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剂的选择方法一、 实验目的1 掌握混悬剂的一般制备方法。2 掌握沉降容积比的概念并熟悉测定方法。3 熟悉根据药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稳定剂,用以制备稳定混悬剂的方法。二、 实验指导混悬剂(又称混悬液,悬浊液)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0.5m)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一个优良的混悬剂应具有下列特征:其药物微粒细小,粒径分布范围窄,在液体分散介质中能均匀分散,微粒沉降速度慢,沉降微粒不结块,沉降物再分散性好。混悬剂的沉降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可用Stoke定律表示:式中V-沉降速度,r-粒子半径,1-粒子密度,2-介质密度,-混悬剂的粘度,g-重力加速度。混悬
2、剂微粒的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混悬剂粘度的关系最大。通常用减小微粒半径,并加入助悬剂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半合成纤维素衍生物等,以增加介质粘度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混悬剂中微粒分散度高,具有较大的表面自由能,故体系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微粒有聚集的趋势,可加入表面活性剂等用以降低固液之间介面张力,使体系稳定。表面活性剂又可作润湿剂,改善疏水性药物的润湿性。从而克服疏水微粒(质轻)因吸附空气而造成上浮现象。向混悬液中加入絮凝剂,使微粒的电位降低至一定值,微粒间发生絮凝,形成网状疏松的聚集体。其特点是沉降速度快,沉降物体积大,沉降物易再分散,其物理稳定性好,此种混悬剂称絮凝混悬剂。向混悬剂中加入反絮凝
3、剂,使其电位增大,减少微粒间的聚集,沉降速度慢,沉降物体积小,沉降物结块,不宜再分散,其物理稳定性差,此种混悬剂称反絮凝混悬剂。但这种混悬剂由于微粒小,混悬液流动性好,易于倾倒,是适于在短时间内应用的混悬剂。混悬剂的配制方法有分散法与凝聚法。分散法:将固体药物粉碎成微粒,再根据主药性质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加入适宜的稳定剂。亲水性药物先干研至一定细度,再加液研磨(通常一份固体药物,加0.40.6份液体为宜);疏水性药物则先用润湿剂或高分子溶液研磨,使药物颗粒润湿,最后加分散介质稀释至总量。凝聚法:将离子或分子状态的药物借助物理或化学方法凝聚成微粒,再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形成混悬剂。混悬剂成品的标签上应
4、注明“用时摇匀”。为安全起见,剧、毒药不应制成混悬剂。三、 实验内容与操作(一)亲水性药物混悬剂的制备及沉降容积比的测定1 处方 表1 氧化锌混悬剂各处方处方号1234氧化锌(g)0.50.50.50.550%甘油(ml)6.0甲基纤维素(g)0.1西黄蓍胶(g)0.1蒸馏水加至(ml)10101010 2. 操作(1)处方1、2的配制:称取氧化锌细粉(过120目筛),置乳钵中,分别加0.3ml蒸馏水或甘油研成糊状,再各加少量蒸馏水或余下甘油研磨均匀,最后加蒸馏水稀释并转移至10ml刻度试管中,加蒸馏水至刻度。(2)处方3的配制:称取甲基纤维素0.1g,加入蒸馏水研成溶液后,加入氧化锌细粉,研
5、成糊状,再加蒸馏水研匀,稀释并转移至10ml刻度试管中,加蒸馏水至刻度。 (3)处方4配制:称取西黄蓍胶0.1g,置乳钵中,加乙醇几滴润湿均匀,加少量蒸馏水研成胶浆,加入氧化锌细粉,以下操作同处方3配制。 (4)沉降容积比测定:将上述4个装混悬液的试管,塞住管口,同时振摇相同次数(或时间)后放置,分别记录0、5、10、30、60、90、120min沉降物的高度(ml),计算沉降容积比,结果填入表3。根据表3数据,绘制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加甘油做助悬剂,会出现两个沉降面,为是因为甘油对小粒子的助悬效果好,而对大粒子助悬效果差造成的,观察时应同时记录两个沉降体积)。 3. 操作注意(1) 各处方配
6、制时,加液量、研磨时间及研磨用力应尽可能一致。(2) 用于测定沉降容积比的试管,直径应一致。(3) 由于甘油为低分子助悬剂,助悬效果不很理想,研时力度、时间应保持一致,否不易观察。(4) 各处方在定量转移时要完全。(二)絮凝剂对混悬剂再分散性的影响 1 处方 (1)碱式硝酸铋1.0g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0ml(2)碱式硝酸铋1.0g1%枸橼酸钠溶液1.0ml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0ml操作(1)取碱式硝酸铋2.0g置乳钵中,加0.5ml蒸馏水研磨,加蒸馏水分次转移至10ml试管中,摇匀,分成2等份,一份加水至10ml,为处方(1);另一份蒸馏水至9ml,再加1%枸橼酸钠溶液1.0ml。两试管振摇后放
7、置2h。(2) 首先观察试管中沉降物状态,然后再将试管上下翻转,观察沉降物再分散状况,记录翻转次数与现象。 2 操作注意用上下翻转试管的方式振摇沉降物,两管用力要一致,用力不要过大,切勿横向用力振摇。 (三)疏水性药物混悬剂的制备,比较几种润湿剂的作用1 处方硫磺洗剂的处方组成见表2。表2 硫磺洗剂处方组成处方号1234精制硫磺(g)0.20.20.20.2乙醇(ml)2.050%甘油(ml)2.0软皂液(ml)1聚山梨酯-80(g)0.03蒸馏水加至(ml)101010102操作 称取精制硫磺置乳钵中,各处方分别按加液研磨法依次加入少量蒸馏水、乙醇、甘油、软皂液或聚山梨酯-80(加少量蒸馏水
