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度环境统计工作总结分析报告_第1页
三明市度环境统计工作总结分析报告_第2页
三明市度环境统计工作总结分析报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明市 2007 年度环境统计工作总结分析报告省环保局:2007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 ,是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的 关键一年。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执行环境统计管理办法和修 改调整后的“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进一步加强环境统计工 作,落实环境统计年报和季报工作,提高环境统计质量,严格执 行修改和调整后的统计报表制度,把握本辖区内国民经济的运行 情况、各行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扎实做好 2007 年度环境统计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现将主要工作情 况汇报如下: b5E2RGbCAP一、环境统计工作基本情况(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夯实环境统计工作基础 为确保我市环境统计工作

2、顺利进行, 根据环保部和省环保局有 关要求,我局确定了由局分管领导具体抓,规划管理科综合协调, 市环境监测站技术支持,各职能科室相互配合,县(市、区)环 保局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组织全市环境统计专业报表和综合报 表的各项工作,加强对县(市、区)环保局环境统计数据的审核, 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为确保年报和季报工19 / 15 作顺利完成, 我局还专门下达了关于认真做好 2007 年环境统计工 作的通知,加强了对各县(市、区)环境统计工作的指导并进一 步理顺环境统计数据的上报方式,各县(市、区)都能按时保质 完成区域环境统计工作。 p1EanqFDPw(二)组织学习,吃透指标,规

3、范环境统计行为 随着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的出台实施, 2007 年原国家环保 总局进一步完善了“十一五”环境统计制度, 对统计工作提出更高的 要求。我局认真组织环境统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要求,经过一年 多的实际工作,环境统计人员基本熟悉各项指标解释并熟练运用 “十一五”软件。同时,按照省局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及 时召开了全市环境统计年报会议以及市区重点调查企业布表会, 以会代训,及时传达省局布表会精神,强化各基层领导及环境统 计人员对环境统计重要性的认识,并对环境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 训。在日常工作中,还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及时与各基层环 境统计人员沟通,在各级环境统计人员的辛勤努力下,顺利

4、地完 成了 2007 年环境统计工作。 DXDiTa9E3d(三)认真筛选,严格审核,提高环境统计的质量 由规划科会同污控科、监察支队、监测站按照工业污染源重 点调查单位筛选方法,结合上一年环境统计企业名单、排污申报 企业名单、新改扩项目“三同时”验收的企业名单,确定了 2007 年 度环境统计重点污染源调查企业名单。本年度纳入全市环境统计 重点调查企业有 517 家,较上年扩大了纳入重点调查企业的范围, 并取消了企业群的调查,原有企业群拆分成单独的个体企业,纳 入调查的企业比 2006 年增加 90 家,其中市区 79 家,比去年增 加 13 家。 RTCrpUDGiT20 / 15我局继续

5、沿用全国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审核数据,并 根据国控重点污染源数据管理办法以及环境统计数据审核 技术要求,由规划科牵头,监测站提供技术支持,会同污控科、 监察支队共同核定。着重对全市环境统计综合报表各项数据进行 审核,并对统计数据合理性以及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市辖区 国控污染源排放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由监测站提出审核方 案并具体实施。具体从两方面 5PCzVD7HxA 对重点调查企业填报数据进行审核,确保重点工业企业环境数据 的真实性、合理性。一是通过本年度与上年度环境统计数据、年 际间的数据分析比较,综合考虑监测数据、物料衡算数据、产品 产量排放系数法测算数据以及核算平均浓度等方面,多方

6、位对数 据严格核查,确保环境统计数据能客观真实地反应本地区污染状 况。二是重点审核主要行业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对于重点 调查企业,综合各类监测数据和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审 核;对敏感的主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粉尘、 COD 、氨氮、固体 废物等,以环境监测数据为主要依据,结合污染物排放系数进行 计算;二氧化硫结合企业能源消费情况进行核算。尤其是对 COD 和二氧化硫的审核,从宏观上结合本地区 GDP 的增长率核算增 量,并将宏观增量落实到微观的、具体的企业,根据企业产值产 量等实际数据的变化来核算其排放量。 jLBHrnAILg二、环境统计分析2007 年三明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7、1废水排放总量: 22575 万吨,较 2006 年下降 1.1% ;其中工 业废水排放量(占总量 73.1% )较 2006 年下降 1.9% 。 xHAQX74J0XCOD 排放总量: 44222 吨,较 2006 年下降 5.6% ;其中工业21 / 15 COD 排放量(占总量 41.2% )较 2006 年下降 13.7% ,生活 COD 排放量较 2006 年上升 1.0% 。2007 年通过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 限公司等 23 家企业的废水治理工程以及泰宁县绿山大有纸业有 限公司等 9 家排污量大企业的关停等一系列减排措施,全年实现 化学需氧量净削减 2578 吨,削减率 5.9

