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如图甲所示,有一个圆柱体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图乙中的( ) 16.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2013广州)9图 8 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B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
2、光屏(2013雅安)15. 张宁用图8 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 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都市二0一三年)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一动到如图26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
3、。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动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鄂州市2013年)2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A 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
4、侧 C蜡烛在a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4.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12cm C.24cm D.6cm6艾力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4 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A10 cm B20 cm C30 cm D40cm3(2分)(2013阜新)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A小于20cmB大
5、于20cm小于40cmC等于40cmD大于40cm3(2分)(2013枣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2013威海)5如图3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D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13(3分)(2012常州)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
6、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013泰安)7.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2013乐山)(2013年福州)(2013武汉) 答案:C(二0一三年东营市)15月12日上午,央视5台直播了“中国万达”2013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
7、示赛事盛况,展现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已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航拍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关于航拍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放大、正立的实像 B放大、倒立的实像C缩小、正立的实像 D缩小、倒立的实像18(2分)(2013黑河)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放大(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答出一个即可)(2013威海)16如图12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日常生活中所用的
8、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其中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a;ca b c d2fFF 图12 (2013达州)13. 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在城市的很多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该装置的光学统主要是凸透镜,通过该装置能记录车辆及行人 、 的实像. 倒立 缩小(或缩小倒立)(2013佛山)9.图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位置如图所示,光屏应放在透镜 侧 范围才能得到 的清晰实像。右侧,大于70cm,倒立放大(2013陕西)11、图示为国际空间中上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 镜,所成的像为倒立、
9、的 像生活中雨该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写出一种即可)凸透;缩小;实照相机(或摄像机等)(2013齐齐哈尔)18.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答出一个即可)。放大 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等其它合理的答案均可得分) (2013湛江)14.我市湖光岩地质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 (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
10、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填“实像”或“虚像”). 漫 放大镜 虚像(2013年浙江省)22杭州某些路口装有语音自动提示系统,其工作过程是一旦行人或骑车者在闯红灯时,摄像头即拍下照片,然后将信号传输到语音提示系统,发出声音,提醒行人或骑车者。 (1)摄像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相似,相当于一个 透镜;凸 (2013年苏州市)22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 (甲乙)透镜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
11、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时,成 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乙;正立放大的虚;放大镜(2013连云港)14.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带来诸如电磁辐射等负面影响,长期使用不会导致近视,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答案: 前方
12、 凹透镜(2013年河南省)6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 ;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体成“虚像”的有: (写出一种即可)。(2013营口)5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距镜头_处;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 21世纪教育网2倍焦距以外(或大于2倍焦距) 放大 增大三、作图、实验探究题26(4分)(2013沈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
13、、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还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应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2)在(1)的基础上,若元件位置都保持不变,换用一个口径相同但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为了还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光学元件是凹透镜(3)在(1)的基础上,若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能(选填“能”或“不能”)21(2分)(2013娄底)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4、的实验中,将光屏移到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2013四川自贡)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
15、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1)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缩小;照相机(2)凹;近视(2013南充)19,以下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1)、幼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2)点燃蜡烛,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其在 同一高度同一直线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8所示的a ,c ,e三点; 蜡烛在a点时移动光屏,接收到了清晰的像,生活中 照相机 利用了此成像规律。(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将蜡烛从a点移至C点,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
16、离 透镜方向移动;将蜡烛移到c点时,移动光屏, 不能 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选填“能”、“不能”)。(2013重庆)15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脸中:(1)如图1l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其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3)当烛焰距凸透镜6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与得到一个清晰的像。(1)同一高度 光屏中央 (2)倒
17、立 照相机(3)不能(2013南京)24(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如图所示。 (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B点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cm,此时光屏应位于图中_(填写字母)点的位置。 (2)再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20cm”刻度线处,则应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1)10;D;(2)左;缩小;照相机(2013年安徽)18.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18、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老师要求他观察物距等于5cm时烛焰所成的像。实验时,他将点燃的蜡烛移到物距为5cm处(如图),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只有光斑(图中未画出)。(1)下列关于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或“C”)。A.光斑是烛焰所成的实像B. 光斑是烛焰所成的虚像C. 光斑是烛焰发出的光折射到光屏上形成的(2)为了观察物距等于5cm时烛焰的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步骤: 。答案:18(1) C(2)移动光屏,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观察(2013山西中考物理)20、小明组在做“探究凸透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凸透镜焦距f=5cm。 (
