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触电与急救_第1页
第三章触电与急救_第2页
第三章触电与急救_第3页
第三章触电与急救_第4页
第三章触电与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触电与急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基本和不可替代的能源。然而,当电能失去控制时,就会引发各类电气事故,其中对人体的伤害即触电事故是各类电气事故中最常见的事故。第一节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一、作用机理:1生物效应(使人体产生刺激兴奋行为,引起肌肉收缩,破坏重要器官工作)2热效应(电流经过神经、大脑、血管、心脏会因热量增加导致功能障碍)3化学效应(会引起机体内液体物质发生离解、分解导致破坏)4机械效应(使机体各种组织产生蒸汽,乃至发生剥离、断裂等严重破坏)二、作用征象:1小电流流过人体会使人产生针刺感、麻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昏迷、窒息、心室颤动等症状。2.

2、 数安电流流过人体,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烧伤。3. 小电流电击使人致命的最危险、最主要的原因是引起心室颤动。在心室颤动的状态下,血液实际停止循环,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很快会导致生物性死亡。三、作用因素:电流通过人体后,能使肌肉收缩产生运动,造成机械性损伤,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引起一系列急骤的病理变化,使肌体遭受严重的损害,特别是电流流经心脏,对心脏损害极为严重。极小的电流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导致死亡。电击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种类、大小、途径、接触部位、持续时间、人体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等都有关系。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与同一根导线接触,后果将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电流对人体的

3、作用与电流的种类、大小、途径、接触部位、持续时间、人体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等因素都有关系。1.电流大小的影响(1)感知电流:即在一定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该概率下的感知电流。概率为50%时,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0.7mA。(2)摆脱电流: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感知电流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收缩,触电人将不能自行摆脱带电体。在一定的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称为该概率下的摆脱电流。(3)室颤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称为室颤电流,即人触电死亡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认为室颤电流是短时间作用的最小致命电

4、流。2.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电流持续时间与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通电时间短,对肌体的影响小,通电时间长,对肌体损伤就大,危险性也增大,特别是电流持续流过人体的时间超过人的心脏博动周期时对心脏的威胁很大,极易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3.电流途径的影响人体在电流的作用下,没有绝对安全的路径。不同途径,危险性不同,但没有不危险的途径。(1)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止跳动而导致死亡。(2)电流通过中枢神经及有关部位,会引起中枢神经强烈失调而导致死亡。(3)电流通过脑部严重损伤大脑,也可能使人昏迷不醒而死亡。(4)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5)电流通过人体局部肢体也可能引起中枢神经强烈反射而导致严重后

5、果。总之,通过人体的电流途径不同时,对人体的伤害情况也不同。通过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电流强度越大,其后果也就越严重。由于身体的不同部位触及带电体,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途径均不相同,因此流经身体各部位的电流强度也不同,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也就不一样。所以通过人体的总电流强度虽然相等,但电流途径不同,其后果也不相同。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如下表所示:电 流 途 径电流通过心

6、脏的百分数左手双脚6.7右手双脚3.7右手左手3.3左脚右脚0.44.电流种类的影响(1)直流电流的作用:300mA以下的直流电流没有确定的摆脱电流值。300mA以上的直流电流将导致不能摆脱或数秒至数分钟以后才能摆脱带电体。(2)100HZ以上( 高频)电流的作用:通常引进频率因数来评价高频电流电击的危险性。 (3)冲击电流的作用:冲击电流是指作用时间不超过0.1-10ms的电流。各种频率引起的触电死亡率频率触电死亡率频率触电死亡率10Hz2125Hz7050Hz9560Hz91100Hz34500Hz145.个体特征的影响身体健康、肌肉发达者摆脱电流较大。女性的摆脱电流和感知电流约

7、为男性的2/3,儿童遭受电击后危险性较大。6.人体电阻的影响人体电阻主要包括内部电阻和皮肤电阻,人体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由人体电阻决定,电阻越小,电流越大,也就越危险。  皮肤状态对人体电阻的影响很大,干燥的情况下,人体电阻:1000-3000;如大量出汗,皮肤电阻将明显下降;随着接触电压升高人体电阻也将明显下降。 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电阻: 500-800。   结论:女子的人体电阻比男子的小,儿童的人体电阻比成人的小,青年人的人体电阻比中年人的小。第二节、触电事故的种类、方式和规律触电是泛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其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触电的

8、时间越长,电压越高,人体所受的电损伤就越严重。触电时电流会对人体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两种:电击和电伤。   一、触电事故的种类1.电击:所谓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它会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其主要原因:在低压系统通电电流不大且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通电电流虽较小,但时间较长情况下,电流会造成人体窒息而导致死亡。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日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多指电击而言。主要特征有:(1)伤害人体内部(2)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显著的痕迹(3)致命电

