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人员培训内容_第1页
试验人员培训内容_第2页
试验人员培训内容_第3页
试验人员培训内容_第4页
试验人员培训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验人员培训讲义一、 思想认识,观念的提高。二、 面对试验检测行业的越来越规范,我们检测人员首先要提高思想意识、观念要转变。加强对试验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严格把试验检测质量关,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三、 规范、文件的学习我们每一位试验人员都应该加强规范、文件的学习,掌握控制施工质量所必备的技术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其中需熟悉掌握的主要规范有: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17671-1999)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GB/T8074-2

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5962005)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 GB/T1762008 )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 GB/T180462008 )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201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GB/T8074-2008) 混凝土外加剂 ( GB8076-2008 )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12)建筑用砂 ( GB/T14684-2011 ) 建筑用卵石、碎石 ( GB/T14685-2011 )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 GB/T228.1-2010 )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 GB/T2

3、32-2010 ) 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 ( GB1499.12008 )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 JGJ/T27-2014 )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 JGJ18-2012 )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 GB/T 18736-2002 )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 TB10005-2010 )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

4、0-2002)铁路混凝土 ( TB/T 3275-2011 )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2005 )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TB 10424-2010 )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2009)以及业主、监理下发的相关文件。四、室内试验检测1、骨料(粗、细骨料) 粗骨料需控制指标如下:项目 强度等级 C30C30C45C50含泥量(%) 1.01.00.5泥块含量(%) 0.2针、片状颗粒总含量(%) 108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5氯离子含量(%)0.02卵碎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

5、法试验)浅于标准色紧密空隙率(%)40吸水率,(%)2%(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强度,%(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比) 2(见TB/T 3043-2005 )坚固性(质量损失率)(%)8 5(预应力混凝土)碱活性 快速砂浆棒法(碱硅酸反应) 不应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20%的碱硅酸盐反应活性骨料(见TB/T 3043-2005 )粗骨料常规检测试验方法1、仪器设备1、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震筛机、粗骨料标准筛、电子天平称、静水力学天平、温度计等其他工具。2、检测参数及方法( GB/T14685-2011 ) 细骨料:细骨料需控制指标

6、如下:项目 质量指标 C30 C30C45 C50 含泥量(%) 3.0 2.5 2.0 泥块含量(%) 0.5 云母含量(%) 0.5 轻物质含量(%) 0.5 氯离子含量(%) 0.02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 0.5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浅于标准色 坚固性(质量损失率)(%) 8 吸水率(%) 2(冻融破坏环境下小于1) 碱活性 快速砂浆棒法(碱硅酸反应) 不应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20%的碱硅酸盐反应活性骨料(见TB/T 3043-2005 ) 细骨料常规检测试验方法:1、仪器设备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震筛机、

7、细骨料标准筛、电子天平温度计等其他工具。2、检测参数及方法( GB/T14684-2011 ) 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矿粉) 水泥需控制指标如下:序号 项目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42.5级 52.5级 42.5级 52.5级 1 抗压强度(MPa) 3d 17.0 23.0 17.0 23.0 28d 42.5 52.5 42.5 52.5 2 抗折强度(MPa) 3d 3.5 4.0 3.5 4.0 28d 6.5 7.0 6.5 7.0 3 凝结时间(min) 初凝 45 45 终凝 390 600 4 安定性 合格 合格 5 比表面积(m2/kg) 300350 300350

8、6 烧失量(%) 3.0 I型3.5 II型 5.0 7 熟料中的C3A含量(%) 8% 8 SO3含量(%) 3.5 9 MgO含量(%) 5.0 10 游离CaO含量(%) 1.0 11 氯离子含量(%) 0.1(钢筋混凝土)0.06(预应力混凝土) 12 碱含量(%) 0.6 水泥常规检测试验方法1:仪器设备:水泥凝结时间稠度测定仪、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A)、水泥胶砂搅拌机(JJ-5)、新标准水泥胶砂振实台(ZT-96) 、数显自动比表面积仪(KBS-2)、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SHBY-40B)、水泥沸煮箱(FZ-31A)、水泥恒应力试验机(HYE-300)、水泥抗折试验机(KZ

