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玫瑰栽培技术_第1页
优质玫瑰栽培技术_第2页
优质玫瑰栽培技术_第3页
优质玫瑰栽培技术_第4页
优质玫瑰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质玫瑰栽培技术一、土壤要求一般选择土层深、疏松、排水好、富含有机质、PH值5.5-7.0的土壤。二、设施要求玫瑰种植对温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设施标准太低容易导致切花质量上不去,从而较严重的影响农户的最终收入。1、一般采用的是肩高2.6m以上,顶高4.1m以上,裙膜高1.2m的钢架大棚,联体棚棚顶两边各开启 1m的天窗。2、配备供水系统和滴灌系统。3、配置遮阳系统(可选用透光率为60-70%的银灰色遮阳网)。三、品种的选择1、根据条件和地理环境,种植地的环境和硬件设施是否合适种植也是考虑的因素。2、种植难度和注意事项,了解掌握此品种的种植难度,量力而行。3、产量,产量决定了你的收入,也是重量的

2、考虑因素。四、小苗定植与管理1、小苗定植(1)定植前准备分墒:6米分三墒,墒面宽1米,沟底宽0.5米,墒高0.5米。基肥(生物肥):5T/亩,按凹字形,半基质方法施于中间,便于添加和通气。(2)定植A、密度:一年或两年一换的扦插苗,定植密度每亩6000-7000株;三年一换的嫁接苗,定植密度每亩5000株。B、行距50cm×株距10cm=6600株,扣除棚头沟刚好6000株;C、定植苗周围要细土,原则上建议栽培基质苗,若栽种常规杯苗,去袋时容易伤根,定植深度与扦插深度吻合,侧面向沟边,移栽头天先把墒面浇透水以便第二天栽苗时土壤不松动、不伤根;D、近年来,由于栽种等成本的上涨,栽裸根苗

3、的种植户有明显的增加,裸根苗的定植密度与扦插苗相似;E、定植时间:以下午4点后移栽最佳。2、浇水(1)定根水要浇透:以沟中出水而不积水为好。 如:上午栽,下午还要浇一次。(2)7天后安装滴管,并放在靠根部,每天开滴灌浇3次,每次35分钟(以水渗入20cm为准,太深不好,1天1次苗不长,以沟中土既潮湿又无水为好。用浇水时间的长短来调节),定植2周后转为大苗正常管理。(3)栽后40天,苗高30cm以上,则应适时增加水量,每天23次(阴天2次,晴天3次),每次58分钟,视墒面情况而定。3、苗期田间管理除草、松土、摘蕾、压枝、留花枝(1)除草:注意不伤根就行。(2)松土:对于易板结土壤较适用。(3)摘

4、蕾:从定植成活后每周一次摘除花蕾,直至产花,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工作。(4)压枝:当小苗生长2个月左右,枝长达到70cm左右及时压枝,压枝高度在土表面以上5cm为佳,压枝时要先扭后压,每株压枝23个最好,多或少都不利于生长。多余的细短枝于基部剪除。(5)留花枝:每株23枝,第一茬花以留2枝最好,或按营养枝数留芽,即:1留1、2留2、3留3,这样每亩以产15000枝花为宜(第一茬),在冬季可尽量多留(但每株也不超过4个),当然定植密度过大留芽就得少(每株以12个)。五、苗期田间管理1、及时摘除病叶:病害(霜霉病等)的叶片或枝条,发现以后及时清除,减少病菌的扩散机率。2、侧芽:侧芽在4cm以下抹除,

5、每周1-2次。3、废花枝和废花苞: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废花枝及废花苞,坚持每周清除1次。4、灰霉桩头:在修压营养枝过程中,需对灰霉病桩头进行修剪,以后每茬花1次。5、及时清除杂草。六、植保措施1、摇窗(1)温度的控制:春、秋季清晨先开东天窗,若水滴较多加开西天窗,春季最低棚温+最高棚温大于44时再加开侧窗;夏季清晨先开东窗,中午棚温25时加开西天窗,28时侧窗全开,并结合“脉冲式”滴灌降低棚内温度,秋末初冬,最低棚温+最高棚温小于40开始封闭侧窗冬季东天窗开启10-20cm ,西天窗视水滴情况而定(水滴多开 10-20cm,水滴少可关闭),侧窗封闭。(2)湿度的控制:注意定时查看棚内温度计,红

