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试卷_第1页
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试卷_第2页
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试卷_第3页
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试卷_第4页
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心理学)-试卷1(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并且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因此,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从他们的活动中去进行分析。这体现了 ( )(分数:2.00) A.客观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解析:解析: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并且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从他们的活动中去进行分析。这体现了活动性原则。2.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2、)(分数:2.00) A.味觉  B.嗅觉 C.听觉 D.痛觉解析:解析: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味觉,出生1天的孩子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味道。他喜欢甜的味道,他会用力去吸,而味道比较淡的,吮吸力量减弱。3.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是_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 )(分数:2.00) A.0-3岁 B.25岁 C.36岁  D.5岁以后解析:解析: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幼儿的无意注意与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有很大的关系,而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联系的刺

3、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3岁前儿童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叫作“幼年健忘”  B.短时记忆的广度为48个信息单位 C.56个月婴儿有24小时的记忆 D.46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解析:解析:3岁前儿童记忆一般小能永久保持叫作“幼年健忘”,幼年健忘与幼小儿童大脑皮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34岁以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5.根据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划分,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处于 ( )(分数:2.00)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

4、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解析:前运算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到概念性智力阶段发展的过渡阶段,又称为自我中心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性。6.儿童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其中最先掌握的实词是 ( )(分数:2.00) A.动词 B.代词 C.数词 D.名词 解析:解析:幼儿对于各种词类的掌握的时间不同,有先后顺序。幼儿掌握各类词的顺序: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儿童对实词掌握的顺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7.事先没有呜咽,也没有缓慢的哭泣,而是突然高声大哭,拉直了嗓门连哭数秒,接着平静地呼气,再吸气,然后又呼气,这属于婴儿

5、 ( )(分数:2.00) A.饥饿的啼哭 B.发怒的啼哭 C.疼痛的啼哭  D.惊吓的啼哭解析:解析:婴儿的啼哭有不同的模式,包括饥饿的啼哭、发怒的啼哭、疼痛的啼哭、恐惧的啼哭等,其中疼痛的啼哭事先没有呜咽,也没有缓慢的哭泣,而是突然高声大哭,拉直了嗓门连哭数秒,接着平静地呼气,再吸气,再呼气。8.儿童个性成熟的标志是 ( )(分数:2.00) A.自我意识的成熟  B.思维的成熟 C.言语的成熟 D.社会性的成熟解析:解析:个性包括个性的调控系统和个性的心理特征,个性的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

6、心,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9.气质的特点不包括 ( )(分数:2.00) A.天赋型 B.适应性  C.遗传性 D.稳定性解析:解析:气质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天赋性、遗传性和稳定性,并不包括适应性。这三个特点突出强调了气质的与生俱来和不易变化性。通过这些特点可以很好地区分气质和性格的不同。10.下列属于认识能力一组的是 ( )(分数:2.00) A.动手能力、体育能力 B.管理能力、组织能力 C.数学能力、美术能力 D.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解析:解析: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将能力划分成

7、三大类:一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二是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是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识能力就是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11.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是 ( )(分数:2.00) A.2岁左右  B.3岁左右 C.4岁左右 D.5岁左右解析:解析: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表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这时候男孩和女孩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偏好。12.一个小孩子在动物园里看到梅花鹿时问妈妈:“如果天天往它头顶上浇水,那树枝一定能长出树叶来的,是吧?”这种推理是 ( )(分数:2.00)

8、60;A.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 C.转导推理  D.传递推理解析:解析:推理可以分为转导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其中转导推理是儿童最初的推理,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是依靠表象进行的,是超出了直接感知范围的思维活动。13.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样,5个脚趾形成扇形。这是 ( )(分数:2.00) A.击剑反射 B.蜷缩反射 C.巴宾斯基反射  D.巴布金反射解析:解析:巴宾斯基反射是指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

9、趾,伸开小趾,这样,5个脚趾形成扇形。14.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 )(分数:2.00)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B.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D.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解析:解析: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掌握数的顺序、数的实际意义、数的组成。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经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四个阶段。15.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 ( )(分数:2.00) A.2种 B.3种&

