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教学课例(童趣)_第1页
“减负”教学课例(童趣)_第2页
“减负”教学课例(童趣)_第3页
“减负”教学课例(童趣)_第4页
“减负”教学课例(童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童趣教学课例教学设计 童趣是孩子们从小学进入初中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由于其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不同,因而,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的引导下,通过组织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认识文言文这种新的语体,帮助学生越过语言习惯障碍,克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惧心理,奠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草丛、虫蚁、土砾、癞蛤蟆 幻象迭出,妙趣横生,从现实事物中体会到各种物外之趣。与学生现实生活很接近,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想象和联想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激趣导入,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小组相互讨论,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停顿,在朗读中提高语感能力,逐步消除语言习惯障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打好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让学生深入文章,体会作者的“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新的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习朗读文言文,感知文章的内容,能讲述大意。、学习一些富有情趣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体验生活的美好。【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美、发现善、发现巧,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教学方式】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建构新的学习模式。学习策略:朗读、圈画、质疑、讨

3、论、比较研究和拓展性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间】课时。教学实录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大屏幕展示童年生活的有趣场景,配乐)师:同学们已步入初中,但仍未脱稚气,相信大家一定忘不了童年的许多趣事,今天,就让我们重温美好灿烂、亦真亦幻的童年生活。同学们,请打开你们记忆的大门,和大家分享你童年的乐趣。生 1:奶奶院子里的美人蕉开了,那一簇簇怒放的鲜花像一束束熊熊燃烧的火焰。让我的心整天整天地不能平静,让我的眼睛流光溢彩,让我的步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生2:放学的路上,我和小伙伴边走边玩,一抬头看见天边的红日挂在了远处的树梢上。它仿佛也和我们一样舍不得回家,它缓慢地下移。我大声喊道:

4、“太阳!太阳你再陪我们玩一会儿嘛。”小伙伴也喊道:“太阳,太阳!我找一根丝带把你拴在树上可以吗?”太阳没有回答却散成了一片红云。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火焰般的鲜花、不忍离去的夕阳它们就像一首首嘹亮的歌,又像一幅幅美妙的画,还像一股股清凉的泉。它们让大家的童年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更有趣。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清代沈复的童年趣事。 点评:因为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与轻松、快乐为伴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梦想回到童年,也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把童年生活经历当作甘露琼浆细细地品、慢慢地尝。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同样也会不时想起童年趣事,这些事就像发生在昨天。通过引导学生讲述童年趣事能很快地把他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从

5、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大屏幕出示课文,配古筝音乐、配课文画面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划分停顿,体会文言文抑扬顿挫的读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大家初次接触到文言文,要注意体会这种语言简洁、典雅的特点。(师边说边用课件出示)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有“三字秘诀”,读、背、悟,希望大家多朗读、多背诵、多领悟,努力学好文言文,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历史,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点评: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在预习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先听范读,让学生在听的同时认真做好标注来助读,再谈听后的体会,让学生自己揣摩读本文时应具备的情

6、感,这样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屏幕出示学法:、首先把文章朗读几遍。、然后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领会课文大意。有什么疑问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询问老师。(四人小组活动,这一阶段可以将文章四个自然段,分别交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这样有利于深入学习,教师巡堂指点,提醒小组疏通文意,及时总结、准备交流。)(学生有的放声朗读,有的查工具书,有的三四人凑在一起讨论,有的圈画交流,有的托着下巴在思考。十分钟后班级交流、共享发现。)交流方法是:(1)每个小组派两名同学串讲一个自然段的大意,一个同学读一句原文,另一个同学用加字、换字的方法。加字法: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换字法:如昂(

7、抬)首(头)观之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一句的大意。(2)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教师相机点拨。(3)创新小练习:比一比,谁最快,教师任意说出课文中一句的大意,让学生在文中快速找出相应的文言文原句。反之,教师任意说一句文言文,学生讲句子大意。(4)四人小组按“创新小练习”的方法,再一次合作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5) 简单的课文内容归纳:观夏蚊物外之趣观虫斗、质疑问难:师:同学们,学习文言文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同学们刚才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困难?(1)生(甲)(委屈地):我认为“徐喷以烟”是讲作者用烟去喷蚊子,使蚊子在蚊帐里挣扎,但是生(乙)不同

8、意我的看法。(全体大笑)生(乙)(自信):老师,我就是不同意他的说法。师:哦,那说说你的看法。生(乙):我是从作者的角度去分析的。众所周知,作者有一大爱好,就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童年时候的作者想象力丰富,他用烟去喷蚊子,是为了让蚊子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并不是作者幼稚无知,淘气得想让蚊子在素帐中挣扎。所以我认为“徐”理解为“慢慢地”,“徐喷以烟” 应该说成: “慢慢地用烟喷它们”。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正确。谁还想谈谈自己的看法?生(丙):从“徐”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喷烟时很有分寸,他不急于求成,喷得很慢,而且喷的烟量很少,作者把握得恰倒好处。生(丁):对,假设我们在这儿

