图 3.3设计控制原理图(SAMA图)4.绘制KMM组态图并填写KMM控制数据表4.1. 绘
6、制KMM组态图4.2根据KMM组态图填写控制数据表4.3掌握KMM程序写入器的使用方法并用程序写入器将数据写入EPROM中 4.4按控制系统模拟线路原理图接线 4.5进行控制参数调整5.设计总结与体会6.参考文献1. 概述1.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控制仪表与装置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必修实践性教学环节。按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在学完专业限选课控制仪表与装置后,安排控制仪表与装置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已学的有关过程控制仪表和DCS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系统组态设计方法、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熟悉和掌握DCS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7、,初步掌握控制系统的工程性设计步骤,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1.2课程设计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气炉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煤气炉炉温的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过程控制,有些工艺过程对其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而设计一种较为理想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而煤气炉系统是一个具有时变和时滞的比较复杂的系统,因此,对煤气炉温度进行控制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一个重要而且困难的问题。由于串级控制系统具有有效改善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工作的工作的频率、减少等效过程时间常数和加快响应度等特点,所以在克服被控系统的时滞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煤气炉设备是一个较为复
8、杂的控制对象,它利用串级控制把两个控制器串联起来,第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时控制目标,它的输出传给第二个控制器,作为它的设定值,第二个控制器的输出作为串级控制系统的输出,送到被控系统,作为它的控制“动作”。控制系统的这种串级形式对于复杂对象的控制比单回路控制的效果要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过程工业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及相应的系统安全问题,管理与控制一体化问题等,越来越突出,因此要满足这些要求,解决这些问题,仅靠简单控制系统是不行的,需要引入更为复杂、更为先进的控制系统。由于采用复杂控制系统的装置或对象都是工厂中的重要装置或关键岗位,因此需要予以特别的重
9、视。 本课题是针对煤气炉炉温控制的设计,利用KMM调节器实现对炉温的串级控制。炉温为主控量,燃气流量为副控量。其意义在于:(1)提高煤气炉运行的安全性(2) 提高煤气炉运行的经济性(3)减少运行人员,提高劳动生产效率(4)改善劳动条件1.3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1.3.1主要设计内容1) 熟悉仪表控制系统基本组成及原理,熟悉串级控制控制的基本原理。2) 根据煤气炉炉温串级控制要求,以KMM为主控制器,选择仪表,设计仪表串级控制系统方案, 画出系统的原理框图,并画出SAMA图。3) 画出仪表系统的主要接线图(仪表间主要信号线的连接)。4) 画出KMM的组态图。5) 填写KMM的7个控制数据表。
10、6) 撰写设计说明书,要求字迹清楚,图表规范。1.3.2设计基本要求1) 用KMM调节器实现对炉温的串级控制。炉温为主控量,燃气流量为副控量。2) 对流量信号进行开方处理及小信号切除处理(切除点为10%)。3) 当炉温信号在量程的90%以上或20%以下时,仪表面板有报警指示灯亮。当炉温超过量程的102%或低于量程的的-2%时,有外部报警指示灯亮,并有外部报警铃声响。4) 当流量信号超过给定流量的10%时,有外部报警指示灯亮。2. 被控对象设计2.1实验装置简介KMM数字调节器、KMM程序写入器、PROM擦除器、控制系统模拟试验台2.2被控对象特性说明(过程工艺分析)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为工艺生产服
11、务的,因此它与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备设计有密切的关系。生产过程的类型很多,为此过程控制设计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资料,熟悉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条件、设备性能、产品质量指标等。本部分内容要求,通过了解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构造一个实验者所希望实现的典型工艺过程作为本设计中的被控对象,并简要说明其特性。由对象的传递函数可知,对象为有三阶惯性环节组成的自衡对象,无纯延迟。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很大,因此响应时间很长。惯性时间常数相差大。假如被控对象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当对象的干扰变化比较剧烈、比较频繁或是工艺对产品质量提出的要求较高时,采用单回路控制的方法就不再有效,由于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其中,如
