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轻压下技术的介绍及在连铸中的应用摘要:铸坯在连铸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缺陷, 其质量对后续的轧材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连铸方面开发了许多改善铸坯质量的新技术, 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便是轻压下技术。轻压下工艺对铸坯组织结构、性能、表面质量和内部裂纹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了解轻压下技术的工艺原理和在连铸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关键词:轻压下;连铸;铸坯质量1.前言随着市场对钢铁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冶炼及轧制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在连铸生产中, 铸坯内部一般都会存在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等缺陷, 对后续的进一步轧制加工极为不利, 因此必须解决。 尤其是在现代高效连铸提出后, 以其高拉速为核心的技
2、术,也带来了中心偏析和疏松的进一步恶化加重。常用控制连铸坯中心偏析、 中心疏松产生的技术很多, 有: 凝固末端轻压下技术, 凝固末端强冷技术, 低温浇注技术, 电磁搅拌技术,在连铸方面开发了许多改善铸坯质量的新技术,连续锻压技术等。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便是轻压下技术。2.轻压下技术的原理 针对铸坯凝固特性,任何一种轻压下技术的基本思想都是在铸坯凝固某区域施加合适的压下量以补偿坯壳的凝固收缩和阻止残余钢液的横向流动。其原理如图1所示:即一方面压下可以消除或减少铸坯收缩形成的内部空隙, 防止晶间富集溶质元素的钢液向铸坯的横向流动; 另一方面,压下可以使液芯中溶质元素富集的钢液沿拉坯方向反向流动,
3、 使溶质元素在钢液中重新分配, 从而改善中心偏析情况。 在连铸坯凝固过程中,对铸坯施加外力,补偿凝固收缩并破碎已经形成的“晶桥”,使得铸坯内的钢水可以自由地进行流动,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中心偏析和疏松,这就是轻压下技术的工艺原理。3.轻压下技术的发展及分类3.1轻压下技术的发展 轻压下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辊缝收缩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连铸坯的轻压下有两种含义:在铸坯凝固末端处进行的轻压下;离凝固末端较远处进行的轻压下,又称带液芯轻压下。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认为,传统厚板坯连铸机轻压下的目的是消除板坯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而中厚板和薄板坯连铸机轻
4、压下的目的是减薄板坯厚度,提高连铸机的工艺操作性,并能与轧机更好的匹配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目前,中厚板坯和薄板坯的轻压下不仅具有这种效果,同时也是减轻中心疏松和中心偏析的手段之一。3.2轻压下技术的分类 在生产实践中,外力的施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强冷,强冷也叫热应力法,它是在凝固末期施加强冷却,使铸坯产生大的收缩率,形成收缩力从而实现压下作用;另一种是施加机械力,施加机械力的方法有许多,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轻压下法。轻压下法分为辊压下法和平面压下法。 4轻压下技术的应用 轻压下技术在板坯连铸中应用非常普遍,在方坯连铸中特别是大方坯连铸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韩国浦项、奥钢联,我国的武钢、梅
5、钢、攀钢等均采用这一技术来改善铸坯的内部质量。 中心偏析和疏松是公认的连铸生产3大质量问题之一,是影响高端钢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大量的生产实践表明,轻压下技术无论对板坯还是方坯的中心偏析都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表1为不同厂家采用轻压下技术后的效果。4.1中心偏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应用轻压下技术后各家钢铁公司的铸坯碳偏析度均有大幅降低。如韩国浦项钢铁公司采用轻压下技术后,中心碳偏析度从1.60降到了1.05,改善效果明显。众多厂家的统计结果也表明压下量以及压下率对中心偏析有影响。图2为压下量与中心碳偏析的关系图。由图2中可知,随着压下量的增大,铸坯的中心碳偏析呈线性减少。但当压下量超过7 m
6、m后,压下量的增加对碳偏析影响甚微,偏析度基本保持在一稳定水平。因此一般认为7 mm为最佳压下量。图3则表明了压下率与偏析区域面积比及碳偏析度的关系。由图3中可以看出,偏析区域面积比和碳偏析度都随压下率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当压下率达到1.01.2 mm/m时,偏析区域面积比和碳偏析度均到达较低值,再继续提高压下率,偏析区域面积比和碳偏析度并无明显改善。4.2中心疏松关于轻压下技术对铸坯内部中心疏松的影响报道较少,主要集中在方坯。攀钢的6流大方坯连铸机在应用奥钢联的轻压下技术后,铸坯中心疏松明显减轻。如图4所示,完全消除了较为严重的2.0级疏松,同时1.5级疏松的比例也明显减小。日本八幡炼铁所第三