6、蓝温度计相差2以下时,加开天窗放走湿气,保持相差4-5为最理想状态,若温度计相差达8以上时,可增加湿度(“脉冲式滴灌或用皮管浇墒面水”)。(3)遇下雨的管理:遵“天窗永开”的原则,争取任何开窗的机会,根据雨量的大小及时来开启天窗和侧窗(雨量大时,关闭天窗,开启侧窗30cm,雨量小时,立即开启东天窗10-20cm,侧窗30cm),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2、温度控制(1)玫瑰切花生产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白天2426,夜间1416。冬季当夜温低于8时,生长缓慢,枝条变短,双心花增多。夜间温度长期低于5时,发出的新枝较短,盲枝增多。理想的昼夜温差是1012。(2)温室大棚内安装温湿度记录仪或干、湿温

7、度计观察棚内温度变化,根据温度变化进行温度调节管理。当温度偏高时,打开天窗和四周的侧窗进行自然通风降温,当白天温度高于30时,采用遮光降温。在高温干燥的季节可采取喷雾降温;当温度偏低时,关闭大棚四周侧窗,温室大棚内增加保温设施,阻止热量交换和损失,提高植株叶片的温度防止露水形成,从而降低病害的产生,使产量增加,并提高切花品质。3、湿度控制鲜切花萌芽和枝叶生长期需要的相对湿度为70%80%,开花期需要的相对湿度为40%60%,白天湿度控制在40%,夜间湿度应控制在60%为宜。温室大棚内湿度高于90%以上大棚薄膜、水槽、植株及叶片开始形成水滴,易诱发多种病害。七、已得病的田间管理1、控土表水和棚内

8、湿度。2、及时摘除病叶或者修剪除病枝3、打药打药时掌握打药技巧及方法,保证叶背均匀潮湿,避免死角,观察打药时候环境条件,做到合理,仔细的喷洒农药。八、水肥管理1、施肥切花在营养生长期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需求为3:1:2,开花期为3:1:3,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每月定期施用。中量元素包括钙、镁、硫;在河水和井水中含钙和镁较高,施肥时可不添加或少添加。微量元素中锌和硼较缺乏,生产中要注意添加。铁在土壤中不缺乏,但铁的吸收与土壤的pH有关,pH值5.56.5时,可少量添加;pH大于7时,土壤中的铁植物很难吸收。生产中要定期对土壤养分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是否能满足月季正常的

9、生长发育。当土壤各种营养元素达到最适值时,可获得较好的切花产量和质量。最适宜值参考下表,若土壤中营养元素不足或较低,可每次按原施肥量的10%逐步增加,直至最适量;若土壤中营养元素过高时,可减少施肥量或进行水淋洗。 所需土壤营养元素及有机质的含量。分析项目不足 pH 4.8 EC 0.3 有机质%1 五氧化二磷(P2O5)10mg·kg-1硝态氮(N-NO3)mg·kg-1 30 胺态氮(N-NH4)mg·kg-110 氮(N总量)% 0.05 钾(K)mg·kg-1 137 钙(Ca)mg·kg-1 824 镁(Mg)mg·kg-1

10、85 铁(Fe)mg·kg-1 100 锰(Mn)mg·kg-1 20 锌(Zn)mg·kg-11最低 最适 最大 5.2 6.2 6.8 1 2 4 4 16 64 306015080 200 300 25 50 100 0.2 0.8 3.2 273 663 987 1683 3607 4009 170 413 559 400 800 1000 40 80 160 2520铜(Cu)mg·kg-1 硼(B)mg·kg-1 铝(Al)mg·kg-1 钠(Na)mg·kg-1 (1)小苗的施肥0.25 0.06 0 4.60

11、.5 0.12 0.12 9.21 0.36 0.24 110.42.5 1 0.48 220.8A、小苗定植后3周开始用苗肥,每次用量:NH4NO3(1.0kg)+复合肥(2.0kg)+尿素(0.5-1.0kg)/亩B、3周后幼苗表面基质覆盖(约5cm厚) (2)大苗的施肥A、催芽肥:根据植株品种及土壤条件,施复合肥(3.0kg)/亩,及硝铵3.0kg/亩,于前茬花剩1/4花量时,用皮管浇灌,隔6-7天再浇一次。B、花肥:50%见小花苞开始每隔二日,以1kg/亩硝酸钾滴灌6-8次。 备注:化肥用量及浇灌次数根据品种,长势而定。C、根据季节及前茬花的情况,决定大苗管理中是否覆盖基质。(每年4-