8、)研磨,再向各处方中缓缓加入蒸馏水至全量。振摇,观察硫磺微粒的混悬状态,记录。 2 操作注意(1) 为保证结果观察准确,硫磺称量要准确。(2) 转移要完全(四)凝聚法制备硫磺洗剂取4%盐酸(W/V)与20%硫代硫酸钠(W/V)溶液各5ml,置10ml具塞试管中,振摇,观察硫磺存在的状态,记录。四、 实验结果和讨论 1将沉降容积比测定结果填入表3。表3 沉降容积比与时间的关系时间(min)处方号1234HuHu/H0HuHu/H0HuHu/H0HuHu/H0510306090120注: H0为混悬液的高度; Hu 为沉降物的高度。3 根据表3数据,以Hu/H0 (沉降容积比)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
9、标,绘制各处方沉降曲线,比较几种助悬剂的助悬能力。 4 记录碱式硝酸铋混悬剂2h沉降物状态及再分散翻转次数,沉降物的状态。3 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的混悬情况,讨论不同润湿剂的稳定作用。 4 记录分散法与凝聚法制备硫磺洗剂的混悬情况,讨论不同制备方法对制剂稳定性及分散状况的影响。 五、 思考题1 解释氧化锌混悬剂与硫磺洗剂在处方及工艺上的差异?2 将下述处方制成稳定混悬剂,应选择何种稳定剂。简述处方中各成分作用及制备工艺。 处方 氧化锌 6.0 g 液体酚 1.0 ml 甘油 2.0 ml 石灰水 适量共制成100ml 3 分散法与凝聚法制备的混悬剂在质量上和稳定性上有何差异? 实验二 乳剂的制备
10、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其稳定性。 3.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乳剂也称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系指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形成液滴的一相为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包在液滴外的一相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分散相的直径一般在0.110mm之间。乳剂类型有单乳剂(O/W型,W/O型)和复合乳剂(W/O/W型,O/W/O型)。乳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为提高稳定性,其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并且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
11、用下进行分散。乳化剂的稳定机理是通过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降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常用的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通常小量制备时,可在乳钵中研磨制得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工厂大量生产多采用乳匀机、高速搅拌器、胶体磨制备。如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和湿胶法制备,以新生皂为乳化剂制备乳剂时,可研磨或振摇制得。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有稀释法(水)和染色镜检法(水/油性染料)。三、实验内容(一)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处方 液状石蜡6ml阿拉伯胶2g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0.05ml1%糖精钠溶液0.003g香精适量纯化水加至15ml制法:(1
12、)干胶法(干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加纯化水4ml,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加剩余纯化水适量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15ml。(2)湿胶法:取纯化水4ml置乳钵中,加2g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再分次加入6ml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再加剩余纯化水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成15ml,即得。制剂评注及注意事项:(1)干胶法简称干法,适用于乳化剂为细粉者;湿胶法简称湿法,所用的乳化剂可以不是细粉,预先能制成胶浆(胶:水为1:2)者即可。(2)制备初乳时,干法应选用干燥乳钵,量油的量器不得沾水,量水的量器也不得