7、炼钢厂和梅钢则研究了不同的压下量下铸坯中心疏松问题。图5为根据不同压下量下中心疏松指数回归的曲线,由图5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压下量越大,铸坯的致密度越好,中心疏松指数越小。较大的压下量对改善铸坯中心疏松有好处。 4.3等轴晶率轻压下技术对铸坯的凝固组织也有一定的影响。新兴铸管公司炼钢厂在1#连铸机安装了轻压下设备,将其生产的铸坯取样酸洗,并在Leica高倍图像仪上进行铸坯组织的高倍分析。铸坯的对比结果表明,使用了轻压下技术之后,铸坯的等轴晶区所占整个晶区的比例明显提高。这是由于在轻压下的作用下,中心未凝固的液态钢液运动加剧,坯壳与液态交界面的初生枝晶被打断并重新熔化成许多细小的破碎枝晶。这些细小
8、的枝晶成为中心过冷钢液的形核核心,加速了中心钢液的形核速率,因此中心细小的等轴晶晶带比未使用轻压下技术的铸坯要高。4.4中心裂纹铸坯中心裂纹产生是由于凝固前沿所承受的应力和变形量超过了材料本身所允许的值。而轻压下技术恰恰就是在应力应变最小的两相区对铸坯施加压力,因此更容易引起铸坯的中心裂纹。国内外很多的生产实践也证明,采用轻压下技术后在中心偏析得到很大改善的情况下,中心裂纹却有恶化的趋势。图6为某厂不同拉速下高碳钢中心裂纹与压下量的关系图。通过该图我们可以发现:在压下量不变时,铸坯中心裂纹的数量随拉速提高呈增加趋势。速度不变压下量增大时,中心裂纹增加,只是压下量小于6 mm时裂纹指数随压下量增
9、加较为缓慢,压下量超过6mm,中心裂纹增加较为显著。因此建议在改善中心偏析的情况下,适当减小压下量有助于改善铸坯中心裂纹。5轻压下技术的应用特点及发展方向5.1轻压下技术的应用特点 (1)动态轻压下技术 是一种直接作用于铸坯中凝固中心钢液的方式,尤其在对于高碳钢的生产中用其他方法对中心碳偏析效果不明显时非常受重视,可以成为其他改善铸坯质量的联合处理方法。(2), 动态轻压 下还可以矫正板坯在弯曲矫直过程中产生的变形、消除压痕、改善板坯的表面质量,但是仍应重视辊式轻压下的局部过压导致的塌陷、 菱变。(3) 由于轻压下可将铸坯中的初生枝晶打碎,而被打碎的枝晶作为新的晶核重新凝固,使最终铸坯的内部组
10、织更加致密,中心等轴晶率增大,提高铸坯质量。5.2轻压下发展方向(1) 对于轻压下的实现必须 要具备一个精确的扇形段控制系统, 并且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预测铸坯凝固的相关手段。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奥钢联的 SMART 扇形段。(2) 为了避免向梅钢 所出 现的铸坯尺寸 超过正公差的现象,可以在轻压下实施的情况下严格控制二冷段水量,并采用分节辊、小辊径的支承辊,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鼓肚;因为采用轻压下之后辊子受到铸坯的反作用力更强,可以考虑强化辊子表面强度并采用内冷辊;另外,可以考虑应用扇形段拉矫辊自带的液压缸,稍作改动用拉矫辊实现对铸坯的压下,这种改造是非常适合我国企业现实的。(3) 因为轻压下是在固
11、相率达到 一定程度后实施的,所以综合考虑轻压下技术的实践应用,可以设想将其于与结晶器电磁搅拌结合使用,以期最大限度地改善铸坯质量。6结语 连铸轻压下技术是一种改善连铸坯质量非常有效的方法。,轻压下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铸坯的中心偏析、中心疏松等内部质量问题。同时其对铸坯的凝固组织也有一定的影响,应用该技术后铸坯凝固组织的等轴晶率显著提高。轻下压技术在连铸中非常重要。1李晓伟,张维维,魏元.张向春.连铸轻压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鞍钢技术,2008(1):11-14.2 祭程,朱苗勇,程乃良,郭振和,冷祥贵.板坯连铸动态轻压下控制模型的开发与应用J.钢铁,2008(9):39-52.3李晓伟,张维维,魏元.张向春. 重轨钢大方坯连铸动态轻压下技术研究J. 钢铁钒钦,2002(2):35-40.4孙蓟泉,周华勤.高效连铸及轻压下技术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4(2):4-8.5马长文,沈厚发,黄天佑.连铸轻压下技术的机理比较J.上海金属,2003(11):1-5.6姚成功,袁守谦,景琳琳. 轻压下技术在连铸中的应用及发展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1(2):52-56.7魏勇,倪红卫,罗传清,宋泽启,谢中,孙华平.轻压下技术在连铸中的应用及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7(8):3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618-2025安全与韧性危机管理指南
- GB/T 45607-2025船舶与海上技术船舶系泊和拖带设备系泊导缆孔底座
- GB/T 45523.2-2025放射性物质远程操作装置第2部分:机械式主从机械手
- 2025年手工木工师制作工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培训大纲
- 行政人员培训方案
- 城市交通规划合同纠纷咨询重点基础知识点
- 物业员工保密意识培训
- 通讯商业合作合同协议
- 转店协议和租房合同
- YY/T 1496-2016红光治疗设备
- 三菱电梯LEHY-II、LEGY紧急救援的盘车装置切换说明
- 共同专业-简易通信教案
- 颈椎病(混合型)病例汇报
- 微生物在果蔬保鲜中应用
- 院前急救技术培训课件
- 标书制作培训课件
- 悬挂单轨程控小车输送系统重点标准
- DG-TJ 08-2362-2021 综合杆设施技术标准
- 冷却塔使用说明书
- 配电柜安装规则GGD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