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物第一章教案_第1页
八物第一章教案_第2页
八物第一章教案_第3页
八物第一章教案_第4页
八物第一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科学之旅学习目标:1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2初步了解学好物理的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自然学科物理。物理非常有趣和有用。它到底是研究什么呢?好,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科学之旅。出示目标:(投影)自学指导1、请大家看课本P4P6,4分钟后,通过演示实验1、2、和想想做做,讨论,分析物理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物理现象? 2、请同学们看课本P6P9,思考(5分钟) (1)怎样学好物理? (2)探究一个物理问题需完成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作业: 背诵:1物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2怎样学好物理 3物理学是一门以

2、、 为基础的学科。后教: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可能存在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步骤学生可能不清楚。必要时教师可适当总结,并要求学生记忆。教后记: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l(1课时) 学习目标: l、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掌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s=V t)。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出示学习目标(投影):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看课本P12P15并思考下列问题。6分钟后比一比谁学得好。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举例支持你的观点。 2、声

3、音靠什么传播。举例支持你的观点。 3、课本P16课后题l(结合老师演示)过渡语:为了更好检查大家的自学效果,请完成下列检测题 检测题1、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说话时声带在 敲鼓时鼓面在 2、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可以在 、 _、 中传播;真空 (能或不能)传声。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5一P16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4分钟后,比比以上问题谁解决得好。 1、声速的定义 2、声速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比较声速在气、液、固中的大小关系。 3、声速的单位、距离(s)、传播时间(t)、声速(v)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单位分别是什么?检测题1、声速的大小跟 有关,还跟 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2、

4、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 (相同或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 ,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 。3、路程(s)、速度(V)、时间(t)三者的关系是 。后教:要点:1、强调声音在固、液、气中传播速度不同。2、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和原声时间间隔在01s以上。作业:P16 3、5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课时)学习目标: l、会用速度公式解题。 2、掌握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声现象的物理计算题。物理的计算题在解题方法与格式上都与我们学习的数学计算题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出示目标:(投影)自学指导: 同学们,请

5、认真看老师出示的例题,学会如何正确解答物理计算题。3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的效果好。出示例题: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 解:S=l000 km v=340ms 根据V=St得t=Sv=1000km(340ms)= 294118S 答:从北京到上海需要294118S 检测题: Pl 6 2、 4后教: 根据学生做题情况规范物理计算题的步骤: 1、写已知条件。 2、写物理公式。 3、带入各物理量的单位 4、简答作业:基训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掌握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教学过程

6、:导入新课: 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聋,仍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那么它是怎样克服耳聋来进行音乐创作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学习目标:(投影)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618内容并思考; 1、人耳的构造(挂图) 2、怎样听到声音 3、人要听到声音所应具备的条件: 必须要有发声的声源。 必须要有能传播声音的介质 完好的耳朵。 4、耳聋的原因是什么? 5、什么是骨传导? 6、什么是双耳效应,两只耳朵可以辨别声源方向? 主要原因: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不同。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有先后。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步调有差别。过渡语:为了检查大家的自学效果

7、,请同学们完成下列检测题: 检测题:1、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 ,这种振动经过 传给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得了声音。2:声音通过 也能传导,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3、人要听到声音所应具备的条件:后教:5分钟自查、互查:1、人耳的构造。2、人耳听到声膏所具备l韵条件。3、什么是双耳效应。4、老师抽查(后5名学生)作业:基训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掌握声音的音调跟发生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同学们齐唱永威校歌。此歌曲有的地方音调高,有的地方音调低,

8、歌唱时,有的同学声音大一些,有些同学声音小一些,好,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出示目标(投影)自学指导(投影) (一)请大家看课本P1921,4分钟后,通过完成演示实验,思考。 1、音调的高低由什么因素决定,波形又如何? 2、频率的定义、单位、符号 3、人耳的听觉范围,超声波,次声波及次声波的实例。 4、想想议议 P21(二)请同学们看课本P2123。4分钟后,通过完成做探究和演示实验(看书),完成下面问题。 1、响度的决定因素 2、音色的决定因素 3、P23想想做做 检测题: 1、声音的响度取决于( ) A离发声体的距离 B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c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D发声体的种类2、我们在室内就能辨出室

9、外哪位同学在说话。这是因为( )A每个人谈话的响度不同 B每个人说话的音调不同 c每个人说话的音色不同D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频率不同3、在凑嚼龠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男声的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的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的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的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大后教: 强调:l、音调发生体的振动的频率决定 2、响度发生体振动的幅度决定。 3、音色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作业:课后3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习目标: l、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掌握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保意识。教学过程:导

10、入新课: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噪声奄炎心颊意乱,并且噪声还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噪声怎样产生,有哪些危害,怎样控制昵?今天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出示目标(投影)自学指导(投影)请同!学们看课本P25-276分钟后,分组讨论。同学们讨论要通过检测题来检查你们的自学效果。l、生活中哪些例子属于噪声的例子2、从不同角度,分类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从环保的角度。3、怎样减弱噪声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振动产生声音空气导介质的传播一一一一鼓膜振动 减弱和控制噪声的途径:从声源处减弱,从传播过程中减弱,从人耳处减弱。过渡语:为了检查大家的自学效果,请同学们完成下列检测题:检测题1

11、、摩托车的消声器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交通道路两旁的隔音板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工厂里的防噪声耳罩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2、关于乐音与噪声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在不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情况下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体的健康。c、从环保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3、下面所列出的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剧院里悠扬的乐音。B、公园里人们轻声的交谈c、教室里老师朗读课文的声音。D!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4为了保护听力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超过 dB后教:请两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他同学更正。先让学生总结减弱和控制噪声的途径,然后老师总结。给同学们分别强调从物理角度和环保角度认识,理解什么事噪声。作业:课后1 2 第五节 声的利用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的运用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声音的利用在人类生活中是非常广泛,比如蝙蝠通常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他们靠什么“绝技”,今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