13、沾油,油相与胶粉(乳化剂)充分研匀后,按液状石蜡:胶:水为3:1:2比例一次加水,迅速沿同一方向研磨,直至稠厚的乳白色初乳形成为止,其间不能改变研磨方向,也不宜间断研磨。(3)湿法所用胶浆(胶:水为1:2)也可提前制出,备用。(4)制备OW型乳剂必须在初乳制成后,方可加水稀释。(5)乳钵应选用内壁较为粗糙的瓷乳钵。(6)本品因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故为OW型乳剂。所制得的乳剂应为乳白色,镜检油滴应细小均匀。(7)液状石蜡系矿物性油,在肠中不吸收、不消化,对肠壁及粪便起润滑作用,并能阻抑肠内水分的吸收,因而可促进排便,为润滑性轻泻剂。(8)用途:轻泻剂。用于治疗便秘,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瘤、疝气
14、、痔及手术后便秘的病人,可以减轻排便的痛苦。(二)乳剂的机械法制备处方 液状石蜡25ml吐温801.345g司盘801.03g西黄蓍胶0.125g纯化水22ml制法: 取干燥容器,依次加入各成分(西黄蓍胶可用乙醇分散),加水至足量,倒入胶体磨中制备。制剂评注及注意事项 (1)用合成乳化剂制备乳剂时,可以不必考虑混合顺序。(2)机械法制备乳剂,是借助机械提供的强大能量制成乳剂,也不需要考虑混合顺序。(三)石灰搽剂的制备处方 氢氧化钙溶液10ml花生油10ml制法:取两种药物在乳钵中研磨,即得。制剂评注及注意事项(1)本品以新生皂为乳化剂,故得W/O型乳浊液。(2)花生油可用其他植物油代替,用前应
15、以干热灭菌法灭菌。(四)鱼肝油乳剂的制备处方 鱼肝油10ml阿拉伯胶(细粉)2.5g西黄芪胶(细粉)0.14g蒸馏水加至20ml制法 (1)干法:按油水胶(421)比例,将油与胶轻轻混合均匀,一次加入水,向一个方向不断研磨,直至稠厚的乳白色初乳生成为止(有噼啪声),再加水稀释研磨至足量。(2)湿法:胶与水先研成胶浆,加入西黄芪胶浆,然后加入油边加边研磨至初乳生成,再加水稀释至足量,研匀,即得。 制剂评注及注意事项(1)干法应选用干燥乳钵,量器分开。研磨时不能停止。也不能改变方向。(2)乳剂制备必须先制成初乳后,方可加水稀释。(3)选用粗糙乳钵,杵棒头与乳钵底接触好。(4)可加矫味剂及防腐剂。(
16、五)松节油搽剂的制备处方 松节油65ml樟脑5g软皂7.5g蒸馏水100ml制法 :取软皂与樟脑在乳钵中研磨液化,分次加入松节油不断研磨至均匀为止。然后将此混合物分次加入已盛有25ml水的烧瓶中,每次加后,即用力振摇,至细赋的乳白色液为止。制剂评注及注意事项(1)软皂为钾肥皂作乳化剂,故形成O/W型乳剂。(2)樟脑与松节油为皮肤发亦药。(六)乳剂类型的鉴别1.染色镜检法:将上述乳剂涂在载玻片上,用注射器加少量油溶性染料苏丹红染色,镜下观察。另用水溶性亚甲蓝染色,同样镜检,判断乳剂的类型。将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乳剂类型鉴别结果液状石蜡乳石灰搽剂内相外相内相外相内相外相苏丹红亚甲兰乳剂类型注:
17、 (1)染色法中所用燃料不宜过多,以免乳剂被稀释而破乳。(2) 此外所用检品及试剂过多,容易污染或腐蚀显微镜。2稀释法:取试管两支,加入液状石蜡乳剂一滴,加水约5ml,振摇或翻转数次。观察是否能混匀。并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乳剂类型。(七)拟出大蒜乳的制法,并判断其类型: 处方大蒜汁10.0ml盐酸普鲁卡因1.0g阿拉伯胶粉5.0g蓖麻油36.5ml四、思考题1.简述以干、湿法制备初乳的操作要点。2.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3.分析液体石蜡乳的处方并说明各成分的作用。4.在鱼肝油乳剂的制备过程中干法与湿法比较,哪个效果好,其操作要点如何?附注在乳剂制备过程中由于用一种乳化剂时往往难以达到这种要
18、求,故通常将两种以上的乳化剂混合使用。Griffin和Davies提出寻找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和测定被乳化的油所需HLB值的方法来选择乳化剂。HLB值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亲油基团对水和油的综合亲和力。每种乳化剂都有其固定的HLB值,一般818为适合制备O/W型乳剂,38为适合制备W/O型乳剂。被乳化的油所需的HLB值与乳化剂的HLB值越接近乳剂越稳定。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可按下式计算: HLB1、HLB2HLBn各个乳化剂的HLB值; W1、W2Wn乳化剂的重量。测定油乳化所需HLB值的方法,是将两种以上已知HLB值的乳化剂,按上式以不同重量比例配成具有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剂,然后与油制
19、备成一系列乳剂,在室温条件或采用加速试验的方法(离心法)观察所制乳剂的乳析速度。稳定性最佳的乳剂所用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即为该油乳化所需的HLB值。实验三 0.5%维生素C注射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一、 实验目的 掌握注射剂的生产工艺过程和操作要点。 掌握注射剂成品质量检查的标准和方法。 掌握注射剂稳定化方法。 了解注射剂灌装量的调节要求。二、 实验指导注射剂又称针剂,系将药物制成供注入体内的无菌制剂。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四类,即溶液型注射剂、悬型注射剂、乳剂型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末(无菌分装及冷冻干燥。根据医疗上的需要,注射剂的给药途径可分为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
