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家长和教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_第1页
引导家长和教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_第2页
引导家长和教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导家长和教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初一新生来校学习已整整一个月,作为校长,很清楚还是有相当多的家长对要不要给孩子搞“校外辅导”,心里很矛盾,很纠结,拿不定主意,很是希望有“明理人”能给他们“指 点迷津”,让他们看到正确的方向。关于“要不要给孩子校外辅导”, 可能身份不同,情况不同, 立场不同,理念不同,所持的观点也不同,尤其是家长与教师, 许多观点都很不相同。作为一个既严肃敏感,又无法回避的话题, 笔者也关注很多年了,也想较深层次地去剖析此问题, 同时表达 我的观点,也权且作为给对此问题一直很矛盾、很纠结的广大家长提供一个参考。“校外辅导”,顾名思义,就是孩子在学校里接受正常的教 学之外

2、,在校外接受的一些教学活动,俗称“校外补课”。形式 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孩子到教师家里接受辅导(也有少数是教师 到学生家里给学生辅导),就是一般我们常说的“家教”;另一 种就是送孩子到社会上办的培训机构接受辅导。因为时间关系, 这两种形式基本都在双休日或暑寒假进行,部分也会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进行。综观近十年的中国“校外辅导”市场,虽屡有整顿与打击, 但生意终究一直相当红火,尤其是城区或城区周边更有愈演愈烈 之势。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有众多的家长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进 这个“市场”,以期助力孩子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现代家庭, 因为孩子少,家庭重视,所以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 凤”,希望自己的孩

3、子将来有个美好的未来,这无可厚非。许多 家长认为自己没水平给孩子辅导,或忙于工作、生意,没精力, 没时间管,总认为再去校外让教师补一下,总有一点好处的,再 加上家里也不在乎这点钱,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将孩子送到教 师家里,或去社会培训机构“补课”,甚至不管孩子心里愿意不 愿意。除上述情况外,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心理其实很矛盾, 很纠结,很茫然,一方面,自己家庭经济并不富足,花费这笔钱 是不小的开支,而且也很难说到底有没有效果,有多少效果;另 一方面,确实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能上去,看到那么多别的家庭在给孩子花钱参加“校外辅导”,生怕自己不跟进,孩子成绩跟不上,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自己,于

4、是不管“三七二十 一”,也就硬撑着带孩子“去补了再说”。这样心态的家长,在 我所了解的情况中,其实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们不少教师基于理念上的认识或利益上的驱动,有时也会明里暗里“引导”家长让孩子去参加“校外辅导”,甚至会对家长说“为孩子花钱,要花在刀刃上”。也有不少校长基于政策上 的规定,虽然一般不会作公开宣传与表态, 但对教师的“违规家 教”,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家 长给孩子安排“校外辅导”更是听之任之。在他的理念中,“校 外辅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多少还是有好处, 有帮助的。 于是 又想,“校外辅导”又不要我学校掏钱,校长掏钱,我又没逼着 他们去,是家长自己愿意,

5、 如能帮助提高学生成绩, 对于我学校、 我校长何乐而不为呢?那么,“校外辅导”到底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到底有没有 好处?有多少好处?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笔者的观点, 当然是 不能一概而论。就初中阶段而言,从补习的科目与内容来看,如 果是艺术与体育等一些非考试科目, 那应该还是有好处的, 因为 在学校里接受专业学习与训练的时间毕竟太少, 尤其像书法、 绘 画、器乐弹奏、舞蹈等,如果孩子在这方面自己有兴趣,也有一 定的潜力, 并且家长也有意让孩子在这方面有特长发展, 我认为 适当参加一些“校外辅导”, 是有必要的, 一般也会有良好的效 果。而事实是初中阶段,考试学科的压力与小学相比明显加大, 学习

6、的科目多了, 难度也增加了, 所以初中阶段的“校外辅导” 多数集中在考试学科上,就我们浙江省近 10 余年的情况来说, 就是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五大学科上,尤以数学、英 语、科学三大学科最多,语文与社会相对少一些。那么,这些学 科,对于家长来说,到底需不需要给孩子搞“校外辅导”,笔者 的观点:整体而言,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参加“校外辅导”弊大 于利,尤其是盲目跟风,更可能毁了孩子。所以,能不搞尽量不 搞,能少搞尽量少搞。理由一: 这些学科都是所谓的基础学科, 它里面所包含的知 识与技能, 学科老师都会在课堂上以不同的形式与方式方法教给 学生,而且日后还会分阶段地对前面的知识加以复习、巩固

7、,包 括节次复习、 单元复习、 期中复习、 期末复习。学生一般情况下, 如能按要求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准确把握 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对理解不清的、不透彻的,若能“不耻下 问”,及时问老师或同学,一般都没有问题,真的没有必要再去 参加“校外辅导”。作为已接近 30 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回想 我们过去的学习历程,除了同学间的一些相互帮助,哪有什么 “校外辅导”, 我们不是都很好地过来了, 而且相比今天的孩子, 那时候的我们与后来的我们更显示独立的能力。 其实, 今天的孩 子,不靠“校外辅导”,学习成绩优秀的比比皆是,大有人在, 他们才称得上真正的优秀者。我任校长的上一个学校, 曾经

