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6H30单管胆前级的电子制作_第1页
电子管6H30单管胆前级的电子制作_第2页
电子管6H30单管胆前级的电子制作_第3页
电子管6H30单管胆前级的电子制作_第4页
电子管6H30单管胆前级的电子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管6H30单管胆前级的电子制作资料来源电子下载网下载时间2010-8-3019:30:01本文地址电子管6H30单管胆前级的电子制作6H30这个管子原产地是苏联,6H30属于框架栅式电子管,采用三层云母片根支架作辅助支撑的超强化结构,高度加强抗震性,寿命长达一万小时。当时应用于战斗机“苏,27”上,在机械结构上进行了高度的强化,同时其电气特性约为两支并联的6DJ8/ECC88跨导极高,输出电流大,输出阻抗低,超低静音,几乎没有麦克风效应,有点像当年品相极佳的德律风根E182CC4子管,只要很简单的条件就能发挥极大的效能。只因是苏联军用品,到2000年底方才解禁,为胆机厂家和胆机爱好者所知晓

2、。美国胆机中鼎鼎大名的ARCft新推出的AudioResearch3中采用了4只6H30,这是相当具有指标意义的,众所周知,这家Hi-End品牌向来以专攻6922/6DJ8真空管为主,从前级到后级,数十年来多是围绕6922/6DJ8所规划设计,如今在其顶级参考系列中转而采用6H30,若非性能优异,合乎其技术指标,恐怕很难入选。而国内的另一知名品牌,欧博,在其参考级ReferenceCD2.3高级CD唱盘系统中,RCA俞出信号部分也采用了由6H30构建的缓冲电路作为输出。由以上两例大家可略知6H30性能之优异程度。当然这只管子的价格也比较高些,不过和动辄千元的古董电子管相比,二百元的价格还是不算

3、很贵,目前国内可以购买到的有Sovtek的普通型号、金脚型号和EH的金脚型号三种,货源比较充足,品质也有实证,是款值得好好挖掘其潜力的管子。318VVI 8H30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关6H30的电路,单管放大的电路找到了两款自给偏压、以恒流源做负载的电路;一款意大利发烧友的放大电路,采用的是固定偏压、电感负载的屏极输出电路QIYZONE里面也有用恒流二极管做负载的试验电路,还找到了一款6H30的单管放大模拟软件,可以显示各种工作点的特性曲线,这样设计电路时就非常方便。设计构想:初步设想是单管屏极输出,自生偏压,屏极恒流源负载。屏极输出,主要是考虑到阴极跟随器输出没有增益,爆棚未必能爆得起,不能完

4、全发挥6H30的功力。固定偏压虽然可以灵活选择工作点,但是需要加上输入耦包流源合电容,增加了电路调整的变数,而且一对好的耦合电容也是价值不菲。的采用,一是有助于用尽管子的增益,二是近来翻阅日本的胆机书籍,发现恒流源在日本发烧友的电路中被大量采用,总的评价是好声机会更多些。恒流源的电路结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采用如下几种:恒流二极管,场效应管,LM317发光LED(二极管,TL431)和晶体三极管,运放和晶体三极管,电子管,晶体管和电子管,场效应管和电子管,集成电路和电子管的混合使用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做详细说明,以后准备另文全面分析。考虑到6H30的屏极负载需要承受的电压比较高,同时希望增加些

5、五极管特有的音染,因为以前看到国外有款前级的设计电路,是6080做单管线路放大,EL34做恒流源,原作者认为:三极管的频率响应比较平直,高低两端延伸较佳.五极管的声音中音凝聚,解析力强,混合两种特性应是很完美的声音。受这篇文章影响,所以准备采用6BQ5(6P14,EL84)构成的恒流源电路。刚好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结识了一位台北的李先生,李先生曾是ARC&湾代理商的维修员,已经有三、四十年的维修顶级音响器材的经验,对ARO见的前级和后级功放都非常熟悉,和他谈到6H30这个管子以及自己的设想,他很快就画出一款6H30和6BQ划合的线路放大电路图,见图1,当然这款电路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恒流源