8、1% ;生活 COD 由于城镇 常驻人口的增长而呈现出上升态势。 LDAYtRyKfE氨氮排放量: 3541.52 吨,较 2006 年下降 33.5% ,其中工业 氨氮排放量(占总量 43.9% )较 2006 年下降 38.6% ,生活氨氮 排放量较 2006 年下降 29.0% 。工业氨氮排放量减少主要原因在于 沙县侨丹实业有限公司及麦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清洁生产, 氨氮排放量大幅下降,以及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改减少排 放量,还有造纸行业、化学合成氨制造业的废水处理设施改造以 及环统中食品群的取消也使氨氮的排放量有所下降,生活氨氮排 放量减少是因为 2007 年排放系数的减小。 Z

9、zz6ZB2Ltk煤炭消费总量: 646.56 万吨,较 2006 年上升 6.6% ,其中工 业煤炭消费量(占总量 97.7% )较 2006 年上升 7.0% ,生活煤炭 消费量较 2006 年减少了 8.2% 。工业煤炭消费量的增加主要是由 于水泥行业及黑色金属冶炼业这两个行业增产,导致原料煤消费 量的大幅增加,工业煤炭消费总量中原料煤占 54.6% ,原料煤消 费量较 2006 年上升 13.0% ;为控制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 省政 府对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及永安亿力热电有限公司实行限 制发电的措施,因此 2007 年度燃料煤消费量有所下降。 dvzfvkwMI1二氧化硫排放量:

10、 75721 吨,较 2006 年下降 6.3% ,其中工 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总量 97.1% )较 2006 年下降 6.6% ,生活 二氧化硫较 2006 年上升 3.0% 。2007 年由于减排措施的推进, 工22 / 15 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首先在工程治理上通过抓 重点推减排,着重抓三钢 1# 烧结机脱硫工程、三化 5#和 6# 锅炉 脱硫工程以及青山纸业 6# 锅炉脱硫工程等重点项目,其次推进企 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2007 年度有两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实 现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第三,促进清洁能源使用, 2007 年共 9 家单位实施煤改电工程,减少原煤消耗及二

11、氧化硫的排放;第四, 关停一家小火电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企业 5 家,也减少了二 氧化硫排放。 2007 年净削减二氧化硫 5118 吨。 rqyn14ZNXI氮氧化物排放量: 35728.75 吨,较 2006 年下降 3.8% ,其中 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总量 77.3% )较 2006 年下降 6.6% ,生 活氮氧化物较 2006 年上升 6.9% 。氮氧化物排放较 2006 年有所 下降,主要是工业氮氧化物较上年度下降,生活氮氧化物由于公 路汽油及柴油消费量的上升而略有上升。 EmxvxOtOco烟尘排放量: 16650.42 吨,较 2006 年下降 14.5% ,其中工 业烟

12、尘排放量(占总量 76.0% )较 2006 年下降 16.7% ,生活烟 尘排放量较 2006 年下降 6.6% 。由于火电行业减少发电,工业烟 尘排放量出现下降趋势。 SixE2yXPq5工业粉尘排放量: 71038.71 吨,较 2006 年上升 19.4% 。工 业粉尘排放量由于 2007 年水泥行业及钢铁行业的大幅增产, 粉尘 排放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 6ewMyirQFL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1.88 万吨,较 2006 年下降 21.0% 。(一)工业企业基本情况2007 年全市及市区环境统计主要指标见表 22007 年全市共汇总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521 家,汇总工业企业 总产值

