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画板中双动点在两个不同折线上的运动动画制作_第1页
几何画板中双动点在两个不同折线上的运动动画制作_第2页
几何画板中双动点在两个不同折线上的运动动画制作_第3页
几何画板中双动点在两个不同折线上的运动动画制作_第4页
几何画板中双动点在两个不同折线上的运动动画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几何画板中双动点在两个不同折线上的运动动画制作   (2011年吉林数学中考题28题)如图,梯形ABCD中,ADBC,BAD=90°,CEAD于点E,AD=8cm,BC=4cm,AB=5cm,从初始时刻开始,动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动点P沿ABCE的方向运动,到点E停止;动点Q沿BCED的方向运动,到点D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s,PAQ的面积为ycm2,(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的三角形)         &

2、#160;                         解答下列问题:                       

3、                          (1)当x=2 s 时,y=           cm2 ;     当x=9/2s 时,y=  

4、         cm2。(2)当5x14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动点P在线段BC上运动时, 求出                                 &

5、#160;         时x的值。(4)直接写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PQ与四边形ABCE的对角线平行的所有x的值。步骤一:基本图形的绘制1利用【点工具】在绘图区任意绘制一点,标记为A。选中点A,单击菜单栏中的【变换】【平移】,得到    “平移”对话框,在极坐标方式下,将“固定距离”设为1cm,“固定角度”设为0°,单击【平移】,得到   平移的点。依次选中点A和平移后的点,单击菜单栏中的【构造】【射线】,得到一条射线,该

6、射线处于   被选中状态。保留射线的选中状态,再单击【构造】【射线上的点】,得到射线上的一点,拖动该点到   合适位置,标记为点D。拖动点D,可以看到点D只能在射线上移动。隐藏平移后的点和射线,可以得到图1   所示。                        &#

7、160;                                       (1)双击点A,将其标记为缩放中心,再选中点D,单击菜单栏中的【变换】【缩放】,得到缩放对话  

8、0;   框,在默认的情况下,缩放参数的固定比是 1/2 ,这里将分子改为5,分母改为8,单击【缩放】,得到    第一个缩放点。再双击点A,将其标记为旋转中心,选中缩放点,单击【变换】【旋转】,得到旋转    对话框,在默认的情况下,旋转参数为固定角度为90°,我们直接单击【旋转】,得到旋转点,标记为B。    可以得到图2所示。         

9、;                              注意:这里的AD长并不是8cm,但是AB与AD的比值正好是5/8 ,相当于把原来的图形进行了缩放(8cm比较  大,因此我们需要缩小处理)。(2)双击点A,将其标记为缩放中心,再选中点D,单击菜单栏中的【变换】【缩放】

10、,得到缩放对话框,                                               图3-1 

11、;                             将缩放参数的固定比,分子改为4,分母改为8,单击【缩放】,得到第二个缩放点(即AD的中点)。依次   选中点A、B(这里注意选点的顺序),单击菜单栏中的【变换】【标记向量】,可以看到从点A到点B的  

12、 动画闪烁,再选中第二个缩放点,单击菜单栏中的【变换】【平移】,得到“平移”对话框,如图3-1   所示,“平移变换” 已经默认为“标记”方式,且已经是从点A到点B,单击【平移】,得到平移的点,   标记为点C,可以得到图3-2 所示。                        

13、60;             (3)选中第一个缩放点,单击【显示】【隐藏点】,将此点隐藏。将第二个缩放点标记为点E。再依次选中    点A、B、C、D,单击【构造】【线段】,得到四边形ABCD。同样方法构造线段CE(构造线段也可以使用    快捷键Ctrl+L)。结果如图4所示。         

14、         步骤二:动点及动态三角形的绘制3主动点的绘制(选点P为主动点)(1)利用【多边形工具】(不带边界),依次单击点A、点B、点C和点E,再在点C附近任意单击一下,点B的    附近任意单击两下(注意不能与已经单击的四个点重合)可以得到一个带内部的多边形,如图5所示。接着    单击【构造】【边界上的点】,得到的点标记为点P(得到点是多边形上的任意点),如图6所示。(这里   

