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精品课件_第1页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精品课件_第2页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精品课件_第3页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精品课件_第4页
腮腺疾病的影像诊断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4/26最新 PPT1腮腺疾病影像诊断腮腺疾病影像诊断2021/4/26最新 PPT2腮腺解剖腮腺解剖v位于下颌骨后位于下颌骨后,胸锁乳突肌前胸锁乳突肌前,上致颅上致颅底底,位于乳突尖和颞颌关节之间位于乳突尖和颞颌关节之间,下至下至下颌角下颌角,是茎突前咽旁间隙重要器官是茎突前咽旁间隙重要器官v腮腺是脂肪性腺体,腮腺是脂肪性腺体,CT呈低密度呈低密度v腮腺内血管显示清楚腮腺内血管显示清楚2021/4/26最新 PPT32021/4/26最新 PPT4腮腺混合瘤(腮腺混合瘤(Mixed tumour)v占占75%,以良性混合瘤最多见,以良性混合瘤最多见v30-50岁青壮年好发,性别无明

2、显差异岁青壮年好发,性别无明显差异v腮腺内无痛性肿块,病程较长,生长缓腮腺内无痛性肿块,病程较长,生长缓慢慢2021/4/26最新 PPT5v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5cm,包膜,包膜较完整,边界清楚,切面呈灰白色较完整,边界清楚,切面呈灰白色v肿瘤含有软骨、角化物,粘液样组织及肿瘤含有软骨、角化物,粘液样组织及钙化,常有坏死和囊变区,一般有完整钙化,常有坏死和囊变区,一般有完整的包膜。的包膜。2021/4/26最新 PPT6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lX-ray:平片可显示腮腺区肿块:平片可显示腮腺区肿块l造影检查:导管及腺体被推压移位征象及腺体造影检查:导管及腺体被推压移

3、位征象及腺体充缺,导管拉长、迂曲、分离呈手握球征,导充缺,导管拉长、迂曲、分离呈手握球征,导管无破坏征象。管无破坏征象。lCT:腮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腮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与正常腺体分界清楚,增强扫描:肿块光滑,与正常腺体分界清楚,增强扫描:肿块均匀或环形强化均匀或环形强化2021/4/26最新 PPT7MRI表现表现混合瘤较小时,信号均匀混合瘤较小时,信号均匀T1WI呈等信号,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或高信号呈略高或高信号边缘可见低信号包膜边缘可见低信号包膜发生坏死、囊变时信号不均,长发生坏死、囊变时信号不均,长T1长长T2 T2WI瘤体内低信号瘤体内纤维间隔

4、瘤体内低信号瘤体内纤维间隔极低信号为极低信号为钙化钙化2021/4/26最新 PPT8CASE-1l病史摘要病史摘要 男性,男性,53岁。主因发现双侧上颈部岁。主因发现双侧上颈部包块来医院就诊,查体双侧腮腺区均可扪及包包块来医院就诊,查体双侧腮腺区均可扪及包块,界清,有轻度压痛。块,界清,有轻度压痛。2021/4/26最新 PPT9CT表现表现2021/4/26最新 PPT10CT CT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平扫示病变呈圆形,类圆形或轻度不规平扫示病变呈圆形,类圆形或轻度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物,密度高于腮腺实则形软组织密度肿物,密度高于腮腺实质。质。少见囊变、坏死及出血征象。少见囊变、坏死及出

5、血征象。增强后肿瘤呈均匀一致的强化增强后肿瘤呈均匀一致的强化l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2022-3-72022-3-7Monday, March 07, 2022l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2-3-72022-3-72022-3-73/7/2022 11:38:05 PMl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2-3-72022-3-72022-3-7Mar-227-Mar-22l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2-3-72022-3-72022-3-7Monda

6、y, March 07, 2022l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2022-3-72022-3-72022-3-72022-3-73/7/2022l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年3月月7日星期一日星期一2022-3-72022-3-72022-3-7l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2022年年3月月2022-3-72022-3-72022-3-73/7/2022l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3-72022-3-7