6、,而是类似变形的SRPP吉构,因为6BQ5的栅极、阴极都接在6H30屏极上,当6H30输入AC时它的屏流会改变,那6BQ5的工作电流也会跟着变化的,属于非对称阻抗的SRPP电路,由于上下阻抗不一样,中点输出也不是B,电压的一半,最大输出削波也不是上下一起削波,所以只能类似SRPPT作。图中几个阻值的初步设定:先设定6H30的工作电压,根据图2的原厂数据,决定采用如下的工作点:屏极电压:150V,栅极电压,9V,屏流:20MA,通过模拟软件得知:此时6H30的放大系数以,15,跨导Gm,9.58。计算阴极电阻:9V/0.02A=450Q,取470Q1W。目前CD机的输出电平一般在2V左右,所以一

7、般栅偏压取值为1.5V,这里想尝试下6H30在大电流工作状态下。声音的特点,所以栅极电压取了,9V,这样尽管在与CD的输出摆幅在匹配上有一定的落差,损失点放大倍数,但是提高了输入信号动态范围,可以使6H30在交流工作中的失真更小,在信号波形改善方面利大于弊。屏压也取的较高,这样输出的最大不失真的信号幅度可以达到50V以上。再看6BQ5的资料,A类放大,屏极电压:250V,帘栅极电压:250V,阴极电阻:135Q,屏流:48MA,帘栅极的5.5MA=53.5MA,现在要改成20MA,则阴极电阻为:53.5/20X135=361,实际使用320Q1W具体数值还要在实际制作中加以调整制作与调试机箱边

8、框是用装修的铝型材弯制的,上下盖板用了2.5毫米的铝板,管座孔用开孔器很容易加工,只是对于初次使用的生手来说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要先开个3毫米左右的定位孔,不可图省事,直接用开孔器开孔,那样很容易弄花铝板。第二是开孔时要滴上一些机油或缝纫机的润滑油,这样开出的孔边缘非常光滑平整。九脚管座应该使用直径22毫米的开孔器。机箱加工完了,为了美观,用黑色自喷漆上色,等漆膜干透了就可以固定开关、指示灯、电源插座、RCA1了,见图3,然后固定电源牛、管座、电解电容卡子和里面的接线架。先焊接220V交流电源线和开关。然后焊接整流管、6H306P14的灯丝连线部分。6H30的灯丝是4、5脚,接地可以直接把4或

9、5脚中的一个接地,如果有交流噪声,也可以试着用两个10,20欧的电阻,分别焊在4、5脚,然后把两个电阻另外一端焊到一起接到公共地。6BQ3勺灯丝两个并联,浮接,就是只接交流6.3V一组,不接地,等装完以后,通电测试时,测量6BQ5的阴极电压,用两个电阻分压,比阴极电压稍高即可。焊好后,先通电测试下电压(此时应该注意处理好电源变压器高压端子的接头,可以先用绝缘胶布缠好,以免触电发生危险),正常后,可以插上整流管,6P14和6H30管子,通电测试,同时再次测试灯丝电压,如果电压均准确无误,而且管子均正常点亮,说明灯丝电源部分已经可以正常工作了,需要说明的是,白天和晚上因为电网用电量不一样,所以市电

10、会在220V上下浮动,因为灯丝均为交流供电,所以检查灯丝电压时要考虑到市电的波动因素。固定好高压电解和扼流圈,焊好接线,检查无误就可先以通电测试检查一下,注意高压部分一定要焊好泄放电阻再检查,否则,因为机箱比较狭小,在里面调整组件时很容易被高压电解积存的电荷击到。电源部分正确无误,就可以接着焊接电路放大部分了,放大部分很简单,注意组件引脚不要虚焊,焊好后,插上管子就可以初步测试了。接通电源,管子灯丝缓缓亮起来了,接下来就可以测试电路了,测试时发现因为6H30管子电流较大,所以单纯通过CLC来稳压,效果无法满足要求。表现为把输入端短接,输出端的交流噪声电压较高。用DA16毫伏表测试达到20mV无