20、五种。由于注射剂直接注入人体内部,故吸收快,作用迅速,为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对成品生产和成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注射剂的工艺流程:以溶液型注射剂制备过程为例,其工艺流程如下,主药附加剂 溶解 过滤 补加溶剂 灌装 质检 包装 成品80%溶剂 安瓿 检查 洗涤 干燥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一个合格的注射剂必须是澄明度合格、无菌、无热原、安全性合格(无毒性、溶血性和刺激性)、在贮存期内稳定有效,pH值、渗透压(大容量注射剂)和药物含量应符合要求。注射液的pH值应接近体液,一般控制在49范围内,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如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的pH值为9.511.0,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5.5
2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pH值为3.55.5,注射用奥美拉唑的碱度范围为pH9.011.5。具体注射剂品种的pH值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满足临床需要,其次是满足制剂制备、贮藏和使用时的稳定性,最后要满足人体生理可承受性。凡大量静脉注射或滴注的输液,应调节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凡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常制成注射用灭菌粉末即无菌冻干粉针或无菌粉末分装粉针,以保证注射剂在贮存期内稳定、安全、有效。为了达到上述质量要求,在注射剂制备过程中,除了生产操作区符合GMP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GMP规程外,药物、附加剂及溶剂等均需符合注射用质量标准,其处方必须采用法定处方,其制备方法必须严格
22、遵守拟定的产品生产工艺规程,不得随意更改。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 处方 维生素C 5.0g 碳酸氢钠 约2.4g (调)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005g焦亚硫酸钠 0.2g 注射用水 加至100ml2 工艺流程 搅拌 NaHCO3 pH5.07.0 焦亚硫酸钠80ml新沸水+VC 溶液 溶液 分次缓慢加入 溶液 注射用水至100ml 试纸测pH 溶液 微孔滤膜过滤(0.45m)安瓿 常水洗2次 去离子水洗2次 干燥(250) 放冷 通CO2 灌装(2.15ml) 通CO2 封口 灭菌(10015min)3 操作(1) 空安瓿的处理空安瓿在用前先用常水冲刷外壁,然后将安瓿中灌入常水甩洗 2 次(如果
23、安瓿清洁度差,须用0.5%醋酸或盐酸溶液灌满,100加热30min),再用过滤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甩洗两次,最后用澄明度合格的注射用水洗一次,120140烘干,备用。(2)注射液的配制1) 容器处理:配制用的一切容器使用前要用洗涤剂或硫酸清洁液处理洗净,临用前用新鲜注射用水荡洗,以避免引入杂质及热原。2) 滤器等的处理垂熔玻璃滤器:常用的垂熔玻璃滤器有漏斗和滤球,G3号可用于常压过滤,G4号可用于减压或加压过滤,G6号可用于除菌过滤。处理时可先用水反冲,除去上次滤过留下的杂质,沥干后用洗液(1-2%硝酸钠硫酸洗液)浸泡处理,用水冲洗干净,最后用注射用水过滤,至滤出水检查pH值不显酸性,并检查澄明
24、度至合格为止。微孔滤膜:常用的是由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混合酯组成的微孔滤膜。经检查合格的微孔滤膜(0.22m可用于除菌滤过、0.45m可用于一般滤过)浸泡于注射用水中1h,煮沸5min,如此反复三次;或用80注射用水温浸 4h以上,室温则需浸泡12h,使滤膜中纤维充分膨胀,增加滤膜韧性。使用时用镊子取出滤膜且使毛面向上,平放在膜滤器的支撑网上,平放时注意滤膜不皱摺或无刺破,使滤膜与支撑网边缘对齐以保证无缝隙,无泄漏现象,装好盖后,用注射用水过滤,滤出水澄明度合格,即可备用。乳胶管:先用水揉洗,再用0.5%-1%氢氧化钠液适量,煮沸30min,洗去碱液;再用0.5%-1%盐酸水适量,煮沸30m
25、in,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注射用水煮沸即可。3)惰性气体处理:因维生素C极易氧化,故配制时需通惰性气体,常用的是二氧化碳或氮。使用纯度较低的二氧化碳时依次通过分别装有浓硫酸除去水分、1%硫酸铜除去有机硫化物、1%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微生物,最后通过注射用水,除去可溶性杂质和二氧化硫。目前生产常用的高纯氮(含N299.99%),可不经处理,或仅分别通过50%甘油、注射用水洗气瓶即可使用。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及密度都大于氮气,故药物与二氧化碳不发生作用时通入二氧化碳比通入氮气好,但注意二氧化碳会使药液的pH值下降,要考虑到pH值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故对酸敏感的药物不宜通二氧化碳。4)配液:取注射用水