15、0;构造多边形,是因为点P的运动路径为折线,所以要构造封闭路径保证点P的连续运动,封闭路径要构造成    多边形才可以保证点的运动的连续性,后面点Q的路径类同)。                                 &

16、#160;   将点B和它附近的点选中,单击【编辑】【合并点】,点B和它附近的点合并为一点,同样将点C和它    附近的点合并。拖动点P,可以看到点P在折线ABCE上连续移动。拖动字母P调整其位置在多边形ABCE    的外部,如图7所示。                     

17、;                             (2)双击线段AD,标记为镜面(可以看到动画闪烁),再单击点B、C,单击【变换】【反射】,得到这两点     的对称点,如图8所示。单击工具栏中的【多边形工具】(不带边界),接着单击点A、点B、点&#

18、160;C、点C的     对称点,双击点B的对称点,结果如图9所示。图形的选中状态保持不变,接下来单击点P,同时按住Shift     键,单击【度量】【点的值】,得到点P在多边形上的相对位置度量值,即“P在ABCC'B上=”(这 里由于点P只能在折线A-B-C-E上运动,所以等号后面的值在0.00到0.50间变化,后面要将这个值乘以2,     保证在线段上的值在0.00到1.00之间变化),如图10中的文本框所示(拖动点P

19、,等号后面的值随点P的位置改变)。拖动度量值文本框,可以调整其位置。                                            &#

20、160;             图10                                  图11(3)选中多边形

21、BCCB和点C、B,单击【编辑】【操作类按钮】【隐藏/显示】,得到“隐藏对象”     按钮方框,将标签改为“四边形BCCB”,单击按钮可以隐藏或显示多边形。(4)单击【数据】【计算】,得到“新建计算”计算器,单击点P的度量值,出现在计算器里,再单击对话框     中的乘号“和数字2,如图11所示,单击“确定”,得到第二个度量值文本框,如图12所示。            &#

22、160;                      4从动点的绘制(把折线上的运动转化为线段上的运动)(1)单击【线段直尺工具】,画一条任意长度的水平线段,标记为13(1在左,3在右)。(2)双击点1,标记为缩放中心,再单击点3,单击【变换】【缩放】,缩放参数是固定比为13/14,得到的     缩放点标记为2。(3)单击线段1

23、3(可以拖动点3,将线段拉长一些容易单击)和图12 中的值(这样可以让点P的运动参数控制这个     点),再单击【绘图】【在线段上绘制点】,得到的点标记为点P,如图13所示。                               &

24、#160; (4)依次选中点1、2,单击【构造】【线段】,构造线段12,得到线段12后保持选中状态,再选中点P,     同时按住Shift键,单击【度量】【点的值】,得到点P在线段12上的相对位置度量值,即                           

25、0;       ,    (省略号代表的值随P的位置改变)。单击【数据】【计算】,在“新建计算”计算器中计算                               

26、0;     的值(方法同前)。(若前面度量值为                                    ,     则计算&

27、#160;                                             的值,这样保证后面绘制的点与点P运动方向一致)(5

28、)依次单击点B、C、E、D,再在点E附近任意单击一下,点C附近任意单击两下(不能与已经单击的四个点     重合),结果如图14所示,保持图形的选中状态,再单击                                

29、60;       的值,单击【绘图】【在六边形上绘制点】,得到绘制点,标记为Q。分别合并点C、E及其附近的点    (方法同前)。拖动点P,可以看到点Q和点P都随之运动(这里点P控制点P',点P'控制点Q)。至此,     点Q作为从动点绘制完成.              

