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 年、月、日 1、24时计时法 (1)认识24时计时法 在一天里时针走两圈,一圈是12时,2圈是24时。从0到24时的计时法,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钟表时针走第1圈,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用24时计时法时,几时就是几时,去掉早上、上午等词语。钟表时针走第2圈,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加上12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第一天的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2) 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 时针走到几时就是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3)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转换-12 加上“下午”二字 (4)普通计时法
2、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 24时计时法用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加限制词也会让人清楚的知道是哪一时刻。 2、 计算经过的时间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可以根据钟表推算 同一天时间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起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不在同一天的时间可以分成两段来计算,计算时如果两个时刻不统一,要先统一化成24小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用24时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的时间。 首先需要看是否在同一天,时刻是否统一。 3、认识年、月、日 年、月、日和分、时一样,都是时间单位。 1年=365或366天;1星期=7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 4、认识大月、小月
3、 月份天数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1天共有7个大月小月4月、6月、9月、11月30天共有4个小月其它2月闰年29天 平年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5、平年、闰年 (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判断全年天数2月天数平年 年份不能被4整除 36528天闰年 年份能够被4整除 36629天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6、月历中的数学问题 (1)计算经过天数的方法 数天数。 两个日期在同一个月份的,直接用两个日期相减再加上1; 不在同一个月份的,要分段计算每个月经过的天数再相加。 (2) 计算星期几的方法(月历中各直列相邻的两数都相差7,而各横行相邻的两数都相差
4、1)先求出经过的天数;用经过的天数除以7看余数;如果是知道现在周几求将来,就用已知的周几加余数,比7大时再减7;如果是知道现在周几求过去,就用已知的周几减余数,不够减时先加7再减。 二 两位数乘两位数 1、乘法 (1)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笔算两位数城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时,首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最后将所得的积相加就是算式的结果。 (2)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记得末尾与十位对齐。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
5、要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把0前面的数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3、估算 把算式中的一个或两个乘数估算乘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然后计算。估算结果不是准确数,引起结果用“”连接。 4、连乘 (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三个数连乘,再计算时,无论先算哪两个数,其结果都一样。 第 3 页 共 16 页 三 辨认方向 1、辨认方向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
6、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选定参照物,在它的东与北、东与南、西与北、西与南之间的方向分别叫做它的东北面、东南面、西北面西南面。其中东北与西南正好相反,西北与东南正好相反。 (3)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最后用箭“”标出北方。 2、认识路线 (1)确立观测点来描述物体方向 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辨认地图上的方向时,首先要一次确定八个方向,在看一看这八个方向
7、上各有什么。 (2)从方向和路线两个方向来描述路线 首先确定观测点,从哪里出发,哪里就是观测点。 叙述路线时,先说清从什么地方出发向那个方向行驶,再说行驶的距离,最后说到了哪里。 第 4 页 共 16 页 四 毫米和千米 1、毫米的认识 (1)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毫米用“mm”表示。 (2)直尺上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3)测量较薄物品的厚度 先测出若干数量的相同物品摞在一起的厚度,再除以这个数量,求出一个物品的厚度。 2、千米的认识 (1)1000米可以写作1千米,“千米”可以用“km”表示。 (2)千米(也叫公里)是一个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1千米=1000
8、米;1米=10分米;1分母=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选择合适的单位 建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概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解决问题 (1)速度 每分(每秒、每小时)行的路程就叫速度; 或者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 (2)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第 5 页 共 16 页 五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 最爱吃的水果统计表 最爱吃的水果 人数(人) (1)哪种水果最受欢迎? 苹果 6 雪梨 4 香蕉 3 桃子 5 葡萄 4 橘子 10 其他 2 (2)哪两
9、种水果喜欢的人数一样多? 用统计表统计数据的时候,要注意各项目所对应的的各种数据,不要混淆。 2、分段统计表 按5厘米一段整理全班同学的身高,填在下表中: 身高(cm) 120及以下 121-125 126-130 131-135 136-140 141及以上 人数(人) 分段统计数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每段之间的数量,不要重复计算,也不要有统计不到的内容,即所有统计分段要包含全部要统计的数目。 第 6 页 共 16 页 六 小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1 小数的认识 (1)像3.50、2.36、4.76这样的数都叫做小数。 (2)小数的组成: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写 整数部分 小