26、120ml,煮沸,放置至室温,或通入二氧化碳(约20-30min)使其饱和,以除去溶解其中的氧气,备用。按处方,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于处方量80%的注射用水中,溶解,加维生素C使溶解,分次缓慢地加入碳酸氢钠固体,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继续搅拌至无气泡产生后,加焦亚硫酸钠溶解,加碳酸氢钠固体调节药液pH值至5.8-6.2,最后加用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全量。用G3垂熔玻璃漏斗预滤,再用0.45m孔径的微孔滤膜精滤,检查滤液澄明度,合格后即可灌装。(3)灌封1) 灌封器的处理:首先要检查灌注器玻璃活塞是否严密不漏水,用洗液浸泡再分别用常水、蒸馏水抽洗灌装器直至不显酸性,最后用注射用水抽洗至流出
27、水澄明度检查合格,即可用于灌装药液。2) 装量调节:在灌装前先调节灌注器装量,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规定,为了保证在使用时能够满足临床剂量要求,应适当增加装量。不同标示装量应增加的装量见表1。表1 注射液的装量标示装量(ml)增加装量(ml)标示装量(ml)增加装量 (ml)易流动液粘稠液易流动液粘稠液0.51.02.05.00.10.10.150.30.120.150.250.510.020.050.00.500.601.000.700.901.53) 熔封灯火焰调节:熔封时要求火焰细而有力,燃烧完全。单焰灯在黄蓝两层火焰交界处温度最高;双焰灯的两火焰应有一定夹角,火焰交点处温度最高。4)
28、 灌装操作:将过滤合格的药液,立即灌装于2ml安瓿中,2.15ml/支,通入二氧化碳于安瓿上部空间,随灌随封。灌装时要求装量准确、药液不沾颈壁,以免熔封时产生焦头。一般措施是使药液瓶略低于灌注器位置,灌注针头先用硅油处理,快拉慢压可以防止焦头。5) 熔封 熔封分顶封和拉封,因顶封时可能封口不严,近年来已不用。拉封时可将颈部置于火焰温度最高处,掌握好安瓿在火焰中停留时间,待玻璃完全软化,先用镊子夹住顶端慢拉,拉细处继续在火焰上烧片刻,再拉断,避免出现细丝。熔封后的安瓿顶部应圆滑、无尖头或鼓泡等现象。(4)灭菌与检漏 灌封好的安瓿,应及时灭菌,小容量针剂从配制到灭菌应在12小时内完成,大容量针剂应
29、在4小时内灭菌。小容量针剂可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15min。大容量针剂一般采用115热压灭菌30min。灭菌完毕立即将安瓿放入1%亚甲蓝或曙红溶液中,挑出药液被染色的安瓿。将合格安瓿外表面用水洗净,擦干,供质量检查用。4 操作注意(1) 配液时,将碳酸氢钠加入于维生素C溶液中时速度要慢,以防止产生大量气泡使溶液溢出,同时要不断搅拌,以防局部碱性过强,造成维生素C破坏。(2) 维生素C容易氧化,致使含量下降,颜色变黄,金属离子可加速这一反应过程,同时pH值对其稳定性影响也较大。因此在处方中加入抗氧剂、通入二氧化碳、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同时加入碳酸氢钠。在制备过程中应避免与金属用具接触。4质量检
30、查与评定 (1)装量: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检查方法进行,2ml安瓿检查5支,每支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装量。(2) 澄明度:按卫生部标准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的规定检查。采用伞棚式装置,日光灯,无色溶液注射剂采用照度为10002000Lx的装置,有色溶液注射剂采用照度为20003000Lx的装置,检品至人眼的距离为2025cm。取检品数支,擦净安瓿外壁,集中置于伞棚边缘处,手持安瓿颈部使药液轻轻翻转,用目检视药液中有无肉眼可见的玻屑、白点、纤维等异物,结果列于表2中。(3)pH值测定:应为5.0-7.0(200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44页)。(4)含量测定:按200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6
31、45页测定,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5)热原:取本品依法检查(200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106页),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2ml,应符合规定。(此项免做) (6)无菌检查: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检查,应符合规定。(此项免做) (7)颜色:取本品,加水稀释成每1ml中含维生素C 50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200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24页),在42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过0.06。四、 实验结果与讨论1. 澄明度检查结果见表2。表2 澄明度检查结果检查总数废品数(支)合格数(支)合格率(%)玻屑纤维白点焦头其它总数2. 将质量检查各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五、 思
