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下数学期未复习资料_第1页
人教版四下数学期未复习资料_第2页
人教版四下数学期未复习资料_第3页
人教版四下数学期未复习资料_第4页
人教版四下数学期未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下数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一、小数的认识 第四单元(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可以分为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是小数的( )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的( )部分。在小数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这叫做十进制计数法。1、小数的意义(1)把整体“1”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用小数表示是( ),这样的5份用小数表示是( ),这样的10份就是整数(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6份是( )。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毫米,1毫米是1米的( )。(2)2.82中,左边的2在( )位上,表示( )个( );右边的2在( )位上,表示( )个( )。(3)1里面有(

2、)个0.1,有( )个0.01。(4)0.3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0.06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0.038里面有( )个0.01。(5)27.2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6)比1小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它含有( )个0.01。(7)0.8和0.6之间只有一个0.7。 ( )(8)千分之一是( )。 整数部分的数位 小数部分的数位 计数单位(9)看图写数2、小数的组成(1)由8个百、6个一、7个十分之一、9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2)0.628是由( )个0.1,( )个0.01和( )个0.001组成的。(3)一个数有3个1,2个0.1,7个0.01和5个

3、0.001组成,这个数是( )。(4)一个小数的个位上是2,十分位上是6,百分位上是8,这个小数写作( ),它是( )位小数。(5)有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0,它是( ), (6)请你用0、3、6、9四个数字(每个只能用一次)按要求组数。 整数部分最大,而小数部分的千分位是6的数是( )。 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的是( )。3、小数的读写法(1)10.01读作: ; 三百点五七六 写作: ; 50.052读作: ; 零点零五 写作: 。8.3读作: ; 九点七 写作: 。0.002读作: ; 三十点零四一写作九点七 写作: 。7.480读作: ; 九点

4、七 写作: 。(2)一本数学书的价值是五点五五元,画线的部分写作( ),它是( )位小数,最后一个五表示( )。(二)、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1、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末尾( )“0”或( )“0”,小数的大小( )。(1)在6.8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 )。扩大1000倍 缩小1000倍 大小不变(2)把25.0300化简后是( )。(3)0.8以百分之一为单位写出来是( )。(4)3和3. 0的( )相等,但( )不同。2、小数大小的比较(1)大于0.5而小于0.6的小数有( )个。(2)下面的小数中,最接近1的是( )。 1.03 0.05 0.98(3)12.5元是( )元( )角,

5、12.48元是( )元( )角( )分,所以12.5元12.48元。(4)大于0.5而小于0.6的两位小数是( )。 0.52 0.62 0.42(5)在4.005、0.504、4.5、4.05、0.45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6)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0.303 0.33 3.03 1.303 0.143( )( )( )( )( )(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2.05 2.50 0.52 0.25 0.502( )( )( )( )( )(8)在9.02、0.902、0.209、2.090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 )( )(

6、)。(9)5.5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 ),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使这个数最接近45,这个数是( )。110(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1100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它的 ; 11000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它的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它的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它的 10倍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扩大到它的 1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扩大到它的 1000倍。 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1)把100.45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1.0045,正好缩小到原来的( )。(2)12.08

7、去掉小数点是( ),( )到原来的( )倍。(3)一个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100倍,得0.05,这个数是( )。(4)把(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得0.9。(5)0.48去掉小数点后的数,比原来的数增加了99倍。( )(6)将( )扩大10000倍,再缩小1000倍,得0.593。 0.593 0.0593 5.93(7)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这个数就变大了。( )(8)把42( )是0.42。(9)把(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得0.9。 0.009 10000 900(10)将( )扩大10000倍,再缩小1000倍,得0.593。 0.593 0.0593 5.93

8、(11)一棵大树每天可以产生0.75千克的氧气,公园里有10棵大树,每天可以产生( )千克氧气。2、化聚(换算) 进率:货币单位:相邻的两个货币单位的进率是10。 1元=10角、1角=10分长度单位: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00公母面积单位: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 1公顷 = 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质量单位:相邻的两个质量单位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名数的改写:单名数:由一个单位名称组成的名数叫做复名数。复

9、名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组成的名数叫做复名数。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用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1)8角=( )元 9分=( )元 2元5角=( )元 6.23元=( )元( )角( )分(2)540克=( )千克 200千克=( )吨 5080千克=( )吨48克 =( )千克 7千克80克=( )千克。(3) 0.75米=( )厘米 4千米20米=( )千米6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米 8米6厘米=( )米(4)0.83平方米=( )平方分米。 018公顷=( )平方米 5.07平方米=( )平方米(