30、60;             (6)依次选中点A、P、Q,单击【构造】【三角形内部】,得到不带边界的三角形。拖动点P,可以看到APQ     随之改变形状。至此,动态的三角形也绘制完成,如图15所示。步骤三:函数图象的绘制                &#

31、160;                           5选中APQ的内部,单击【度量】【面积】,得到“APQ的面积= ”的值(这个值随动点的位置变化    而改变)。单击点A、D,单击【度量】【距离】,得到“AD=厘米”的值(这个值随点D的运动变化),  

32、60; 单击【数据】【计算】,在“新建计算”计算器中计算“APQ的面积÷(AD÷8)2 ”的值,结果如图    16所示。光标放在图16的文本框上,右击鼠标,出现下拉菜单后,单击【属性】,出现度量值对话框后,将    标签改为y,单击【确定】,度量值最后改为“y= ”(这里不再有单位)。                 

33、;                         6选中图12的度量值(即P在ABCC'B'上*2=),单击【数据】【计算】,在“新建计算”计算器中计算   “(P在ABCC'B'上*2=)*14”的值,再将度量值标签改为x(方法同5),结果为“x=”。 7单击【数据】【新建

34、参数】,出现“新建参数”对话框,将名称改为x,数值改为2,单击【确定】,结果    为                                       

35、60;  ,    同样方法新建参数                                          

36、   (因为x和y的数据较大,在坐标系中需要改变单位长度的值,以便于观察函数图象)。                       8单击【自定义工具】【蚂蚁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参数版】,再依次单击           

37、60;                     和 ,    移动鼠标以后,此时会出现一个调控手柄,在合适的位置单击一下,调控手柄出现在绘图区,同时出现一组    控制按钮,然后在合适的位置再单击一下,又会出现一个坐标系,可以得到如图17所示。现在的坐标系有点   &#

38、160;乱,单击控制按钮中的【系统初始化】,坐标系变成正常态了,拖动坐标系中坐标轴上四个手柄,使坐标系    中刻度值的大小符合x和y的范围(这里0x14,0y10),还可以利用图17中的调控手柄调整单位长度    的大小,使其符合绘图需求(自已可以拖动其他手柄,看看它们的作用)。将坐标系调整如图18所示。9依次选中“x= ”和“y= ”,单击【绘图】【绘制点(x,y)】,可以在坐标系中得到一个点,   拖动点P,这个点随点P运动。10给APQ和坐标系中的点加上颜色: 

39、60; (1)APQ随点P的运动形状不断发生改变,我们可以让三角形在不同的位置显示不同的演示。我们先计算    分界点,当0x4,4<x5,5<x9,9<x13,,13<x14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同,所以分界点    为x=4,x=5,x=9,x=13。我们可以新建一个符号函数来构造一个颜色参数yanse,使其控制三角形的颜色变    化。单击【数据】【新建函数】,在“新建函数”计算器中,输入式子   &#

40、160;                    sgn(sgn(P在ABCCB上*2=)-x)+1),     得到结果为f(x)= sgn(sgn(P在ABCCB上*2=)-x)+1)。单击【数据】【计算】,出现    “新建计算”计算器后,点击f(x)= sgn(sgn(P在ABCCB上*2=)-x)+1

41、),计算器中出现     f(  ),输入4÷14,单击【确定】,得到“f ( 4/14 )= ”,这里省略号所代表的值,只有1.00和     0.00。用同样的方法计算f(5/14)、f(9/14)和f(13/14)的值。接着单击【数据】【计算】,出现    “新建计算”计算器后,计算         &

42、#160;         的值,出现度量值文本框后,标签改为“yanse”(方法同5),结果为“yanse=”。(2)单击APQ的内部和度量值“yanse=”,再单击【显示】【颜色】【参数】,出现“颜色参数”对     话框, 如图19所示,【颜色范围】选【单向循环】,【参数范围】选 “0.0”到 “2.0”(参数范围一般     选“0.0”到“1.0”),单击【确定】,拖动点P,则APQ的内

43、部颜色随之改变。用同样方法给坐标系中的     点设置加上颜色。                                        

44、60;                                                 

45、60;             图19  11选中点P和坐标系中的点(此时绘制的点已经自动隐藏,显示出来的点是通过颜色参数设置的点,单击     【构造】【轨迹】,可以得到y随着x变化的函数图象。可以选中图象,单击【编辑】【操作类按钮】      【隐藏/显示】,得到“隐藏轨迹”按钮方框,点击可以隐藏或显示图象轨迹。  

46、;12通过自定义颜色变换构造动态的图像:                                     (1)选中点P和坐标系中的点,单击【变换】【自定义颜色变换】,得到“创建自定义变换”对话框,  