32、考题1 制备易氧化药物的注射液应注意哪些问题?2 制备维生素C注射液为什么要通入二氧化碳,不通可以吗?3 制备注射剂的操作要点是什么?4 为什么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查颜色,目的是什么?实验四 片剂的制备及影响片剂质量因素的考察一、 实验目的1 通过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2 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及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3 考察压片力及崩解剂等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的影响。二、 实验指导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现将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过程介绍如下:粘合剂辅料混
33、合制软材过筛粉碎主药润滑剂、崩解剂 称重整粒干燥制粒压片片剂混合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制备片剂的药物和辅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干燥,粉碎和过筛等处理,方可投料生产。为了保证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均匀性以及适宜的溶出速度,药物的结晶须粉碎成细粉,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向已混匀的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用手工或混合机混合均匀制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除用微机自动控制外,也可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软材可通过适宜的筛网制成均匀的颗粒。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太多。这两种情况制
34、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结成块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并与颗粒混匀。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小。压片前必须对干颗粒及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然后根据颗粒所含主药的量计算片重。根据片重选择筛目与冲膜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表1。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可进行适当调整。 表1 根据片重可选的筛目与冲膜的尺寸筛目数 片重 冲膜直径 (mg) 湿粒 干粒 (mm) 50 18 16-20
35、5-5.5 100 16 14-20 6-6.5 150 16 14-20 7-8 200 14 12-16 8-8.5 300 12 10-16 9-10.5500 10 10-12 12制成的片剂需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除片剂的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硬度适当、含量准确外,必须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对有些片剂产品药典还规定检查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并规定凡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另外,在片剂的制备过程中,所施加的压片力不同,所用的润滑剂、崩解剂等的种类不同,都会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时限产生影响。三 实验内
36、容与操作(一)压片力对乙酰水杨酸片片剂硬度和崩解性能的影响1.处方: 乙酰水杨酸 20g 淀 粉 2g 枸 椽 酸 适量 10%淀 粉浆 适量 滑 石 粉 1g2 操作:10%淀粉浆的制备:将0.2g枸椽酸(或酒石酸)溶于约20ml蒸馏水中,再加入淀粉约2g分散均匀,加热糊化,制成10%淀粉浆。 制颗粒:取处方量乙酰水杨酸与淀粉混合均匀,加适量10%淀粉浆制软材, 过16目筛制粒,将湿颗粒于40-60干燥,16目筛整粒并与滑石粉混匀(5%)。在不同压力下压片:将上述乙酰水杨酸颗粒分别在高、低两个不同压力下压片,测定各压力下片剂的硬度和崩解时限,结果记录入表3。(压片机)3 操作注意乙酰水杨酸在
37、润湿状态下遇铁器易变为淡红色。因此,宜尽量避免铁器,如过筛时宜用尼龙筛网,并迅速干燥。在干燥时温度不宜过高,以避免药物加速水解。在实验室中配制淀粉浆:可用直火加热,也可以水浴加热。若用直火时,需不停搅拌,防止焦化而使片面产生黑点。加浆的温度,以温浆为宜,温度太高不利药物稳定,太低不宜分散均匀。(二)崩解剂、表面活性剂对对乙酰水杨酸片剂崩解性能的影响1 处方 乙酰水杨酸 20g 15%淀粉浆 适量 崩解剂 适量 硬脂酸镁 适量 2 操作聚山梨酯淀粉的制备:称取0.5g聚山梨酯-80,溶于15ml乙醇中,加15g淀粉,搅拌均匀,于70干燥,过100目筛,备用。15%淀粉浆的制备:称取淀粉6g于40