13、(现价)为 336.48 亿元。23 / 15三明市区共汇总重点工业企业 79 家,汇总工业企业总产值 (现 价 )为 178.81 亿元。2007 年全市工业“三废”排放量分别为:工业废水: 16491.57 万吨;其中 COD 为 18214.16 吨,氨氮 为 1553.84 吨;工业废气: 1755 亿标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为 73527.1 吨, 氮氧化物为 27619.75 吨,烟尘为 12659.42 吨,工业粉尘为 71038.71 吨; kavU42VRUs工业固体废物: 1.88 万吨。三明市区工业“三废”排放量分别为:工业废水: 4341.25 万吨,其中 COD 为 3

14、330.83 吨,氨氮为 796.61 吨;工业废气: 738 亿标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为 26149.64 吨, 氮氧化物为 8614.87 吨,烟尘为 2884.01 吨,工业粉尘为 9011.38 吨; y6v3ALoS89工业固体废物:无。(二)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2007 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见表2。2007 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较 2006 年下降 1.9% ;工业废水 排放达标率为 97.15% ,比上年上升 1.67 个百分点。废水排放量 位居前列的有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占总量 22.3% )、福建 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占总量 11.1% )

15、、福建三钢集团 有限公司(占总量 9.5% )、福建纺织化纤有限公司 (占总量 8.3% )。 M2ub6vSTnP2007 年三明市区工业废水排放量较 2006 年下降 13.7% ,工24 / 15 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 96.22% ,较 2006 年降低 1.42 个百分点。 0YujCfmUCw工业废水中 COD排放量为18214.16吨,COD排放量位居前 列的有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占总量 43.6% )、福建三钢集 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占总量 9.6% )、福建三钢集团有限公 司(占总量 4.7% )和福建纺织化纤有限公司(占总量 3.4%)、福 建侨丹实业有限公司(占

16、总量 2.2% )。 eUts8ZQVRd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为 1553.84 吨,氨氮排放量位居前列 的有福建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占总量 45.3% )福建 省沙县侨丹实业有限公司(占总量 13.3% )、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 限公司(占总量 7.2% ),永安智胜化工有限公司(占总量 5.8%), 沙县麦丹生物工程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占总量 5.7% )、清流氨盛 化工有限公司(占总量 5.0% )。 sQsAEJkW5T1 、各县(市、区)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2007 年各县(市、区)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 ? 全市主要工业废水排放集中在沙溪河沿

17、岸的 沙县、三明市区、永安市三个区域,其中沙县居第一,第二为三 明市区,永安市第三; GMsIasNXkA工业废水中 COD 排放主要集中在沙县和三明市区,分别为10186吨、3331吨,累计占全市工业 COD排放量的74.2%。皿也禺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主要集中在沙县和三明市区,分别为440.05 吨、 796.61 吨,累计占全市工业氨氮排放量的 79.6% 。7EqZcWLZNX2、各水系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辖区内主要分布有沙溪、富屯溪 ( 金溪段 )及闽江干流 ( 尤溪25 / 15段 )? 三支水系。2007 年三明市各流域重点调查企业废水排放及处 理利用情况见表 4。从表中可以

18、看出, 在全市重点调查企业中沙溪 纳污量最多,占重点调查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的82.7% ,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80.1% 。 lzq7IGf02E3、主要行业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2007 年全市主要行业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见表5。工业废水排放行业依次为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化学纤维业、煤炭采选业、非金属矿物 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及食品制造业,八个行业累计工业废 水排放量达 14294 万吨,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86.7%, ? 为主 要废水污染行业。其中重金属污染物主要由黑色金属冶炼及采矿 业排放;化学需氧量主要由造纸业排放,占全市

19、COD 排放量的 56.0% ;氨氮主要由化学合成氨制造业及食品制造业排放, 分别占 全市氨氮排放量的 57.7% 和 21.5% 。 zvpgeqJ1hk(三)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2007 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见表2,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比 2006 年增加 13.2% 。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73527.1 吨,较上年减少了 6.6% ,二氧化硫排放位于前五位的企业是福建三钢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福建 石化集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永安亿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分别占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9.4% 、15.4% 、 10.6%

