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名牌高校化工原理考研真题之传热3_第1页
各大名牌高校化工原理考研真题之传热3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4【大连理工大学,2003,四】有一单管程列管换热器,传热面积为 40(按外表面积计),共有25mm 2.5mm的传热管 86 根,现用该换热器以循环水冷却流量为 28000kg/h 的石油产品,石油产品走壳程,循环水走管程,两流体逆流换热。实际测得石油产品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 90C和 50E,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 分别是 25C和 40C,已知石油产品的比热容为 2.8KJ/kg,水的有关物性分别为:3密度=995kg/m粘度=0.8 10-3Pa s比热Cp=4.17kJ/(kg K)导热系数=0.618W/(m K)试求:1、 冷却水用量2、 该换热器总换热系数3、 管程和壳程的传

2、热膜系数(又称表面传热系数)(可忽略两侧的污垢热阻)4、由于污垢积累,石油产品的出口温度升高,为使石油产品出口温度仍为 50C,需增加冷却水量使得冷却水出口温度为35C时,石油产品出口温度达到 50C,估算两侧污垢热阻之和为多少(各物性数据可视为不变,忽略管壁热阻)。解:1、由题意:Q m2Cp2(t2t1) m1Cp1(T1T2)解得m250136kg/h 13.93kg/s2、由 1 得,Q KA t m1Cp1(T1T2)8.71 105In36.1 CTT256 -1316410Re0.8 1012935Pr4.17 0.80.618解得 K 603.2W/ m2K3、流速u13.93

3、/ 99520.0286 -40.52m/s0.02 0.52 995Cp56 -1316410K 572.42W/ m2K1152R。8.9 105m2K/WK K【大连理工大学,2004,四】某厂内有一台单管程列管换热器,欲用120C的饱和蒸汽将某种水溶液进行加热,水溶液走管程。现场测得溶液的流量为25000kg/h、入口温度为 22C、出口温度为 73C。已知该换热器有25 mm 2.5 mm的管子共 56 根,管长为 3m 溶液在平均温度下的物性数据为:粘度=0.6 10-3Pa s,比定压热Cp=4.1kJ/(kg K),热导率=0.66W/(m K)。整齐侧表面传热系数h=1.1

4、103W/(m2K)。若不计热损失及管壁热阻和蒸汽侧污垢热阻。试求:1、 溶液在管内的对流表面传热系数(也称传热膜系数)23i0023严计40.6180.80.023129350.022716.8W/ m2K5.40.4由丄丄生得KOOidi834.9W / m2K4、t(Tit2)仃2ti)ln38.04 CKA t m1Cp1(T1T2)得56 -13164102、 管程污垢热阻的大小3、 若改用双管程的换热器(管长、管径、管数与上述换热器相同),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溶液的出口温度为多少?(物性参数及污垢热阻等不变)解:1、流速u25000/3600/1000RedjU0.02 0.39

5、5 100040.6 100.395m/s100%56.1%i0023严计4解得 K 10596W / m23、双管程后流速变为原来的 2 倍,则i 20.8i4413.5W/ m2KKA tm mCp t2 t1解得t237.1 C【华东理工大学, 1998,六】 一套管换热器用 133C的饱和蒸汽将管内的氯苯从 33C加热到 73C,氯苯流量为 5500kg/h。现因某种原因,氯苯流量减少到 3300kg/h,但其进出口温度欲维持不变,试问此时饱和蒸汽温度应为多少才能满 足要求?此时饱和蒸汽冷凝量为原工况的百分之几?(设在两种工况下蒸汽冷凝热阻、管壁热阻、垢层热阻及热损失均可忽略,且氯苯在

6、管内作湍流流动。忽略 两工况下饱和蒸汽汽化潜热的变化)解:由题意:Q KA tmm2Cp2(t2tj整理得,竺m2解得 T 74.6 Cm T m TPr CP4.1 0.60.663.720.80.022534.9W/ m2K11do得KOOidiKO1712.3W/2mK2、KA tmKn dol3.720.4t1t2In丄t2mCp t2t|4T t20.02306613164【华东理工大学,1999,二】某列管式换热器,壳程通以 0.2MPa(绝)的饱和蒸 汽,可将一定量的冷水从 25C加热至 65C.若加热蒸汽的压强及水的入口温度保 持不变,水的出口温度降为 63C,求此时换热器的热

