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班主任要会“扶”能“放”_第1页
一年级班主任要会“扶”能“放”_第2页
一年级班主任要会“扶”能“放”_第3页
一年级班主任要会“扶”能“放”_第4页
一年级班主任要会“扶”能“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班主任要会“扶”能“放” 园子小学 冶淑红哎,终于熬到了放学,把眼前这群唧唧喳喳的小家伙送出了校门,我总算可以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可还来不及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我又拖着如同灌了铅的身体重新回到教室。教室里一片狼藉:课桌椅横七竖八地歪在一边,地上躺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片,它们似乎都眨巴着眼睛,淘气地看着我一个人如何收拾面前的“残局”!洒水、扫地、拖地、排桌椅,教室里就只剩我一个人忙忙碌碌,安静极了,也孤单极了。此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相信刚接手一年级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开学初的一个月里,与其说自己是老师,不如说更像个“保姆”。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孩子们的吃喝拉撒一样

2、得烦,更别说指望这群孩子能为班级做点什么了。通常情况下,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从不需要打扫教室的卫生,因为有幼儿老师和保健老师具体负责教室环境的布置和卫生的清扫。再加上幼儿的家长因为孩子年龄小,所以在劳动能力的培养上有所忽视,当孩子们成为小学生时也就缺乏了在集体中劳动的意识和能力。总是这样由我“包办代替”当然不是长远之计,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孩子都是不利的。我毕竟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三头六臂,哪能在一年级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事情都得亲自上阵,这样岂不累趴下?不行,我必须要引导孩子们从“要我劳动”转化为“我要劳动、我会劳动、我爱劳动”才行!我想,孩子们一定要经历一个由“他律”向“自律”的过程地转变。

3、为了引导孩子们关心集体,我利用班会课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别看孩子们年龄小,可讨论身边的话题还是非常踊跃的。不过光停留在口头上说说当然是不行的,课间时,我不仅要忙着提醒孩子们做课前准备,找个别孩子交流,还要排桌椅,捡纸屑,真是把我忙坏了。我想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孩子们没有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没有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有一次,我看见邻居家的孩子正跟他的奶奶有说有笑地剥毛豆,他的脸上绽放着满足的笑容。小小的豆子给了我启发,我想不如在班上举行个“剥豆豆”比赛吧,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劳动的乐趣。 随着一声哨响,“金豆银豆,剥豆豆比赛”开始了。只见五十四双小手在半空中挥舞着,每个孩子都是那么专注,唯恐好不

4、容易剥出的豆豆淘气地“跑”得没了影。开学以来,我还从没看到过这群天性好动的孩子有如此耐心地做一件事情呢!此时的教室一片寂静,空气都好像凝固了一般。有的孩子正细心地撕下毛豆皮上的茎,用大拇指轻轻一掰,豆子就像珠子一样落进了面前的碗里。有的孩子小脸憋得通红,两只手使劲地拽毛豆,可他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那毛豆还像被胶水沾住了一样就是不裂开,急得他眉头都拧在了一块儿。哎呦,正当我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孩子们“千姿百态”的表现时,“嗖”的一声,一粒毛豆不偏不倚刚好砸在我的脑门上,我急忙寻找那“偷袭”我的小家伙。哈哈,他正盯着我直吐舌头,脸也红到了脖子根,我连忙提醒他“没关心,快点剥豆吧!”“3、2、1,时间到

5、!”比赛结束,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小心地保护着面前的“战果”,一粒一粒地数了起来。根据剥豆的数量,终于产生了我班的“劳动大比拼之剥豆大王”,我还颁发了荣誉奖章。获得“剥豆大王”的孩子在活动结束后这样说道:“太好玩啦!我觉得剥豆真是一件辛苦又有意思的事情呀!”我说:“是啊!如果能用上自己亲手剥的毛豆炒上一道菜,那菜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不信今晚就回家试试吧!”事后,有家长与我交流,孩子回家后很兴奋,主动要帮忙做家务的孩子真不少,他们觉得这样的活动有趣有意义,建议多组织。 这次的活动让孩子们触动很大,我立刻趁热打铁,告诉孩子们“剥豆豆比赛”只是劳动大比拼的一个小小热身而已,接下来,我们还在班级中评选