12、果用单回路无法完成控制系统的有效调节,可以采用串级系统,在单控制系统的回路中引入一个副回路。2.3被控对象的结构设计2.4被控对象工艺流程图串级控制系统流程图:3.控制系统设计3.1控制系统原理分析及控制方案设计煤气炉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置之一,它的任务是通过煤气的燃烧,产生一个理想的温度,以供生产、生活之用。在产品的工艺加工过程中,温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温度检测和控制很重要。基于常用的单回路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但控制精度较低的实际,本设计提出了基于KMM可编程控制器的串级控制系统。3.1.1 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两套检测变送器和两个调节器,前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调节器的
13、设定,后一个调节器的输出送往调节阀。 前一个调节器称为主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主变量(主被控参数),即工艺控制指标;后一个调节器称为副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副变量(副被控参数),是为了稳定主变量而引入的辅助变量。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主回路和副回路。副回路由副变量检测变送、副调节器、调节阀和副过程构成;主回路由主变量检测变送、主调节器、副调节器、调节阀、副过程和主过程构成。 一次扰动:作用在主被控过程上的,而不包括在副回路范围内的扰动。二次扰动:作用在副被控过程上的,即包括在副回路范围内的扰动。主参数(主变量):串级控制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那个被调节参数称为主参数。副参数(
14、副变量):其给定值随主调节器的输出而变化,能提前反应主信号数字变化的中间参数称为副参数。主对象(惰性区):主参数所处的那一部分工艺设备,它的输入信号是副变量,输出信号是主变量。副对象(导前区):副参数所处的那一部分工艺设备,它的输入信号是调节量输出信号,其输出信号是副参数。主调节器:根据主参数与调节器给定值的偏差而动作,其输出作为调节器的给定值的那个调节器称之为主调节器。副调节器:其给定值由主调节器的输出决定,并根据副参数对给定值的偏差动作的那个调节器称为副调节器。主回路:断开副调节器的反馈回路后的整个外回路。副回路:由副参数、副调节器及其所包括的一部分对象等环节所组成的闭合回路,副回路有时还
15、称作随动回路。3.1.2 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因为煤气炉有炉温和炉内温度,炉温比炉内料温高很多,炉温对料温影响产生影响该系统要求无差控制,因此要选择PI控制,又由于是温度控制,为慢对象,因此要加入D控制,最后内回路选择PD控制,外回路选择PID控制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下1-1所示根据图1-1可以得出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的一般形式串级控制系统原理图:对各部分进行设计:主回路450度为工作点,设计仪表应使450度在。三分之二处,所以范围应是320到520.副回路代表炉温,大约为1000度,设计表的范围是800到110度。变送器传函: 副回路为一阶,把Kc分为3和2.2,3在副回路。先调节副
16、回路PD。,再调主回路PID。之后调主回路的PID。使曲线满足题目要求。串级控制系统原理接线图:可以看出串级的调节时间比单回路短,系统较稳定,超调较小。因此选用串级电路。两者与给定的原对象对比图:在串级中三种扰动对曲线的影响3.1.3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与设计一.特点:串级控制系统是改善控制过程品质极为有效的方法,因而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与简单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只是在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内回路,却能收到显的控制效果。这是因为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副回路具有快速作用,因此串级控制系统对进入内回路的扰动有很强的克服能力;同时由于有副回路的存在,改善了对象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且使系统
