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_第1页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_第2页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为使电气掌握线路设计简洁且精确牢靠,在设计详细的线路时,应留意以下几个问题:1简化电路、削减触头、提高牢靠性从牢靠性设计的观点看,在满意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电路越简洁、电气元件越少、触点越少,则掌握电路故障慨率就越低,工作牢靠性越高。因此,在设计中应尽量削减不必要的联动动作现象。1)合并同类触头如图4.8所示,在获得同样功能的状况下,图b)比图a)在电路上少了对触头。但是在合并触头时应当留意触头额定电流的限制。2)利用转换触头利用具有转换触头的中间继电器,将两对触头合并成一对转换触头(图4.9)。3)在直流电路中利用半导体二极管

2、的单向导电性来有效地削减触头数。图4.10所示的电路是等效的,对于弱电掌握电路是行之有效的,目前在自动化磨床上得到应用。4)利甩规律代数法进行电路简化。2电器的线圈最好不要串联连接 沟通线圈不能串联使用,即使两个线圈额定电压之和等于外加电压也不允许串联使用。对于直流电磁线圈,只要其电阻相等,一般是可以串联的。图4.11a)中两个沟通接触器的线圈相串联,由于它们的阻抗不同,使两个线圈上的电压安排不匀称。特殊是沟通电磁线圈,当衔铁未吸合时,其气隙较大,电感很小,因而吸合电流很大。因此当有一个接触器先动作时,该接触器的阻抗要比末吸合接触器的阻抗大,因此,未吸合的接触器可能会因线圈电压达不到其额定电压

3、而不吸合,同时使电路电流增加,严峻时将使线圈烧毁。电感量相差悬殊的两个电磁线圈也不要并联。图4.11b)中直流电磁铁YA与继电器KA并联,在接通电源时可正常工作,但在断开电源时,由于电磁铁线圈的电感比继电器线圈的电感大得多,所以断电时,继电器很快释放,但电磁铁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势可能使继电器又动作,始终到继电器电压再次下降到释放值时为止,这就造成继电器的误动作。解决的方法可各用一个接触器的触点来掌握。如图4.11c)所示。图4.12所示电路,也是一种直流电磁铁线路与直流中间继电器线圈不正确的电路联接。当触头KM断开时,电磁铁线圈YA电感量较大,产生的感应电势加在中间继电器KA上,使流经中间继电器

4、的感应电流有可能大于其工作电流而使KA重新吸合,且要经过一段时间后KA才释放。这种误动作是不允许的。因此,一般可在KA的线圈电路内单独串联一个常开触头KM1。大容量的直流电磁铁线圈不要与继电器的线圈直接并联(图4.13)。 3在掌握线路中应避开消失寄生电路寄生电路(或叫假回路)是在线路动作过程中意外接通的电路。图4.14a)所示是一个具有指示灯HL和热爱护的正反向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能完成正反向启动、停止和信号指示。但当热电器FR动作时,线路就消失了寄生电路如图中虚线所示,使正向接触器KM1不能释放,起不了爱护作用。 同样的状况见图4.14b)、c)。4尽量削减连接导线设计掌握电路时,应考虑各

5、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尽可能地削减配线时的连接导线。图4.15a)是不合理的。由于按钮般装在操作台上,而接触器则是装在电器柜内的,这样接线需要4根从掌握柜向按钮站的连线,所以一般都将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直接连接,这样就只需要三根从掌握柜到按钮站的连线,如图4.15b)所示。 图4.15b)所示线路不仅连接导线少,更主要的是它工作牢靠,由于假如按钮SB1、SB2(或接的是行程开关等)发生短路故障时,图4.15a)的线路将造成电源短路,而图4.15b)则不会。5尽量削减电器不必要的通电时间图4.16a)中,KM2接触器动作后,KM1和KT就失去了作用,不必连续通电。因此,图b)线路较为合理,可节省电能和延长该电器寿命。 6设计掌握电路,应考虑电器触点的断流容量如容量不够时,可增加触点数目。即在接通电路时用几个触点并联;在断开电路时用几个触点串联。当掌握的支路数较多,而触点数目不够时,可采纳中间继电器借以增加掌握支路的数量。7避开很多电器依次动作,才能接通另一个电器的掌握线路(图4.17)。 8可逆线路的联锁在频繁操作的可逆线路中,正反向接触器之间不仅要有电气联锁,而且要有机械联锁。9要有完善的爱护措施在电气掌握线路中,为保证操作人员、电气设备及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