38、ml蒸馏水中均匀分散,加热糊化,即可。乙酰水杨酸颗粒的制备:取乙酰水杨酸细粉20g,加入15%淀粉浆适量,制成软材,过16目筛制粒,湿粒在60干燥,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加入不同的崩解剂或表面活性剂:将中的乙酰水杨酸干颗粒平均分为三份,颗粒称重,第一份中加入6%干淀粉,第二份中加入6%羧甲基淀粉钠,第三份中加入6%聚山梨酯淀粉,再分别加入1%硬脂酸镁,混匀,三份颗粒在相同压力下压片,测定三种片剂的崩解时间。3操作注意干淀粉应在105干燥约2小时,使含水量在810%之间。(三)疏水性润滑剂对碳酸氢钠片剂崩解的影响1 处方 碳酸氢钠 20g 淀粉 2g 硬脂酸镁 适量2 操作10%淀粉浆的制备:称
39、取淀粉2g,加入到20ml蒸馏水中均匀分散,加热糊化,即可。碳酸氢钠颗粒的制备:称取碳酸氢钠细粉20g与淀粉2g,混匀,加10%淀粉浆适量,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湿颗粒在50干燥,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加入不同比例疏水性润滑剂:将中碳酸氢钠干颗粒平均分为两份,称重,其中一份中加入0.6%硬脂酸镁,另一份加入3%硬脂酸镁,混匀,在相同压力下压片,测定两种片剂的崩解时间。(四)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1处方 维生素C 50.0g 淀粉 20.0g 糊精 30.0g 酒石酸 1.0g 50%乙醇 适量 硬脂酸镁 1.0g2操作 称取维生素C粉或极细结晶,淀粉,糊精混合均匀。另将酒石酸溶解于适宜量的50%
40、乙醇中,并一次性加入于混合粉末中,加入时分散面要大,混合要均匀,制软材,通过1820目尼龙筛制成湿粒,60以下干燥,当干燥接近要求时可升至70以下,以加速干燥,干粒水分应控制在1.5%以下。用制粒时相同目筛整粒,筛出干粒中的细粉,与过筛的硬脂酸镁混匀,然后再与干颗粒混匀,压片。3操作注意 (1) 维生素C在润湿状态较易分解变色,尤其与金属(如铜、铁)接触时,更易于变色。因此,为避免在润湿状态下分解变色,应尽量缩短制粒时间,并宜在60以下干燥。 (2) 处方中酒石酸用以防止维生素C遇金属离子变色,因它对金属离子有络合作用。也可改用2%枸椽酸,同样同样具有稳定作用。由于酒石酸的量小,为混合均匀,宜
41、先溶入适量润湿剂50%乙醇中。(五) 质量检查与评定本实验检查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和重量差异。将各项检查结果列于表4。1硬度检查法:采用破碎强度法,采用片剂四用测定仪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将药片径向固定在两横杆之间,其中的活动柱杆借助弹簧沿水平方向对片剂径向加压,当片剂破碎时,活动柱杆的弹簧停止加压,仪器刻度盘所指示的压力即为片的硬度。测定36片,取平均值。结果列于表3。2脆碎度检查法:取药片,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 G项下检查法,置片剂四用测定仪脆碎度检查槽内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检查方法及规定如下:片重为0.65g或以下者取若干片,使其总重量约为6.5g;片重大于0.65g者取10
42、片。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重,置圆筒中,转动100次。取出,同法除去粉末,精密称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且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3崩解时间检查法:应用片剂四用测定仪进行测定。采用吊篮法,方法如下:取药片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一片,开动仪器使吊篮浸入371.0的水中,按一定的频率(30-32次/min)和幅度(552mm)往复运动。从片剂置于玻璃管开始计时,至片剂破碎并全部固体粒子都通过玻璃管底部的筛网(2mm)为止,该时间即为该片剂的崩解时间,应符合规定崩解时限(一般压制片为15min)。如有1片不符合要求,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结果列于表2。4重量差异
43、检查法取药片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见表2)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表2 重量差异限度平均片重重量差异限度0.30g以下7.5%030g或0.30g以上5%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将上述实验结果列于表 表3 压片力对片剂硬度和崩解性能的影响编号压力硬度(kg)崩解时间(min)1 2 3 4 5 6平均1 2 3 4 5 6平均12高低结论表4 崩解剂、表面活性剂对片剂崩解性能的影响编号硬度(kg)崩解时间(min)1 2 3 4 5 6 平
