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的发展及船舶漆的需求_第1页
造船业的发展及船舶漆的需求_第2页
造船业的发展及船舶漆的需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造船业的发展及船舶漆的需求周福根(宁波伯爵漆有限公司,315801)摘要:我国的造船业居世界三强,造船业的发展为船舶涂料带来了契机。对今后十年国内外船舶漆的用量作了预测,对船舶漆市场的形成作了展望。关键词:船舶涂料;需求量;预测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贸易航运量的不断增长,带动了造船业的振兴。据权威人士称,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国际造船业将进入繁荣期,成为造船业的“黄金季节”。从全球讲,首先表现为原油运输复元。原油运输业在历经漫长的萧条期后,目前已恢复元气,各国对大型油船需求量增加,油船单体载重量也越造越大,最大的达30万吨。其次,世界经贸航运量也与年俱增。1999年比上年增长3.5%,达53

2、亿吨1。航运量在增长,造船量也随着增加。1990年全球造船40000万吨,2000年一季度造船订单已达4000万吨2,全年有望达到5000万吨,预测2001年造船可达6000万吨。再次,全球的商船进入了更新期。据LR(英国劳氏船级社)的统计,1980年全球平均船龄为12.8年,1995年已达到l8.5年。ICAS(国际船级社协会)规定,满15年的为老龄船,须进行检定,目前不少商船已超过20年。70年代建造的300余艘大型油轮需更新换代,在2005年以前至少需要建造30艘油轮用于更新,再加上新补充的油轮,每年需增加油轮3540艘4。从国内讲,体现在其一,中国造船业进入世界三强。我国造船业开放程度

3、大,体制的改革力度大,与国际接轨的时间早、速度快,产品的市场化程度高,率先参与国际竞争,因此业已形成技术力量雄厚、技术工人精粹、装备设施精良的行业。我国造船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入建造超大型船舶的国家行列,从1994年起,已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船舶产品已进入日本、韩国两个世界造船大国及欧美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我国承接船舶订单448万吨,刨历史最好记录。其二是外贸继续增长。我国外贸量去年增幅10%以上,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30%,内河运输量也年年上升。特别是中央作出开发大西北的决策,贯通大西北到沿海港口的贸易通道,即将加入WTO等举措的落实,势必加速外贸的进出口量。国际船级社

4、协会主席博士指出:国际贸易中,90%以上的运输任务由船舶承担,国际海上贸易平均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带动商船增加700万吨的运力。这也为繁荣我国航运事业提供了契机。目前中远集团(COSCO)跻身世界航运四强,总运力达1700万吨,内河运输船舶26万多艘6,加上其他远洋公司、海洋渔业公司船队运力超过1300万吨,国内总运力已超过3000万吨。更新、建造船舶的潜力大,前景明。1999年国内远洋船队拥有船舶1880艘、运力1600万吨,海外注册船舶运力2015万吨7,因此修船的工作量也极为可观。随着船舶工业的兴旺,船舶漆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有增无减。以1999年全球船舶总数38834艘、总吨位502

5、81万吨为基准,同时根据最近10年船舶工业发展趋势,可预测2005年及2010年全球船舶涂料的需求量。同理以1999年我国船舶总运力3000万吨为基准,可预测今后5年、l0年的船舶漆需求量。按经验及平均计,新船每万吨需消耗涂料50吨,修理旧船每万吨需涂料30吨。对于更新船舶的周期,由于IACS规定极限船龄为25年,因此每年船舶总数的4%需要更新。修船的周期,按CCS海运船舶“二年进坞检查,四年大修” 的规定及LR对高性能自抛光防污漆要求“五年不进坞”的规范,平均按5年大修一次,则每年修船量为船舶总吨位的20%,详见表1。 各国船舶漆在涂料中占的比重,由于其工业结构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以1998年

6、为例,日本占4.5%、韩国占10%、印度占1.5%、中国占2.5%89。1999年全球涂料产量2400万吨,若平均船舶漆按2.5计,全球船舶漆为60万吨左右。亚太地区1997年韩国、日本、中国的船舶漆分别为9.1万吨、9.0万吨、3.5万吨,1998年韩国、日本、中国、印度分别为7.7万吨、8.0万吨、4.0万吨、0.8万吨10。亚太地区船舶漆总量占全球35以上,这与船舶工业的重心在亚太地区密切相关。 当前国际上生产船舶漆的著名公司有美国宣威、威廉斯(SherwinWilliarms)、荷兰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el)、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英国考陶尔兹

7、(Courtaulds)、日本关西(Kansal paint)、比利时西加玛(Sigma)、美国迪凡(Devoe)、挪威乔顿(Jotun)、丹麦老人牌(Hempel)、美国阿摩仑(Ameron)等。 国内船舶漆的用量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尤其是九十年代增长较快。同时我国对船舶漆的研究、生产起步早,有一定基础,而且受到国家有关部门、海军、船舶工业界的重视,因此无论从技术开发、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来看,已自成系统,且供大于需。1999年我国船舶总吨位数为3000万吨,预测到2005年以l0%递增,假定2006到2010年以5%递增,以此为基准,到2010年我国船舶漆的需求量预测如表2。由于全

8、球造船中心的东移,中国又是世界市场中最有潜力、最后一块“开垦地”,因此在80年代末,世界生产船舶漆的著名公司IP、Sigma、Hempel、Berger相继进驻中国,目前几乎都在中国设立销售点,兴办生产基地,Hempel在中国设立4个生产企业,产量上万吨,Kansal、ICI、Joton、AKZO也纷纷在华投资,加上现有国内生产船舶漆生产能力,已形成5.56.0万吨的规模,供大于求。外资企业以著名品牌、高精产品、优质原料、顾客可接受的价格、引人注目的广告参加市场角逐,并占有40%以上的船舶漆市场。原专业生产船舶漆的上海、大连、青岛、宁波、广州等国资企业、涂料研究单位,积极引进、开发技术,经转制后,也以全新的产品、优良的服务、“背水一战”的劲头,稳定原有市场,开拓新的客户。还有兰陵集团等20多家集体、民营企业,以其灵活的经营、低廉的价格、全方位的服务,也在市场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