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精品文档.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中常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2.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及翻译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学习难点:倒装句式的辨识和翻译。三、【学习方法】自学、归纳总结【考纲解读】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主要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变式句)、省略句。判断句1、 用“者”
2、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4)“者”、“也”全不用。 如:刘备,天下枭雄。 秦,虎狼之国。2.用副词“乃”“则”“ 即”“ 皆”“素”“ 耳”等表示判断。这些形式也比较多见。如: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且相如素贱人。此亡秦之续耳。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文言文
3、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4.用“非”、“未”、“弗”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如:吾本非文人画士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注意:以上各种类型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如是肯定判断句 ,要用“是” ;如是否定判断句,要用“不是”。)被动句1.用介词 “于” 、“受”、“受于”表被动(“于”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4、)。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wi,动词,治理的意思)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任何标志,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帝感其诚。(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省略句1.省主语。廉颇为赵将,( )伐齐,( )大破之
5、。承前省沛公谓张良曰:“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 )录毕,( ) 走送之。自述省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 )曰:“不若与人。”对话省2.省谓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项王曰:“壮士!之卮酒赐。”则与(之)斗卮酒。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竖子不足与(之)谋。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4.省介词。(较常见的是“于
6、”、“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倒装句注意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定)主+状谓 +(定)宾如:(全体)同学都做(语文)作业。而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1. 主谓倒装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也!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在哪里?)美哉,我
7、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我年轻的中国很美!)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古人不欺骗我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安抚百姓而称王天下,没有谁能够抵御他。)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王见之,曰:“牛何之(动词,去,到)?”大王见到这个人,问:“牵牛到哪里去?”项王曰:“沛公安在?”用“之”或“是”作为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以加强语气。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理解书本上
8、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夫晋,何厌之有?唯你是问!(即“唯问你”)。 介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情况。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王问:“何以知之?”微斯人,吾谁与归?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余是以记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3.定语后置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 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蚓无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强(即“强筋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翻译的时候要把它作状语,因此,我们称它“介宾短语后置”,或 “状语后置”。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公与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20万吨氟化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实施方案(参考模板)
- 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 15篇
- 光伏装配示范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语文含解析
- 安徽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实验班12月大联考英语含解析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装饰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品实验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间产品储存期验证方案
- AQ1029-2019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2
- 《中医养生课件:针灸》
- 加速寿命计算公式(可靠性)
- 订单成本管理办法
- 汽车吊安全管理规定
- 基于triz创新方法的便携式雨伞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天一阁
- 童年歌词 一页直接打印版
- 辅导员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方法
- 中医护理耳穴压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