9、J-5000)、千分之一天平(JA5003)2: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3:检测参数及方法3.1 (密度)GB/T208-2014 3.1.1 水泥应先通过0.9mm的方空筛,在110±5 温度下烘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室温应控制在20 ±1,称取水泥60g(m),称准至0.01g。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到 0 至mL 刻度线后(选用磁力搅拌此时应加入磁力棒),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20 ±1 ),恒温至少30min,记下

10、初始(第一次)读数V1。3.1.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3.1.3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V2。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3.1.4 水泥密度(g/cm3)按下式计算:水泥密度水泥质量(g)/(V2-V1)(cm3)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3.2 (比表面积) GB/T8074-2008 M=RV(1-E)

11、 M-需要的试样质量(g) R-试样密度(根据GB/T208-2014测定) V-试料层体积 E-试料层空隙率 P、P水泥采用0.500±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采用 0.530±0.005 首先确定试样质量,精确至0.001g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 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样至捣器的支持坏与圆筒顶边接触,并旋转12圈,慢慢取出捣器。按测定键测定。由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两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从新试验。结果保留10cm2/g及1m2/Kg3.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方法见:按 GB/T 1346-2011执行3

12、.4 胶砂强度按GB/T17671-1999执行 粉煤灰需控制指标如下: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 C50以下混凝土 C50及以上混凝土 1 细度,% 25 12 2 氯离子含量,% 0.02 3 需水量比,% 105 95 4 烧失量,% 8.0 5.0 5 含水量,% 1.0(干排灰) 6 SO3含量,% 3.0 7 CaO含量,% 10 8 游离CaO含量,% 1.0(F类粉煤灰) 9 安定性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mm(C类粉煤灰) 5.0(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 1. 仪器设备:电热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水泥负压筛细仪、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沸煮箱、万分之一天平、高温电阻炉、水

13、泥游离氧化钙。2. 检测参数及方法:2.1 细度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电热鼓风干燥箱内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约10g,准确至0,01g,倒入45u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开始筛析。使负压稳定在4000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若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再筛析13min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

14、至0.01g。 F=G1/G2 ×100 准确至0.1筛析15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校正 校正系数0.81.2 2.2 烧失量按GB/T 176-2008进行2.3 需水比 胶砂配比按下表胶砂种类水泥/g粉煤灰/g标准砂/g加水量/ml对比胶砂250 750125试验胶砂17575750按流动度达到130140mm调整搅拌后的试验胶砂按GB/T2419测定流动度,当流动度在130140mm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当流动度小于130mm或大于140mm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130140mm为止 结果计算 X=(L1/125) ×100 精确至1%2.4 安定性 对比

15、样品和备检粉煤灰按7:3混合而成安定性试验按GB/T1346进行。2.5 游离氧化钙 在加热搅拌下,使试样中的游离氧化钙与乙二醇作用生成弱碱性的乙二醇钙,以酚酞为指示剂,用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分析步骤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30mL乙二醇-乙醇溶液,放入一根搅拌子,装入冷凝管,置于游离氧化钙测定上,以适当的速度搅拌溶液,同时升温并加热沸腾,当冷凝下的乙醇开始连续滴下时,继续在搅拌下加热微沸4min,取下锥形瓶,用预先用无水乙醇润湿过的快速滤纸抽气过滤或预先用无水乙醇洗涤过的玻璃砂芯漏斗抽气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锥形瓶和沉淀3次,过

16、滤时等上次洗涤液过滤完后再洗涤下次。滤液及洗液收集于250mL干燥的抽滤瓶中,立即用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消失。提示:尽可能快速地进行抽气过滤,以防止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结果的计算与表示游离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Wcao=100× (Tcao×V)/(M×1000)= 0.1×Tcao×V/M式中:Wcao游离氧化钙的质量分数,%Tcao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V滴定时消耗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M试料的质量,单位 为克(g) 矿粉需控制