8、有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 孩子 是双胞胎, 经济条件很一般, 去年一个考上北大, 一个考上浙大, 有媒体专门问家长:孩子上小学、中学有否给他搞过“校外辅 导”?家长坦率地说从来没搞过。理由二:人都会有惰性,都会有依赖性,长期为孩子搞“校 外辅导”,时间一长,他便养成了习惯,想改都不容易。尤其一 些家长,当初送孩子去补习, 本身就没有让孩子“断奶”的想法, 时间久了,就真的很难“断奶”。而“校外辅导”不管怎么说, 充其量,不过是人一天中的“佐餐”而已,而不是“正餐”。试 想“正餐”没吃好,光靠“佐餐”怎么行?其实,只要把“正 餐”吃好了,有没有“佐餐”真的不重要。事上,就是有这样的 孩子,他上课不

9、认真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没有去认真完成, 有问题也不问,不懂装懂,倒是家长给他安排的“校外辅导”至 少表面上一次不落,这样的孩子,不可能会有学习成绩上的进步。作为校长,一直听很多班主任、教师反映,双休日的学生作 业质量往往最差(一般是每天当堂训练或午自修有教师管理的时 候作业质量较高,然后是周一至周四的回家作业质量次之)。那 本来,周五晚上与双休日回家作业的时间最充裕,教师的期望值也比较高,那为何偏偏作业质量反而最差呢? 一般地,班主任与任科教师都会埋怨,说明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喜欢偷懒。对于 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双休日的学生回家作业质量为何最差, 我认为,跟家长过多地给孩子搞“校外辅导

10、”有关,试想:一个 孩子一周辛苦下来了,结果家长让他再接受“校外辅导”,搞一 科就是半天,搞两科就是一天,总共才两天双休,小孩子嘛,总 还要休息,玩耍一下,还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回家后作业, 怎么办? 当然,只能随便一点应付一下, 这样的回家作业质量还会高吗? 我曾听多个学生亲口跟我讲这样的话,我认为不无道理。作为家长、教师真的有反思的必要。理由三:初中阶段孩子除了生理,也是心智发育最重要的阶段, 更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 惯的最佳时期。而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中很重要的一 点,就是要减少孩子对“校外辅导”的依赖,引导他自己学会学 习。初中阶段,孩子的心智逐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包括学生的 思

11、维方式、学习的习惯等都会在这个时期初步定型。所以,这个 时期,作为家长也好,作为学校也好,教师也好,如果能够花大 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虽然,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容易, 但只要坚持不懈, 一定会 事半功倍,一定会有好的收获。十多年前, 笔者还在当时的绍兴县实验中学任职, 当时学校 作为全省初中“轻负担、高质量”的典型,我花了很多心思,搞 了一个“绍兴县实验中学倡导学生养成的 20 个良好的学习习 惯”,在全校大力推进,实践效果很好。后来,这个版本被绍兴 县内外不少学校翻用实践, 包括后来我任职的几个学校, 实践的 效果都不错。尤其要点明的是, 孩子一

12、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仅对当前,而且非常有利于他后续的“持续发展”;相反,孩 子对“校外辅导”一旦产生依赖心理, 那肯定对他的后续发展很 不利,即便是“目前情况不错”,但终究不会长久。不少家长反 馈,那些习惯了“校外辅导”的孩子,一旦“断奶”,便更是无 所适从,完全缺乏学习的独立性与主动性。理由四:现在的“校外辅导”市场, 从辅导教师的情况来看, 效果一般也多不理想。 在职教师搞的基本属于“家教”一类, 他 们一般不去社会培训机构上课, 因为那里被发现与举报的可能性 相对较高,而且收益也没有自己搞家教来得高。教师搞家教,少 的几个,多的十几个;赚钱狠的,双休日或假期弄个24批, 每批十几

13、个,形式也多数是花 12个小时让学生做练习卷,然 后花 1 个小时左右时间, 由教师讲评, 说穿了也无非是在小班级 里多上了几节课而已。而那些社会培训机构,或许受利益驱使, 现在有证的无证的可谓“遍地开花”, 比比皆是, 尤其是城区或 大的一些乡镇,谁都想从中分得一块蛋糕,因为政策等因素,社 会培训机构很难找到一些有知名度的在职教师为其授课, 故聘请 的多为退休教师或大学生,要么集中讲课,要么分类辅导。尤其 那些大学生,因为缺少教学的实际经验,流动性也很强,故要讲 实际效果,真的很难。理由五:实践证明,呼吁家长们尽可能不要或少给孩子搞 “校外辅导”, 不会给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造成任何影响, 反

14、而 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 的动力。经过非常慎重的理性思考与大胆抉择, 10年前开始, 我在每年一次给初一学生家长会的校长集中讲话中, 都会安排一 定的时间, 专门谈初中生是否需要搞“校外辅导”的问题, 呼吁 广大家长尽可能不要或少给孩子搞“校外辅导”, 尽可能让孩子 学会学习, 尤其是初中阶段,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很重 要。可以说,每次这样的讲话,都给家长很大的震撼力,因为很 少有校长会专门讲这样敏感的问题,更不会作公开的呼吁。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我的观点,也愿意去尝试, 虽然还远未达到全部, 但至少比例已越来越高。 而我先后担任校 长的 3 所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稳中有升, 我所期待的 ?粝胝?逐步变为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