6、各项劳动小能手:扫帚司令、除尘大将、清洁小白鸽一枚枚精致的奖章让孩子们向往得不得了,他们也都跃跃欲试起来。 “老师,不得了了!马强和马萍萍在教室里打起来了!”我赶紧冲进教室一瞧,正是班里的两个“调皮猴”在闹腾。一个手握扫帚大叫:“齐天大圣来也!接我一棒!”另一个高高举起手中拖把得意地喊道:“我是哪吒三太子。你这小小的弼马瘟吃我一枪!”其他的值日生都站在一边看热闹呢!扫帚、拖把被扔了一地。孩子们看到我来了,都傻眼了,楞楞地站在那儿一动都不动了。看到眼前的这番情景,我的怒火“腾”地就冒上来了。要知道,上星期我可是才批评过小伟和小志呀!他俩值日时拎着全是水的拖把在走廊里转圈圈。这一转可不得了,走廊的

7、瓷砖上溅满了脏水,成了个“大麻脸”。害得我和其他值日生忙活了好半天,才把溅在瓷砖上的污水擦干净。今天怎么又犯老毛病啦?我正想发作,可转念一想:不行,如果批评有用,这次就不应该在他们身上发生同样的错误了。于是出乎孩子们的意料,我没有冲着他们发火,而是帮着他们一起打扫卫生,然后让他们赶紧回家。我也需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处理的办法。看来需要找到一个既能治标又能治本的办法才行! 此时,我想起最近班里的劳动工具缺损得非常厉害的情况,扫帚缺了扫把头,拖把一拖地就老是掉布条子,洒水壶的喷嘴也不知去向了这个问题的“本”在哪里呢?原来活泼好动的孩子们都拿劳动工具当玩具了!我曾想过要么“损一赔一”的办法,但这并不

8、是杜绝的好法子,因为孩子们没有真正明白爱护劳动工具的重要性,那怎么办呢? 凭着自己多年来对一年级孩子的了解,我知道他们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他们离开幼儿园没多久,认识世界的方式还是以形象直观为主的。如果能够借助孩子们的嘴巴,通过故事的形式寓教于乐,是不是更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呢?我决定分两步实施自己的计划:第一步,我选了班里几个机灵的孩子排练小品卫生角里的对话, 马强和马萍萍当然也在其列。我专门召集他们开了个小型动员会,请他们留意身边的同学是怎样使用劳动工具的,再向同学、家长收集自己表演的台词,最后由我帮助归纳和整理。表演当天,我没有给他们准备头饰,而是让他们拿着那

9、些被损坏的劳动工具诉说苦恼。马强握着当初他用来当金箍棒的扫帚表情严肃地说道:“我最近真得很痛苦!长长的手臂断了,成了个残废。小主人说我没用了,就要把我扔进垃圾箱了,谁能来救救我呀?”马萍萍拎着洒水壶,愁眉苦脸地说:“别看我肚子大,长得算不上帅,可我的本领很大哦!你们扫地时扬起的灰尘可都靠我制服,要不,它们飞进你们的眼睛里、鼻子里和嘴巴里可难受了。可现在我的喷头失踪了,我的威力也没有了。我的法宝喷头呀,你快回来!”台下的孩子们一个个专注地看着小演员的表演,他们时而笑得前仰后合,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又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第二步,着力培养一年级孩子的劳动能力。通过观察,我发现其实孩子们之所以总喜欢拿

10、劳动工具当玩具,不光是因为不懂得爱护,也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这些劳动工具的真正用途。 刚入学的孩子中大多根本不会值日,扫帚不会握,垃圾不会搓,拖把不会洗,就连垃圾袋都不知道怎样套在垃圾桶里。打扫卫生时我就亲自上阵,带着孩子一起弄,手把手地教。向他们传授劳动经验:扫帚要用双手握才能省力,不要拿得太高,这样更容易控制扫帚的方向;撮垃圾时要将簸箕的把手处稍稍太高,跟地面形成夹角,这样垃圾就能乖乖地跑进簸箕里;洗拖把时龙头不要开得太大,否则湍急的水流肯定会将池里的污水溅在身上;拖走廊时,按“Z”形路线左右拖地一定既省时又省力总之,实践才能出真知。同时,我也不忘及时表扬学得快,会劳动的孩子,使他们更有劳动的