7、March 7, 2022l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2-3-72022-3-72022-3-72022-3-72021/4/26最新 PPT12需鉴别的疾病为需鉴别的疾病为囊性淋巴瘤囊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仅:发病率低,仅 610%,男女发,男女发病率之比为病率之比为5:1,为囊性肿瘤,好发腮腺下极,为囊性肿瘤,好发腮腺下极,就诊时瘤体往往很大,可为多中心发生,就诊时瘤体往往很大,可为多中心发生,CT上密度不如混合瘤高,实质无明显强化。上密度不如混合瘤高,实质无明显强化。2021/4/26最新 PPT13腮腺混合瘤恶变:腮腺混合瘤

8、恶变:恶变时包膜消失,与周围组恶变时包膜消失,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若表现为周边环织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若表现为周边环形强化,中心低密度区则提示有恶变可能,可形强化,中心低密度区则提示有恶变可能,可有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2021/4/26最新 PPT14鳃裂囊肿鳃裂囊肿l为胚胎发育过程中,鳃弓和鳃裂未能正常融合为胚胎发育过程中,鳃弓和鳃裂未能正常融合或闭锁不全则形成囊肿或瘘管或闭锁不全则形成囊肿或瘘管l病理上鳃裂囊肿为球形囊性肿块,包膜完整光病理上鳃裂囊肿为球形囊性肿块,包膜完整光滑,切面为单房囊腔,囊壁较薄,内壁光滑或滑,切面为单房囊腔,囊壁较薄,内壁光滑或有局限性突起

9、。囊内大多数呈清亮黄色浆液,有局限性突起。囊内大多数呈清亮黄色浆液,少数为白色乳状液或黄褐色粘稠液体。少数为白色乳状液或黄褐色粘稠液体。2021/4/26最新 PPT15l人胚第人胚第4周初出腮弓,左右对称,第周初出腮弓,左右对称,第4周末可见周末可见第第14对腮弓出现,第对腮弓出现,第5、 6对腮弓在人几乎对腮弓在人几乎形不成。相邻腮弓之间有腮沟,共形不成。相邻腮弓之间有腮沟,共5对。第对。第1对对腮弓不久发育成上颌隆起和下颌隆起,参与颜腮弓不久发育成上颌隆起和下颌隆起,参与颜面的形成。第面的形成。第2对腮弓参与舌骨及颈部的形成,对腮弓参与舌骨及颈部的形成,第第2腮弓向尾侧增长迅速,逐渐覆盖

10、腮弓向尾侧增长迅速,逐渐覆盖3、4腮弓,腮弓,第第2对腮弓与下方其他腮弓之间的腔隙,称为对腮弓与下方其他腮弓之间的腔隙,称为颈窦。不久颈窦闭锁,颈部形成。如果在胚胎颈窦。不久颈窦闭锁,颈部形成。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育过程中, 颈窦不闭合颈窦不闭合, 留有残余的上皮组织留有残余的上皮组织, 即可形成腮裂囊肿。并可继发感染和反复发作。即可形成腮裂囊肿。并可继发感染和反复发作。有时未闭合的腮囊与未消失第有时未闭合的腮囊与未消失第2腮裂同时存在,腮裂同时存在,形成有内、外瘘口的第形成有内、外瘘口的第2腮裂瘘管,外口在胸腮裂瘘管,外口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舌骨平面),内口在扁桃体窝。锁乳突肌前缘(舌骨平面