17、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其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控制质量。二、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二次扰动。三、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四、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较强。二.设计:A 主回路的设计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是定值控制,其设计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类似,设计过程可以按照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原则进行。这里主要解决串级控制系统中两个回路的协调工作问题。主要包括如何选取副被控参数、确定主、副回路的原则等问题。 B 副回路的设计 由于副回路是随动系统, 对包含在其中的二次扰动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和自适应能力,二次扰动通过主、副回路的调节对主被控量的影响很小,因此在选择副回路时应尽可能把被控过程中
18、变化剧烈、频繁、幅度大的主要扰动包括在副回路中,此外要尽可能包含较多的扰动。 归纳如下: (1) 在设计中要将主要扰动包括在副回路中。 (2) 将更多的扰动包括在副回路中。 (3) 副被控过程的滞后不能太大,以保持副回路的快速相应特性。 (4) 要将被控对象具有明显非线性或时变特性的一部分归于副对象中。 (5) 在需要以流量实现精确跟踪时,可选流量为副被控量。在这里要注意(2)和(3)存在明显的矛盾,将更多的扰动包括在副回路中有可能导致副回路的滞后过大,这就会影响到副回路的快速控制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实际系统的设计中要兼顾(2)和(3)的综合。 C 主、副回路的匹配 1) 主、副回路中包含的扰
19、动数量、时间常数的匹配设计中考虑使二次回路中应尽可能包含较多的扰动,同时也要注意主、副回路扰动数量的匹配问题。副回路中如果包括的扰动越多,其通道就越长,时间常数就越大,副回路控制作用就不明显了,其快速控制的效果就会降低。如果所有的扰动都包括在副回路中,主调节器也就失去了控制作用。原则上,在设计中要保证主、副回路扰动数量时间常数之比值在310之间。比值过高,即副回路的时间常数较主回路的时间常数小得太多,副回路反应灵敏,控制作用快,但副回路中包含的扰动数量过少,对于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不利;比值过低,副回路的时间常数接近主回路的时间常数,甚至大于主回路的时间常数,副回路虽然对改善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有
20、益,但是副回路的控制作用缺乏快速性,不能及时有效地克服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严重时会出现主、副回路“共振”现象,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2) 主、副调节器的控制规律的匹配、选择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调节器的作用是不同的。主调节器是定值控制,副调节器是随动控制。系统对二个回路的要求有所不同。主回路一般要求无差,主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应选取PI或PID控制规律;副回路要求起控制的快速性,可以有余差,一般情况选取P控制规律而不引入I或D控制。如果引入I控制,会延长控制过程,减弱副回路的快速控制作用;也没有必要引入D控制,因为副回路采用P控制已经起到了快速控制作用,引入D控制会使调节阀的动作过大,不利于整个系
21、统的控制。 3) 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 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正常工作必须保证采用的反馈是负反馈,及其主通道各环节放大系数极性乘积必须为正值。串级控制系统有两个回路,主、副调节器作用方式的确定原则是要保证两个回路均为负反馈。确定过程是首先判定为保证内环是负反馈副调节器应选用那种作用方式,然后再确定主调节器的作用方式。各环节放大系数极性的正负是这样规定的:对于调节器KC,当测量值增加,调节器的输出也增加,则KC为负值(即正作用调节器);反之,KC为正(即反作用调节器)。调节阀为气开。则KV为正,气关KV为负。过程放大系数极性是:当过程的输入增大时,即调节阀开大,其输出也增大,则K0为正,反之
22、,K0为负。 在图2-1的串级控制系统框图中可以看到,由于副回路可以简化成一个正作用方式环节,主对象作用方式为正,主测量变送环节为正。根据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中介绍的闭合系统必须为负反馈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即闭环各环节比例度乘积必须为正,故主调节器均选用反作用调节器,副调节器均选用反作用调节器。3.1.4 控制系统原理及原理方框图本设计采用串级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基本结构图已经在上一个章节介绍过了,这里结合具体控制对象(煤气炉),详细介绍其炉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基本设计思想:以煤气炉温度作为主控信号,构成主控调节回路,以煤气流量信号作为副控信号,构成副控调节回路。引入煤气流量信号可以消
23、除控制阀门相同开度的情况下压力影响煤气燃烧量的现象。其原理框图如下图1-3所示:3.2控制仪表选型仪表的选型关系到整个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信号的匹配、兼容性、安全性及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因此,仪表的选型是一个设计是否成功的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本设计中需要用的控制仪表主要有:辐射式温度计、温度变送器、KMM可编程调节器、孔板流量计等,本设计的仪表选型如下所示:序号类型名称信号模式备注1温度计WDH-II型光电温度计A2温度变送器WDH-II自带的A主变送器3流量变送器CECC电容式差压变送器(配节流装置)A副变送器4流量计孔板流量计A5调节器KMM可编程调节器D6调节阀ZAZNC 型电动双座调