19、1)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器材是 。 (2)调整后将蜡烛向右移动5em,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移动后小明观察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倒立 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3)如果小明取下光屏,从光屏原来的位置正对凸透镜 (填“能”或
20、“不能”)看到烛焰的像。20、凸透镜 右 放大 不能(2013年上海市)24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如图14所示。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的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5) 高度。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 (6) 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大;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7) 厘米。24(5)同一; (6)35; (7)5、10;(二0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 (2)探究平面
21、镜成像特点:答案:(江西省2013年)22.【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2)如图17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A.只需要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B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井在同一直线上。其中说法 正确(填序号)。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m14013.3230153202041530510光屏上没有像68光屏上没有像【分析与论证】(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2)如图18所示,光屏应移
22、至 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3)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 观察(填“左”或“右”)。4)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 (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答案:22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2)B 【分析与论证】(1)减小(2)B (3)左 (4)反射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28.(5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9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如图20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调整(选填“上”或
23、“下”)。(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_(选填“变大”或“变小”)。cm5060图19图2028.(1)10 (2)下 (3)放大, 幻灯机(或投影仪) (4)变小 (2013年临沂)33.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1)如图9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4、(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 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透镜。(2013年南京)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 点处,如图所示。(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B点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此时光屏应位于图中
25、60; (填写字母)点的位置。(2)再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20cm”刻度线处,则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013连云港)19. (6分)小华同
26、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U =7.5cm,时,、像的性质为; (3)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1)5 (2)倒立放大实像 (3)可逆性(2013年北京市)31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测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
27、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缩小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倒立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正立 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2013年烟台)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无法得到清晰的像你认为出现这种靖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图14记录了小明同学的四种实验情景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指出凸透镜的焦距, 写出凸透
28、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2013年河南省)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l)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11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_ (选填“变大”或“变小”)。答案:(2013镇江)24(6分)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1)(2)(3)
29、 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 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 = cm; 小明按图(2)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橡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如图(3)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移动,移动距离s s 最小最亮 10 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 倒立、放大 左 >(2013云南 )21(7分)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距凸透镜lOcm处
30、,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l0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 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是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 locm所致(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 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再将蜡烛移动到A处,并移动光屏可得到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 l0cm(选填“大于”或“小于”)。(1)10(1分)(2)同一高度、 小于、左(3分)(3)放大、缩
31、小、大于(3分)18(4分)(2013长沙)小明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他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发现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睛”的镜片,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取下“近视眼镜”的镜片,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22(4分)(2013德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2)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向右移动,光屏应向右移动(均选填“左”或“右”)(2013漳州)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省图书馆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内江市市本级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朝阳市融媒体中心招聘考试真题
- 建设焊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市场适应考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商丘市直属学校选调教师真题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反思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动晾衣机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浮标式氧气吸入器项目建议书
- 模拟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无线)门禁系统报价单
- 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 联想EAP案例分析
- 社会工作介入老年社区教育的探索
- 国开电大-工程数学(本)-工程数学第4次作业-形考答案
- 高考倒计时30天冲刺家长会课件
- 施工项目现金流预算管理培训课件
- 时行疾病(中医儿科学课件)
- 街道计生办主任先进事迹材料-巾帼弄潮显风流
- GB/T 32616-20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样变色的仪器评级方法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体解读《奇妙的世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