44、均1 2 3 4 5 6 平均3 6%淀粉浆4 6%羧甲基淀粉钠5 6%聚山梨酯淀粉6 维生素C片7 复方甘草片1. 分析并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片剂崩解的因素及原理。2.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主药性质与辅料选择的关系。五、思考题1. 制备乙酰水杨酸片时,如何避免乙酰水杨酸分解?应选择何种润滑剂?2. 片剂的崩解时限合格,是否还需测定其溶出度?3. 制备中药浸膏片时与制备化学药片有什么不同?实验五 硬胶囊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硬胶囊制备的一般工艺过程,用胶囊板手工填充胶囊方法。2.掌握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内容及方法。二、实验指导硬胶囊剂(hard capsules)系指将药物充填于空心硬
45、质胶囊壳中制成的固体制剂。药物的填充形式包括粉末、颗粒、小片、小丸等,填充方法有手工填充与机械灌装两种。硬胶囊剂制备的关键在于药物的填充,以保障药物剂量均匀,装量差异合乎要求。药物的流动性是影响填充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对于流动性差的药物,需要加入适宜的辅料或制成颗粒以增加流动性,减少分层。本次实验采用湿法制粒,加入粘合剂将药物粉末制得颗粒后,采用胶囊板手工填充,将药物颗粒装入空心胶囊中即得。制得硬胶囊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制剂通则中胶囊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三、实验内容1. 药物颗粒的制备处方对乙酰氨基酚10 g维生素C3 g淀粉浆10适量制法将主药研磨成粉末状,混匀,过80目筛,以10
46、淀粉浆制软材,将软材过20目筛制湿颗粒,将湿颗粒于6070 烘干,干颗粒用20目筛整粒,即得。2. 硬胶囊的填充空心胶囊的编号、质量和容积编号012345质量(mg,供参考)927353.3504023.3容积(ml)0.750.550.400.300.250.15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胶囊板填充。板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洞数百孔。先将囊帽、囊体分开,囊体插入胶囊板孔洞中,调节上下层距离,使胶囊口与板面相平。将颗粒铺于板面,轻轻震动胶囊板,使颗粒填充均匀。填满每个胶囊后,将板面多余颗粒扫除,顶起囊体,套合胶囊帽,取出胶囊,即得。3. 质量检查外观胶囊外观应整洁,不得有黏结、变形、渗漏或囊壳破裂现象,并
47、应无异臭。装量差异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平均装量装量差异限度0.30 g以下10%0.30 g及0.30 g以上7.5%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不能损失囊壳),硬胶囊壳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用具(如棉签等)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得每粒内容物的装量与平均装量。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胶囊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装量差异1倍。崩解时限崩解系指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去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囊壳外,应通过筛网。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溶散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A规定,
48、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30分钟。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与金属支架上,浸入1000 ml烧杯中,并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 mm,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1 的水,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 mm处。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6粒,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A项下方法进行崩解时限检查,各粒均应在30分钟以内全部崩解并通过筛网(囊壳碎片除外),如有1粒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四、思考题请归纳硬胶囊质量检查的步骤和意义。实验六 栓剂的置换价测定及其制备一、 实验目的1掌握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过程。2掌握置换价测定方法及应用。二、 实验指导栓剂是指药物与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重量的专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它在常温下应为固体,但遇体温时应能溶化或软化。栓剂既可以发挥局部作用,也可以发挥全身作用。目前,常用的栓剂有肛门栓(直肠栓)和阴道栓。肛门栓一般做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