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1、 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灯)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的,单个分子不能表现。基本性质:(1)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分子在运动着。温度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隙;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2、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会变成其他分子。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会变成其他分子。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2、物质。3、 原子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基本性质:(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原子间也有间隙; (3)原子也是在运动着的; (4)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4、用分子、原子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是可以发生变化的,而原子的种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院子有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5、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课题2 原子的结构1、 原子的构成结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的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特点:(1)每一个
3、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2)在原子中,一个质子与一个中子的质量大致相等,而一个电子的质量只相当于一个质子或一个中子质量的1/1836 。 (3)原子核相当于与原子来说,所占的体积极小,因此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巨大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关系: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因此原子不显电性。注意:(1)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核中子数; (2)不同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3)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部都有中子。(如氢)2、 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征: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分层运动,又称核外电子
4、的分层排布;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形象的称为电子层。规律:在有多个电子层的原子中,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2n2规则)表示方法: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上面的数字代表该电子层的电子数。3、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规律:(1)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它们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一般认为最外层电子数8个的结构为稳定结构(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则为2个); (2)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 (3)非金属
5、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注意: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相似。(如硫和氧,钠和钾)4、 离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类: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Mg2+,NH4+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NO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以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 。符号意义: 2Mg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 5、 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与了解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
6、的一种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停的运动;有间隙。注意: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只是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6、 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公式:该原子的实际质量(kg)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kg)× 1/12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 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质量 + 中子质量(原子质量质子质量+中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总质量+中子总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 =(每个质子的质量*质子数+每个中子质量*中子数)/碳原子质量的1/121个质子的质量1个中子
7、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每个质子的质量*质子数+每个中子质量*中子数)/碳原子质量的1/12 每个质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碳原子质量的1/12 )注意:(1)“一种碳原子”、“碳12原子”指的是一种核内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其单位为“1”,而质量单位是“千克”。课题3 元素1、元素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布:(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 Si 、 Al 、 Fe ; (2)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 C 、 H 、N ; (3)空气中前两位的元素: N 、 O 。注意:(
8、1)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2)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分子、原子、元素、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关系: 区别:(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的涵义,没有数量的涵义,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组成; (2)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既有种类的涵义,也有数量的涵义,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3、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 (1)氧气、氢气、氨水等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铁、汞、金刚石等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3)氯化钠、硫酸铜等都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4、元素符号 书写:
9、(1)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 (2)当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进步区别; (3)在书写时注意“一大二小”,只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意义:(1)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2)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了数字,则其就只具有微观意义,不再具有宏观意义了。(如:3H的意义是3个氢原子,而不是3个氢元素。)6、 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 (钠、镁、铁、铝等,金字旁的)元素 非金属元素 (碳、氧、氮、氯等,石字,气字旁的) 稀有气体元素 (氦、氖、氩、氪、氙、氡)7、 元素周期表简介结构:(1)有7个横行(一个横行叫一个周期);18个纵行(一个纵行叫一族,8、9、10三个纵行组成一族);即有7个周期、16个族。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 =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3)对金属、非金属元素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划分。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数字城市行业发展规模研究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配电安规习题与答案
- 2025届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高考英语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六中学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5年常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试卷(含标准答案)
- 纳米电机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城市给水管网规划与设计考核试卷
- 船舶改装船舶废气净化技术考核试卷
- 皮革制品行业的市场拓展与销售策略考核试卷
- MTK安全架构研究-全面剖析
- 餐饮食堂消防安全培训
-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8《井冈翠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高速激光加工系统-深度研究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提升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客至》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CNAS-CL02-A004:2018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免疫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 医学院大学课件--肝脏损伤
- 大学生旧物回收创业计划书
- 汽车脚垫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