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营沟小学 叶安国 当我们还在解读课标,准备贯彻落实时,走在课改前沿的人们已经在反思课标了,提出“课标不是真理,还在实践中,还要纠正修改,不能照办,不去思辩,一味地引用新课标中强调所以这样是不对的。”诚然,此次新课程改革尤如一场“大规模的,轰轰轰烈烈地运动,”政府介入,自上而下,面积之大,速度之快,其时代背景是在整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下进行的,可以说是形势所迫。因此势必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了自己的点滴感受,愿把体验过的东西与大家交流一番:反思之一:对探究性学习的反思在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有位老师提到这样两个例子:一位

2、老师教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汉字”,从分、纷、芬锋、峰的读音入手,让学生从班级同学姓名中去找前后鼻音的字,再从字典中去发现,找出规律。这样提出问题,又安排途径,提供资料的探究是可行的。另一位老师上荷花一课,用探究性学习就有认标本之嫌疑,光让学生探究“未开的花是怎样的?”找出有关句子读读,而后又问:“只开了两三片花瓣儿的、全开的花是怎样的?”让学生讲述,整个课堂一点意境都没有,干巴巴的,提出问题,解答问题都很简单,没有体验,这种课文就不适合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我在平时教学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小音乐家杨科文中有一句话:“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杨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树皮做的小提琴还躺在

3、他的身边。”我抓住“躺”字问:“躺什么意思?”学生说“躺”是“放”、“摆”的意思。从字面看,这样的理解已合乎语意。但我没有就此打住,继续引导学生作深层次的感悟:“噢,那在这里为什么不用“放”或“摆”,而用“躺”字?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有的学生欲言又止。于是我又用感人肺腑的语言启发:“想一想扬科怎么会死的?无非是想摸一摸心爱的小提琴而被活活打死的,他那么酷爱音乐,是个音乐天才,可他将远离这个人世,与我们永远地告别了,此时的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有”学生恍然大悟,语思畅达,情感溢动,语言喷涌:“所以,扬科离开人世时,只有小提琴陪伴着他。”“此时此刻,在扬科眼里,它不仅仅是一把小提琴,而是生命中

4、最知交的朋友了。”“这样的课堂,教师以智启智,以情唤情,课堂在师生心灵交汇的平台上,探究学习就有了实效。反思之二:对“综合性”课程的反思语文综合性学习最核心的就是语言实践,真正用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语文活动课的阅读要真正解决需求,现在很多老师都注意到了“整合”,一节课唱、跳、画、写、算各种形式轮番上阵,令人琳琅满目。“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正如“语文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

5、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以“昆虫与古诗”为题让学生学习,尽管学生在收集、理解古诗中昆虫的诗句,或者创作新的昆虫诗时,需要到生活中去观察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自己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获取关于昆虫的生物知识。上完“秋天的画”后,有位老师进行了语言活动,发动学生收集一些树叶,贴贴秋天的画,配以音乐,再加上一些舞蹈,整个课堂热闹非凡,但是语言实践很少,虽然活

6、动的形式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了,而且艺术色彩也很浓厚,但对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帮助并不大。而且在活动过程中,不难发现有很多老师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忽视,没有倾听就谈不上交流,为了让学生有话说,有的老师在活动中创设了情境,然而并不实用,比方打电话创设的情境是小白兔生病了,要向山羊老师请假,模拟的是童话世界,首先要变成动物,而一会儿又要变成“我”,要进入情境得转好多的弯,而一会儿童话世界,一会儿现实生活,切换频繁,让学生不知所措。综合活动应该为学生的阅读量,写作水平、认知能力提高服务,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不是学科的整合学习

7、。单从命名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性”字便体现了这个意思。反思之三:对生成性课堂的反思自新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来,素来被视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似乎可以无拘无束地手舞足蹈了。一个超越预设现今弥香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生成!“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育者不再囿于一孔之见,定于一家之言,而是尊重异端,容纳叛逆。课堂俨然成了多声部思维合奏曲。于是亡羊补牢既可以解读为为时未晚,也可以解读为追悔莫及;滥竽充数既可读出南郭先生之伪,也可读出齐湣王之智;落花生中的花生未必是理想中的人生,苹果、石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