11、热情,带动其他的值日生一起学。我也发现,很多孩子跟着我一起打扫,他们总显得非常兴奋,也许有种“并肩作战”的感觉吧,所以充满了无穷的力量。真没想到,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效果比我先前的苦口婆心、奖惩分明要好得多。我终于找到了治标又治本的好办法! 在劳动的过程中,我还结合孩子们看小品的感受,积极引导他们爱惜劳动工具,不拿卫生清扫工具当玩具,学会轻拿轻放,工具摆放有序。这些细节的引导对于孩子在其它方面的发展也是有益的。 “明天下午,全校进行卫生大扫除。请小朋友们带好抹布和水桶!”我的话音刚落,“耶!”全班孩子就欢呼雀跃起来。这可是以前在幼儿园里从没有经历过的。可当晚我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我

12、一连接了好几通家长的电话,内容大致都是担心孩子小,大扫除是否需要家长来帮忙?我理解家长的担忧,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帮助。没想到,第二天仍然有几个家长悄悄地来帮忙。有的家长干脆从孩子手中抢过抹布擦起玻璃来。一个孩子的奶奶对我说:“老师啊!孩子还小呢!这些活就让我们来干吧!以后还要大扫除尽管喊我们来,反正在家里也是闲着。”听了这话,我真是哭笑不得。就这样,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扫除成了“全家总动员”! 其实那天的情景给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孩子们那不解的眼神至今仍历历在目。我本想这是孩子们进入小学后的第一次大扫除,一定要在这次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一下“团结就是力量”,体验在集体中劳动的

13、愉悦。可没有想到孩子们却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失去了一次实践的好机会。 我回顾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一年级新生,也接触了一拨又一拨的新生家长。我逐渐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的意识也越来越淡薄了,孩子们的劳动能力也就越来越弱。 我首先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宣传。那天,我在家长会临近尾声时建议家长查看自己孩子的抽屉,小小抽屉肚是孩子们在校学习生活的缩影。起初,家长对此事并没有引起重视,可当他们看完孩子的抽屉情况后,有些家长的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原来有的孩子的抽屉里乱七八糟,餐垫、纸巾、文具塞了一抽屉,家长也忍不住开始帮着收拾起来了。我说:“其实孩子的学习能力与他们的生活能力有着密切的

14、关系。生活能力强的孩子能够合理地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只重视学习,而不重视生活能力的培养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这其中劳动能力是生活能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不知道家长听完我的话后接受了多少,但我这发自肺腑的一席话绝对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我想家长能够听出我的良苦用心。 接下来,我尝试组织亲子共同体验劳动感受的系列活动,在各项活动中不仅调动孩子的劳动积极性,也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团团圆圆迎新春”的活动中,孩子们动手写写画画做请柬,邀请爸爸妈妈来参与。家长为了能在活动中表现出色,也使自己的孩子获得胜利,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事先在家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汤圆馅儿,真是琳琅满目,

15、应有尽有。活动当天,亲子齐上阵,比比谁家的元宵裹得又多又圆,没想到,家长参与的热情比孩子们还高呢,在其乐融融中彼此享受着劳动的欢乐。爬山比赛中,我建议家长尝试放手,鼓励孩子学会负重攀登,相信孩子能够与家长一同承受爬山过程中的辛苦。我还带领家长和孩子利用周末时间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在“义卖送爱心”的活动中,亲子一同在街头卖报纸,再把挣来的钱捐给灾区失学儿童。家长们都说虽然很辛苦,但很值得。在一次次活动中,家长体会到劳动能给孩子带来无穷收获,也给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参与劳动,他们也逐渐明白,孩子们要想获得这样的劳动体验只有在集体中才能享受到。家长和孩子都深深体会到劳动最光

16、荣,爱劳动的孩子才能生活得更精彩!增强一年级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的能力,需要家长和老师,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 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室变得整洁干净,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些依然稚气的他们,有了劳动的意识,更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并能体验到劳动的快乐,真正走出了“做学习的小主人、集体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的第一步。确实,没有班主任的“帮扶”,哪有孩子锻炼的机会,没有班主任的“放手”,哪有孩子们能力的提高。只有引导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他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生活能力的“人”。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基石,是儿童学习生涯的“开端”。一年级班主任必须在班级管理上会“扶”能“放”,帮助孩子最终实现自我的管理,才能从“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无论是课间活动安全,还是培养劳动意识和能力,或是幼小衔接中出现的其他状况,一年级班主任不能只期望于班级管理中事事“亲历亲为”,更应该在管理中有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意识,这样才能帮一年级孩子开好“头”,也才能让自己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