10、数点 小数部分 读法 按读整数读的方法来读 读“点” 从左到右依次读每个数字 11.30读作:十一点三零 写法 按整数的写法方法来写 “.”,写在整数部分个位的右下角 从左到右依次写每个数字 十五点零六写作:15.06 小数部分零也需要读、写出来。 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也就是小数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2 将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1)把含有米、分米、厘米的复名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复名数 米前面的数字 分米前面的数字 厘米前面的数字 6米1分米8厘米 2米3厘米 单名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 小数的小数部分第一位对应 小数部分第二位 6.18
11、米 6.03米 需要注意观察复名数中的单位是否是相邻的单位。 如:3元5分=3.05元 知识点3 小数的大小比较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 第 7 页 共 16 页 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就大; 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字大的数就大以此类推,相同数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知识点4 简单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运算时要把小数点(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计算方法 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从末尾开始相加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减数或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注意进位和退位。 数位对齐是关键。 知识点5 解决问题(小数的连加运算) 小数的连
12、加运算:按照整数的运算顺序计算。 第 8 页 共 16 页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一节 认识面积 1、什么是面积? 2、比较面积的大小 3、自选单位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观察法重叠法数方格法 无论用哪种方法,在同一题中单位标准应统一 如: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纸,文具盒,手掌等。 若使测量的结果相同,应选择相同的测量单位。 面积指平面图形的大小,只有平面图形才有面积,不是平面图形没有面积。 第二节 认识面积单位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单位 平方厘米 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分米 dm 22字母表示 cm2 应用 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面
13、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 测量稍大物体的面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测量较大物体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 平方米 m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要分清不能混用。 面积单位表示的是“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长度单位表示的是长度或距离。 第 9 页 共 16 页 第三节 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图形 长(厘米) 12 6 4 通过以上规律得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积,始终等于小正方形的个数。 说明长和宽相乘的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 12 宽(厘米)
14、面积(平方厘米) 1 2 12 1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易错举例: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是2米,宽是10分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典例:从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的纸上减去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剩下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 10 页 共 16 页 第四节 探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这个长方形就是正方形,此时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第 11 页 共 16 页 八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节 认识几分之一 图形 表示涂色部分 把一张
15、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二分之 一,记作1。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3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三分之 1一,记作。 3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四分之 一,记作1。 4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其中一份或多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判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首先要看这个图形是不是平均分。 分数的读写: 分数的读写 读分数的时候,先读分数线下面的分数的读法 数,再读“分之”,最后读分数线上面的数。 写分数的时候,通常先写中间的分数的写法 横线,然后写横线
16、下面的数,最后写横线上面的数。 1例如:,读作三分之一 31例如:五分之一,写作 5 第 12 页 共 16 页 第二节 认识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 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中,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分数的组成 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 分母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表示其中的份数。 ()(1)妈妈买了9支铅笔,小冬拿了5支,小立拿了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小()()立拿了这些铅笔的。 ()2表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 )份,取了其中的( )份。 521中有( )个。 55 第三节 比较分数的大小 知识点1 分子
17、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1)同样的物体,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越少。 (2)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知识点2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时,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3573如:; 9988第四节 简单分数加减法 知识点1 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第 13 页 共 16 页 计算方法 例子 1121 几个几分之一相加,得到分子与分母相222相加得1 11114同时,这个算式的和就等于1。 1 4444412111 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所得的分数的分2222相应减法 1413母不变,分子是分母与1的差。 1