11、),内口在扁桃体窝。2021/4/26最新 PPT16l自耳屏前,向下经胸锁乳突肌前缘至锁骨的一自耳屏前,向下经胸锁乳突肌前缘至锁骨的一条线上均可发生。第一鳃裂囊肿,为第一鳃裂条线上均可发生。第一鳃裂囊肿,为第一鳃裂残留胚胎痕迹,即从外耳道至颌下三角,多位残留胚胎痕迹,即从外耳道至颌下三角,多位于下颌角后下部于下颌角后下部, 表现为颈侧上方逐渐肿大的表现为颈侧上方逐渐肿大的肿块。第一鳃裂囊肿又分二型,即来源于外胚肿块。第一鳃裂囊肿又分二型,即来源于外胚层为层为型,来源于内胚层和外胚层为型,来源于内胚层和外胚层为型。型。l第二鳃裂囊肿为位于颌下区到甲状软骨水平,第二鳃裂囊肿为位于颌下区到甲状软骨

12、水平,多位于胸锁乳突肌中部前缘多位于胸锁乳突肌中部前缘, 表现为颈侧中部表现为颈侧中部逐渐肿大的包块,第二鳃裂囊肿分为四型,逐渐肿大的包块,第二鳃裂囊肿分为四型,型位置表浅,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阔肌深型位置表浅,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阔肌深面;面;型较常见,部位典型,位于胸锁乳突肌型较常见,部位典型,位于胸锁乳突肌浅面,颈动脉间隙外侧和颌下腺后方;浅面,颈动脉间隙外侧和颌下腺后方;型位型位于颈动脉至咽侧面之间;于颈动脉至咽侧面之间;型囊肿位于咽粘膜型囊肿位于咽粘膜间隙。间隙。2021/4/26最新 PPT17v囊壁结构有两种类型:淋巴组织与纤维组织为囊壁结构有两种类型:淋巴组织与纤维组织为主

13、型。主型。v临床上,鳃裂囊肿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临床上,鳃裂囊肿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女性。2021/4/26最新 PPT18v主要症状为颈部包块,约半数伴疼痛;主要症状为颈部包块,约半数伴疼痛;另外,半数无痛性包块为偶然发现,表另外,半数无痛性包块为偶然发现,表面皮肤正常,扪诊质地柔软有囊性感,面皮肤正常,扪诊质地柔软有囊性感,边界清楚。边界清楚。v行包块穿刺可抽出囊液行包块穿刺可抽出囊液2021/4/26最新 PPT19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vCTCT表现为:颈部圆形、类圆形囊性病灶、表现为:颈部圆形、类圆形囊性病灶、壁光整与周围结构分界清。壁光整与周围结构分界清。 vMRI表现

14、:长表现:长T1长长T2信号影,信号均匀信号影,信号均匀一致,边缘清晰一致,边缘清晰2021/4/26最新 PPT20腮裂囊肿腮裂囊肿CT2021/4/26最新 PPT21腮裂囊肿腮裂囊肿MRI2021/4/26最新 PPT222021/4/26最新 PPT23腮腺恶性肿瘤腮腺恶性肿瘤v常见恶性混合瘤、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常见恶性混合瘤、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v好发年龄较大的人群好发年龄较大的人群v腮腺区粘连固定的肿块,触之较硬,边缘不清腮腺区粘连固定的肿块,触之较硬,边缘不清v疼痛、面神经麻痹、张口困难,多年生长缓慢、疼痛、面神经麻痹、张口困难,多年生长缓慢、近期迅速增长近期迅速增长v

15、病理:浸润生长、包膜多不完整,常累及周围病理:浸润生长、包膜多不完整,常累及周围组织或皮肤组织或皮肤2021/4/26最新 PPT24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X-ray:下颌骨边缘糜烂、骨质破坏或骨:下颌骨边缘糜烂、骨质破坏或骨膜增生膜增生CT:边缘不清、轮廓不规则肿块、增强:边缘不清、轮廓不规则肿块、增强不均匀轻度、中度强化,周围脂肪间隙不均匀轻度、中度强化,周围脂肪间隙消失消失MRI:T1WI较低信号,较低信号, T2WI较高信号,较高信号,边缘不清、轮廓不规则肿块边缘不清、轮廓不规则肿块2021/4/26最新 PPT25腮腺导管癌腮腺导管癌2021/4/26最新 PPT26AX T1WI20

