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复习学案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 复习学案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 复习学案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 复习学案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 复习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承天寺夜游 复习学案18、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朝代文学家。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1、念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5、庭下如积水空明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二、翻译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2、相与步于中庭。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三、答复以下问题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描写月夜庭中风光的句子是哪一句?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全文分三层: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5、中心思想是什么?7、作者称自己是“闲人,有什么深意?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何夜无

2、月?何处无松柏?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11、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对待?结合实际谈谈。12、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四、古诗鉴赏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3、对这首诗的有关语句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八月秋高风怒号

3、,卷我屋上三重茅。议论B、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叙事C、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景D、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情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他却反常态只写了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8、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朝文学家(称谓)。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1、念:考虑、想到。 2、相与:共同,一起3、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4、交横:交织,纵横。 盖:原来是5、庭下如积水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二、翻译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 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4、一起在院里漫步。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三、答复以下问题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月光月色2、描写月夜庭中风光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全文分三层:答: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漫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5、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7、作者称自己是“闲人,有什么深意?答:“闲人可指闲来无事

5、可做的人,依此解可看出苏轼被贬后失意落寞之情;“闲人又可指有闲情逸致的人,自此我们又可看出苏轼不以被贬为意,仍旧有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8、“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答:表达了苏轼乐观旷达的阔大胸襟。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10、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答: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沉友谊。11、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对待?结合实际谈谈。答:作者此

6、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12、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答: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四、古诗鉴赏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心怀天下,推已及人,忧国忧民2、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即使身处逆境仍乐观向上,表达了作者美妙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3、对这首诗的有关语句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A、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议论B、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叙事C、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