18、4444图示 131 44知识点2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把两个数合分数加、减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法的意义: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12123 4444知识点3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方法分析 计算过程 23(1) 8885(2) 88个加上3个是5个,5个是。 88888个减去5个是3个,3个是 88888232+35+ 8888858-53 8888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第 1
19、4 页 共 16 页 九 探索乐园 1、找规律 2、简单推理 例1: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准备了3种颜色的帽子。丫丫、红红、亮亮三个人戴了不同颜色的帽子。 (1)丫丫:我戴的不是白色的。 (2)亮亮:我戴的既不是白色也不是红色。 丫丫 亮亮 红红 例2:王阿姨、刘阿姨、丁叔叔、李叔叔分别是工人、教师、军人。王阿姨是教师;丁叔叔不是工人;只有刘阿姨和李叔叔的职业相同。请问他们的职业各是什么? 解析: 工人 教师 军人 王阿姨 错 错 刘阿姨 错 丁叔叔 × 错 李叔叔 错 红 黄 白 × 第 15 页 共 16 页 附录 附录1 第 16 页 共 16 页 一 年、月、日 1、
20、24时计时法 (1)认识24时计时法 在一天里时针走两圈,一圈是12时,2圈是24时。从0到24时的计时法,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普通计时法 时针走到几时就是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3)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转换 (4)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 24时计时法用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加限制词也会让人清楚的知道是哪一时刻。 2、计算经过的时间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可以根据钟表推算 同一天时间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起始时刻。 终止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不在同一天的时间可以分成两
21、段来计算,计算时如果两个时刻不统一,要先统一化成24小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用24时开始时刻终止时刻经过的时间。 首先需要看是否在同一天,时刻是否统一。 3、认识年、月、日 年、月、日和分、时一样,都是时间单位。 1年=365或366天;1星期=7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 第 1 页 共 16 页 4、认识大月、小月 月份 天数 31天 共有7个大月 大月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小月 4月、6月、9月、11月 其它 2月 30天 闰年29天 平年28天 共有4个小月 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5、平年、闰年 判断 全年天数 365 2月天数 28天 29天 平年 公
22、历年份不能被4整除 闰年 公历年份能够被4整除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366 必须是400的倍数。 6、月历中的数学问题 (1)计算经过天数的方法 数天数。 两个日期在同一个月份的,直接用两个日期相减再加上1; 不在同一个月份的,要分段计算每个月经过的天数再相加。 (2)月历中各直列相邻的两数都相差7,而各横行相邻的两数都相差1。 第 2 页 共 16 页 二 两位数乘两位数 1、乘法 (1)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笔算两位数城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时,首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最后将所得的积相加就是算式的结果。 (2)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3、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记得末尾与十位对齐。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把0前面的数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3、估算 把算式中的一个或两个乘数估算乘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然后计算。估算结果不是准确数,引起结果用“”连接。 4、连乘 (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4、 (2)三个数连乘,再计算时,无论先算哪两个数,其结果都一样。 第 3 页 共 16 页 三 辨认方向 1、辨认方向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选定参照物,在它的东与北、东与南、西与北、西与南之间的方向分别叫做它的东北面、东南面、西北面西南面。其中东北与西南正好相反,西北与东南正好相反。 (3)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
25、制,最后用箭“”标出北方。 2、认识路线 (1)确立观测点来描述物体方向 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辨认地图上的方向时,首先要一次确定八个方向,在看一看这八个方向上各有什么。 (2)从方向和路线两个方向来描述路线 首先确定观测点,从哪里出发,哪里就是观测点。 叙述路线时,先说清从什么地方出发向那个方向行驶,再说行驶的距离,最后说到了哪里。 第 4 页 共 16 页 四 毫米和千米 1、毫米的认识 (1)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毫米用“mm”表示。 (2)直尺上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3)测量较薄物品的厚度 先测出若干数量的相同物品摞在一起的厚度,再除以这个
26、数量,求出一个物品的厚度。 2、千米的认识 (1)1000米可以写作1千米,“千米”可以用“km”表示。 (2)千米(也叫公里)是一个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母=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选择合适的单位 建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概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解决问题 (1)速度 每分(每秒、每小时)行的路程就叫速度; 或者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 (2)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第 5 页 共 16 页 五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
27、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 最爱吃的水果统计表 最爱吃的水果 人数(人) (1)哪种水果最受欢迎? 苹果 6 雪梨 4 香蕉 3 桃子 5 葡萄 4 橘子 10 其他 2 (2)哪两种水果喜欢的人数一样多? 用统计表统计数据的时候,要注意各项目所对应的的各种数据,不要混淆。 2、分段统计表 按5厘米一段整理全班同学的身高,填在下表中: 身高(cm) 120及以下 121-125 126-130 131-135 136-140 141及以上 人数(人) 分段统计数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每段之间的数量,不要重复计算,也不要有统计不到的内容,即所有统计分段要包含全部要统计的数目。 第 6 页 共 16 页 六