12、5月,10-12月可开深5cm。宽20cm的沟施入基质,将作为营养补充。)2、水分管理(1)灌溉用水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泉水或井水。浇水时间、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受季节、天气、土壤和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生产者主要根据生产经验或仪器不断观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植株生长情况等确定。仪器可使用快速测定土壤水分的土壤张力计,用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分,并制作滴灌浇水参考依据。(2)晴天每天浇水2次(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1.8左右),浇水时间选择在10:00与14:00,46月气温高、干燥,栽培土壤也较干燥,月季植株生长加快,水分消耗也增大。主要通过增加浇水次数,增加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1.61.8,

13、浇水时间选择在晴天10:0016:00浇水;7-9月气温高、多雨、湿度大,栽培土壤湿度较大,但月季植株生长也很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通过增加每次浇水的量,满足月季植株生长对水分的大量需要,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2.2;阴天为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仅在10:00浇水一次。连续下雨天停止浇水,等待雨停、天气转晴后及时浇水,这样有利于温室大棚空气湿度的调节控制;秋季天气凉爽,较适宜月季切花的生长,浇水保持每天12次,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1.8左右。(3)根据植株生长需要及棚内温湿度计,制定相应的补水方案,保证棚内无严重缺水及沟中无积水,每周定期检查滴头阻塞情况,及时进行处理。(4)小苗水份

14、:在小苗定植一周内,需保持墒面湿度,(多次少量的)方法在小苗成活后视天气情况进行皮管浇水(1次/日),天气坏(过热)加用滴灌2-3次/日,每次4-5分钟。标准:墒脚有水印,而沟中又无积水。(5)大苗水份:芽肥期间保持摘面水份的充足有利于发芽,产花中、后期,注意根据红蓝湿度计及天气情况来补水。(原则前期多水,后期减水)。九、病虫害防治1、玫瑰主要病虫害: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红蜘蛛。白粉病危害症状霜霉病危害症状灰霉病危害症状红蜘蛛危害症状蓟马危害症状根癌病危害症状2、防治原则(1)玫瑰切花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一旦发生病虫害就会降低切花品质,影响经济效益。

15、(2)定期检查温室大棚的隔离措施,控制害虫的侵入;及时清洁棚膜,随温湿度变化及时通风换气和排湿。在浇水和施肥时尽量不要将水、肥溅洒在叶片上,避免采用淋浇的方式给水。及时清除棚内棚外的杂草,不为害虫提供越冬场所。(3)及时拔除感病植株,摘除病叶,同时配以药剂处理,以控制病害的进一步蔓延。每次采花后,应当用保护性药剂对植株喷雾处理,防止病害从伤口侵入。(4)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尽可能采用熏蒸(硫磺熏蒸、百菌清复配剂熏蒸),采花期间如采用喷雾方法要尽量选用不易留下污渍的农药,如选用悬浮剂、水剂、乳油等剂型的杀虫、杀菌剂。(4) 棚内合理通风,永开天窗是预防两霉病的基础;棚内墒面永保潮湿,沟中无积水是防

16、虫的基础;合理的水肥是防治病虫的关键;定期熏蒸打药预防是防治病虫的关键;及时打药,集中消灭是重点。十、植株修剪(一)、株型培养苗期所有花头在豌豆大小时摘去,保留叶片,当枝条长度有60cm以上时将枝条压下,注意不要将枝条压断。新萌发出的粗枝做切花枝,过细的枝条压作营养枝;营养枝上发出的细弱枝条继续压枝。压枝时注意各株之间、枝条之间不能相互交叉,折枝数量以铺满畦侧面为宜,让叶片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压条一般应选在晴天下午操作。修剪营养枝的同时要清除根部10cm内的细弱枝、短枝,可增加下部光照,促其发芽。(二)、花期修剪修剪原则是春夏季留低桩,秋冬季留高桩。枝条下部直径在0.5cm左右的,保留23个芽眼,枝条下部直径在0.8左右的,留35个芽眼;对长度不到50cm或盲花、畸形、直径在0.5cm以上的枝条及时剪除;对直径在0.5cm以下且发芽位置较高的枝条做剪枝处理,靠桩剪或回缩剪主枝均可,发芽位置低的枝条直接压为营养枝。总的原则是,粗枝往上抬,细枝往下压。十一、采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