16、21/4/26最新 PPT272021/4/26最新 PPT282021/4/26最新 PPT292021/4/26最新 PPT30腮腺神经鞘瘤:腮腺神经鞘瘤:v起源于周围神经鞘的起源于周围神经鞘的雪旺氏细胞雪旺氏细胞。属良性肿瘤,。属良性肿瘤,但个别有恶变倾向。原发于腮腺者极为少见。但个别有恶变倾向。原发于腮腺者极为少见。v病因尚不清楚,据文献报道仅占腮腺良性肿瘤病因尚不清楚,据文献报道仅占腮腺良性肿瘤的的5.9%5.9%。v好发于青壮年。本病病程长,病变发展缓慢好发于青壮年。本病病程长,病变发展缓慢v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当肿瘤长大时。可出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当肿瘤长大时。可出现局部肿大

17、,疼痛,面部麻木等。现局部肿大,疼痛,面部麻木等。2021/4/26最新 PPT31腮腺区神经鞘瘤腮腺区神经鞘瘤病史摘要病史摘要 女性女性,38岁。主因发现左颊部肿物来岁。主因发现左颊部肿物来医院就诊。患者医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面颊部较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面颊部较右侧肿大,并可触及一黄豆大小的肿物,但无右侧肿大,并可触及一黄豆大小的肿物,但无任何不适感,近一月来肿物明显肿大,并有压任何不适感,近一月来肿物明显肿大,并有压痛。查体:左腮腺区可触及肿物,较固定,表痛。查体:左腮腺区可触及肿物,较固定,表面皮肤正常,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面皮肤正常,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超示左腮腺肿物,

18、直径左腮腺肿物,直径2.5cm。2021/4/26最新 PPT32CT表现表现l左腮腺深部可见一圆形低密度影,与腮腺深叶左腮腺深部可见一圆形低密度影,与腮腺深叶分界不清,大小约分界不清,大小约2.3cm2.3cm2.0cm2.0cm2.8cm2.8cm,CTCT值值10.910.918.9HU18.9HU。l行腮腺造影薄层扫描,可见腮腺管内造影剂显行腮腺造影薄层扫描,可见腮腺管内造影剂显示正常,于腮腺深层病变区内无造影剂显示,示正常,于腮腺深层病变区内无造影剂显示,呈充盈缺损样改变,占据整个腮腺的深叶。呈充盈缺损样改变,占据整个腮腺的深叶。 2021/4/26最新 PPT332021/4/26

19、最新 PPT342021/4/26最新 PPT352021/4/26最新 PPT36CT表现表现 左侧腮腺较对侧增大,其内密度欠均匀,并可左侧腮腺较对侧增大,其内密度欠均匀,并可见局限性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见局限性结节状密度增高影,CTCT值约值约25HU25HU。颈。颈动脉鞘周围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类圆形密度增高动脉鞘周围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类圆形密度增高影,影,CTCT值约值约32HU32HU,边界清或欠清,左侧胸锁乳,边界清或欠清,左侧胸锁乳突肌较对侧增粗,周围骨质结构未见异常。突肌较对侧增粗,周围骨质结构未见异常。2021/4/26最新 PPT37 增强扫描:左侧腮腺内结节状软组织影呈环状增强扫描:左侧腮腺内结节状软组织影呈环状不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CTCT值约值约31 HU31 HU;颈动脉鞘周围的;颈动脉鞘周围的结节呈环形强化,分界清楚。结节呈环形强化,分界清楚。2021/4/26最新 PPT38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及鉴别诊断CTCT平扫表现无明显的特征性,因肿瘤有包膜,肿平扫表现无明显的特征性,因肿瘤有包膜,肿瘤界限清楚。周围组织均为受压移位改变,无瘤界限清楚。周围组织均为受压移位改变,无浸润征象浸润征象 良性诊断成立,定性仍需病理。良性诊断成立,定性仍需病理。2021/4/2639l9、 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