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学情简析本期我班有28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二、教材简析。这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认识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等内容。 1、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等内容。然后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密切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小数加减法的简单算法。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着重说明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3、,才能相加减的道理。2、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教材先讲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随后出现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接着学习平行四边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最后学习梯形特征,以及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重点:能够将三角形和四边形进行分类,探索发现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及三边之间的规律。教学难点: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教学关键: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3、小数乘法 教材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先讲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然后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
4、化规律,进而学习小数乘法,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计算速度。 4、观察物体 教材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判断画面所发现的变化入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而理解三视图的概念,回画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并会根据视图回归物体的立体图形。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的三视图概念,会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并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大检查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利用物体的三视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
5、的空间观念。 5、认识方程 教材通过从用字母表示数入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然后认识方程,学习解方程,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解方程,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教学重点:学习数据的几种表示方法,初步理解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 2、使学生理解
6、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认识方程,会解方程及会用方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7、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会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四、本学期教学措施1、 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7、、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 多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 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 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五、教学进度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 2、认识图形 7课时 3、小数乘法 8课时 整理和复习 3课时4、观察物体 4课时 5、认识方程 8课时 数学好玩 2课时 6、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8课时 7、总复习 5课时 共计:55课时第一单元教学
8、计划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 2、结合小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并能结合具体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3、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主动参与认识小数的学习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养成严谨仔细的计算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能正确
9、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读数卡片,填空练习的纸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设想: 1、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进一步多角度、有层次地认识小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由具体到抽象,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课时安排: 小数的意义(一)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二) 1课时 小数的意义(三) 2课时 比大小 1课时 买菜 1课时 比身高 1课时歌手大赛 2课时 练习一 2课时 共计:11课时 一、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授课日期:3月3日教学内容:小数的意
10、义(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2、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进行操作来体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的意义的过程。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际操作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事先布置让学生找一找生
11、活中的小数,全班交流。 2、教师引入:在老师身上藏着一些小数呢!出示课件:体重48.5千克;身高1.57米;眼镜的厚度0.003米。 师提问:谁能来读一读这些小数?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读数,并思考。 3、再次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有关小数的信息,写出小数。教师并强调写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4、师揭题:看来同学们既会读小数,又会写小数了,那这些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具体感知小数的意义。 1、师引导并提问: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是什么意思?请同学利
12、用附页1,做一做,并进行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二) 建立模型,体会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 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千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
13、#160;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用分数表示千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 0.001米。 5、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让学生说一说1.39里面的“3”表示什么意思。