24、节阀AKMM是单回路控制仪表(SSC)中DIGITRONIK系列的一个主要品种,适用于小规模生产装置的控制、显示和操作,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挂到数据通道上与个人计算机或集散系统(如TDC-3000)连接起来,实现大、中规模的分散控制、集中监视、操作和管理。3.2.1 KMM的基本组成KMM主要由硬件、软件两个部分组成。KMM的硬件部分包括主机电路、模拟量输入/输出电路,数字量输入/输出电路、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主机电路包跨CPU、ROM、RAM、定时器电路、监视器电路和电池电路等;模拟量输入电路由缓冲电路(运算放大器和阻容元件)、A/D转换电路等构成,模拟量输出电路由D/A转换器、多路开关、保持
25、电路等构成;数字量输入电路由晶体管阵列和门控电路构成,数字量输出电路包括锁存器和晶体管阵列;输入、输出(I/O)接口包括可编程I/O接口电路8255和可编程键盘显示控制器8259。KMM的软件部分包括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系统程序包括基本程序、输入处理程序、运算式程序和中断处理程序组成。用户程序由使用者自行编制。KMM采用表格式组态语言编制程序。3.2.2 KMM的主要功能KMM主要以下七大功能,分别是:输入处理功能、输出处理功能、运算处理功能、控制类型及无扰动切换、运行方式、自诊断功能和通信功能。3.2.3KMM可编程调节器的简介3.3设计KMM是单回路控制仪表(SSC)中DIGITRONIK
26、系列的一个主要品种,适用于小规模生产装置的控制、显示和操作,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挂到数据通道上与个人计算机或集散系统(如TDC-3000)连接起来,实现大、中规模的分散控制、集中监视、操作和管理。KMM控制器是Digitronik Line系列可编程数字式控制仪表,他与模拟调节器相比有如下主要特点:1. 与模拟仪表兼容:KMM可编程控制器为盘装式仪表,其面板大体同模拟控制器相似,既有模拟显示又有数字显示;其外形结构、电源、接线端子等均保留了模拟调节器的特征,使用方法也同模拟仪表相似。2. 具有极其丰富的运算,控制功能:KMM控制器具有30个运算单元(运 算 模 块 )和 45种 运 算 式子(即
27、 45种 子 程 序)。能 实 现 前 馈 控 制、采 样 控 制、选 择 性控制、时延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3. 具有通用性强、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的特点:输入输出采用国际标准信号(420mA DC,15VDC),用户编程采用POL语言。控制原理图(SAMA图)3.2.4仪表系统主要接线图控制系统的组成形式如下图所示。调节器接受两个模拟信号,炉温和燃气流量。炉温用高温热电偶配合温度变送器进行检测,变送器燃气流量通过孔板配差压变送器进行检测变送,通过调节作用控制阀门,改变喷入炉中的燃气流量达到炉温控制的目的。根据控制对象的特性和控制要求,进行常规的控制系统设计。并用SAMA图表达出控制方案。见
28、图2所示。SAMA图例是由美国科学仪器制造商协会(Scientific Apparatus Makers Association)制订的标准功能图例,用于控制系统设计功能的表达。图例表示了最基本的功能,在设计使用时把某些功能图例组合在一起,表示某一功能块或显示操作器的功能,从而将全部控制功能表达出来。3.4控制系统接线设计4. 绘制KMM组态图并填写KMM控制数据表用所采用的控制仪表制造厂商提供的控制图例和组态方法,在控制装置中实现控制策略。KMM的组态方式是填表式组态方法,要根据控制要求画出KMM组态图并由组态图按KMM数据表格式填写控制数据表,为制作用户EPROM作准备。4.1绘制KMM组
29、态图图3是根据SAMA图绘制的KMM系统组态图。4.2根据KMM组态图填写控制数据表KMM组态通过填入以下7个数据表格实现。基本数据表(F001-01-)项目代码设定范围代码数据省缺值PROM管理编号082108270108210运算操作周期1、2、3、4、50222调节器类型0、1、2、30300PV报警显示PID编号1、20411调节器编号1500511上位计算机控制系统0、1、20600上位机故障时切换状态0、10700PROM管理编号:作芯片记号,指定一个四位数。运算操作周期:1100ms;2200ms;3300ms;4400ms;5500ms。调节器类型:01PID(A/M)1;1P
30、ID(C/A/M);22PID(A/M);32PID(C/A/M)。上位计算机控制系统:0无通信;1有通信(无上位机);2有通信(有上位机)。上位机故障时切换状态:0MAN方式;1AUTO方式。输入处理数据表PID数据表(F003-)项目代码设定范围代码PID数据缺省值0102PID操作类型0、10100PV输入编号150221PV跟踪0、10300报警滞后0.0100.0(%)0401.0比例带0.0799.9(%)05120100.0积分时间0.099.9min060.151.0微分时间0.099.9min0700.00积分下限-200.0200.0(%)080.0积分上限-200.020
31、0.0(%)09100.0比率-699.9799.9(%)10100.0偏置-699.9799.9(%)110.0死区0.0100.0(%)120.0输出偏差率限制0.0100.0(%)13100.0偏差报警0.0100.0(%)141.010.0报警下限-6.9106.9(%)1500.0报警上限-6.9106.9(%)160100.0PID操作类型:0常规PID;1微分先行PID。PV跟踪:定值跟踪功能,0无;1有。可变变量表可使用百分型可变变量20个,时间型可变变量5个。(F005-) 01(百分型) 02(时间型)代码数据代码数据010.10102100.0020315.003040.