10、#160; C.4种 D.5种解析:解析:原始的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根据医院500多个初生婴儿的观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和爱。二、 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16.近远规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即从身躯的中间部位再到远离身躯中央的边缘部位,这种发展规律叫作近远规律。)解析:17.个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个性的特

11、征主要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社会性。)解析:18.性别角色行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性别角色行为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行为方式和态度上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社会行为模式或习惯。)解析:19.家庭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家庭教育是指家长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儿童心理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它包括家长的教育观点、教育内容、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解析:20.亲社会行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解析:三、 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

12、21.简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包括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各种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发展趋势等)和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 (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幼儿园老师学习学前心理学可以在教学中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信任、尊重孩子,欣赏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 (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在教学工作中,利用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提高教学水平。 (4)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清楚地认识感知发展、思维、情感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解

13、析:22.简述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最初步生活自理。3岁以后,孩子逐渐学会最初的生活自理,他的身躯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如能跳能跑,能用勺子吃饭,等等。 (2)认识依靠行动。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是非常具体的往往依靠行动和动作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他们总是先做后想,而不会想好了再做,孩子会用自己的行动和动作创造出一定的具体形象。此外,孩子的注意和理解能力都还是处于低水平。 (3)情绪作用大。34岁幼儿心理活动的情绪性极大,小班的幼儿更容易激动。当幼儿的情绪很大时,老师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可以用情绪性

14、的故事影响他,让他感到情绪上不再对立或者及时地转移他的注意力。 (4)爱模仿。34岁儿童模仿性非常突出,3岁前儿童已经会模仿,但常常受能力的限制,模仿的对象较少。34岁模仿现象增多,他们看见什么就模仿什么,模仿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解析:23.简述儿童早期为什么会出现“幼儿健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幼儿期健忘与幼小儿童大脑皮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一方面,3岁前儿童皮质细胞的反应性极高,他们往往容易识记所看到的对象的全部细节。另一方面,3岁前儿童脑皮质的各个区域还没有完全成熟,脑的各区域成熟有先后,后发育的脑区的结构控制了先发育的脑区,妨碍了原先记忆的东西,使人不能回忆起

15、更早发生的事情。此外,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间的连接突触的功能成熟水平,也和记忆有关,幼小婴儿脑细胞的树突生长过程较慢,24岁才接近成人的分枝形式,4岁后树突结构发生精细的变化,对长时记忆有促进作用。)解析:24.简述幼儿观察的发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幼儿观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观察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和观察方法等方面。 (1)观察的目的性加强。观察的目的性从低到高分三级逐步发展。 (2)观察的持续性延长。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察的持续性提高。 (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但学习活动要求观察要细致,经过发展和培养,幼儿观

16、察的细致性能够有所提高。 (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幼儿的观察逐步概括化,能够观察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5)观察方法的形成。幼儿掌握观察方法是需要教师指导和培养的。)解析:四、 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5.结合实际,论述影响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家庭教育。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为了促进独生子女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家长必须改变溺爱、过分保护的教养方式,而将理智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给孩子一定活动、交往的自由,鼓励、支持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要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并坚持一贯。要特别注意:

17、让孩子懂得行为的界限,了解行为规范;让孩子学会移情,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支持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 (2)幼儿园集体教育。幼儿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有利于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家庭,做好儿童社会性的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及社会行为规范;促进同伴交往,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注重个别教育。)解析:26.结合实际,说明遗传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提供最初的自然物质基础上,还表现在遗传因素制约着儿童的生长发育

18、过程。比如,儿童并不是生下来时就会走路,但是儿童到了一定年龄能够学会走路、说话,则是人类种系遗传因素决定的。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机体得到高度的发展,特别是脯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获得了不同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特征。人的天然的族类特征是正常儿童出生时都具有遗传素质。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步、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外,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的差异性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本体的差异性,从而影响着心理机能。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不同方面的影响不完全相同。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在环境的影响下,最初的可能性能够变为最初的现实,而这个现实又将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和可能。儿童每一步的发展现实总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解析:五、 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4.00)张旭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在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