10、 )平方分米 15平方分米=( )平方米(5)7元4角3分-5元9分 2吨400千克+6吨200千克 9千米-5千米750米 8米91厘米-2米35厘米 (四)、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也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数。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千分位,也就是省略千分位后面的数。(1)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0.27( ) ( )7.13( ) ( )3.6( )( )2.38( ) ( )8.025( ) ( )5.34( )( )19.74( ) ( )4.04( ) (

11、 )6.18( )(2)4.9564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3)近似值是5.26的最大三位小数是( ),最小三位小数是( )。(4)4.54709保留一位小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省略万分位后面的尾数是( )(5)4.995保留两位小数大约是( )。 5.00 4.99 5(6)下面各数中,精确到0.01的是( )。 4.73214.732 8.0258.03 2.312.3 (7)把25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8)写出下面小数分别保留三位小数后的近似值。3.285

12、285( ) 8.5666( ) 7.3459345( )(9)在直线上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 04 1.6 2.3 3.75 2、取值范围(1)在收付现款时,通常要保留( )位小数。(2)近似值是3.01的三位小数有( )个,其中的最大的( ),最小的的数是( )。(五)、生活中的小数(1)500克鸡蛋的价格是( )。 179元 3.6元 35.5元 (2)苗苗的正常体温是( )。 36.5 38.8 39.8 (3)一只麻雀的体重是150克,如果改用千克作单位,这只麻雀的体重是( )千克。(4)小东的身高是1.29米,也可以说是129厘米。 ( )(5)一元零六分=( )元 1.06 1.6

13、0 1.6 二、数的计算 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1)根据2.54+3.12=5.66,写出两个减法算式是( )、( )。(2)两个数都是7.89,它们的和是( ),差是( )。(3)4米80厘米-6分米=( )(用小数表示)(4)减数是7.36,差是9.64,被减数是( )。(5)有两根电线,第一根长49.5米,比第二根长2.4米,两根一共长多少米?(6)一个数加上它的一个计算单位,和是0.21,这个数是( )。0.02 0.2 0.20(7)比8.42多0.96的数是( ),比8.42少1.8的数是( )。(8)把十分之五加一百分

14、之三十六改写用小数计算是( )。0.5+0.36 5+3.6 0.05+36(一)、口算: 第一、六单元(1)1.50.5 = 10.9= 2.30.6= 0.90.8= 0.93-0.58=0.360.64= 0.960.3= 3.52.4= 0.37+4.3= 4.9+0.5= (2) 630÷90=        100+100×0= 60×0=         5×23=  66×4= &

15、#160;    4.3÷1000=      300×18=        103×40   90×70 546299(3)650÷50 27×ll 1000÷125 52349737十68×0 56×78×0 25×1425×10 35×99 (二)、竖式计算 第六单元(1)3.21.73 = 18.733.17 = 203.65 =

16、 23.52.8 = 验算: 验算:(2)0.12+3.25= 2.172+1.62= 5 - 3.04 = 8.714-3.303=验算: 验算:(3)22.4-18.6 (2)7.78+12.43 (3)12-3.64 (4)0.167+2.81(三)四则运算(脱式计算)第一单元1、运算顺序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一级运算:“+、 ”;二级运算:“×、÷”同级运算表示运算中只含有“+、 ”或只含有 “×、÷”;两级运算(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先×、÷ 后 +、” 。 两级运算(也称四则混合运算)表示运算中不仅含有“+、

17、 ”还含有 “×、÷”;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先算( )内的运算再算() 外的运算” 。2、有关0的运算 (0不能做除数)任何数 + 0 = 任何数 任何数 - 0 = 任何数任何数 × 0 = 0 0 ÷ 非0数 = 0(1)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对的在( )内打“”,错的打“×”,并改正。54÷1841×3 16×580÷16= 341×3 = 80 80÷16= 44×3 = 0÷16= 132 ( ) = 0 ( )5×(825115÷23

18、) 640360÷6040= 5×(8255) = 1000÷100= 5×820 = 10 ( )= 4100 ( )(2)判断:210×(376376÷8)=0 ( ) (143429÷13)×24 = 1056 ( )396126÷1819 = 10 ( ) 240240÷15×4 = 236 ( )(7225104×15)÷55 = 103 ( )(3)计算3.61+2.581.09 2.541.83+1.2 315÷15×58 9.6-