47、   “自定义变换名称”选默认的“颜色变换1”,单击【确定】。  (2)选中线段13和点P,同时按住Shift键,单击【度量】【点的值】,得到                                  

48、      ,      单击【数据】【计算】,出现“新建计算”计算器后,计算                                 

49、60;         的值。单击“四边形BCCB”操作按钮,显示四边形BCCB和点C、B。选中四边形BCCB和                                 &

50、#160;     ,     单击【绘图】【在五边形上绘制点】,得到与点P重合的点,保持绘制点的选中状态,单击【编辑】    【操作类按钮】【隐藏/显示】,得到“隐藏绘制的点”按钮方框,点击可以隐藏或显示绘制点。隐藏     绘制的点,选中点P,单击【编辑】【操作类按钮】【隐藏/显示】,得到“隐藏点P”按钮方框,点击     可以隐藏或显示点P。(3)隐藏

51、点P,显示绘制点,将绘制点标签改为4,选中点4和点P,单击【变换】【自定义颜色变换】,     得到“创建自定义变换”对话框,“自定义变换名称”自定义为“P 4变换”,点击【确定】。(4)构造线段1P(这里是构造点P的运动路径),保持线段1P的选中状态,单击【变换】【P 4变     换】,结果显示为点P运动的路径(线段或折线),保持点P运动路径的选中状态,单击【变换】【颜色     变换1】,得到坐标系中带颜色的动态轨迹,如图20所示。显示点P

52、,隐藏点4。拖动点P,可以看到动态轨     迹的变化。                                     (5)选中坐标系中的点,标签记为字母M,单击【度量

53、】【横坐标】,得到此点的横坐标度量值                                               

54、               ,     同样再度量该点的纵坐标                            

55、                                                (6)单击【绘图】【绘制

56、点】,出现“绘制点”对话框,选默认的“直角坐标”,单击横坐标度量值,对话    框中横坐标显示为“xM” ,再将纵坐标改为0,如图21所示,单击绘制,得到坐标系中横轴上的点。同样绘制    纵轴上的点。选中点M和横轴上的绘制点,单击【构造】【线段】,得到与横轴垂直的线段。同样方法绘    制与纵轴垂直的线段。将这两个线段的“线型”改为“细线”、“虚线”。坐标轴上两个绘制点的“点型”    改为“最小”。同时选中这两个线段,利用

57、前面方法依据颜色参数“yanse=”将它们的颜色改为变化的    颜色。(7)单击【文字工具】,在绘图区拖出如图22所示文本框,用空格键将光标移动到文本框中间的位置,输入    小括号“(  )”,然后将光标放入括号内,再分别单击点M的横坐标度量值和纵坐标度量值(这里的方法    属于热文本的制作),两值间输入逗号,结果如图所示,其中横纵坐标的值随点M的改变而改变。       

58、0;                    (8)选中图22中的文本框和点M,同时按住shift键,单击【编辑】【合并文本到点】,则点M后面出现坐标     度量值,它随点M的移动而变化,如图23所示。            &#

59、160;  13题目答案制作: (1)双击点A,标记为缩放中心,单击点B,单击【变换】【缩放】,出现缩放对话框后,缩放参数设为固定      比是2/5,单击【缩放】,得到x=2时点P移动的目标点。依次选中点A和这个目标点,单击【编辑】【操      作类按钮】【移动】,出现【操作类按钮  移动】对话框,移动速度选默认的“中速”,标签改为x=2,      单击【确定

60、】,得到“x=2”操作按钮,单击按钮可以看到点P向目标点的移动变化。用同样的方法,作      x=9/2,x=7,x=20/9,x=61/9,x=101/9时的操作按钮,速度均为“中速”,标签依次为“x=9/2”,     “x=7”,“PQAC”,“PQBD(1)”,“PQBD(2)”。构造线段AC、BD,将“线型”改为“细线”、“虚      线”,最后,将点P移动的六个目标点隐藏。(2)单击【文字工具】,在绘图区拖出文本框,在其中输入如图24所示文字内容,并修饰文字颜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