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周小丽) (2)_第1页
教学设计(周小丽) (2)_第2页
教学设计(周小丽) (2)_第3页
教学设计(周小丽) (2)_第4页
教学设计(周小丽)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年级教学形式集中授课教 师周小丽单 位河南省济源市太行路学校课题名称地震中的父与子学情分析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学本课的一个关键,好在五年级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强烈,而且感情比较丰富的年龄,这篇课文课文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我感觉只要方法得当,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对他们尽行感恩教育的好选择。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

2、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出示地震照片配乐旁白(地震图片,用以展现地震的危险和无情)旁白:同学们,昔日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楼房,书声琅琅的校园,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成了一片废墟、满目疮痍。这就是地震发生后的真实场景。地震带来的是生离死别,是家破人亡,是无尽的悲痛与心灵的伤痕,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渺小与脆弱。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地震中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 。(板书)二、初读回忆,整体感知1.自己小声读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评价这对父子,你会怎么说?(了不起)3.为什么用这个词语?(出示句子) “这对

3、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齐读这句话)三、细读品味 感悟中心(一)品读父亲的了不起1.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共同感受这对父子的了不起。2 我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让你感到父亲了不起的语句,用直线画出儿子了不起的语句,在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3. 我们先来感受父亲的了不起。(1)生汇报(坚定地站起身、疾步走到、眼直直地看等)师:直接描写父亲的动作传达出的是博大的父爱, 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2)生汇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出示句子)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透过“什么”二字,他读出了那么多内容。谁也画了这句话?愿意谈谈你的感受

4、吗?关注“不论总”,他体会出了父亲的坚定执着。读出这种坚定来,让我们感受这了不起的父爱。(3)他们都是从直接描写父亲的句子体会到父亲的了不起。你呢?(出示句子)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有些人认为太晚了没有希望了,于是他们上来拉(课件变红“有些人”、“拉”) “消防队长”不得不挡(变红“消防队长”“挡”) “警察”的这番话是在劝(带括号的劝)指名读“有些人”,“消防队长”、“警察”,其他学生齐读父亲的诺言。(4)生汇报,出示

5、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这样写?师:这样漫长的时间里,父亲一定经历了很多很多!你能结合父亲的样子想象出他会遇到哪些困难与危险吗?看到这样的父亲,你想对他说什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父亲)一句简单的承诺,让这位父亲不眠不休,舍生忘死,更让我们感到了灾难面前的人性光辉。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理解与敬佩,再读这两句话。(二)、品读儿子的了不起1、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

6、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一个仅仅7岁的孩子,他为什么会说出这么勇敢的话,做出先人后己的决定呢谁能读出他的勇敢?2、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现在你就是阿曼达,你怎么跟同学说? 你就直接跟大家说你为什么把你改成了他?你怎么说得这么坚定(自豪)?分角色读读父子的对话,感受当时激动人心的情景。(同桌分角色读1624段)四、总结全文 升华情感1、小结:父亲的坚持到底决不放弃成就了儿子与同学奇迹般的生还;儿子的先人后己、勇敢坚定又源于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任。他们的了不起经受住了灾难的严峻考验,也让我们

7、看到那一幕幕感人场面,更感受到彼此信任的力量。是啊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齐读)2、引读:当父亲疲惫不堪、困难重重时是这句话让他充满无穷力量,读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当儿子身处险境时是这句话给他力量,当儿子看到生的希望,是这句话让他做出先人后己的选择,读生“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3、反馈:学习本文后,相信同学们对“了不起”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谁能说一说。五、拓展延伸,人文积淀爱不是空泛的,它不仅体现在言语上,更是落实在行动上的责任。同学们,我们今天所讲的是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在我国汶川地震中也同样流传着这样一些感人的故事。 一位名叫程林

8、祥的父亲,在地震后赶到学校,扒开废墟,找到了儿子的尸体。他要把儿子背回去,让儿子在家里最后过一夜。 而一位不知名的母亲双膝跪地,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救援人员在她身下发现了她毫发无伤的孩子还在安然地睡着。裹孩子的被子里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是妈妈留给孩子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父 爱 承诺 了不起 心中有他人 子 信任作业或预习1把这个感人故事讲给父母听。 2把你的感动化作文字,写下你对父母之爱的新理解。自我评价一、抓重点句,文本解读。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旁人

9、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通过揣摩父亲的心理来更好地多元个性解读文本。在学习重点句描写父亲动作,外貌的这句话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多元解读,突出亮点。二、灵活处理教材,发展思维。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时,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补白,进而有感情地体会朗读,更深层次地体会深厚的父爱。心理活动进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缝隙,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变化还不够多。学生在对文本补白时的语言,不仅要关注他的对不对,还要关注他的语言的质量。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二是高年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