14、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最后反馈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3题。 (1)结合习题中给出的例子,让学生说一说题中涂色部分可以分成那两个部分,为什么可以用1.3表示。 (2)学生独立完成后面两个数字的填写。 (3)反馈回报。指明说一说用什么数可以表示涂色部分,为什么可以用这个数表示,最后集体订正。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3页“练一练”中的第2、4题。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一)
15、;一位小数:十分之几 =0.1 两位小数:百分之几 =0.01 三位小数:千分之几 =0.001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既重概念形成结果,又重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我相信,只有这样的概念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才能促进学生又好又快地发展。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二课时授课日期:3月4日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怎样把几厘米用米作单位和怎样把几克
16、用千克作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谈话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的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
17、信息。 2、师引导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36厘米等于多少米?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分组讨论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观察米尺,说一说你的发现。学生观察米尺,教师巡视指导。 师问:1厘米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汇报: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一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师: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讨论后汇报:36厘米用分数表示是以百分之三十六米,用小数表示是0.36米。 (
18、2)交流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师过渡:知道了36厘米还可以用0.36米表示,那么黑板的长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将2米写在整数部分,36厘米是0.36米,那么2米36厘米就是2.36米,黑板长2.36米. 2、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第二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和第一幅 情境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质量单位的换算和长度单位的换算的方法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鹌鹑蛋的质量是12克,等于1000分之12千克,也就是0.0
19、12千克;500克等于1000分之500千克,也就是0.500千克。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小组活动,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师参与活动。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5题。 思考:0.3时写成分数是多少小时?表示什么意思?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5页“练一练”2、3、4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 1厘米=米=0.01
20、米1克=千克=0.001千克 36厘米=米=0.36米 12克=千克=0.012千克教学反思: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体验测量,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尝试主动获取新知喜悦,这样的教学,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理解深刻、记忆深刻。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三课时授课日期:3月5日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三)教学目标:1、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 2、在感受、体
21、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的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展示交流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2、说说小数和分数的联系:一位小数可以转化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可以转化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可以转化成千分之几。 3、带单位名称说一说:以“元”为单位的;以“米”为单位的。 小结:以元为单位的整数部分表示元,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
22、角,小数部分第二位表示分。 分米用一位小数表示,厘米用两位小数表示,毫米用三位小数表示。 (结合小结,板书: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3、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二、探究新知,精讲点拨 1、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屋脊,前面书上介绍它的高度是8848米。但科学家最新测量的高度有了点变化。 板书: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你能把它写出来吗? 指名板书。 指名看板
23、书分别说一说它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是多少。 2、这个数里有3个“4”,它们表示的数都一样吗? 把你知道的说一说。 (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表示4个一;左边第二位是十位,表示4个十;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十分位,表示4个十分之一或0.1;第二位是百分位,表示几个百分之一或是0.01) 板书(略)。 连起来说说“8844.43”的组成:8个千、8个百、4个十、4个一、4个0.1、3个0.01组成。
24、 3、学生填写书上第31页的数位顺序表。 抽几名学生说一说,如: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表示几个( );百分位在小数点( )边的第( )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4、试一试:1.45是由( )个一、( )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5、练一练: (1)先看图写出小数,再读一读。指导学生看图,认识到一个完整的正方形用“1”表示。 第一题是“2.18”补充:指名说2.18的组成。指出在涂色的时候也要联系数的
25、组成来涂。 有的学生涂色表示“0.18”时,涂成了3个0.06或是2个0.09,(示范画一画)指出:这样的涂色对,但不好,应该按1个0.1,8个0.01来考虑。 第二题,可能会有2种答案:1.4和1.04指名说说哪个答案是对的?你是怎么想的?(强调: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2)下面每个数中的“2”分别表示多少? 用线连一连。 独立完成后交流。说出每个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练习,迁移运用
26、 1、第1题,是考虑4.2里面有( )个1和( )个0.1。是考虑两部分合起来的。 2、第2题,3.6是( )个0.1。不要把3.6分开来考虑,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去掉小数点后是“36”。第4题可对照数位顺序表来写。 3、完成教材3、4题。 四、布置作业。 教材8页5、6题。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不断地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新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一、小数的意义和
27、加减法 第四课时授课日期:3月6日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课教学目标: 1、让学生回忆、梳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读写法、小数的组成、小数性质、小数比较大小、小数点的移动、求近似值) 2、让学生自己针对知识板块设计练习题,培养学生主动分析、归纳学习内容的能力。也便于检验学生的知识巩固情况。教学重点:学生正确地掌握小数和名数的改写方法。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请回忆一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它包括哪些内容? 二、梳理知识要点。 1、学生独立讨论汇报