28、 小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1 小数的认识 (1)像3.50、2.36、4.76这样的数都叫做小数。 (2)小数的组成: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写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读法 按读整数读的方法来读 读“点” 从左到右依次读每个数字 11.30读作:十一点三零 写法 按整数的写法方法来写 “.”,写在整数部分个位的右下角 从左到右依次写每个数字 十五点零六写作:15.06 小数部分零也需要读、写出来。 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也就是小数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2 将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1)把含有米、分米、厘米的复名数改写成用“
29、米”作单位的小数 复名数 米前面的数字 分米前面的数字 厘米前面的数字 6米1分米8厘米 2米3厘米 单名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 小数的小数部分第一位对应 小数部分第二位 6.18米 6.03米 需要注意观察复名数中的单位是否是相邻的单位。 如:3元5分=3.05元 知识点3 小数的大小比较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 第 7 页 共 16 页 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就大; 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字大的数就大以此类推,相同数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知识点4 简单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运算时要把小数点(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计算
30、方法 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从末尾开始相加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减数或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注意进位和退位。 数位对齐是关键。 知识点5 解决问题(小数的连加运算) 小数的连加运算:按照整数的运算顺序计算。 第 8 页 共 16 页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一节 认识面积 1、什么是面积? 2、比较面积的大小 3、自选单位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观察法重叠法数方格法 无论用哪种方法,在同一题中单位标准应统一 如: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纸,文具盒,手掌等。 若使测量的结果相同,应选择相同的测量单位。 面积指平面图形的大小,只有平面图形才有面积,不是平面
31、图形没有面积。 第二节 认识面积单位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单位 平方厘米 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分米 dm 22字母表示 cm2 应用 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 测量稍大物体的面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测量较大物体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 平方米 m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要分清不能混用。 面积单位表示的是“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长度单位表示的是长度或距离。 第 9 页 共 16 页 第三节 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图形 长
32、(厘米) 12 6 4 通过以上规律得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积,始终等于小正方形的个数。 说明长和宽相乘的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 12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1 2 12 1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易错举例: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是2米,宽是10分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典例:从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的纸上减去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剩下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 10 页 共 16 页 第四节 探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这个长方形就是正方形,此时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33、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第 11 页 共 16 页 八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节 认识几分之一 图形 表示涂色部分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二分之 一,记作1。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3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三分之 1一,记作。 3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四分之 一,记作1。 4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其中一份或多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判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首先要看这个图形是不是平均分。 分数的读写: 分数的读写 读分数的时候,先读分数线下面的分数的读法 数,再读“分之”,最后读分数线上面的数。 写分数的时候,通常先写中间的分数的写法 横线,然后写横线下面的数,最后写横线上面的数。 1例如:,读作三分之一 31例如:五分之一,写作 5 第 12 页 共 16 页 第二节 认识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葡萄酒旅游与产区特色考核试卷
- 外贸英文口语第8章课件
-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开发区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河西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外文化交流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英语(电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城市学院《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蒙阴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文理)试题含解析
- 闽南师范大学《流行合唱与指挥艺术(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美容美发股东合同和合伙协议
- 2025-2030中国黑小麦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毕节市七星关区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真题
- 2025年上半年安徽省盐业投资控股集团限公司选聘管理人员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回访岗管理制度
- 酒类合伙开店协议书
- 石材干挂工程施工方案
- 【初中 语文】第15课《青春之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路边坡支护加固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