17、指标如下: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 1密度(g/cm3)2.82 MgO含量(%) 14.0 3 SO3含量(%) 4.0 4 烧失量(%) 3.0(TB/T 3043-2005规定1.0) 5 氯离子含量(%) 0.06 6 比表面积(m2/kg) 350500 7 流动度比(%) 958 含水率(%) 1.0 9 7d活性指数(%) 75 28d活性指数(%) 95 1. 仪器设备:电热鼓风干燥箱、数显自动比表面积仪(KBS-2)、李氏比重瓶、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高温炉、万分之一天平、千分之一天平。2. 检测参数及试验方法2.1 密度( GB/T208-2014 ) 2.2

18、比表面积( GB/T8074-2008) 2.3 烧失量 按GB/T 176-2008进行2.4 流动度比胶砂配给 胶砂种类对比水泥/g矿渣粉/g中国ISO标准砂/g水/mL对比胶砂450 1350225试验胶砂2252251350225砂浆搅拌按 GB/T17671 进行试验按胶砂配比和GB/T 2419进行,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流动度,矿渣粉的流动度比按下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F=L×100/LmF-矿渣粉流动度比,%L-试验样品胶砂流动度,mmLm-对比胶砂流动度,mm3、外加剂 外加剂需控制指标如下:序号项 目指 标备注1减水率(%)252含气量(%)6.0JG/T2

19、23-20073常压泌水率比(%)204压力泌水率比(%)9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5抗压强度比 1d170抗压强度比 3d160抗压强度比 7d150抗压强度比 28d1406硫酸钠含量(%)(按折固含量计)5.07氯离子含量(%)(按折固含量计)0.68碱含量(Na2O+0.658K2O)(%)(按折固含量计)10.09坍落度保留值60min8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10收缩率比(%)11011凝结时间差(初凝)-90120凝结时间差(终凝)12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3.1 检测参数及试验方法 按GB 8076-2008 执行4、钢材(钢筋、钢绞线、锚、夹具)热轧带肋钢筋按其屈服强度划分为级、

20、级、级、级共三个等级。各等级钢筋的表面形状、强度等级代号、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如下: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 牌号ReL/MPaRm/MPaA/%Agt/%不小于HRB335HRBF335335455177.5HRB400HRBF40040054016HRB500HRBF50050063015热轧带肋钢筋弯曲性能牌号公称直径d弯芯直径HRB335HRBF3356253d28404d40505dHRB400HRBF4006254d28405d40506dHRB500HRBF5006256d28407d40508d热轧光圆钢筋牌号ReL/MPaRm/MPaA/%Agt/%冷弯试验180、d-弯芯直径、a

21、-钢筋公称直径不小于HPB23523537025.010.0d=aHPB300300420每批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组成,并不得大于60t。钢绞线一般是以7根高强钢丝,在绞捻机上绕中心的一根绞捻后,再经低温回火制成的钢丝束。滨海梁场所用钢绞线为1 × 7-15.20mm,强度等级为1860MPa的钢绞线。钢绞线具有强度高、柔性好、质量稳定,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好、断面面积大、使用根数少,在结构中排列布置方便、易于锚固等优点,多用于大跨度、重荷载的后张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等结构中。每批钢绞线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组成,并不得大于30t。

22、耐久性试验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根据结构的设计年限、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分为三种:100年、60年和30年。环境类别分为:碳化环境(T1,T2,T3)、氯盐环境(L1,L2,L3)、化学侵蚀环境(H1,H2,H3,H4)、冻融破坏环境(D1,D2,D3,D4)、磨蚀环境(M1,M2,M3)。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一般是指混凝土的抗裂性、护筋性、耐蚀性、抗冻性、耐磨性及抗碱-骨料反应性等。电通量试验的基本原理为: 氯离子在直流电压作用下,能透过混凝土试件向正极方向移动。测量流过混凝土的电荷量,就能反映出透过混凝土的氯离子量。混凝土是离子导电,其电导与电流成正比。因此,测量混凝土上试件的电导,与测电荷量一样,也能评定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的性能。具体方法为: 1 .在规定的56d试验龄期前,对预留的试块进行钻芯制件,试件直径为95102mm,厚度为51mm,试验时以三块试件为一组。 2 .将试件暴露于空气中至表面干燥,以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涂于试件侧面,必要时填补涂层中的孔道以保证试件侧面完全密封。 3 .测试前应进行真空饱水。将试件放入1000mL烧杯中,然后一起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启动真空泵,数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