20、 、8.9% 、5.3% ,累计占 59.6% ;氮氧化物排放量 27619.75 吨,排 放量位居前列的企业为福建三钢集团有限公司、福建青山纸业股 份有限公司、永安亿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26 / 15 限公司、福建金牛水泥有限公司,分别占全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 24.4% 、12.0% 、 7.3% 、6.8% 、5.4% ,累计占 55.9% ;烟尘排 放量 12659.42 吨,较上年减少了 16.7% ,排放位于前五位的企业 是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永 安亿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福建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和福建三钢集团有限公司,分别

21、占全市工业烟尘排放总量的 19.6% 、10.2% 、9.5% 、8.4% 、6.5% ,累计占 54.2% ;工业粉尘 排放量为 71038.71 吨,较上年增加了 19.4% 。 NrpoJac3v1 1、各县(市、区)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 2007 年各县(市、区)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见表6 。2007 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主要集中在三明市区、永安市,累 计占全市总量 69.4% 。2007 年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主要集中在三明市区、永安市 及沙县,分别为 26149.6 吨、 23367.8 吨、 16373.1 吨,累计占 全市总量 89.6% 。 1nowfTG4KI2007 年

22、全市工业氮氧化物排放主要集中在三明市区、 永安市、 沙县,排放量依次为 8614.9 吨、 5917.7 吨、 4696.0 吨,累计占 全市氮氧化物排放量的 69.6% 。 fjnFLDa5Zo2007 年全市工业烟尘排放主要集中在永安市、 三明市区和沙 县,分别为 4210.4 吨、 2884.0 吨、 2164.1 吨,累计占全市总量 73.1% 。 tfnNhnE6e52007 年全市工业粉尘排放主要集中在永安市、大田县、三明 市区及尤溪县,分别为 23528 吨、 15260 吨、9011 吨、 8907 吨, 四个区域累计占全市总量 79.8% ,为主要工业粉尘污染区域。HbmVN

23、777sL27 / 152、主要行业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2007 年主要行业工业废气排放情况见表 7 。2007 年全市主要工业废气污染行业依次为: 非金属矿物制造 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 业、火电业、木材加工业及化学纤维业。其中,非金属矿物制造 业废气排放量占全市总量 41.8% ,居第一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 延业占全市总量 37.0% ,居第二位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占全市总量 5.9% ,居第三位。 V7l4jRB8Hs废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排放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居第 一位,占全市总量 22.6% ;其次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造纸业、火 电业

24、,分别占全市总量 17.1% 、16.6% 、15.9% ;累计占全市总量 72.2% 。 83lcPA59W9氮氧化物排放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业、造纸 业、火电业位居前列, 占全市总量分别为 30.3% 、26.2% 、14.3% 、 14.1% ;累计占全市总量的 84.9% 。 mZkklkzaaP烟尘排放以火电业居第一位,占全市总量 49.7% ,其次为非 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业,分别占 全市总量的 29.4% 、17.8% 、13.3% 、12.9% ,累计占全市总量的 73.4% 。 AVktR43bpw工业粉尘排放量以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为主,居

25、第一位,占全 市总量 89.2% 。(四)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及处理、综合利用情况2007 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790.2 万吨,比 2006 年 增加 34.9% ,其中尾矿废物产生量较上年度增加 131.7% ,工业固 体废物主要为冶炼废渣和尾矿,二者分别占总产生量的 16.4% 和28 / 1546.7% ,其中冶炼废渣的综合利用率为 96.6% ,尾矿的综合利用 率为 10.8%;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0.11% ,比上年降低18.21 个百分点, 固废综合利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尾矿废物产 生量的增加及尾矿综合利用率的下降;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1.88 万吨,比 2006

26、年减少 21.0% 。 ORjBnOwcEd2007 年三明市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226.57 万吨,比 ? 2006 年减少 3.0%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 0 ;市区工业固体废 物综合利用率为 97.47% ,比去年提高 1.02 个百分点。 2MiJTy0dTT各县(市、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 ? 综合利用及处理排放 情况见表 8 。2007 年三明市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226.57 万吨, ? 居 全市第一位,主要是冶炼废渣,占市区总产生量的 55.3% ;宁化 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62.30 万吨,居全市第二位,主要是尾矿 废物,占全县固废产生量的 98.7% ;大田县