9、流较小电击可分为:(1)直接接触电击(2)间接接触电击直接接触电击是指人体直接触及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则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人体触及该意外带电部分所发生的电击。直接电击多数发生在误触相线、刀闸或其它设备带电部分。间接电击大都发生在大风刮断架空线或接户线后,搭落在金属物或广播线上,相线和电杆拉线搭连,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的线圈绝缘损坏而引起外壳带电等情况下。 2.电伤: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1)电烧伤-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灼伤。电弧烧伤也叫电灼伤,它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电伤,多由电流的热效应引起,具体症状是皮肤

10、发红、起泡、甚至皮肉组织被破坏或烧焦。通常发生在:低压系统带负荷拉开裸露的刀闸开关时电弧烧伤人的手和面部;线路发生短路或误操作引起短路;高压系统因误操作产生强烈电弧导致严重烧伤;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而放电。(2)皮肤金属化-在电弧高温作用下,金属熔化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3)电烙印-在人体与带电接触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4)机械性损伤-电流作用于人体,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5)电光眼-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表现为结膜炎和角膜炎。二、触电事故的方式触电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1单相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

11、其中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2.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叫两相触电。3.跨步电压触电:是指当一根电线落在地上,此电线之落地点为圆心,20米以内地面有许多同心圆,这些圆周上的电压是各不相同的(即电位差)。离圆心越近电压越高,离远的则低。当人走进圆心10米以内,双脚迈开时(约0.8米),势必出现电

12、位差,这就叫跨步电压。电流从电位高的一脚进入,由电压低的一脚流出,通过人体使人触电。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三、触电事故的规律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一般每年以二、三季度事故较多,六至九月最集中。因为夏秋两季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容易导电;天气炎热,电扇用电或临时线增多,且操作人员不穿戴工作服和绝缘护具;正值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和用电场所增加,触电机率增多。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据统计,此类电源所引起的事故占总数90以上。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是因为低压设备多、电网广,应用广泛,人们接触的机会较多,低压设备简陋而且管理不严,好多人不够

13、重视,思想麻痹,丧失警惕,多数群众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因此容易引起触电事故。 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5.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6.不同行业触电事故不同7.不同年龄段的人员触电事故不同 青年和中年触电多,一方面是因为中青年多数是主要操作者。另一方面因这些人多数已有几年工龄,不再如初学时那么小心谨慎。8.不同地域触电事故不同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主要是由于农村用电条件差,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9事故由两个以上因素构成统计表明90%以上的事故是由两个以上原因引起的。触电事故往往发生得很突然,且常常是在刹那间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找出触电事

14、故的规律和原因,恰当地实施相关的安全措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安排正常的生产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触电急救一、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是八字方针:迅速、就地、准确、坚持。迅速争分夺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千万不要长途送往供电部门、医院抢救,以免耽误抢救时间。从触电时算起,5min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10min以内抢救,救生率60。超过15min,希望甚微。准确人工呼吸法的动作必须准确。坚持只要有百分之一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努力去抢救。注意: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定伤

15、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有权作出伤员死亡的判断。二、脱离电源1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时间越长,伤害越重。2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不得用手触及伤员裸露的躯体,因为有触电的危险。3如触电者在高处,脱离电源后会从高处坠落,应采取预防措施。4触电者如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并穿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解脱触电者。自身与带电部分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5如触电者手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剪线时要分相,一根一根剪。并尽可能的站在绝缘物体上。 6如触电者在架空线路杆塔上,救护

16、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低压带电线路,用带绝缘柄的钢丝钳或不导电的物体将伤员拉离电源;高压带电线路,若无法切断电源的,应采用抛挂金属短路线法使电源开关跳闸。救护人员要注意保护自己,防止电弧伤人和高处坠落。7如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在尚未确认线路无电,救护人员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能接近断线点8-10M的范围内。8救护触电者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时失去照明电源,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三、脱离电源后的处理1.伤员的应急处置伤员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伤员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

17、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的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触电伤员若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下图)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1)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2)听-用耳贴近伤员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四、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畅通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18、胸外按压(人工循环),正确的进行就地抢救。1.通畅气道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畅通。若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防止将异物推倒咽喉深部。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颌法。(下图左)用一只手放在伤员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气道即可畅通(下图a),严禁用枕头等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下图b),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1) 在保持伤员气道畅通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秒,然后试其脉搏。(2) 正常口对口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的胸部应有起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