9、用上“挣扎”一词,我觉得这样就破坏了作者的诗情画意。顾名思义,“挣扎”一词用在这儿是不够妥当的。从这儿我们可以明白:用词要力求准确,否则会弄巧成拙。(2)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知道癞虾蟆是怎样出现在作者的眼前的?师:这问题提得很好。是否有同学可以解答他的问题?生:癞虾蟆是跳过来的。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老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认为癞虾蟆是爬过来的。师:请谈一谈你的观点。生:在生活中,有些人总以为癞虾蟆因为是属于蛙类的,它们也都像青蛙一样在草间跳跃的。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要你们仔细观察癞虾蟆,你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癞虾蟆不是活蹦乱跳的,而是如乌龟一样爬行的。生、(恍然大悟):哦,原来如

10、此。师:听了这位同学滔滔不绝的谈话后,大家以后观察事物时,知道应该怎样做了吗?生:知道应该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点评:老师没有生硬地灌输有关知识点,而是通过质疑问难,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三、拓展延伸,强化发现课件出示问题组:、文章以“鞭数十,驱之别院”结尾,我不明白,生气的作者为什么不把癞虾蟆打死呢?、熟读全文后,大家说说课文哪些描写富有童趣?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全文紧扣住哪个字来写的?讨论一:师(好奇地):文章以“鞭数十,驱之别院”结尾,我不明白,生气的作者为什么不把癞虾蟆打死呢?(学生思索片刻,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生:作者虽然为小虫打抱不平,之所以不将癞蛤

11、蟆处死,而只是“驱之别院”,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珍惜生命,处之有度”的人。生:虽然作者目睹癞虾蟆把虫子吃掉,非常生气,但是他只是把癞虾蟆教训了一顿,赶到别的院子里去。说明了作者富有同情心。生:本文的作者儿童时就懂得生命的贵重,不忍心打死它,体现作者美好的心灵,正直可爱,天真无邪。另外,我认为作者应该是一个爱护环境的人。(鼓掌)讨论二:师(赞许地):大家都说得很好,作者的确是一个正直可爱,天真无邪,令人喜欢的人。熟读全文后,大家说说课文哪些描写富有童趣?你最喜欢哪些句子。生(合作探究后得出):本文描写最富于童趣的有两处:一是写夏天群蚊起舞,人们苦不堪言,而作者异想天开,竟把蚊群比作群鹤,又联想到

12、曾经见过的一幅“青云白鹤图”,便“喷以烟”,结果真的出现了一幅“鹤唳云端”的图景,表现了一个幼稚心灵的审美情趣。二是写“我”观察两只小虫在草丛相斗,在作者的幼年想象中,却是两只猛兽在树林相斗。看得兴致正浓时,突然有一只庞然大物吃掉两兽,作者吓得六神无主,清醒之后发现是一只癞蛤蟆,老羞成怒,结果把它打了一顿。然后赶到别的院子去。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因为写出了“我”心里这么想,眼前就出现了群鹤飞舞的景观,从而产生“物外之趣”,另外把蚊子留在帐中,喷烟观看,更是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

13、进一步体现了物外之趣。生:我最喜欢“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些句子,因为这些句子表现了“我”联想丰富,聪明,善于用想象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作者把土墙脚、花台上的丛草比作树林,蚊虫比作禽兽,凹凸不平的瓦砾、土块比作高山、深谷等,在想象中饱览了 “大自然”的风光。而且这些句子非常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讨论三:师:谈得真不错,大家讨论一下:全文紧扣住哪个字来写的?生(齐):“趣”字。师:对。全文紧紧围绕着一个“趣”字,揭示出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而这些“物外之趣”对大人来说似乎是闲情逸趣,可这却是孩子们把他们自己的世界与自然界融合在一起的结果,这使我们

14、联想到小时候的哪种游戏?生:这使我们联想到孩子们“过家家”,视布娃娃为子女,以纸盒当家的场面和乐趣。师总结:是的,那么文中的“我”视蚊为鹤,以丛草为林,当然是真实可信的了,孩子们纯真的感情和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就是智慧火花的闪亮。同学们,让我们睁大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生活中的“趣”、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巧”、生活中的“善”。四、限时作业,当堂检测、收集本课的成语,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以“童趣”为题,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段话。【板书设计】童趣沈复观夏蚊物外之趣观虫斗教学反思本案例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组探究,集体攻坚揣摩欣赏,体验对话评价激励,拓展延伸的过程,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组织了丰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凸现了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原则:问题性、情境性、合作性、过程性。精心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容量大,训练多,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基础能力的提高。化难为易,化整为零的教学过程,可以扫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障碍,提高教学效率。整节课就是这样的活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置身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以文本为基础,经过联想、想像、欣赏、怀疑、整合等思维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