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1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2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3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冀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新寡到乞丐 选自鲁迅的祝福(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有一年冬初,四叔家里更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个寡妇。但看她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间,她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

2、子。(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頰上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沦为一个乞丐了。1短文的作者是_,节选自他的作品_的一部分。2鲁迅原名_,是我国伟大的_、_和_。3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生动、形象。鲁迅在写祥林嫂的外貌

3、时精雕细琢突显了人物形象。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时的外貌,先是写_,再写她的_,写出了特色。4卫老婆子带祥林嫂进来了,头上_,乌裙,_,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_,但两颊却还是红的。5到了鲁镇,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外貌没多大变化,只是两颊上_,顺着眼,眼角上_,眼光_。6请将祥林嫂被赶出鲁家后的外貌描写用“_”划出。7从哪里表现出她是个乞丐的模样?_8看了这篇短文,在写人时你有什么收获呢?哪些地方值得你学?_9四婶为什么留下了祥林嫂?请用“”划出。10鲁迅雕刻的祥林嫂的外貌形象给人以心灵的触动,用生动的外貌形象来展现祥林嫂悲惨的命运。你读了这些短文有什么感触呢?_二、 课内阅读我能行

4、。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_2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_3你对孙中山先生大胆向先生提问这件事有什么看法?_三、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习题。水泥道像铺(ppù)上了一块彩色的

5、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zhn nián)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línlíng)乱。然而,这更增(znzng)添了水泥道的美。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要是不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当我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我第一次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地走着 _

6、地数着 _地跳着2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打“”。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填空水泥道像_。梧桐树的落叶像_。棕红色的小雨靴像_。4根据对语句的理解判断,对的打“”,错的打“×”。这多像两只棕红色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这里把人走路的样子比作两只蹦跳着、歌唱着的小鸟。( ) 这句话表现了行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的快乐心情。( )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 ) 写水泥道的语句写出了静态的画面,而这句话写出了动态的画面。( )四、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念山归来思念山念山是一幅真正美丽的画,一幅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油画,一见便深深烙进了脑海,成为挥之不去的影像

7、。以至于归来数月,它仍然反复地在我的心田放映。念山村是福建省政和县的一个行政村,平均海拔约860米,以云上梯田闻名八荒。念山村地处大山的顶部,上山的路自然没有“平坦”二字。山道弯弯,弯出了茂林修竹、悠悠溪水,弯出了形状各异的梯田、重叠错综的山岗峰峦。待到达最高峰念山余屯,一切皆隐去了,眼前是一片密不透风的古树林,古红豆杉、古枫树、古银杏、古南酸枣树等树木,一树古过一树,争相参天,几百年几千年了,似乎仍在向上生长扩张。上观景台的路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铺成的,古朴结实。路旁边是一纵随着坡度向上的白茶园,清新碧翠,色泽圆润,充满生机。我摘了一片茶树叶放进嘴里咀嚼,果然是无尘无土,苦中带甘,别是一番自然

8、天赐的青青白茶味道。越过茶园,我们上到了观景台。观景台是一个上下两层的大亭子。绕着观景台转几圈,我心震撼:风光无限,视野无边,整个念山已是一览无余。我静静地凝视着山野中那层层叠叠金黄色的梯田,那就是闻名遐迩的云上梯田,福建最美最大的梯田。纵向,梯田从山脚海拔300米左右的星溪河梯级而上,最高处海拔860米左右,垂直高度达500多米,高低错落,如链似带;横向,梯田绕过山梁岭脊,连绵5公里,共1600多亩,大如曲池,小似新月,千姿百态,波澜壮阔。在青翠的茶园和金黄的梯田之间,村舍如棋盘落珠,从容祥和。此时,阳光普照,成熟的稻谷一丘连着一丘,风吹稻浪连绵起伏,铺成一幅金色的巨型油画,将整个念山映衬得

9、明亮耀眼,美不胜收。我忽然热泪盈眶,为这遗世独立的风景,那如锦如绣的念山画卷倏地嵌进了我心灵的画框,让我久久记忆,久久思念。1根据下面的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1)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_)(2)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_)2认真阅读短文,从文中寻找恰当的短语,补充写景顺序。(_)到达最高峰(_)上到观景台3下列选项中不是云上梯田的特点的一项是( )。A规模宏大 B美丽如画 C层次丰富 D从容祥和4画“ ”的句子运用_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写了梯田_和_的特点。5想象念山的美景,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念山是一幅真正美丽的画,美在山道_,美在最高峰顶古木_,美在茶园生机_,