7、流量较原工况有何变化(以原工况的相对比值表示)?计算时可忽略垢层、管壁及蒸汽侧的热阻,水在管内作湍流流动。0.2MPa(绝)的饱和蒸汽温度为 120C。解:由题意Q KA tm【华东理工大学,2000, 七用某热流体与甲苯在一台列管式换热器中进行逆流 换热。列管的管内径为 25mm 甲苯走管内,入口温度 ti=20C,出口温度 t2=80C;热流体走管外,入口温度 Ti=200C,出口温度 T2=120C。已知此时热流体的对流 给热系数ai=1000W/mK,甲苯的对流给热系数为a2=800W/mK。现把甲苯的 流量增大 50%试求:(1)热流体的出口温度为多少?(2)新工况的热流量 Q较原来

8、增加了多少?(已知甲苯的 Re10,Pr0.7,管壁热阻可忽略,流体物性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华东理工大学,2001, 二一列管式换热器,内有19mm 2mm钢管 33 根, 管长1.5m, 单管程。 现将此换热器用来冷凝某工艺物料的蒸汽, 壳程蒸汽冷凝 温度为 90E,蒸汽侧热阻、管壁热阻可忽略。冷却水走管程,进口温度 t1=15C, 流量为 21nVh。试求:(1)蒸汽冷凝量为多少?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为多少?QQtmtm1.02解:(1)由题意 m 1.5m 流速 u 1.5u0.023-di1.50.8i0.80.4PrQ mCp(t2tjKoA tm可得,(2)夏季时,冷却水进口温度为

9、25C时,若冷却水流量不变,则蒸汽冷凝量为多少? 已知冷却水比热 Cp=4180J/kg K,粘度=1mPa s,密度=1000kg/m3,导热系数=0.6W/(m K),物料蒸汽汽化潜热丫 =1.2X106J/kg。(设以上物性不随温度而变)21/3600,21.0m/ s0.01533 -i0.023 Re0.8Pr0.44384.84W / m2Kdi由Qm2Cp2(t2t1) KoA得,T t1m2Cp2T t2小 dl整理解得t283.1 CQm2Cp2(t2t1)m1解得m1138.4kg/s(2)由Q m2Cp2(t2t)m/得m1 118.1 kg /s【华东理工大学,2003

10、,六】一管壳式换热器由 38 根25mm 2.5mm,长 3m 的 钢管组成。110C的饱和蒸汽通入壳程,加热管程中的甲苯,蒸汽冷凝对流给热 系数为10000W/mc,甲苯流量为 7kg/s,入口温度为 30C。甲苯的比热为 1840J/kgC。该流量条件下,甲苯侧的对流给热系数为1090W/rfC。管壁很薄,可忽略管壁及两侧的垢层热阻。试求:(1) 此时,甲苯的出口温度为多少?(2) 现因生产需要,甲苯的处理量增加 50%蒸汽冷凝对流给热系数视作不变, 甲苯的出口温度为多少?解:(1)由题意 uRe0.015 1.0 10001.0 1031.5 104104PrCp4180 1.0 103

11、6.970.6解:(1)由Qm2Cp2(t2ti)KoA tm得,T tim2Cp2T t2“ dl整理解得t294.6 C(2) u 1.5ui1.508i1507.6W/(m2C)T t1m2Cp2ln-T t2m dl整理解得t2 83.1 C【华南理工大学,1999,三】有两台单壳程的换热器,传热面积均为 20m,每台 加热器均由 64 根27mm 3.5mm钢管组成,壳程为 170C的饱和水蒸气冷凝(冷 凝潜热丫=2054KJ/kg),空气入口温度 11=30C,流量为 2.5kg/s,以湍流方式 通过管内。(1) 若两台换热器并联使用,通过每台换热器的空气流量均等。此时空气的对 流

12、传热系数 38W/ (mC),求空气的出口温度 t2及水蒸气的总冷凝量 W 为多 少?(2) 若两台换热器改为串联使用,问此时空气的出口温度 t2及水蒸气的总冷 凝量 W为多少?(设空气物性不随温度压力改变, Cp=1 KJ/kgC)解:(1)由题意,两台换热器并联使用时,A并2A;传热过程的控制热阻在空气侧,则Ki i;Tt1列式得,Q并鱼mCpt切,In3T t2代数计算得到,t293.78C由Qm水mCp(t2tj得,m水mCp(t2切0.078kg/s 279.46kg /h0023严8屮t2(2)由题意,两台换热器串联联使用时,u 2u ;K i (Ji66.16W/(m2K)u由

