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考试范围_第1页
现代心理学考试范围_第2页
现代心理学考试范围_第3页
现代心理学考试范围_第4页
现代心理学考试范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与独立。此后,心理学便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多个分支学科。第二章一、心理是脑的机能(P25) 过去,人们一度认为心理是心脏的机能,但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证据:1、睡眠与清醒的脑电波不同 2、精神病人的心脏功能是正常的,但脑的功能不正常3、连体人的心理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P3844)(一)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Ø 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其内容都来自于客观现实。Ø 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的心理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社会

2、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最主要的。 (二)人的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例证:1、狼孩卡玛拉的故事 2、白毛女的故事 3、猪孩的故事(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人的心理具有主观性)(四)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心理的能动性表现在:目的性 自觉性 创造性 社会历史制约性 总而言之,人的心理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脑的反应,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世界的反应,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第三章一、什么是感觉一)感觉(sensation)的概念(P46)1、感觉的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理解:Ø 感觉通过感觉

3、器官对内外刺激进行反应;Ø 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Ø 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感觉的种类(P48) 感觉包括:、外部感觉:视、听、嗅、味、肤(包括温度觉、 触压觉、痛觉) 、 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二)感觉的适应1、定义: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感觉适应的表现 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听觉适应;嗅觉适应;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味觉适应; 、肤觉适应:温度觉适应、触压觉适应 、痛觉不能适应3、感觉适应的意义:利:有利于适应环境 弊:使人丧失警觉性。三)感觉后像

4、 1、定义: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 2、感觉后象的示例 : 视觉后象表现得最明显。图1: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 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右边的区域,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图2:颜色后象 除了有视觉后像外,还有触压觉后像、听觉后像等。 感觉后像的应用: 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四)感觉对比1.定义: 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官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感觉对比的种类: 同时对比:如“月明星稀” 继时对比:吃完糖后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特别酸五

5、)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与联觉1.定义:感觉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听五音不全的人引吭高歌;饥寒交迫;菜做得色泽美丽会胃口大开;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突出表现在联觉上 2.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简而言之就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彩色最容易引起联觉:暖色调与冷色调沉重的乐章;甜蜜的嗓音;明快的曲调第二节 知觉一、什么是知觉(一)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感知觉的异同共同点:都是通过感官直接反映事物。不同: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进行反映。 知觉:对事物整体进行反映。请区别以下现象是属

6、于感觉还是知觉?、我们看到一辆车在路上行驶;、这东西是黄色的。、这东西摸起来很光滑;、黑板上写了一些字。Ø 社会知觉效应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指人际知觉中,第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总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是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清晰、鲜明的印象,总会掩盖对他其余品质、特征的认识。 刻板印象(定型化效应):对社会上某类人固定的看法 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的影响。二、知觉的特征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第三节 错觉一、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产生不正确 的知觉二、错觉的种类形重错觉 大小错觉 运动错

7、觉 时间错觉其它:空间错觉、听错觉、嗅错觉等,其中以视错觉最为常见。第四节、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 遵循感觉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直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遵循直觉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4、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进教学和学习第四章 注 意第二节 注意的规律及应用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 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1)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8、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的主观原因 a.需要和兴趣 b情绪与精神状态 c.知识经验与期待 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 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包括 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 间接兴趣:对活动的结果的兴趣。 3、抗干扰的能力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有意后注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1.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2. 活动的自动化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一、注意

9、的范围(注意的广度)(一)含义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0.02秒内)、黑色圆点 89个; 、外文字母 46个;、几何图形 34个; 、汉字 34个。二、 注意的稳定性(一)含义: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人的注意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的时间的久暂性。 狭义: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维持的时间 广义:注意在某一活动上所维持的时间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客观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内容越丰富,活动形式越活泼多样,注意的稳定性就越高。主观因素:人们对所从事的活动认识得越深刻,态度越积极,兴趣越浓厚,注意就越稳定。良好的情绪状态

10、与平静快乐的心境对提高注意的稳定性也有重要作用。三、注意的分配-一心二用或多用(一)含义: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四、注意的转移(一)含义: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 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Ø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 二者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根据任务的需要,有目的地、主动地转换注意的对象,为的是提高活动的效率;而后者则是在需要注意稳定的时候,偏离了注意的对象,往往导致活动效率的下降。一、记忆的概念(P82)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第三节 记忆的加工过程及其规律记忆作为一种心里过程

11、,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再现三个阶段或三个环节,再现又包括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量的变化:记忆内容的保持量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但有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增(记忆的恢复)。 质的变化:记忆内容的加工改造。遗忘:即对于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重现,或错误地再认或重现。 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后得出了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第四节 记忆表象及记忆策略一、记忆表象 定义:是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该事物的形象。论述题论述题:集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你是如何避免遗忘的?(二)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思维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来反映事物。 2

12、、概括性 : 思维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思维反映不同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三、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动作思维(操作思维、实践思维);动作思维是凭借直观感知和实际动作所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所进行的思维。如房间布置设计。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是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进行的思维。按思维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分: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寻求唯一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寻求多种解题方案.第二节、问题及问题解决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 条件,即问题的起始状态;(已知条件) 目标,即问题的答案;

13、(未知,要求的部分) 障碍,必须经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一)情绪与动机: 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们去解决问题的内部原因。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呈一条“倒转的型曲线”,即动机过弱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强度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随之上升,直至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反而下降。 因此,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解决,只有中等强度的动机是问题解决的最佳水平。 二)知识经验 关于专家和新手问题解决的研究表明,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和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

14、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四)定势 定势是个体在先前心理活动中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定势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决类似的问题,思维定势具有积极作用; 但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解决创造性的问题,定势则往往起消极作用. 例:圆珠笔问世之后不久,曾风靡一时,但由于圆珠笔的笔芯在书写时受到磨损,写到两万字左右就会漏油,以致于弄脏 纸张,结果出现了销售危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五)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功能。 问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材料,将蜡烛点燃象壁灯一样立在墙上(六)个性特征 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个性:有抱负、自信、有创新意识、勤奋、乐观、勇敢、顽强、坚韧、果断、勇于进取和探索; 不利于问题解决的个性:缺乏进取精神、畏缩、懒惰、畏难、拘谨、自负、自卑等一、想象的概念(P127)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二)情绪状态的种类1.心境: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l 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l 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同时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l 影响:积极和消极两方面。l 3.应激: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