10、更美在云上梯田如一幅_。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然界的时钟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其实,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会发现,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就会发现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凋谢了;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才打开喇叭,快中午时便收拢了;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和龙葵向你点头;七点钟芍药开始争妍斗丽;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显示它的美貌;下午六点钟,丝瓜花悄悄地打开了;日落西山以后,夜来香不声不响地开始吐香;月光花在皎洁的月夜里,好像美女揭开了面纱植物知道时间,小动物也是这样。东方

11、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日落西山,鸟入林,鸡上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老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到时候它自然就醒了。不仅如此,连没有手表的昆虫也知道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中午飞向午时花;至于夜蛾,它们是夜来香的客人,每天晚上总是准时去拜望它。有人认为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了时,但是这只是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在条件。在动植物生命的内部还有一个像钟表一样的机构,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神秘的生命之神,就叫“生物钟”。正是靠着生物钟,花草才能感知时间,昆虫才能按时“赴约。”(选自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文中从以下哪

12、些方面介绍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A花儿公鸡 B植物动物 C昆虫潮汐 D太阳潮汐2以下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 B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C七点钟芍药开始争妍斗艳。 D做啤酒的蛇麻草在傍晚三点左右开发。3下列对第二自然段大意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花儿开放和凋谢各有一张时间表。B月光花在皎洁的月夜里揭开了面纱。C各种花儿争妍斗丽,美丽极了。 D蛇麻草、野蔷薇、牵牛花开放的时间。4下列属于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在条件是()。A生物钟 B潮汐的涨落C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 D太阳的出没5摘抄一句你觉得写得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简单写写你的体会。_6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

13、不同的。请你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另外写出两种鲜花开放的句子。_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永不凋谢的玫瑰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许多美丽的玫瑰花,其中有一朵开得最大,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拦住那小女孩。正在花房附近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干什么呀?能告

14、诉我吗?”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 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_。”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1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2给第五自然段横线处补充内容。3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同学们“惊讶”是因为_;第二次“惊讶”是因为_。4你认为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_七、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

15、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坐 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 状)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你 您)给我讲讲吧!”1划去括号内运用不恰当的词语。2根据意思写词语。(1)照常做,按惯例。(_)(2)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_)3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_4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_八、 课外阅读

16、。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7、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季的山的景色。2秋天的山有_、_、_等颜色。3写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_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纸的发明(节选)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18、。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学富五车: 普及: 2人类用文字记录事情,经历了这样的历程:_。 A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或青铜器上B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C把文字写到帛上3“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这种书”指哪种书?用“”在文中画出来。4“帛”不能普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帛比竹片、木片轻便B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C帛不能被大量生产D帛不方便保存十、 阅读芳草地。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喜欢做一些“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比如闭着眼睛走路。通常,我选择的是一条没有车也没有人的乡间小路,除了两旁的稻田,“会动”的东西可能只有草丛里近视的大青蛙

19、和一碰就跳的蚱蜢,所以,绝对可以大胆地“瞎走”。这时候,走在阳光里,你一定可以想象得出,那有多舒服!暖洋洋的太阳晒在湿湿的皮肤上,就像熨斗轻柔地熨烫着一件皱皱的衣服。慢慢地,你可以感觉到毛孔畅快地舒张了起来,水汽微微地蒸发了,身上散发着一股新鲜的味道。我仰着脸,闭着眼,沐浴在暖烘烘的阳光里。我试着把手平平地向左右两边伸开,马戏团里走钢索的小丑不是手里都有一支平衡杆吗?我假装自己正走着高空钢索,一头披着乱发的狮子正大张着嘴,等着我掉进去,它好美餐一顿我正紧张地想着,忽然一个踉跄。不好,我跌到哪里去了?脚下怎么软绵绵、湿答答的?原来,我闯进了稻田里!“我的鞋!”我叫了起来,鞋陷进了烂泥团,失踪了!