19、3.7-1.02 78×501440÷12 (75+240)÷(20-5)75+360÷20 (427524×75)÷25 48-(5.2+2.03×10) 44×12-88 80+(146-46×3) 33.02(148.490.85) 1880-(59+21)×12 32×15+(32.6+8.09) 8.64.757.475.0333.5-0.78 5.6-(1.42+2.07) 3.78+4.86-0.78(四)简便计算 第四、六单元1、五大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

20、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 + b) +c = a + (b + c)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b × 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 c +

21、 b × c2、减法、除法中的简算 连减:一个数减去两个加数的和,也可以用这个数依次减去两个加数。a ( b c ) = a b c连除:一个数除以两个因数的和,也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两个因数。a ÷( b × c ) = a ÷ b÷ c3、其它简算 同级运算:(无括号)数字带着前面的符号“搬家”; 同级运算:(有括号)括号前是“”或“×”,打开括号不变号;(有括号)括号前是“”或“÷”,打开括号变号; (1)下面的算式运用了哪个运算定律。(填字母)A、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加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14

22、5;7=7×14 ( ) 27×5×4=27×(5×4) ( )217+158+142=217+(158+142) ( ) 34+52=52+34 ( )(2)填空。72×4×5 = 3×4×25 =( × )×( ) (32×2)×25 = ( )×( × )(3×8)×125 =( × )×( ) a×(5×b) = 5×( × )125×5×

23、8×20=( × )×( × ) 18×19+81×18= ( )×( + )(20+8)×25=( × )+ ( × ) 139×101=( )×( )+ ( )(3)在下面的中填上“ < 、> 或 =”。 25×4÷25×425×4 25×4 412750÷5×360 (412750÷5)×360 600÷20÷5600÷(20×5

24、) 3840 (10317)×25384010317×25450÷1812450÷(1812) 35×(329 129)35×329 35×129(4)(5)简便计算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361+543+639 385+127+615+873 2.63+5.8+7.37+4.2 25×35×4 125×(8×4) 8×5×125×40 99×125×8 32×25×125 25×2

25、8 125×24 减法、除法简便运算 30.5-5.3-1.7 23.5-2.8-7.2 19.714.5-2.5 58.65-(3.2+8.65) 5.0333.5-0.78 7.28-3.29-2.285.6-(1.42+2.07) 3.78+4.86-0.78 3200÷25÷4 乘法分配律52×15-5×52 89×32+89×68 25×(40+4) (125+15)×8 24×49+24×51 45×25+75×45583×101 506

26、15;102 78×99 43×99 56×29+56 89×99+89 0.37×7.4+9.63×7.4 72×99+72 45×39+54×39+39 65×49 +65×5265 搬家、变号2.58-1.6+3.42 6.91+3.4-1.91 8.64.757.664.56-(8.2+4.56) 250÷8×4第二部分 图形与几何一、位置与方向 第二单元(一)8个“正方向” 东北西北东南东北(二)、偏方向:一般情况选择度数比较小的进行描述。 1、填空 以学

27、校为观测点:商店的位置在学校的( )偏( )( ),距离学校( )米。少年宫的位置在学校的( )偏( )( ),距离学校( )米。超市的位置在学校的( )偏( )( ),距离学校( )米。文化宫的位置在学校的( )偏( )( ),距离学校( )米。2、说出下面各小动物以公园为观测点时的方向和位置。(单位:米)小鹿的位置在公园的( )偏( )( ),距离公园( )米。小象的位置在公园的( )偏( )( ),距离公园( )米。小虎的位置在公园的( )偏( )( ),距离公园( )米。3、根据方格纸上的信息回答问题。 (角度需要测量)(1)小明要去图书大厦买书,图书大厦在小明家偏( )偏( )( )

28、方向上。(2)星期天,小明去在他家( )偏( )( )方向的动物园去游玩,他坐( )路车,图中经过( )和( )。4、在平面上标出广场四周建筑物的位置。(共14分)(1)A号大楼在广场的正北方向3000米处。(4分)(2)B号大楼在广场的西偏北20°方向1500米处。(5分)(3)C号大楼在广场的北偏东50°方向2500米处。(5分)(三)、相对方向:(只是方向相反,角度和距离不变)小红上学从家先向( )偏( )( )走( )米到广场,再向( )偏( )( )走( )米的花园,再向( )偏( )( )走( )米到学校。小红放学从学校先向( )偏( )( )走( )米到花园,