11、奈,原有方案只好放弃。因为机箱开孔已经无法变更,所以打算把原来的电子管整流改为晶体管整流,这样输出电压可以增加些,把原来的整流管位置加上6N5作为电源调整管。这种葫芦管看上去外观也很漂亮。电源部分改为在环氧板上用铆钉焊片及导线来加工制作。先在纸上画好草图,布置好组件的位置,为了寻求最好的布线方案,足足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确定了最后方案。连夜开好孔,第二天抓紧时间安装铆钉。准备焊接组件。在对照电路图准备组件时,正好看到台北李先生的留言,发现有个关键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6N5做调整管,要满足60,90V的电压降,这样虽然晶体管整流输出电压增加些,但是最后输出的电压只能在280,290V左右,无法满足

12、线路放大要求的350V电压要求。无奈,刚做好的板子又要被放弃了,现在只好选择晶体管、场效应管或LM317来做稳压电源了。这样原来安装6N5的管座就空出来了,想到了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找块散热片,把孔盖上,同时作为晶体管的散热片。二是安装个大八脚的电压放大管,作为稳压电源的电压放大管。记得高保真音响杂志上以前有篇仿制300B的文章中介绍过,还有软启动的功能,不过这里考虑交流灯丝的干扰问题,觉得还是第一种方法更好些,于是重新又开始布线,安排零件位置。唉,这6H30真是不好伺候啊第三次的电源板采用了马迪斯电源的简化板,电路图见图4,这款电路性能非常好,给朋友做过十几块了,交流纹波电压只有0.1mV,难

13、怪港台发烧友们也会经常使用它,这里采用了搭棚焊,主滤波部分的布线见图5,主稳压部分见图6,先把MJE13007WLM317固定到散热片上,注意安装绝缘垫片和绝缘片,安装到机壳上,因为组件少,很快就焊接完毕。开机通电,输出电压350V,看看电源电压的波形,一条水平直线,说明稳压电源工作不错内部电源板的安装可以参见见图7原打算采用双扼流圈平衡滤波,但是由于一个扼流圈的满负荷工作时电压降为20V,所以受输出电压的限制,390V,20V,20V,350V,无法满足稳压电源的输入电压要求,只好改为单扼流圈。作点的测量:各点的电压如图所示,B+348V,6H30对地的屏极电压170V,阴极电压:9.2V,

14、计算得出屏极电流Ip,19.6mA。基本和设计工作点吻合。把输入端接地,然后在输出端接上示波器观察,几乎一条水平线,用DA16毫伏表测试,为5mV还是有些效果,考虑到输出端的电容是开路的,如果接上负载,估计噪声电压还会降低,所以可以认为基本满足要求了。制作胆机有台示波器会提供很多便利,有时电路高频自激,没有示波器很难检测得到,现在二手的20M的双踪的也不过3、4百元,有条件还是应该准备一台。其中还有个小插曲,开始用的二手的EH金脚6H30,发现6H30的左右声道电压相差20V,更换了一对曙光全新的6BQ5仍然如此,换了全新Sovtek牌子的6H30,测试发现电压相差不到2V,看来如果要求高的话

15、,6H30的管子也是需要挑选配对的。利路的工作点基本正常了,下步就可以对前级的音色做些细致的调整了,这个利路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少许调整工作点和更换输出耦合利容来进行。对于刚接触胆机的朋友,6H30的屏极负载也可以多试验几种形式,比如电阻、电感、恒流源等,一来练手,二来增加些感性认识。因为管子、阻容件都是全新的,所以先通利老化一段时间,如果有煲机碟也可以试试。实际测试时分别试听了以下的一些管子:6H30:SOVTE赠通型,EH金脚有源负载:北京6P14,曙光EL84/6PQ5音源是老的影碟机加装PCM171解码板,打摩多次,声音还算满意。音箱是采用FOSTEX勺FE126全频喇叭制作的小箱子,喇叭的灵敏度是93dB。功放用的是LM1875功放板PCB的布线形式参考了EPE(EverydayPracticalElectronics)杂志2007年4月号上的一款改进方案,信噪比高达105dB,很适合推动FE126这种高灵敏度的音箱至于具体的声音表现,因为和器材、试音环境关系很大,不多做叙述,初步感觉声音比较大气,值得再进一步做细致的调整。这款前级聆听一段时间以后,觉得特点是速度快,低频量感足,但是少了些胆机的韵味,比较直白,再次咨询了台北的李先生以后,根据李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