20、我焦急地弯下身子,在浑浊的泥水里摸,可摸了半天,什么也没有。“你在这儿干什么?”种田的老伯从远处走来,朝着我喊。“我,”我尴尬地看着自己的一双泥手,“在找我的鞋。”“你的鞋?怎么会掉到田里?”“我”怎么跟他说呀,我是因为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才闯进稻田里的呀!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粗暴(_) 放松(_)2画“_”的句子_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文中“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是指_的游戏。正当“我”玩得起劲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忽然一个踉跄,“我”闯进了_,“我”的_陷进了烂泥团,失踪了!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1、215;”。(1)“我”在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时,选择的是一条没有车也没有人的乡间小路,绝对可以大胆地“瞎走”。(_)(2)“我”在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时,差点从钢索上掉了下去,一头披着乱发的狮子正大张着嘴,等着“我”掉进去,它好美餐一顿(_)5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当种田的老伯问“我”在这儿干什么时,“我”为什么会觉得尴尬?_十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妈 妈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上,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

22、是不听地哀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渴望,也要看她的造化。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护士皱了皱眉头,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看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有结婚。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死死攥紧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

23、女孩病床前,握住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苏醒过来。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女孩说:我感觉到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暗的冰冷的井里拉上来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以拯救一切。1将( )里的词换一个,意思不变。(1)他只是不停地(哀求)医生说: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_)(2)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_)(3)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_)2为什么说母爱可以拯救一切?写出有关语句。_3细读全文,在( )里填写恰当的词。女孩(_)妈妈,她(_)母爱,昏迷中(_)着妈

24、妈,妈妈!年轻的护士像妈妈那样(_)女孩。4文中的那位小护士充满了爱心,请你用横线画出表达小护士充满爱心的语句。5文章描写那位充满爱心的小护士,主要运用了( )描写手法A语言描写、神态描写B语言描写、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十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卢沟桥的狮子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

25、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偎依”的意思就是_。文中表示“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意思的词是_。2短文第1、2自然段直接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三个特点。其中第1自然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_的特点,第2自

26、然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_、_的特点。3“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是因( )A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B卢沟桥建于1189年,历史非常悠久了。C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4仔细读短文,下面哪些句子的意思说明“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在括号里打“”,错的打“×”。卢沟桥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_)卢沟桥的狮子有的很小,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_)卢沟桥的狮子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_)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_)十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鹬蚌相争鹬

27、在天空中飞着,不住地朝下看,想找点儿食物吃。忽然,它看见一只河蚌张开壳儿,正在沙滩上晒太阳。“多好的一顿美餐哪!”鹬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它立刻飞下来,啄那只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儿合上,紧紧地夹住了鹬的嘴巴,不肯放松。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渴死你,看你松开不松开!”河蚌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就会饿死你,看你还啄不啄我!”鹬和河蚌吵个不停,谁也不肯让步。这时候走来一个打鱼的人,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1找出鹬与河蚌相争时两个最关键的动词:_、_。2用“”画出鹬与河蚌互不相让时说的话。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一个完整的成语。请在文中找出写“渔翁得利”的句子

28、,画上“_”。4试着分析一下故事结尾三个角色不同的心理。_十四、 课外阅读。卢沟桥的狮子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

29、清楚。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1短文主要写了()。A卢沟桥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C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2第2自然段中,作者既写了狮子的大小,又写了狮子的_。作者列举_种石狮子,写出了“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3我能想象出,卢沟桥上还有这样一只狮子:它_。4为什么说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A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所以它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B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体现了我

30、国劳动人民的智慧。C因为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所以它成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答案1、1 鲁迅 祝福 2 周树人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3 肖像 神态 4 扎着白头绳 蓝夹袄 脸色青黄 5 消失了血色 带着泪痕 也没先前那样精神了 6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7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8写人不仅要写出进行肖像描写,还可以通过人物神态等各方面来刻画人物。9但看她的模样还周正,手

31、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10通过刻画人物肖像,表现祥林嫂的生活境遇;通过描写病态的社会和人,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通过祥林嫂的悲剧结局,说明其反抗的性质是盲目的,结果是惨重的;通过祥林嫂形象的塑造,来唤起读者对旧中国妇女的同情。2、1孙中山这样想的:糊里糊涂地背显然无用。他是这样做的:问老师背书的意义。2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懂就问,爱学习的人。3我非常敬佩孙中山这种敢于不懂就问的求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领悟书中的道理。3、1小心 仔细 愉快2p zhn líng zng3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zhn nián)在水泥道上。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一块彩色的地毯 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一个金色的小巴掌4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