27、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23.54 万吨,居全市第三位,主要是尾矿废物及煤矸石,分别占 全县固废产生量的 65.3% 和 23.1% ;永安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04.82 万吨,居全市第四位。四个市县固体废物产生量累计占全 市总量 78.1% 。 gIiSpiue7A2007 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最多的是三明市区及 永安市,分别为 220.85 万吨、 88.95 万吨,二者累计占全市固废 物综合利用总量 77.8% 。 uEh0U1Yfmh2007 年三明市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居前为清流县和大田县,分 别为 0.8063 万吨、 0.5 万吨,二者累计占全市总量 69.6% 。其排 放

28、主要来源于采掘业中尾矿石及煤矸石。 IAg9qLsgBX(五)工业污染治理和投资情况29 / 152007 年各县(市、区)工业污染治理情况见表 9 。2007 年全市共汇总污染治理工业企业数 95 家,安排污染治 理项目数 130 个。其中治理废水 72 个,治理废气 41 个,治理固 体废弃物 9 个,噪声治理项目 1 个,其他治理项目 7 个。共完成 治理投资额 11213.5 万元,其中将乐县 3482 万元,三明市区 1938.5 万元,清流县 1695.5 万元,三个区域累计治理投入占全 市 63.5% 。污染治理投资中,治理废水 4528.6 万元,占总额 40.4% ? ;治理

29、废气 5120.9 万元,占总额 45.7% ;治理固体废弃 物 863 万元 ,占总额 7.7% ,其他治理项目 190.8 万元,占总额 1.7% 。 2006 年竣工项目新增设计处理能力为:治理废水 55727 吨 /日; 治理废气 174.9 万标立方米 /时;治理固体废弃物 4310 吨 /日。 WwghWvVhPE(六)生活及其它污染情况2007 年各县(市、区)生活及其它污染情况见表 10 。2007 年全市生活及其它污染情况统计结果为: 生活污水排放 量 6083.82 万吨;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 26007.84 吨, 氨氮排放量为 1987.68 吨;生活及其它二氧

30、化硫排放量为 2194 吨; ? 烟尘排放量为 3991 吨 ;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为 8109 吨。 asfpsfpi4k2007 年三明市区生活及其它污染情况统计结果为: 生活污水 排放量 1515.48 万吨;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6110.83 吨; 氨氮排放量 405.12 吨;生活及其它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408 吨;烟 尘排放量为 900 吨。 ooeyYZTjj1(七)危险废物集中处置情况2007 年全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量为 6897.63 吨,其中工业危30 / 15 险废物处置量为 6470 吨,占总处置量的 94.5% ;医疗危险废物处 置量为 427.63 吨。危险废

31、物填埋量 6434 吨,占总处置量的 91.2% , 焚烧量 463.63 吨,焚烧残渣产生量 131.29.65 吨,焚烧残渣填埋 量 131.29 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 3750 吨。 BkeGuInkxI(八)污染物排放及达标情况2007 年三明市工业“三废”排放处理率表见表 112007 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 97.15% ,比上年提高1.67 个百分点, 重复用水率为 83.91%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6.51% ,比上年上升 5.23 个百分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5.89% ,比上年提高 0.67 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95.43% ,比上年降低 0.67 个

32、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0.11% ,比上年降低 18.21 个百分点。 PgdO0sRlMo(九)医院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2007 年三明市医院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见表 122007 年全市纳入统计的医院有 29 家,共拥有床位 4885 张, 废水排放量 99.65 万吨, 废水中 COD 排放量 74.09 吨,氨氮排放 量 15.58 吨;医疗废物产生量 317.57 吨,处置量 317.45 吨,处 置率 99.96% ;29 家医院共有放射源 19 枚。 3cdXwckm15四、小结2007 年全市 “三废”排放有升有降,两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 量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较 2006 年略有下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 本年度减排企业通过工程措施,减少了工业用水量以及提高废水 循环利用率;本年度通过实施减排工程、关停落后生产能力企业、 督促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以及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等31 / 15 措施,全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 2578 吨,削减率 5.51% ;氨氮的 排放量较上年度有较大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