13、Q K2A_(t2T mCpt2 0 得,T t2t2121.43 C由Qm水 mCpf tj得,mCp(t2 tjm水2-0.111kg/s 400.62kg/h【华南理工大学,2002, 二, 2】锅炉的蒸发量为 9080kg/h,要求进入锅炉的水 温为 65C,但原水温度为 21C,故需用一卧式列管换热器将水加热到所需温度, 加热蒸汽为 108C的饱和水蒸气,冷凝传热系数为10400kcal/m2 hC。列管采用25mm 1mm的黄铜管(导热系数为 85.48W/m C),设水在管内流动,流 速为0.3m/s。求:(1) 求换热面积。(2) 若因空间限制,管长不能超过 2.5m,换热器如

14、何设置?(注:水的物性参数=991kg/m,=0.638W/(m K),=0.623 10 Pas,Pr=4.18 )解:(1)由题意Re込10975.81930.37W/ m2Ktm62.44 C由Q m1KA tm解得A 6.73m2(2)单管程改为多管程【华南理工大学,2003,五】一列管式换热器,壳程 120C的蒸汽冷凝放热,将匕ddmdoidi261.2W/ m2K壳程中 20C的空气加热到 80C,若将该换热器改为双管程,其他条件不变,设 空气作完全湍流,物性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此时空气的出口温度为多少? 解:当由单管程改为双管程时,u 2u 由于管内湍流流动,0.8i0.023叫

15、Pr0.4即iu0.8di解得t260.9 C【清华大学,1998,三,2】在一新的套管换热器中,冷却水在 25X2.5mm 的内管中流动以冷凝环隙间的某蒸汽。 当冷却水的流速为 0.4m/s 和 0.8m/s 时,测得基于内管外表面的总传热系数分别为 1200 瓦每平方米开尔文和 1700 瓦每平方 米开尔文。水在管内为湍流,管壁的导热系数为 45w/mK。水流速改变后可认 为环隙间冷凝的传热膜系数不变,试求:(1) 当水的流速为 0.4m/s 时,管壁对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多少?(2) 管外蒸汽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为多少?(3)若操作一段时间后,水流速仍维持 0.4m/s,但测得的总传热系数比

16、操作初 期下降 10%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并论述此时蒸汽的冷凝量是否也下降10%3879.8W/ m4 5K0.023 Re08Pr041327.2W / m2Kdi整理得TInT七In Itit2解:( 1)由题意KdoididoidiuLu0.8整理得2171.7W/m1 2K(2)由 K解得(3)可能的原因是产生了污垢热阻。【清华大学,2000,三,3】某厂在单壳程双管程列管换热器中,用 130C的饱和水蒸气将乙醇水溶液从 25C加热到 80C,列管换热器由 90 根25mm 2.5mm,长 3m 的钢管所构成,乙醇水溶液处理量为 36000kg/h,并在管内流动,饱和水 蒸气在管间冷凝。

17、已知钢的导热系数为 45 W/ (mC),乙醇水溶液在定性温 度下的密度为 880kg/m3,黏度为 1.2CP,比热为 4.02KJ/ (kg - K,导热系数为 0.42 W/ (m-C),水蒸气的冷凝传热系数为 104W/ (m C),在操作条件下, 垢层热阻和热损失可忽略不计,试确定:(1) 此换热器能否完成任务?(2) 若乙醇水溶液处理量增加 20%在溶液进口温度和饱和水蒸气温度不变情况下,仍在原换热器中加热乙醇水溶液,则乙醇水溶液的出口温度变为多少 (乙醇水溶液的物性可视为不变)?1dodm2906.2W/ m2K do由Qm2Cp2(t2t1)KA tm得A32.9m2A实际2n

18、 dol42.39m2故可以完成任务D(2)0.8i1.2iidio解:(1)tm74.1336000/3600/8809020.020.40m/ sPrCp11.5(2)由题意,两台换热器串联联使用时,u 2u ;2,1038W/ m Kdodoidi由Q m2Cp2(t2 ti) KA tm整理得解得t235 C【清华大学,2001, 2,(2)】现有两台单壳程单管程传热面积均为 20m 的列 管式空气加热器,每台加热器均由 64 根57mm 3.5mm的钢管组成,壳程为 170C的饱和水蒸气冷凝(冷凝潜热丫 =2054KJ/kg),空气入口温度 t1=30C,流 量为 2.5kg/s,以湍流(Re10)方式通过管内。(1) 若两台换热器并联使用,通过每台换热器的空气流量均等,此时空气的对 流给热系数为 38 W/ (K),求空气的出口温度 t2及水蒸气的总冷凝量 W 为 多少(以 kg/h 表示)?(2)若两台换热器串联使用, 求空气的出口温度t2及水蒸气的总冷凝量 W 为多少(以 kg/h 表示)?假定空气的物性不随温度压强而变化,视为常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