28、60;2、把你写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要倾听你同桌所说的,把你同桌说的而你却没写的知识。 3、集体交流。师随生说板书。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包括:小数的读写法、小数的组成、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近似数、小数点的移动。 三、联系知识点,学生设计练习。 1、师:昨天下午放学时,老师采访了五(2)班正在训练的跳远运动员小超同学,并记录了他昨天训练时的一些数据。(出示) 3.78米 3.70米 381厘米 297厘米 &
29、#160;3.97米 我们就借助这组数据,结合我们刚才梳理的知识板块,来当当小老师出一些练习题。(出示要求) 要求:1、根据需要,选择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或多个数据,出与小数知识相关的题。 2、先写出属于哪个知识板块,再每个知识板块出13题。 3、每人至少出2个知识板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选择2个以上知识板块。 2、生出题,师巡视。 4、交流。 四、综合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0.015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2)4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
30、60; )。 (3)把3缩小到它的一百分之一是( )。 (4)5.6的( )是0.056 。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 3.705读作三点七百零五。( ) 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 小数的准确数比近似数要小。( ) 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
31、不变。( ) 0.07和一百分之一七的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3.在填上、或。 70.8970.88 1.6416.3 1.64米16.3分米 2吨50千克2.5吨 4.选择题。 (1)读小数0.5006时( )。 A、只读1个零 B、只读2个零 C、3个零都读 (2)下面哪个数中的
32、所有“0”去掉后,大小不变。( ) A、0.750 B、7.500 C、7.050 D、70.50 (3)0.20与0.2,下面哪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 A、它们大小相同,意义也相同。 B、它们大小不相同,意义相同。 C、它们大小相同,意义不相同。 D、它们大小不相同,意义也不相同。 5、如果一个三位小数的
33、近似数是0.2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如果0.2也是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这时,对于0.20和0.2,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0.20和0.2大小相同,意义不同,作为近似数,它们的精确度也不同。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的哪些知识?结合板书回答。 教学反思:
34、复习课是枯燥和单调的,尤其是数学的复习课,除了做题就是练习,更多的时候走进课堂那种倦怠就弥漫于整个课堂,我自己也能够感觉到,这样的情绪带来复习无疑是有时间无效率。而孩子们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为此我调整了自己的复习策略。精选习题,注重思维之活,让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反思和比较,学习效果较好。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五课时授课日期:3月10日教学内容:比大小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及将几个小数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2、使学生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培养学生的推
35、理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掌握比较小数的方法并且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整数“比大小”的经验基础上,创设了孩子们熟悉的“少年演讲比赛”这一有趣的情境。从“少年演讲比赛” 主题情境出发,引出比较小数大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本课的教学采用了学生以小组讨论为主互相交流的学习方式,借助主题情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得出结论,同时在描述和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6、#160;教学流程: 一、 激情引趣 同学们都参加过什么比赛呢?你们在电视上看过演讲比赛吗?这些选手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看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三名演讲比赛的高手他们得分如下(出示情境图),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当回裁判,看看他们谁是第一名。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习两个小数比较大小。 教师:同学们,四年二班的同学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结果是郑强同学的得分是9。87分,李明同学的得分是9.90分。你知道这两个同学中谁的得分高一些吗?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并试着说一说你这样比较的理由。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37、 教师小结: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时,我们就要看它的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2、 学习三个数比较大小。 教师:张华同学也参加了比赛,他的成绩是9.96分,你能将他们三个的成绩按顺序排列起来吗?(指导学生看清楚按怎样的顺序排列) 订正答案 教师:你能结合这对这三名同学名次的排列总结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吗? 出示提示:(1)先比较( )部分,( )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2)如果( )部分相同就要看( )位上的数字,( )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3、 可能得了多少分。 教师:参加这次比赛的最后一名选手是王平,他
38、的表现比张华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你知道王平得了多少分吗? 三、拓展练习 1、 比大小。 0.839 0.9 6.07 6.7 5.45 5.63 4.03 4.009 7.217 7.22 7.19 71.9 2、几个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是:小军1.56米,小强1.6米,小平1.52米,小云1.48米,把前三名的学生名字写在领奖台上。 3、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1<18<2、>2347> 3<5006<4、>7002> 四、
39、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10页2、3题。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生掌握了整数大小比较之后进行的,所以本节课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已思考和与同学的相互交流就能够把本课的内容轻松掌握,从作业出现的错误来看,个别同学还不能很细心地进行审题,排列的顺序还容易出错。还有的同学在多个数进行比较时,有丢数的现象。出现错误的这两方面在教学进程中,我有所提醒但并未加以强调,所以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得再全面一些,对学困生容易出现的情况还要进行多种预设。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六课时授课日期:3月11日教学内容:买菜(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
40、减法)教学目标: 1、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2、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并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思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11页“买