32、0040520百分型数据:缺省值为0.0;给定范围为:-699.0799.9%。时间型数据:缺省值为0.00min;给定范围为:0.0099.99min。输出处理数据表规定模拟输出信号和数字输出信号从哪个模块引出。(F006-)输出输出端代码连接的内部信号名称信号名代码01(模拟输出)AO101U4P0004AO202SP1P0001AO30302(数字输出)DO101DO202DO303连接的内部信号缺省值为U0000。运算模块数据表用来规定模块的类型及模块相互之间的连接。(F1-)运算模块编号运算式H1输入信号H2输入信号P1输入信号P2输入信号名称编号信号名称代码信号名称代码信号名称代码
33、 信号名称代码1PID1201SP1P0001AI2P0402U4U0004OFFP05022LLM11U1U0001PPAR1P01013HLM13U2U0002PPAR2P01024MAN19U3U00035DMS161SP1P0001AI2P0402PPAR3P0103PPAR4P01046NOT30U5U00057OR28MSWP1001U5U00058AND27ASWP1002U6U00069MOD45OFFP0502U7U0007U8U0008OFFP050210111230运算模块编号:由设计人员按模块调入顺序给出的序号。运算模块数据表参见教材:表4-1。模块输入端能用的内部信号
34、参见教材:表4-2。4.3掌握KMM程序写入器的使用方法并用程序写入器将数据写入EPROM中根据数据表中所填写的代码和数据用KMM程序写入器进行编程。程序写入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参见附录中说明。按表格次序逐项输入数据。程序输入并检查修改完毕后,按“WRIT”、 “ENT”键,将程序写入EPROM中。写入程序后的EPROM移插到KMM调节器的用户EPROM中,即可进行整机和系统调试工作。4.4按控制系统模拟线路原理图接线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反馈网络模拟控制对象特性,构成控制系统的模拟控制回路。系统原理接线图见图4所示。图中实线连线表示已接连线,有三条,分别是KMM(CZ6)端子3337(禁止外部联锁信号输入)、端子34(模拟通道1的电流输出构成闭合回路,以避免产生开路报警信号)和端子111(供电电源)。实验时需检查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创新与监管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与记录模板
- 餐饮连锁企业卫生管理标准
- 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详细解析
-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总结
- 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机械设备清单
-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手册
- 2025-2030儿童防晒用品成分安全争议与消费者教育内容开发指南
- 2025-2030儿童艺术启蒙教育市场细分与差异化竞争策略报告
- 2025-2030儿童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具开发研究
- 【课件】数学建模活动:决定苹果的最佳出售时间点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施工队进场安全教育培训
- 母婴分离护理常规
- 污泥池清理管理制度
- 秩序员休假管理制度
- 保护环境的课件
- 2025年中国张裕产区葡萄酒特色与品牌国际化发展报告
- 图深度强化学习在配电网故障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 (2017)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装修工程综合定额交底资料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语法填空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