29、再向( )偏( )( )走( )米的广场,再向( )偏( )( )走( )米到家。二、三角形 第五单元封闭(一)、三角形的特性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 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具有( )性。(1)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不稳定性。( )(2)三角形有无数条高。( )(3)三角形有( )个顶点,( )个角,( )条边。(4)三角形具有( )性,平行四边形具有( )性。(5)许多电动门、防盗窗都是由平行四边形组成的,这是因为它具有( )的特性。(6)我们常见的自行车架子就是利用(

30、)的特性制造的。(7)一些高大电视塔德铁架子里面大多数是由( )组成的。(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 )第三边。(1)用三根木条钉一个三角架,其中两条边长分别为4分米和6分米,第三条边的长度最短是( )分米。(2)下面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8cm、2cm、10cm 4cm、5cm、6cm 4cm、8cm、3cm (3)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2厘米、10厘米、6厘米,它们( )组成三角形。 能 不能 不能确定(4)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5)在三角形中,有两条边都是4厘米,那么另一条边一定大于4厘米。( )(6)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31、 )(7)用长为5厘米、6厘米、11厘米的三根木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框架。( )(三)、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 (1)按照三角形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叫做锐角三角形。(三个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两个锐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两个锐角)2、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二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2)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少有( )个锐角。 1 2 3(3)一个正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钝角 锐角 直角 (4)

3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最多有( )个锐角。(5)等边三角形一定也是锐角三角形。( )(6)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哪条边最长它所对的角就最大。( )(7)等边三角形一定也是锐角三角形。( )(8)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9)一个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和是15厘米,它的边长是(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米,腰长是0.3米,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米。 (11)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等腰 等边 直角(12)等腰三角形有( )条边相等。 1 2 3 (13)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 ),三个内角的大小( ),都是( )度。(14)用一根铁丝正好可以折成

33、一个长13.2厘米,宽9.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拉直,再折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是( )厘米(四)、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都是( )。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它也是( )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78°,另一个内角是64°,那么这是一个( )三角形。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2°,另一个内角是54°,那么这是一个( )三角形。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4°,另一个内角是36°,那么这是一个( )三角形。 (4) 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

34、和都是( )。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 )。 (5)下列图形中,内角和不是180°的图形是( )。 等腰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6)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60°,另一个锐角是( )。 60° 40° 30° (7)等腰三角形只要知道( )个角的度数,就可以求出其他角的度数。 1 2 3 (8)爸爸做了一个等腰三角形钢架,一个底角是62°,这个三角形钢架的顶角是( )度。(9)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29°,另一个锐角是( )。(10)1、2和3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当1=20°,2=1

35、30°时,3( )度。(1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那么它的一个底角是( );如果它的一个底角是50°,那么顶角是( )。(12)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75°,B=28°,则C=( )。(13)当三角形有两个内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时,这是一个( )。(14)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是86°,那么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15)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后,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16)一个钝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锐角是40°,另一个锐角一定小于49°。( )第三部分 统计与概率 一、

36、统计 第七单元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进变化和发展趋势。 会根据统计的内容,结合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选择使用合适的统计图。(二)、会画折线统计图 会看折线统计图,读取数据;完成统计图。(步骤:描点、表数据、连线)(三)、分析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内容进行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一、下表是超市百货部一些商品一天的销售情况:商品名称单价(元)营业额(元) 毛巾12 228肥皂粉17 272洗发液23 345这一天中哪一种日用品最畅销?根据这一天毛巾的销售情况,估计一个月,以及一年的销售

37、数量?二、下面是某地12月份一周内的最低气温统计表。日 期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气温(°C)40624+18根据表中的数据,先绘制出折线统计图,再根据折线统计图填空。( )日的气温最低;( )日的气温最高。 一周内最低气温从低到高排起来是:( )。 从( )日到( )日一天内的气温下降最快。 从( )日到( )日一天内的气温上升最快。 第四部分 综合与应用一、找规律(一) 18×101= (二) 9×6=5424×101= 99×96=950469×101= 999×996=995004( ) 9999

38、5;9996=( )( ) 99999×99996=( )(三) 1×9=10-1=9 4×9=( ) 7×9=( )2×9=20-2 =18 5×9=( ) 8×9=( )3×9=30-3=27 6×9=( ) 9×9=( )(四)根据你的发现,再写出三个不同的算式。1、321-123=( ) 432-234=( ) 2、4321-1234=( ) 5432-2345=( )(五)找规律,快速计算。1×8+1=( )12×8+2=( )123×8+3=( )1234×8+4=( )12345×8+5=( )123456×8+6=( )1234567×8+7=( )12345678×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