41、菜”情景图) l 师:通过这个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把油菜的价格1.25元。 生2:一把芹菜的价格2.41元。 生3:芹菜的价格比油菜贵。 生4:一把芹菜比一把油菜贵多少元? 生5:买一把油菜和一把芹菜需要多少元?&
42、#160;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老师包里正好有4元零钱,看看能不能够买一把油菜和一把芹菜? 生:够买。 师:大家怎么算的? 生:1元加2元是3元,025元加041元不到1元钱,所以够买。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 生:老师还有个问题,老师想买一把芹菜和一把油菜,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吧。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
43、。 (1)25+2.41= (2)3.661.25= 2、在计算前,先让学生估算计算结果,并说一说是怎么估算的。 3、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算法。 4、汇报。 (1)分步计算。 可将整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将得数相加。如:1+2=3 0.25+0.41=0.66 3十0.66=3.66 所
44、以:1.25+2.41=3.66 31=2 0.66一0.25=0.41 2十0.41=2.41 所以:3661.25=2.41 (2)涂一涂。 学生利用方格纸涂一涂并进行计算。 (3)列竖式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自己的竖式) 教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吗?(学生
45、相互提问,讲清算理) 5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 思考: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 (使学生理解,小数如减法计算中,只有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 三、课堂活动,巩固应用 1、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1题。 (1)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 2、课本第12页
46、“练一练”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要先求出亮亮站在凳子上的高度:1.45+0.4=1.85(米),然后再根据题意,求出爸爸的身高:1.85-0.05=l.8(米)。
47、160; 4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6题。 (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先求出半箱苹果的质量:46.624.3=22.3(千克),然后求出一箱苹果的质量:22.3+22.3=446(千克),最后求出箱子的质量:46.6-44.6=2(千克)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你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吗? 2、回家后请帮爸爸妈妈算一算在超市购买商品的总价吧。3、作业:教材12页的4、5、6题。 五、板书设计 买
48、60;菜 两种菜各一把共多少元? 两种菜各一把一共多少元?售货员收的钱对吗? 1.25+2.41=3.66(元) 3.66一1.25=2.41(元) 答:两种菜各一把一共366元。 答:售货员收的钱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对齐各数的小数点,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笔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学习效果较好,也为下节课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9、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计算速度快而且准确率高。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七课时授课日期:3月12日教学内容:比身高(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根据图片中
50、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1)鹿妈妈高多少米?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 (2)小黑高多少米?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它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 ,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 。 竖式计算,答。 2、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计算。 2.
51、列竖式计算。 0.930.47 8.17+6.94 8.25+1.55 102.45 0.560.307 2.341.067 3、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1、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2、作业:教材15页3、5题。教学反思:小数的加减法也存
52、在于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炼出数学的问题直入中心,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概括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互动模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关注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八课时授课日期:3月13日教学内容:歌手大赛(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
53、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通过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 难 点 : 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 学准 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卡片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引入,“谁的表现好”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画面
54、(当屏幕出现5号选手说“专业得分8.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时),问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谁能说说怎样判断谁的表现比较好呢? 二、解决问题: (1)谁的表现好呢? 让学生独立列算式。 (2)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号选手? (3)先独立思考,再列算式,和四人小组交流 由学生独立列出小数混合运算的算式,并和同桌说一说
55、运算顺序。 师:还可以怎样算? 活动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让学生独立列式,和同桌说说运算顺 序,说说自己在计算中的好方法,提醒学生书写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各自的算法。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2、试一试。 4.212.35.82.7 151.23.8 3、学生读题,找到题目中的相关数学信息,说一说,讨论,解决。 (1)分步列式解答。 (2)对于学生使用的方便只要正确,应给予肯定。 三、巩固应用 1、独立列式计
56、算。 2、可采用“比比谁是计算能手”来完成此题。 3、解决图形中的小数问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4、求下列图形的周长。 5、智慧题。 教师主要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目意思,由能力强的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总结收获。 2、布置作业:教材17页2、3题。板书设计: 歌手大赛 谁的总分高,高多少?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答:5号选手总分高,高0.38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
57、学我从课本情境入手,先引导学生理解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明白“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总分”的含义,再展开下面的估算、计算教学,还比较顺利,但有部分学生在计算时还稍有困难,说明对记分规则理解不透彻,需要加强练习。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九课时授课日期:3月16日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复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里学过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里学过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流 程:
58、0;一、复习运算顺序: 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天天都要和数做朋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数,看看有哪些数? 出示一组小数和整数: .6 , ,.9 ,.,., 1. ,. ,2 ., .56 , . , 27.5 让学生进行区分1、复习四则运算 (1)(学生口答,老师相机板书:整数 小数) (2)请你从这几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一道算式并且口算出结果。(学生
59、口答结果) (3)问:在我们刚刚口算的算式里,有哪些运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这就是我们学习过的四则运算,在这四则运算里加法和减法是一级运算(板书),乘法和除法是二级运算(板书)。 2、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1) 请同学们从这几个数中选择三个或四个数组成一道综合算式。 (2) 进行计算,并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复习简便计算: 1、复习整数
60、加法的运算定律。2、小组讨论: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是否适用。3、尝试练习: 7.8+4.3-6.4+1.7 1.2+200.47+8.8 25-0.45-2.55一组一题做在练习纸上,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资源与评价中的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是一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我一直处于引导、合作的地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主体性,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所倡导
61、教师的主导性,最后通过练习让孩子顺利的掌握了新知。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十课时授课日期:3月17日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养成正确解决问题认真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本单元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归单元知识点,并板书。二、基本练习(一)填空10.8里面有( )个0.1,0.074里面有( )个0.001。219/1000用小数表示( ),它里面有19个( ),读作( )。310个0.1是( ),( )个0.001是0.01,0
62、.1里面有( )个0.01。48205是由8个( ),2个( )和5个( )组成的;7个0.01和4个0.001组成的数是( )。5用1、9、7三个数字和小数点“。”分别组成六个两位小数,并把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 ) ( ) ( ) ( ) ( ) ( )6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003千米=( )米4元零7分=( )元(二)判断10.001读作:零点零一。2大于0.1而小于0.3的一位小数只有0.2一个。3110.110读作:一百一十点一百一十。40.720=0.702 ( ) 5.由7、8、9和小数点“。“组成的两位小数中最大的是9.78( )6把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
63、小数的大小不变。 ( )三、解决问题(第3题12分,其余每题7分,共26分)1圆珠笔每枝1.80元,钢笔每枝7.90元,小红带了10元,够买这两种笔吗?2大米每袋29.80元,花生油每桶15.60元。爸爸买了一袋米和一桶油,你知道他付给营业员多少钱吗?四、巩固练习脱式计算84+16.26-9.788.02-(0.7+7.2)7.69+(4.67-0.96) 601-5.2+1.78五、课内小结 六、布置作业 教材18页5、6题。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形成的知识网,为以后小数乘除法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测试、讲评时间:3月18日,19日一
64、、口算: 2.140.9= 0.5+7.6= 240÷40= 420÷30=
65、60; 0.750.38= 39.6+9.9= 12.4+7.6= 5.42
66、.5= 7×19= 90×30= 10.2=
67、 20×35= 二、 典型填空题 1、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0.85的计数单位是(
68、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0.6里面有( )个0.1。6.54里面有( )个0.01。10个0.001是(
69、; ); ( )个0.01是0.87。 3、把5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使原来的小数缩小它的( ),一个数扩大100倍后是203.4,这个数原来是(
70、0; ),原来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 )位。 4、在数位表中,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整数部位的最低位是(
71、; ),他们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5、一个数由3个十,7个十分之一,4个百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 6、 7千克50克=(
72、160; )千克 5.3米=( )厘米 80千克=( )吨 7、9千米=( )千米( )
73、米 7、608120000吨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是( );然后保留两位小数是约是( )。 8、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52.56,如果被减数增加0.8,减数减少0.2,那么现在的差是(
74、160; )。 9、小丽在计算A30.26.4时,由于马虎算成A30.264,这样算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比较,相差( )。 10、把46.8的小数点向( )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相当于缩小到它的( ) 三、典型判断题 1、小数都比1小。 &
75、#160; ( ) 2、小数部分数位多的小数比较大。 &
76、#160; ( ) 3、0.9与 0.90 的大小相等、意义相同、计数单位都是十分之一。( ) 4、因为3与3.0相等,所以他们都是整数。
77、0; ( ) 5、一个数的末尾去掉两个零,大小不变。 &
78、#160; ( ) 6、10个十分之一和100个百分之一相等。 ( ) 7、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歧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影响研究
- 财务人员职业倦怠相关激励机制研究与实证分析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加密算法效能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
- 2025年国际教育在中国教育产业园区建设市场扩张与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 2025年数字艺术展览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与观众互动效果报告
- 2025年城市垃圾转运站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 2025年科技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布局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水上乐园设施设备新型安全保护系统评估报告
- 二年级科学探险学习计划
-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 DB37T 4317.3-2021 工业煤粉锅炉用煤粉安全技术要求 第3部分:管道输送与储存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ppt课件(PPT 30页)
- a10c犹猪杆使用介绍
- MapInfo地理数据分析和专题图制作
-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处理服务项目合同(范文)
- 超星尔雅学习通《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章节测试含答案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动物的一生》单元复习教学课件
- 设计师量房表
- 《特种设备目录》(2022年第114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